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語文教案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學會iuǖ三個單韻母和y、w兩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學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
掌握iu、ǖ、yi、wu、yu的四聲,能直接讀出它們帶調的音。
利用教材的情景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學習字母的音、形和音節(jié)。
二、重點、難點:
iu、ǖ、y、w及yi、wu、yu的發(fā)音和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帶調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讀準iu、ǖ、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老師帶小朋友去冬冬家,(出示情境圖)喜歡嗎?為什么喜歡?
2、談后導入,冬冬家真美。你看,冬冬住的'房屋多漂亮啊!屋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冬冬正在河邊給魚喂食呢!院子的周圍種著樹,烏鴉飛來樹上做窩。冬冬的媽媽多勤勞呀!她在做什么呢?
二、學習單韻母
1、 衣服的"衣"就是單韻母i的讀音。
2、 示范發(fā)音 (牙齒)對齊i (開口度小兩唇d) 呈扁平形) 順口溜:牙齒對齊iii
3、 生模仿, 齊讀, 個別讀(開火車)
4、 認清形, i的形狀像什么?(像支蠟燭iii)
5、指導書寫i范寫, 生書寫。
6、 生描紅, 仿寫
7、 i讀四調ǐ,告訴小朋友:小i有禮貌, 標調就摘帽。 生讀→打亂順序讀 齊讀→個別讀
8、 用i的4個聲調組詞。
三、學習單韻母u、ǖ
1、方法同 i "u"音的順口溜, 嘴巴圓圓u u u(開口度小,雙唇攏圓留一 小孔,舌頭向后縮。ǖ的順口溜:翹起嘴巴ǖ ǖ ǖ
2、u、ǖ的四調組詞、說句子。 認清形,怎么記住u、ǖ?利用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
3、 指導書寫 四、作業(yè) 認讀卡片上的單韻母,變換聲調讀。
四、作業(yè)
認讀卡片上的單韻母,變換聲調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六個單韻母,打亂順序,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讀。
二、學習聲母y、w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
1、學習聲母y
a、 激趣導入: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的聲母朋友y
b、讀音練習:它和單韻母ii的讀音是一樣的,大家一起讀一讀。
c、辨認y和i:我們把聲母y叫做大y;單韻母i叫做小i(聲母y,單韻母i,大y小i都讀"衣")。 師生合編順口溜。
2、 學習聲母w
a、 這兒還有一個聲母(w)。
b、 讀音練習:它和單韻母u的讀音是一樣的,大家一起讀。
d、 辨認w和u,聲母w叫大w,單韻母u叫小u。
學生編順口溜記住讀音(聲母w,h、 單韻母u,i、 大w小u都讀"烏") 識記y、w, 指導書寫。
a、看圖認形,同桌討論,怎么記住y和w?還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b、觀察書寫格式:y、w的家在哪兒呢?(y占中下格,E、 w占中格)
c、學習新筆畫:右斜"﹨"、左斜"∕",G、 斜下斜上學習跟老師書寫。
d、板演提示,y的第二筆從第二線起筆,在第三格中間收筆;w要寫滿格。
e、練習書寫。
3、 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i
a、 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大y帶著小i也來學習了。它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也讀作"衣"。
b、認記音節(jié)yi:大y帶小i,緊挨在一起,它是音節(jié)yi?粗艄(jié),和同 桌說說怎么記住整體認讀音節(jié)yi。
c、練習讀yi的四個聲調,yi標調不寫點。
d、用音節(jié)yi的四個聲調分別組詞。
7、 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wu(方法同8、 yi)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復習iu、ǖ、w、y、yi、wu "摘果子"游戲。"摘星星"
二、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u
1、 故事導入 指導學生給音節(jié)yi和單韻母ǖ編個故事。(在整體認讀音節(jié)里,小ǖ的帽子不見了,可它還讀ǖ)故事如:韻母ǖ看見大y帶小i去公園玩,就對大y說:"我也想跟你去公園玩。"大y說:"好吧,我?guī)闳ァ?小ǖ聽見了,高興地脫下帽子,向大y行了個禮,趕緊跑到大y的身邊。你們看,這就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yu。小ǖ見大y,脫帽行個禮,摘掉帽子還讀ǖ。
2、練習讀yu的四個聲調。
3、分別用yu的四個聲調組詞、 說句子。
三、區(qū)別聲、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Yi、w、yu、u、wu、i、y、ǖ
四、看圖讀音節(jié)說話
1、看插圖上的音節(jié)讀:wu、ya、yi、yu。
2、根據(jù)圖的意思,用這些音節(jié)分別說一句話。
五、鞏固音節(jié)編兒歌: wū云飛,下yǔ啦, ü y下班回不了家, 來了y個小w wa, 他把yǔ衣送給她。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指導思想
本文選自美國作家梭羅的名作《瓦爾登湖》。譯文為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翻譯。選文共5個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寫景別致細膩,感情充沛豐富,語言別具魅力。作者對自然的鐘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間。教學中,應在把握文章結構和主旨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重要詞句,進而對一些寫景和議論段落能夠鑒賞分析,最終理解本文的深刻內涵。談及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學生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歸園田居構想世外桃源的陶淵明和那個沒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可以就此進行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較的研究方法。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的含義,提高其分析鑒賞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樸素的文字間傳達的復雜情感:既有對美麗風光的陶醉熱愛,也有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對大自然造成破壞的痛惜。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對本文寫景手法的分析。
