- 相關推薦
學!八恼n提質月”活動方案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課程、課堂、課題、課業(yè)”的整體推進,落實“真教育行動計劃”, 提升學校辦學品質,經研究決定開展第四個“四課提質月”活動。為保證活動的順利實施,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課程建設、課堂高效、課題深化、課業(yè)減負等方面的實踐探索,充分發(fā)揮教育科研的先導、服務功能,積極探索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新機制,讓學生動起來、教師專起來、課堂活起來、校園樂起來,以整體提升辦學品味。
二、活動內容
(一)課程建設:
1.提升“課程領導力”。校級干部、教導主任對課程的領導力直接決定著學校發(fā)展的潛力和特質。要認真思考學校課程實施,重新理解學校存在的價值,認識學校的核心意義。要用先進的管理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直面校情,抓住機遇,明晰發(fā)展的走勢,找到發(fā)展的具體路徑,做現代學校的設計者和建設者。如何貫徹落實辦學理念與教育規(guī)劃,推行課程管理,其瓶頸在哪?如何突破?
2.體現“回到兒童的核心”。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課程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二是所有課程要適應學生而非學生去適應課程;三是課程的構建要注意學生的差異發(fā)展。如何在嚴格按省頒課程開齊開足必修課的同時,建立開放、立體、民主的課程體系,為每一位學生設計合適的課程表,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幫助學生在選擇中發(fā)展興趣特長,發(fā)掘學生的潛力?
3.構建“三級課程體系”。要積極嘗試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學科課程、拓展課程、探究課程,以教師發(fā)展帶動學生成長的師本課程,以家長資源開發(fā)為主的家長課程這三級課程體系,并利用SWOT分析法進行科學分析。如何增強學生的體驗與實踐,注重學生的學力培養(yǎng)和品行培養(yǎng),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程中獲得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ǘ┱n堂高效
1.備學情。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基礎,而且是從三維來進行分析,既考慮到學生知識能力的基礎,也要考慮過程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2.修行為。 高效課堂關鍵在教師“角色”,要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要修煉五要素:一是講授——教不越位,學要到位;二是對話——輕松交流,積極思維;三是演示——重視感知,建立表象;四是指導——關注差異,合理有效;五是探究——自我發(fā)現,主動發(fā)展。
3.活課堂。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tài)。教師要注重面向全體,培優(yōu)扶差,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
4.促能力。高效課堂要重視教學結構的重新構建,教師要立足于每一堂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教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并加強教學反思,進行教學結構的重構,把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落實在本質上、源頭上,構建和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結構,讓教學真正回歸到以學生為本,以發(fā)展能力為中心。
如何激發(fā)教師的內生動力,進行深入思考,集體備課,集中探討進一步做到課堂有效、高效、實效?如何主動與互聯網+教育接軌,提高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怎樣避免學科教學時,偏難、偏深或寬度不夠?
。ㄈ┱n題深化
1.樹立課題、科研、教學一體化理念。課題研究從學校、教師、學生等方面的實際出發(fā),為了解決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困難,提高學校辦學效益和教育教學質量,選取相關問題作為課題,挖掘學校潛力,利用學校及社區(qū)的資源展開研究。采用行動研究法,讓教師們做到教學中研究,研究中教學,教學即研究,研究即教學。思考:如何將課題研究與常規(guī)性教研活動結合起來,將課題研究所需要的理論學習、問題探討、教學觀摩、經驗交流等滲透到日常的教研活動中,讓常規(guī)性教研服務于課題研究?
2. 加強課題研究“三平臺”的構建。一是搭建學習與交流平臺,F今,網絡正以方便、快捷、容量大、交互性強、直觀等優(yōu)勢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是我們學習與研究的有力工具。學校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大交流和學習的力度,促進自己的專業(yè)成長。二是搭建課堂展示與切磋平臺。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科研的主渠道。把課堂做為課題研究的主要空間,讓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見解,運用在研究中所掌握和領悟的知識和技能,以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搭建成果收集與呈現平臺。課題研究雖重于過程,但也不忽視其結果。積極認真收集、整理研究過程的資料,有助于我們加深對課題本質的理解與認識,有助于我們對課題成果的總結與推廣。同樣,重視對課題成果的收集與歸納,也有助于我們對課題的全面了解與深化。
3.重視課題成果的推廣與借鑒。課題研究成果是課題研究人員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來的并經實踐檢驗的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規(guī)律、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教育教學策略及方法等,是課題研究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晶。各校園要推廣課題研究成果,通過一定的展示形式,讓更多教師了解、掌握這些新的理論、途徑、策略及方法,內化為教學行為,并運用和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活動,使教育科研成果的效益發(fā)揮到極致。
全鎮(zhèn)各校都要建立課題研究制度,校校均有課題研究,人人皆參加課題研究。
(四)課業(yè)減負
各校要規(guī)范作業(yè)管理,落實“增效減負”,讓孩子“睡得好”、“玩得好”、“學得好”。
1.要堅決落實“零書面作業(yè),周三無作業(yè)日、家長免簽字、作業(yè)免做券”等措施,減輕學生不必要的學習負擔,還睡眠于孩子。
2.要為孩子的“玩”創(chuàng)造空間,騰出時間,進一步加強體育、藝術教育和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提高對學生近視率及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全面普及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扎實每一堂體育課,開展好每一天的陽光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三、活動要求
1.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課程、課堂、課題、課業(yè)”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主動融入,人人都要參與,人人都要有舉措,自覺促進“四課”質量的提升。
2.各小學務必高度重視,結合本方案及學校實際,認真思考本校“四課提質”的提升策略,制定具體舉措,扎實開展活動,確保活動不走過場。做法能持續(xù)。各小學將學校主要做法(支點)、活動總結(亮點)分別于11月5日前和12月10日前上傳至在線投稿并報送掛鉤學校責任督學處,活動開展過程主動邀請督學或市、鎮(zhèn)優(yōu)秀教師參與。
3.各點校(素質教育先進校)要發(fā)揮示范輻射作用,采取“走出去、請進來”,邀請專家、行家進行指點、探討,實踐。并提前將做法或計劃報送主任處。
4.活動結束后,各校要結合《xx鎮(zhèn)教委辦關于開展“啟動學校品質提升 深化真教育行動”活動的通知》精神,認真總結經驗,再實踐,再提升,并將活動中的原始資料系統整理歸檔。我辦將隨機抽查學校開展情況,并適時進行交流。
xx鎮(zhèn)教委辦
20xx年10月22日
【學!八恼n提質月”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2020秋季“四課提質月”活動方案03-29
學校減負提質工作方案11-26
學校減負提質工作方案范文04-08
提質提效實施方案04-07
減負增效提質方案04-24
“減負提質”實施方案04-25
學校減負提質工作總結01-09
酒店提質增效實施方案05-04
減負增效提質方案(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