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27 12:30:1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必備(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教案必備(9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shù)量為“5”的水果分成兩份,感受和發(fā)現(xiàn)多種不同的答案。

  2.探索運用符號.標記和數(shù)字等記錄自己分水果的結果。

  3.能夠積極地參與猜測和討論活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

  學習將數(shù)量為“5”的水果分成兩份,感受和發(fā)現(xiàn)多種不同的答案。

  活動難點:

  探索運用符號.標記和數(shù)字等記錄自己分水果的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掛圖(三)中的25個蘋果,人物頭像,水果,分合號;教學掛圖(一)中的數(shù)字。

  2.學具:幼兒用書第13頁《分物操作底板.數(shù)的分合底板》第15頁《實物卡、數(shù)卡、符號卡》的操作材料,將爸爸媽媽、男孩和女孩的頭像分別貼在分物操作底板上,同時將各種水果卡片(計20張)裝在盤中,每人1盤;1張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師:這里有幾個蘋果?

  師:如果要把5個蘋果分給兩個不同的人(如爸爸和媽媽),他們每人會分到幾個蘋果?

  討論:爸爸媽媽每次分得的蘋果數(shù)目相同嗎?怎么不同?

  二、分水果(一共提供20個蘋果,每次5個蘋果)

  1.請個別幼兒演示將5個蘋果分給爸爸媽媽,集體講述分蘋果的.結果。

  師:5個蘋果分給爸爸幾個?分給媽媽幾個呢?(教師可以在黑板旁邊用數(shù)字記錄一下)

  師:如果將5個蘋果再次分給爸爸和媽媽,爸爸媽媽分到的蘋果數(shù)量要和剛才不一樣,我們可以怎么分呢?(請一名幼兒上來再次分一分)

  師:這次爸爸分了幾個蘋果?媽媽分了幾個蘋果?(引導幼兒講述分蘋果的結果,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師:老師還要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分蘋果,聽好分的數(shù)量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比如:爸爸剛剛已經(jīng)分過3個蘋果了,媽媽已經(jīng)分過2個蘋果了,那么這次不能再分給爸爸3個,媽媽2個了,要分的和剛才不一樣,誰愿意上來分的?(再次請幼兒上來分蘋果,強調要分的數(shù)量剛才沒有過)

  師:這次爸爸分了幾個蘋果?媽媽分了幾個蘋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師: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分法了?(教師再請一個幼兒上來分,然后在黑板上記錄)

  三、幼兒操作活動,分桃子(20個桃子)

  1.師: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盤子里有什么水果?共有多少個?

  2.引導幼兒觀察分無操作底板

  師:操作底板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與要求。

  師:每次從盤子里拿5個水果,把它們分給操作底板上的兩個人;每人每次分得的水果數(shù)目不能相同;分一次在記錄單上記一次,記錄的結果要和分的結果一樣。

  4.幼兒自己操作分桃子,教師作適當?shù)闹笇А?/p>

  四、交流展示記錄單

  教師選取幼兒的幾張記錄單通過投影儀和幼兒一起分享、交流;交流完后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記錄單若有錯的及時改過來。

  五、總結

  師:5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答案。

  活動延伸:

  區(qū)角活動:可以提供幼兒用書第29頁《看圖按特征分類記錄》的材料,引導幼兒完成“分糖果”、“分紐扣”的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我們生活在一個“數(shù)字”的世界中,數(shù)字無所不在。同樣,幼兒的生活與數(shù)字也密不可分,本次活動是在“周圍的人”主題活動的進行中,截取孩子關注到的數(shù)字為內容,借“生活中的倒計時”這一靈感,通過經(jīng)驗化的回顧,綜合化的形式,游戲化的過程,生活化的內容讓幼兒發(fā)現(xiàn)、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字,數(shù)字之間的奧秘。