2、體會文章質樸本色的語言風格。
3、思考領悟作者給予我們的啟迪: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靈魂安寧的歸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介紹《瓦爾登湖》導入。
。ㄍ队埃核罅_照片、瓦爾登湖及湖畔小木屋照片)
一個人如果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貪婪無厭,他就成了奴隸,成了沉陷于物欲泥沼中不能自拔的奴隸。為了從繁雜紛擾的俗事中解脫出來,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靈狀態(tài),1845年7月4日,梭羅獨自一人手持一柄斧頭,跑到距離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鎮(zhèn)兩英里遠的瓦爾登湖,親手建造一個小木屋住了下來。在那里,他獨立勞作,自食其力,過著物質生活極為簡樸而精神生活異常富有的隱居生活。在瓦爾登湖湖畔,勞作之余,悠閑地面對湖光山色,面對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兩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諦。他把這些景物和感受記錄下來,寫成了一本書《瓦爾登湖》。這本書開始時反響不大,后來聲名鵲起,成為世界文學經典。
二、要求學生課前搜集名家對梭羅及其作品的評價,課堂交流。未涉及者教師補充。
1、愛默生(美國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國還沒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偉大的一個國民。這似乎是一種罪惡,使他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完就離開,而沒有人能夠替他完成;對于這樣高尚的靈魂,又仿佛是一種侮辱!瓱o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學問,有道德,愛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2、懷特(美國20世紀散文家)
……我記得我在讀到它時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躊躇絕望的日子里,是它讓我恢復了健康。梭羅的《瓦爾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時弊,又適逢其時。在我們這個不穩(wěn)定的'季節(jié),當所有人都不知不覺尋找從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開的隱居地時,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個避風港。
3、喬治愛略特(英國著名女作家)
《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書。嚴重的污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4、徐遲(中國著名詩人、《瓦爾登湖》譯者)
《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極靜極靜的書,并不是熱熱鬧鬧的書。它是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它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锻郀柕呛氛Z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部,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澄澈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
三、研讀課文,然后討論,理清結構層次,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
第1段:總寫瓦爾登湖,尤其是開頭一句,是對全文的一個重要概括,極富哲理。
第2段:寫對瓦爾登湖畔往事的追憶。
第3段:對瓦爾登湖現(xiàn)實處境的擔憂。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反復誦讀,理解詩歌內容并熟練背誦。
2、體會詩中自然的聯(lián)想、豐富的想像。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的節(jié)奏感與和諧美。
2、發(fā)揮想象與聯(lián)想,仿寫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訓練,分清節(jié)奏,念準重音,讀出感情;
2、品味詩歌語言,理解意象,把握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想像和聯(lián)想去品味詩歌的意境和蘊含。
教學方法:朗讀法、想象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一、 導入
同學們,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有誰能講出這個古老的愛情悲劇呢?故事中有情人被阻隔在天河兩岸,難以團圓,歷代文人墨客都對此發(fā)出了太多感慨和遐想。然而在郭沫若的詩中,我們將讀到關于這段傳說的別樣故事。
二、 整體感知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9),我國近代著名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戲劇《屈原》、《棠棣之花》。
2、時代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xiàn)實,熱烈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fā)下,寫下了浪漫氣息濃郁的詩,這些詩收錄在《星空》里。
四、研讀《靜夜》
1、聽錄音朗讀
2、生自讀課文,讀出感情
3、思考:
師:全詩分兩小節(jié)。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哪節(jié)寫實?哪節(jié)寫聯(lián)想?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點?
