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課件,課件可以生動、形象地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那么問題來了,課件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橘子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了解余數(shù)的含義,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實際操作,經(jīng)歷用豎試表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并體會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試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課件出示14個橘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們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盤放4個橘子,總共有14個橘子。
師:題目要求我們要怎么分?
生:每盤放4個(平均每盤放4個)
師:那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生:14個可以放幾盤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誰知道該怎么列式呢?
生1:從14里減去3個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盤;(14-4-4-4=2)
生2:根據(jù)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得出結論可以放3盤,還剩2個。
生3:可以用除法運算列算式:14÷4=3(盤)……2(個),說明可以放三盤,還剩2個。
3、教師與學生合作擺一擺,驗證以上結論是否正確。
4、介紹用豎式解決以上問題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3(盤)……2(個)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每一步的含義:
先寫“廠”,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橘子,也就是被除數(shù)寫在“廠”的里面。把每盤的橘子數(shù)4,也就是除數(shù)寫在“廠”的左邊。寫好后,按下面的'步驟用豎式計算。
一試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jù)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shù)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shù)14的個位對齊。
二相乘:商與除數(shù)相乘的積寫在被除數(shù)14的下面,相同數(shù)位對齊。三相減:從總數(shù)14里減去分走的12,還剩2個,14-12=2,畫上橫線對著個位寫2。
四檢查:看看余下來的數(shù)是不是比除數(shù)小,并說說豎式上的每個數(shù)字代表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的“試一試”和第4頁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學生獨立解題,再由老師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4頁的第3題。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摸球、抽獎、舉旗等活動,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獲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養(yǎng)初步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
1、裝有各色小球的雙層袋十個、各色小旗若干。
2、學生分成6人小組。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一元硬幣提問: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1:一元硬幣?梢杂盟I東西。
生2:還可以用它玩猜正反的游戲。
師:你會玩嗎?能介紹游戲的玩法嗎?
生2:把硬幣往上拋,落下后用手遮住,讓別人猜正反。
師:想不想現(xiàn)在玩?
生(齊):想!
師(拋出硬幣后蓋住):誰來猜?
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師:能確定嗎?
生(搖頭):不能。
師:那該怎樣說?
生3: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可能性。(板書課題)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活動一:摸球比賽
師:老師這兒有兩袋球,請兩組小朋友進行摸球比賽,摸到黃球多的小組取勝。
兩小組開始摸球。其中一組全摸的是黃球,另一組一個黃球也沒有摸到。
學生漸漸覺察到什么,紛紛說:不公平,不公平!
師:為什么不公平?
生4:一只袋里全裝的黃球,當然摸到的都是黃球。
師:真的嗎?抽出來看看,果真全是。在這只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生5:任意摸一個,一定是黃球。
師;板書一定。另一只袋子里呢?
生6:一個黃球也沒有。
師(邊抽出里面的網(wǎng)袋邊提問):在這樣的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會有什么結果?
生7: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摸到黃球。
師:板書不可能。如果我想在這只袋中,可能摸到黃球,你有辦法嗎?
生8:放一個黃球進去。
師:照你說的',放一個黃球,現(xiàn)在在袋中任意摸一個會有什么結果?
生9:可能是紅球、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
師:板書可能。
活動二:小組摸球
師:小朋友們都覺得剛才的'比賽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們就舉行一次公平合理的小組摸球比賽,比一比,哪一小組摸得最有秩序、收獲最多?小組成員輪流摸球組長在表格內(nèi)作好記錄。附表格
紅球
黃球
白球
小組摸球,組長記錄。
五分鐘后。
師:誰愿意把你們這組的摸球情況向大家匯報。
生10(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摸球情況記錄表):我們小組摸了10次白球,6次紅球。
師:猜一猜他們小組的袋中裝了什么顏色的球?
生11:白球和紅球。
師:抽出你的網(wǎng)袋,看他猜對了嗎?(猜對了)在這個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會有什么結果?