  《綱要》中指出:教學活動設計要在幼兒原有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既要了解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又要提供新的經(jīng)驗。幼兒在平日里通過報數(shù)、數(shù)數(shù)等游戲掌握了10以內的點數(shù),并且對數(shù)學學習有一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數(shù)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集體教學等方式開展關于“倒數(shù)”活動,發(fā)展他們的逆向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倒計時,初步體驗倒計時的作用。

  2、感知倒計時中數(shù)量從多到少逐一遞減的變化。

  活動準備:

  “生活中的數(shù)字”ppt,數(shù)字卡

  活動過程:

 。ㄒ唬┙(jīng)驗再現(xiàn):

  1、回憶馬路邊的數(shù)字:

  重點提問:

 。1)上一次我們到馬路邊尋找數(shù)字,你找到了哪里的數(shù)字?(根據(jù)幼兒回答ppt再現(xiàn))

 。2)這些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有的數(shù)字表示身份,有的數(shù)字表示價格,還有的數(shù)字是表示時間。

  2、看錄像:

  重點提問:

  (1)你們在馬路邊有沒有看到過不停變化的數(shù)字呢?

  (ppt放映紅綠燈的數(shù)字變化)

 。2)數(shù)字是怎么變化的?

  小結:像這樣數(shù)字從多到少一個一個倒著數(shù)來計算時間,我們就叫做“倒計時”,倒計時可以讓我們做事情有準備。

 。3)為什么馬路上要裝倒計時的紅綠燈呢?

  小結:有倒計時的紅綠燈能夠提醒我們抓緊時間過馬路。

 。ǘw驗“倒計時”

  1、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或聽到過倒計時呢?

  l 火箭發(fā)射

  l 新年倒計時

  l 微波爐、洗衣機

  游戲:制作爆米花

 。1)假設還有5秒開始爆,我們來倒計時。

  (2)假設還有8秒開始爆,我們來倒計時。

 。3)教師舉數(shù)字,幼兒倒計時,爆米花做好了。

  小結: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倒計時。

  2、幼兒園里用到的倒計時:

  重點提問:

 。1)有沒有發(fā)現(xiàn)張老師平時也用到過倒計時呢?

 。2)為什么張老師總是要用倒計時?

 。3)你們覺得張老師什么時候還可以用用倒計時呢?為什么?

  小結:倒計時真有用,提醒我們做事情要加快速度。

  活動延伸:

  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你知道離六一兒童節(jié)還有幾天嗎?

  過了今天,離兒童節(jié)還有幾天?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6以內數(shù)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6以內數(shù)的組成,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chuàng)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6片雪花片、6個小方塊。

  2.數(shù)字卡片、6片雪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數(shù)數(shù)。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shù)?誰能數(shù)給大家聽?

  2.復習比較大小出示數(shù)字卡片1-6,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二、進行新課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小組學習6的組成。

  a.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雪花片的游戲,想不想做?準備每人6片雪花片,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6片雪花片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采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展示。

 、賱偛糯蠹蚁肓四敲炊噢k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fā)散的基礎上組織幼兒交流,引導發(fā)現(xiàn)。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扎實。]

  c.全班幼兒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 通過分雪花片我們得到了6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那么我們看到6能想到什么呢?(推雪花片)

  2.做一做

  a.老師還準備了6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游戲,OK?

 、(右手拿1個小方塊藏在背后,左手出示5個)右手有幾個?

 、谟沂植2個 ③右手藏3個 ,4個,5個。

  剛才大家猜的都很準。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么猜得這樣準?有什么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5、4、3、和2的組成 。

  a.剛才我們通過分雪花片編出了6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5、4、3和2的組成。

  b.填方框

  [把練習設計成猜一猜的游戲,符合幼兒的`特點,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6的組成,突破了難點。5、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幼兒,采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yǎng)了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說邊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6,幼兒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用6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的教案應該怎么設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吧!