生:寫實:月光、松林、白云、疏星;聯(lián)想: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第一書寫實,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第二節(jié)寫想象,想象天河岸邊鮫人對月流珠的`情形。突出夜晚的“靜”。
師:第一節(jié)中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月光朦朧,籠罩著松林大地,團團的白云遮掩著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師:第一小節(jié)的“淡淡”“團團”“幾點”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淡淡的憂傷。
師:在這樣的一個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呢?
生:第二小節(jié)的開頭一句“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jié)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的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芭聲絮o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象穿過茫茫海霧,想象著會有鮫人立在岸邊,對著月亮流下串串珠淚……多么奇瑰的想象。
師:如何理解“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
生:鮫人不僅指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的神人,也可以指詩人自身。作者想起這個凄美、哀婉的神話傳說,聯(lián)系到自己當時的處境,不禁流下了眼淚。表達了作者淡淡的哀傷、無奈、惆悵的心情,也表達了他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對國家命運的憂心。
師:這首詩的兩個小節(jié)之間有著什么內在聯(lián)系?
生:第一節(jié)的景物描寫,是想象的基礎,第二節(jié)的想象是對寫景的提升和點睛。若沒有寫景,想象就顯得突兀;若沒有了想象,第一節(jié)的景便沒有了活力,沒有生氣。
師:討論:此詩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生:這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為基礎,再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
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為第二小節(jié)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jié)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象的。
五、全文小結
天上的街市:對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靜夜:對時代失望和對祖國、家鄉(xiāng)和親人思念的淡淡的哀傷。
——詩人對現(xiàn)實的失望、不滿和對前途感到渺茫,表達出詩人朦朧的理想和追求。
六、拓展訓練
想象和聯(lián)想訓練
1、仿照示例,發(fā)揮你的想象,續(xù)寫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好像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
牽牛花開放了,
籠中的小鸚鵡,
月光照在地上,
2、仿照示例,經過四至五步聯(lián)想,使兩個意義相距很遠的詞聯(lián)系起來。
示例: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
(1)雪花——茶 (2)鋼筆——月亮
。3)夏夜——鋼鐵 (4)沙灘——車輪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最后一根火柴點燃了篝火,那又是什么點燃了這最后一根火柴?
3、理解“老隊長沉默了一會兒……創(chuàng)造奇跡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的內在含義,讓學生認識到:在危機時刻,只有堅強、鎮(zhèn)定和智慧才能創(chuàng)造化險為夷的奇跡。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
2、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含義:用百折不撓的意志,鎮(zhèn)定和大智大勇的聰穎來化險為夷,達到自己拯救自己。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生的道路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自己拯救自己才是生存的最好態(tài)度和最好辦法。
教學準備:
火柴、課件、生字卡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播放課件:我國科學考察隊員在這里突然遇到了暴風雪。
2、將課件的畫面停止,試著猜想后面發(fā)生的故事?