生12: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13:不可能是黃球。
師:根據(jù)你們組記錄的情況,猜猜你們的袋中會有什么顏色的球。再抽出網(wǎng)袋驗證一下。
生猜測驗證。
師:你們猜對了嗎?在你們組的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會有什么結果?小組成員交流交流。
小組成員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說從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會出現(xiàn)的結果。
師任選兩組網(wǎng)袋,讓全班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摸球結果。
活動三:摸獎活動
師:一個月前我們金壇舉行了一次摸獎活動你參加了嗎?手氣怎么樣?
生(齊):不好!
師:今天想不想碰碰運氣?
生(興奮地叫了起來):想!
師(拿起一只裝有6只黃球的網(wǎng)袋和一只裝有4只白球、2只紅球的網(wǎng)袋,把球合并到一只袋中。):在這只袋中任意摸一個球會有什么結果?
生14:可能摸到黃球、可能摸到白球、還可能摸到紅球。
師:現(xiàn)在規(guī)定摸到紅球為中獎。
師生合作進行摸獎活動。大約摸了10次還沒有人中獎。
師(故作疑惑):剛才明明小朋友說可能摸到紅球的,怎么現(xiàn)在一個也沒中獎?
生15(急切地):因為紅球少不容易摸到。
師:如果讓你再摸一次,你會選擇什么顏色的球中獎?
生16:黃色,因為黃球個數(shù)多,容意摸到。
師:分析得真好。但真正的摸獎活動的組織者才不會向你這么大方,他們總把大獎放得很少,這樣中獎的人才會很少,他們才能賺到錢。不過如果是為社會作貢獻的摸獎活動,老師還是希望你們獻上一份愛心。
三、聯(lián)系生活,學以治用
師:摸球比賽、抽獎活動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發(fā)生的事,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看圖你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一句話嗎?先說給好朋友聽一聽。
實物投影展示:母雞下蛋圖、太陽落山圖、球員射門圖。
全班交流。
師:說說你身邊可能、不可能、一定發(fā)生的事。
全班交流。
四、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師:這節(jié)課玩得開心嗎?(開心)想不想下課?(不想)還想干什么?
生(異口同聲):玩游戲。
師:滿足你們,我們就來玩舉旗游戲。讓大家一定只能看到紅旗。
生:舉紅旗。
師:讓大家可能看到紅旗。
生:舉紅旗、黃旗、藍旗。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問題,練習學生的生活實際
教學難點: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法運用:
講解法分析法引導法練習法
學法指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檢查預習)復習
1.能填幾?(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指名回答通過復習鞏固了舊知
二、初學新課探索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尋找信息:有22人、每條船限乘4人
2.提出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
3.解決問題。
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交流時圍繞: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回答問題。
4.讓生仔細觀察圖弄懂題意。
5.讓生獨立思考。
6.進行小組交流。交流時圍繞: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回答問題。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
三、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22÷4=5(條)……2(人)
至少要租6條船。
你認為怎樣分配合理?請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分配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如下方案
(1)其中5條船,每條船4人,還有一條2人。4×5+2=22。
(2)其中4條船,每條船4人;另外兩條船,一條3人,一條3人。4×4+6=22。 1.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分配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
2可讓學生在草稿本上用紙畫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根據(jù)擺的圖列出算式。
1.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
四、拓展學習
(深入探究)
1.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應用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簡單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要結合實際來思考,如上面租船的問題……至于這6條船怎樣分配更合理,我們要動腦想一想,但分配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guī)定。
強調(diào):我們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違反安全規(guī)定的事。
2.全班交流總結。
分配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guī)定,進行交流。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當堂檢測、練習鞏固
(學習診斷)完成練一練1,2,題
第1題配合問題串鼓勵學生再次經(jīng)歷有余數(shù)的除法實際問題進1的過程:先弄懂題意在列式解決
1.先弄懂題意
2.在列式解決
3.指名匯報。
4.集體訂正。
5.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
六、課堂小結
(梳理歸納)
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你學的好嗎?