  活動目標:1、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擺出算式進行解答。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收拾用具的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

  活動目標:1、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擺出算式進行解答。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收拾用具的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列出算式進行解答。

  活動難點:

  孩子能較好地看圖編應用題,能正確地分辨加法與減法。

  活動準備

  大圖。數(shù)字、符號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報數(shù)游戲,復習10的組成。

  1、我們來做報數(shù)游戲,我報的數(shù)和你們報的數(shù)合起來是10。我報1,引導幼兒說出,我報9,1和9合起來是10。依次復習10的組成。

  2、合動作。教師和老師的動作合起來的數(shù)量是10.

  3、開火車的游戲,復習10以內數(shù)的加減。

  二、復習10的加減法

  1、出示大圖。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幅圖,圖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請幼兒看圖找出圖中事物的特點)

  2、嘗試編應用題、

  師:你能根據(jù)這些不同的特征編應用題嗎?他這樣編的應用題是加法的還是減法的呢?

  (引導幼兒去區(qū)分減法和加法應用題的不同,幫助幼兒理解減法和加法的含義)

  教師小結:加法應用題一般就是先告訴別人一部分數(shù),再告訴別人另一部分數(shù),最后要問別人總數(shù)。而減法應用題一般是先告訴別人總數(shù),然后告訴別人其中一部分數(shù),最后要問別人另一個部分數(shù)。

  3、分別請幼兒一一編出相應的應用題,其他幼兒根據(jù)幼兒編的應用題利用符號卡和數(shù)字卡擺出相應的算式。

  4、表揚那些編的好小朋友。

  三、幼兒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要求:至少兩個人一組,進行“你編應用題,我列算式”的活動。

  評價幼兒的活動。

  四、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活動情況。

  2、組織幼兒收拾整理用具。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9、10 的組成,探索9、10的不同分法。

  2、能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合理地推測。

  3、在與同伴共同活動中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幼兒學習過8以內個數(shù)的組成

  物質準備:

  教具:7、8、9三個數(shù)的`組成記錄。

  學具:《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只筆,《心靈手巧》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推測10 的分法

  1、教師(出示6、7、8三個數(shù)的組成記錄):把6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把7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8呢?你發(fā)現(xiàn)什么?

  2、師幼概括:把一個數(shù)分成不同的兩份,它的分法比這個數(shù)本身少一。

  3、教師引導幼兒推測:如果把9分成不同的兩份,你們猜有幾種不同的分法?10呢?

  二、包粽子

  1、教師:端午節(jié)媽媽要買10個粽子,有白粽子和紅豆粽子,媽媽可以買幾個白粽子幾個紅豆粽子呢?

  2、請幼兒討論并介紹,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引導幼兒檢查白粽子和紅豆粽子合起來是不是10個。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買粽子。觀察畫面,用分合式記錄媽媽買的兩種粽子數(shù)。

  2、看分合式填空格。觀察9以內的分合式,寫數(shù)字填空格。

  3、給小旗體色。觀察每排小旗的數(shù)量,用紅黃兩種顏色給每排的小旗有序的涂色分類,并在分合式上記錄數(shù)量。

  4、花兒多多。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別將圖中的花按不同的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導幼兒找出一個不同點列出兩道分合式。

  5、《心靈手巧》——觀察紅花的數(shù)量以及排列規(guī)律,依樣接著給花朵涂色,并填寫9的分合式。

  四、活動評價

  1、請幼兒將操作結果介紹給大家,引導幼兒觀察了解9有8中不同分法,10有9中不同分法 。

  2、師幼共同觀察記錄結果,表揚采用互補或互換方法進行記錄的幼兒,鼓勵大家在每次活動中遷移以前的操作經(jīng)驗。

  活動反思:

  幼兒學習掌握數(shù)的組成使數(shù)群概念得以發(fā)展,進一步理解數(shù)之間關系的標志,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在數(shù)組成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上數(shù)的組成經(jīng)驗。并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知道一星期、一個月各有幾天。

  2、通過探索、比較等方法,學會看月歷,能正確地說出月歷上的日期、星期。

  3、對看月歷感興趣。

  準備:

  幼兒臺歷人手一本、月歷一本、星期字卡

  過程:

  一、導入,引出臺歷

  1、提問:小朋友,你知道今年是幾幾年嗎?今天是幾月幾號星期幾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們教室里掛著一本日歷,小朋友可以從日歷上了解日期

  你是怎么從日歷上看日期、星期的?

  二、通過觀察、比較,了解臺歷、日歷的不同,從而認識臺歷

  1、出示臺歷

  臺歷和日歷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幼兒觀察桌上的臺歷

  3、日歷和臺歷日期數(shù)不同

 。1)日歷一張是一天,臺歷一張是一個月

 。2)出示一張放大的10月份月歷

  這是幾月份的?從哪看出來?10月份有幾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從臺歷上認識星期和日期

  1、臺歷上的星期在哪?一星期有幾天?他們是怎么排列的?

 。1)請一幼兒排列星期字卡。

  (2)教師:星期日是一星期的`開始,在第一個,后面是星期一……,星期六排在最后,是周末。

 。3)教師領幼兒讀一遍

  2、你能在臺歷上找到今天的日期嗎?請你把它圈出來,再說說它是星期幾。

 。1)幼兒自己操作

 。2)請一幼兒在集體面前找日期。你是怎么找到的?(重點提示:找到日期后向上看)

 。3)請小朋友找到10月17號。(方法同上)

  3、日期是怎么排列的?

 。1) 教師:日期排成一條一條,一條有7天,表示一個星期。

  (2)與幼兒一起數(shù):10月的第一個星期、10月的第二個星期……

  (3)請小朋友在臺歷上找到第三個星期。幼兒操作,然后請一幼兒上來找。

  4、請小朋友找找看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二是幾號?把它圈出來。

 。1)幼兒尋找

  (2)請一幼兒上來找

 。3)教師指導:先找到第3個星期,然后找到上面的星期二,順著往下看。

 。4)還有什么方法?

 。5)請小朋友找到第二周的星期六、第四周的星期四……(方法同上)

  四、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臺歷,回家后,可以從家里的臺歷或掛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筆圈出來,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給他們送一份小禮物,他們一定很開心。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孩子們在戶外觀察秋天的景色時,對大樹的外形特征產(chǎn)生了興趣,榮寅宸與毛堅在討論小花園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陽與王浩在爭論雪松和谷樹誰長得高?誰長的粗?

  為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從他們的興趣出發(fā),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測量,所以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各種材料、各種方法測量樹,知道樹干有高矮、粗細等。

  2、初步學習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戶外。

  2、長短繩子、各種尺(長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記錄紙、筆、竹竿等,地上畫有刻度線。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觀察樹,用語言簡單表述出樹的不同。

  1、小花園里的樹真多,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樹長得一樣嗎?怎么不一樣?

  二、組織幼兒開展討論,尋找測量樹干粗細的方法。

  1、剛才小朋友說樹干有粗細,哪棵粗?哪棵細?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測)

  2、有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細呢?

  幼兒討論:用手環(huán)抱、尺量、繩子量……

  三、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測量雪松后交流:

  1、粗細:

 。1)用什么材料測量?有多少粗(在記錄紙上記錄)?什么方法測量的?

 。2)(選擇用繩子測量的)怎樣知道測出來的數(shù)字是多少?

 。3)為什么測量出的粗細不一樣?(有的測底部、有的測中部)

  2、高矮:

 。1)小花園里哪棵樹最高?

  ·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測:用尺無法測量高度時可目測)

  ·怎么記錄?

 。2)瓜子黃楊樹長得高不高?怎么測?(直接測量)

 。3)龍柏長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測量?