1.小組交流。
2.指名匯報。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進一步認識統(tǒng)計表
2.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用調(diào)查、計數(shù)、實驗等方法去數(shù)據(jù)
3、能根據(jù)統(tǒng)計的結果提出并解答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能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4、感受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5、對學生進行愛護環(huán)境的`教育,垃圾要分類,垃圾不要亂扔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能用調(diào)查、計數(shù)、實驗等方法去數(shù)據(jù)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統(tǒng)計的結果提出并解答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部分調(diào)查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猜一猜,我們班上的同學可能是那些歲數(shù)?幾歲的人數(shù)最多?幾歲的人數(shù)最少?
板書:6歲7歲8歲9歲
2、揭示課題。同學們猜得是否準呢?要想知道,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
二、體驗統(tǒng)計過程
1、認識“正”字的方法
你們喜歡用什么方法?
教師介紹畫“正”的方法
2、體驗統(tǒng)計過程
、琶總同學作好記錄。一人到黑板上記錄
每個學生報自己年齡,其余學生記錄
⑵觀察6--9歲的同學各有幾人?你是怎樣計算的?
、前堰@些數(shù)據(jù)填在書上的統(tǒng)計表中
、饶阏J為全班同學都統(tǒng)計到了嗎?你是怎樣想的?
3、分析統(tǒng)計表
全班幾歲的人數(shù)最多?幾歲的人數(shù)最少?猜對了嗎?
看到統(tǒng)計表,你還能提出那些數(shù)學問題?
小組討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三、課堂活動
1、教材105頁統(tǒng)計全班同學家庭人數(shù)情況
、畔牒米约杭矣袔卓谌
⑵收集數(shù)據(jù),填記錄單。畫“正”記錄
⑶填統(tǒng)計表并分析統(tǒng)計表
、忍岢鰯(shù)學問題
2、練習二十二1題
、欧中〗M活動
⑵反饋
3、: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四、課堂。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作出簡單的預測。
2、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和分析、預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通過實驗經(jīng)歷收集、數(shù)據(jù)、用統(tǒng)計圖表呈現(xiàn)出來,并分析數(shù)據(jù)的全過程。
2、看懂統(tǒng)計圖表,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準備:
草稿紙
這次實踐活動安排的是一個小實驗,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這一活動,是讓學生通過實驗用統(tǒng)計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長的.規(guī)律?梢蕴崆耙恢懿贾媒o學生做這個小實驗,并提出實驗的要求,如溫度、濕度適當,堅持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記錄等。有條件的`班級也可以同時在教室布置一處實驗角,由專人負責。沒有黃豆用綠豆代替也可以的。實驗7天后完成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這里應該注意,要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實驗的全過程。如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可以去請教家長、老師,也可以自己查閱書本。讓學生從小就體驗實驗的過程,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利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二、出示要求:
。1)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將水倒掉,蓋上一塊濕布。
。2)待黃豆發(fā)芽后,選擇一顆豆芽測量長度并記錄。
。3)填入下表,并制成統(tǒng)計圖。
三、布置任務。
1自己參與實驗的全過程,有問題可以及時向老師或家長請教。
2我們一周后,看看你的統(tǒng)計圖。
可以與同伴說一說,從這個圖中你看到了哪些變化?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乘法口訣多形式的訓練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口算素養(yǎng)。
2、通過表內(nèi)乘、除法口算展示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成功的喜悅。
3、通過多方法對全班人數(shù)的計算和問答活動,進一步理解學習數(shù)學的意義,體現(xiàn)“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的理念。
活動重點:
提高學生對表內(nèi)乘法、除法的計算速度和準確率。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把乘法口訣學完了,今天就讓我們來比比,賽賽,進行一次乘法口訣大比拼,(板書課題)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小組比拼