  ·用鋼皮卷尺直接測量;

  ·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樹醫(yī)生

  1、醫(yī)生每年都要給小朋友體檢,量量身高和胸圍。現(xiàn)在請你們來做樹醫(yī)生,給這些樹檢查身體。幼兒每人選擇一棵樹進行高矮、粗細的測量,并把數(shù)字記錄在記錄表上。

  2、互相交流記錄結果。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游戲,鞏固、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事物中的單、雙數(shù)。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理解并能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

  活動難點:

  通過游戲發(fā)現(xiàn)身邊事物中的單雙數(shù)。

  活動準備:

  兩元超市情景、1—10的代金券、鉛筆每人一支、大操作卡、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靶∨笥讶ミ^超市嗎?去超市買東西要用什么?今天老師就要帶小朋友去

  超市購物。”

  二、基本部分:

  1、購物游戲,復習鞏固單、雙數(shù)。

  認識代金卷

  講解游戲規(guī)則,“今天我們去的.超市是兩元超市,小朋友猜猜它為什么叫兩元超市?請小朋友

  看看你的代金券上有幾個兩元錢?能買幾樣東西?小朋友可以用鉛筆圈一圈”。

  幼兒進行購物游戲

  2、出示大代金券,集體檢驗,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規(guī)律

  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多余的錢嗎?請你在大代金卷上排列出來!

  與幼兒歸納小結:

  10以內有5個單數(shù),也有5個雙數(shù);

  單數(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他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3、身邊的單雙數(shù)

  說說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單雙數(shù)。

  游戲:“找找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

  玩法:師說雙數(shù)或單數(shù),幼兒來動動身體上雙數(shù)或單數(shù)部位。

  4、分組操組:

  第一組:制作電影票第二組:編門牌號

  三、結束部分

  游戲:《抱一抱》

  玩法: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理解4等分的含義,樂于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多種四等分的方法。

  2.感知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和組成,在觀察和比較中,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教師:PPT課件、圓形卡片兩張

  幼兒操作材料:正方形、長方形圖形卡片若干,剪刀、模板

  三、活動過程

  1.小熊分引題

  師:今天是小熊圓圓和花花的身體,小伙伴們給它倆送來了一個蛋糕,它們真開心.圓圓說:我們來分蛋糕吃吧,我們兩個要吃樣多。小朋友兩只小熊怎樣才能吃到一樣多的蛋糕呢?你們來幫它們分一下吧。

  請個別幼兒介紹方法。

  師:你的方法真不錯,小熊覺得很公平,像這樣把一個物體分成了一樣大小的兩分,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分法叫二等分。

  如果有4只小熊一起吃一個蛋糕,我們可以怎么分呢?

  出示圓形圖片,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

  師:謝謝你,剛才老師看到你用對折再對折的方法把一個蛋糕分成了一樣大的四塊,這樣的分法叫四等分。

  2.探索嘗試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多種分法

  剛才我們用四等分的方法幫小熊把一個蛋糕分成了一樣大的四分,現(xiàn)在我們再來用這樣的方法把其他的圖形也進行4等分,出示PPT,老師給你們在籮筐里準備了一些圖形,請你輕輕地走到桌子旁邊去試一試,看看有幾種分法,等下請你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是怎么分的?

  3.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和組成

  剛才我們通過折一折用不同的方法對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行了四等分,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用剪刀把它們剪開來(幼兒操作)

  你們看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分出來的正方形比原來的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以正方形為例,比較等分前后整體與部分的大小感知整體大于部分 ,部分小于整體

  老師在桌上給小朋友準備了正方形的模板,請小朋友把四等分拼變成原來的整體。

  4.交流討論

  剛才你是怎么分的?請幾個不同分法的小朋友進行講述,并把自己的操作卡演示給同伴看。

  小結:小朋友都很棒,我們不但學會了給圖形進行四等分的方法,還知道了分開后它們比原來的圖形小了。我們等下回到教室再去找找看,還有那些東西可以進行四等分。

 。ㄓ變貉菔竞,教師PPT展示

  5.延伸活動

  量的四等分。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6-1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8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0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12-31

排序大班數(shù)學教案11-25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6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