。ㄒ唬┙榻B比賽總規(guī)則
師:同學們,我們要通過今天的比賽,選出表現(xiàn)最棒的'明星組和速算小能手,下面先請一位同學閱讀一下今天的比賽總要求。
。ㄕn件出示:比賽總要求……)
。ǘ┵惽靶嵘
1、師:還記得我們的乘法口訣拍手歌嗎?先找一組學生來給大家做個示范。(學生示范)
2、師:好,2分鐘的.熱身時間開始吧。學生練習拍手歌。
(三)比賽活動
第一輪:我會讀算式說得數(shù)
1、(課件出示:比賽小規(guī)則:請讀算式、說得數(shù),并直接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小組內(nèi)以開小火車的形式進行答題,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不得分。)教師指名學生閱讀本輪小規(guī)則。
2、 教師示意活動開始,課件出示題目,學生進行答題比賽。
3、教師記錄每輪得分,小結。
第二輪:按照乘法口訣說乘法算式
1、(課件出示:“比賽小規(guī)則:請根據(jù)乘法口訣說出對應的乘法算式,小組內(nèi)以開小火車的形式進行答題,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不得分!保
2、教師指名學生閱讀本輪小規(guī)則。
3、教師示意活動開始,課件出示題目,學生進行答題比賽。
4、教師記錄每輪得分,小結。
第三輪:按照乘法口訣說除法算式
1、(課件出示:比賽小規(guī)則:請根據(jù)乘法口訣說出對應的除法算式,小組內(nèi)以開小火車的形式進行答題,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不得分)
2、教師指名學生閱讀本輪小規(guī)則。
3、教師示意活動開始,課件出示題目,學生進行答題比賽。
4、教師記錄每輪得分,小結。
第四輪:拍倍數(shù)游戲
1、(課件出示:“游戲玩法:游戲時,從本組第一位同學依次報數(shù),遇到指定數(shù)的倍數(shù)時拍手而過(或口頭報“過”)。游戲比賽規(guī)則:由本組內(nèi)任意一個學生抽簽,抽到幾就拍幾的倍數(shù),小組內(nèi)用開小火車的形式進行拍倍數(shù)游戲,報的數(shù)最多的組得10分,其他組依次遞減”。)
2、小組代表抽簽,小組內(nèi)進行拍倍數(shù)練習。(作為機動時間)
3、拍倍數(shù)游戲比賽正式開始……
4、教師記錄每輪得分,小結。
第五輪:我會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請根據(jù)教室里現(xiàn)在同學們坐的位置,計算出:我們班共有多少名同學?(回答出相對簡便方法的,給小組加2分。)
2、教師記錄得分。
3、課件出示:“你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還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嗎?請?zhí)岢鰜!?/p>
小規(guī)則:每組只有一次提問的機會。每提出一個問題給小組加1分,每答對一題給小組加1分。提出的問題要優(yōu)先選其他組的學生來回答。
4、比賽開始,教師記錄分數(shù)。
5、算出每組總得分,評出明星組,教師小結。
三、個人比拼活動
1、搶答。(要求:看誰答得又對又快。
2、當堂檢測
。1)比賽小規(guī)則: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算得又對又快!答題全部正確的同學被評為速算小能手。
。2)溫馨提示
①學生答完題后,同桌互換互評答題卡。
、趯W生代表大聲讀答案,同桌內(nèi)互判,得出成績。
、叟泻煤蠼换赝溃谐鲥e的同學進行糾錯。
。3)評出速算小能手,教師小結。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加強倍的概念和乘法運算意義的聯(lián)系,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去解答“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相機滲透“事物之間是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圓片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操作引入
1.操作:組織學生擺圓片,第一行擺○○○○
第二行擺○○○○○○○○
2.提問:第二行圓片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你是怎么想的?(因為第一行擺了4個圓片,第二行擺了8個圓片,是2個4,所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
3.設問:如果在第二行再擺4個○,那么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呢?(3倍。)
4.引入:如果在擺圓片時,不告訴你第二行擺多少個圓片,只告訴第二行圓片的數(shù)是第一行的幾倍。你能知道第二行該擺多少個圓片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理解題意,讀出對話框。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
。1)操作與思考:(用你喜歡的學具擺)讓學生先在第一行擺6個乒乓球表示一份,要擺的羽毛球不直接告訴你,只知道要擺的羽毛球是乒乓球的5倍,羽毛球該擺多少個呢?學生思考后,試擺羽毛球。
。2)合作與討論:組織學生將擺的結果與想法與同桌相互交流。
(3)匯報與評點:讓學生說說應擺多少個羽毛球,并說是怎么想的?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教師予以肯定鼓勵。
而后追問學生:第一行有6個乒乓球,第二行羽毛球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5倍,也就是說第二行應是幾個6?(5個6)教師操作板示。求5個6相加是多少該怎么算?(5×6或6×5)
。4)做一做:學生操作小棒,第一行擺3根小棒,第二行擺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擺完后,引導學生說理:為什么要擺12根小棒?第二行擺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意思就是第二行要擺幾個3?
(5)游戲與拓展。
組織拍手游戲:①教師拍2下,要求學生拍的`是老師的5倍。
、诮處熍4下,要求學生拍的是老師的2倍。
。6)
結合游戲過程,師生共同: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什么?(幾個幾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1)課堂活動的第2題,學生讀題后,引導學生思考“○的個數(shù)是△的3倍”是什么意思,擺一擺,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然后在書上畫出來。
。2)課堂活動的第3題。
a、操作,第一行擺▲,第二行擺●,要求●的個數(shù)是▲的3倍。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
b、小組討論,你第二行擺的●的個數(shù)和別人一樣嗎?為什么?
2.綜合練習。
(1)①8個5相加是多少?
、5的8倍是多少?
學生獨立解答后,引導學生比較這兩道題,看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就是求幾個這個數(shù)的和。
(2)猜猜老師手中拿了幾枝鉛筆。
①左手拿3枝,右手拿的枝數(shù)是左手的5倍。
、谟沂帜2枝,左手拿的枝數(shù)是右手的7倍。
3.趣味練習。
課堂活動的1題。看卡片,說算式。
四、課堂。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體會dm的含義,建立1dm的實際長度觀念。知道分米與厘米間的進率。
3、在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用dm作單位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并獲得成功體驗。
4、在測量活動中初步感受測量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在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用dm作單位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并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難點:體會dm的.含義,建立1dm的實際長度觀念
教具、學具:實物展示臺、直尺、圖釘?shù)?/p>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教師談話,引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看書教材第50頁方框文字,你知道了什么?
小組活動。⑴觀察尺子,討論:1分米有多長?分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嗎?
、品答仭
、墙處熜〗Y: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寫成1dm。
2、活動:⑴數(shù)一數(shù)1dm里面有幾個1cm?
⑵1cm大約有手指那么寬,哪1dm大約是幾個手指那么寬?
、窍胍幌耄耗男┪矬w的長度大約是1dm?
3、出示例3圖,仔細觀察,圖上有小朋友在干什么?
、旁鯓佑贸咦尤チ孔雷拥拈L和寬呢?
、撇僮鳎毫恳涣孔约鹤雷拥拈L和寬。然后小組交流,說一說量的過程和結果。
、侨嘟涣
4、課堂小結
三、課堂活動
1、在三角尺或直尺上比一比,自己一詐大約有多長?
、弄毩⒒顒。
⑵小組交流。
⑶反饋
2、量一量自己凳子的長和寬,記下量的結果。
、弄毩⒒顒印
、菩〗M交流。
、欠答
四、課堂小結。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并學會借助工具來驗證銳角、直角和鈍角。
能力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進一步建立幾何圖形的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通過用角來創(chuàng)造美麗的圖案,進一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大三角板、磁鐵、一條大紅領巾、實物鐘、小黑板(五角星、3個孿生角)、剪刀、課件、一張簡筆畫。
學具:一幅三角板、剪刀、水彩筆、四張卡紙(畫角、簡筆畫)、一組(7個)角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今天謝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瞧:
。ㄕn件出示:一個角。)
師:那你們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生答。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角的影子。瞧:國旗上有4個角,而且都是直角。你們還能找出其它地方角的影子嗎?
學生邊找邊介紹。(大部分找出的都是直角。)
師:剛才同學們找出了許多直角的影子,你想把它畫下來嗎?
學生動手畫,引導學生說出畫角的工具。畫完后,同桌驗證。
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畫直角的過程,并且邊畫邊介紹。
二、創(chuàng)設情景,比較認識銳角和鈍角
1、從實物中,比較抽象出兩類角。
師:剛才同學們從我們的教室里找到了許多角的影子。現(xiàn)在我們再一起來找找紅領巾上角的影子吧!
出示紅領巾。
師:誰到上面找一找紅領巾的什么地方有角的影子?
學生上臺邊比劃邊介紹。(注意引導學生簡潔、準確地描述角。)
師:這3個角有什么特點呢?
生1:下面的這個角好象是直角。
生2:下面的角比直角大。
師:那么該怎么判斷它是直角還是比直角大呢?
引導學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判斷,得出結論:比直角大。
師:真棒,同學們在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懂得借助工具來判斷。那你們能夠再借助這個工具來畫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
學生動手畫角,請一個學生上臺畫在黑板上,邊畫邊介紹。
板書:比直角大的角。
師:那左右的兩個角的大小有什么特點?
生1:這兩個角一樣大。
生2:這兩個角都比直角小。
師:是的。這兩個角都比直角小。那你們會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嗎?動手試一試。請一個學生上臺畫在黑板上,邊畫邊介紹。
板書:比直角小的角。
2、銳角、鈍角的概念。
師:像這類比直角小的角,我們的數(shù)學家用簡潔的語言稱它為銳角。請同學們跟著說一遍,再看這個“銳”字怎么記?
而像這類比直角大的角,我們的數(shù)學家也用簡潔的語言稱它為鈍角。請同學們跟著說一遍,再看這個“鈍”字怎么記?
現(xiàn)在請同學們?yōu)槟銈儎偛女嫷慕菍懮厦帧?/p>
3、從實物中來辨別,找銳角、鈍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角可愛跟我們捉迷藏,瞧這個鐘面上的角藏在哪兒?
出示鐘面,生上臺介紹。(注意引導學生用簡潔語言來完整,準確地描述,如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組成的角度是一個銳角。)邊比劃邊描述。
教師再撥出3-4個鐘面(有銳角、直角、鈍角)讓學生來辨別。
師: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把銳角、直角、鈍角給辨別出來了。那么,現(xiàn)在我們再一起從五角星的身上來找出角的影子。
小黑板出示五角星,學生上臺邊找邊比劃,并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來描述角。(懂得五角星的身上有10個角,5個銳角、5個鈍角。)
師:你們真厲害,銳角和鈍角藏在一起的時候,也能這么快地給它們找也來。
4、建立銳角、直角、鈍角三者之間的表象。
師:看來,同學們對角的3兄弟的樣子已經(jīng)有了較深的印象。讓我們閉眼來想它們的樣子,并用手畫出來。
師說名稱,學生書空。(銳角、直角、鈍角)
學生張開眼睛,說一說剛剛書空的感覺:角的開口越來越大。
三、鞏固練習,豐富感知
1、判斷。
師:同學們,認識了銳角、鈍角之后,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游戲。首先請同學們從組長拿一張自已喜歡的角,游戲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先看謝老師創(chuàng)造的角,然后請跟我是同一類角的同學,帶著卡片上臺來并一起說出角的名稱,同時臺下與臺上的同學要互相檢查看有沒有找錯朋友的。
師生互動,玩游戲。
師:同學們可真好,為這些角都找到了朋友?墒侵x老師這里有3個孿生兄弟,它們找不到朋友,你們能幫它們辨別出來嗎?
小黑板出示了三個很相似的角。
讓學生會借助三角板的直角來判斷。
2、創(chuàng)造角。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有辦法,這么快就把3個孿生兄弟給辨別出來了。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聰明的腦袋來想辦法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可以借助身邊的物品來創(chuàng)造。
學生邊展示,邊介紹自己創(chuàng)造角的方法及角的名稱。(如:我用兩根鉛筆創(chuàng)造了一個銳角。)
師:剛才看了同學們創(chuàng)造的角。謝老師也用剪刀創(chuàng)造了一個角,誰來幫我介紹一下。
生:謝老師用剪刀擺出了一個直角。
師:(直角變銳角)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時兩條邊張開的角度變怎么了?
生:變小了。
師:這時成一個什么角?
生:銳角。
再回到直角,演示由直角變鈍角。學生說出變化和角的名稱。
學生拿出剪刀,按照老師說的名稱來變。
小結:原來3種角是可以轉換的。
3、小組合作,從生活中找角并判斷。
師: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再找找3種角的影子,練習第一題。
請4人小組分工合作,每人選一幅自己最熟悉的圖來找,并用水彩筆描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上臺展示并介紹。
四、活動激趣,靈活應用
師:同學們,可見角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有用,而且它還能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圖案。瞧,出示一張簡筆畫,你們想用角也來創(chuàng)造美麗的圖案嗎?
小組合作創(chuàng)造,展示并介紹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角。
小結:角很美。
五、總結并揭示課題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哪兩位新朋友,(揭示課題)它們有什么特點?當它們長得很像時你可以怎樣來辨別?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重點難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36+28+17=
65-25-21=
說一說你的計算的.方法。
2、猴媽媽摘了52個桃子,小猴把它們運回家,運了兩次后,還剩多少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
2、說一說圖中告訴我們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來25人,車上有多少人。
B、再算現(xiàn)在有多少人。
C、列綜合算式。
還有其他算法嗎?
3、總結算法:
說一說,在做加減混合計算時應該怎樣做?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相加滿十要進位,不夠減時要退位;有時可以用簡便寫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戳吮硪院,你想到了哪些數(shù)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8個方向,告訴一個方向,能準確辨別其他7個方向
2、運用所學的長度單位對不同物體進行描述和測量。
能力目標:
在復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重、難點
1、長度單位的換算。
2、8個方位辨別
三、教學過程
(一)長度單位
說說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二)方向與位置
獨立完成數(shù)學書94頁第1題
是辨認方向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小組說說,再全班交流。
(三)長度單位練習
填空。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 )
2、尺子上1小格的'長度是1( ),毫米用( )表示,每1大格的長度是1( )。
3、10厘米就是( )分米,分米用( )表示。
4、1000米就是1( ),千米又叫公里,用字母( )表示。
5、 數(shù)學書94頁第2題(獨立完成,匯報點評)
三、比一比?
80千米( )8000米 9分米( )3米
5厘米( )50毫米 28毫米( )6厘米
500毫米( )50厘米 6米( )58分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80厘米( )700毫米
90分米○9米 300分米( )300厘米
四、合適的單位
1、數(shù)學書95頁第4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
1、一條褲子長9分米。( )
2、一張床長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筆長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5、一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00米。( )
排列大小。(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1、70米 800分米 800厘米( )
2、80米 790分米 78米( )
五、量一量,數(shù)學書95頁第3題(獨立完成,交流匯報)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課件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ppt課件教案循環(huán)小數(shù)07-15
小學數(shù)學課件集錦12-12
小學數(shù)學課件ppt07-15
小學基礎數(shù)學教學課件ppt08-17
課件的教案08-27
數(shù)學課件ppt07-21
大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跳格子》含課件12-1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04-20
中小學教案課件(精選12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