3、出示實物火柴。在老師板書時跟著書寫“柴”字。
4、板書課題:最后一根火柴?吹秸n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邊聽邊思考揭題時的問題。
三、精讀感悟,明白道理
1、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標記出生字詞。
a、交流不理解的字詞。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想什么辦法解決?
b、指名小老師書寫:“達”,給它找朋友,說句子。
c、用朗讀的方式告訴大家:險惡環(huán)境和危機產生的語句。
d、結合課件圖片和有關情感體驗,指導朗讀感悟。
2、齊讀第二自然段。
我們在遇到這種惡劣的天氣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小結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這樣的取暖方法有用嗎?科考隊員到底是怎樣渡過難關的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圖片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復述故事開頭。
。ǹ茖W考察六個隊員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突然遭遇到暴風雪,迷失了方向。)
2、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看科考隊員是怎樣渡過難關的?
二、精讀感悟
1、默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標出生字詞。
a、檢查認讀:
巖石跌猛然干枯投遺憾僅點燃上演一幕
肆虐驟然顫抖對峙裹挾心領神會
b、注意加點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如何記住它們。
c、在課文中找出危機不斷加深的描寫。
d、結合課文描寫理解詞語:“心領神會”“遺憾”
e、讀到這里,你的心情怎樣?你有什么想法?你對“老隊長”有什么建議?
f、指名讀,點評,齊讀。
2、重點指導理解六、七自然段。
1)帶著問題:自由讀6自然段。
a、“老隊長沉默了一會兒”,他想了些什么?他命令大家怎么做?(命令大家把厚厚的外衣脫下,擁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體圍成一個圈,將老隊長劃火柴的手圍得密不透風。)
相機指導書寫:“令”可用熟字加一筆的方法如:今
b、他自己是怎么做的
c、如果你是這個準備劃火柴的.老隊長,你心里怎么想?
2)討論:
這最后一根拯救生命的火柴是怎樣燃燒起來的?
你感覺老隊長是個什么樣的人?你從哪里知道的?(有堅強意志、鎮(zhèn)定,聰穎)
3)齊讀第七自然段。
這最后一根火柴成功點燃了篝火,拯救了六個人的生命,但是原先火柴盒里有好幾根火柴,為什么這最后一根能成功的點燃起來呢?
(火柴是“死物”,人是活的;鸩衲軌蛳,也能夠點燃,關鍵在于人怎么使用它。有不放棄希望,具有堅強意志的人才敢于劃燃最后一根火柴。)
三、拓展交流,討論:
1、課文為什么要用“最后一根火柴”為題?
2、你遇到過什么危機或困境嗎?當時你是怎么做的?
3、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危機和困境,你應該如何面對?你有多少中生火方法?
四、小結
五、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探討文章的主旨,理清思路
2.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
3.領悟本文美學觀點
教學重點
1.分析關鍵性語句的含義,注意表述特點
2.領悟本文美學觀點,理解藝術作品的暗示性帶來的審美效果
教學方法
提問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解題
通過對維納斯的簡單介紹引入本文話題對象——米洛斯的維納斯,再通過對維納斯的美的討論,引入本文話題重點——斷臂。
二、研習課文
1.默讀課文
、僬页霰憩F(xiàn)全文主旨的句子,歸納主旨
明確:“她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
、诒疚目梢詣澐譃閹讉層次,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明確:一失去雙臂;二復原雙臂;三必失雙臂
、畚恼聡@維納斯的雙臂,從哪幾個層面對作者的觀點進行論證?
明確:用辯證說理的寫作方法,從正面、反面、側面說理
2.各自閱讀課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述方法)
。1)人們稱為美術作品命運的、同創(chuàng)作者毫無關系的某些東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著作品。
(2)我既感到這是一次從特殊轉向普遍的毫不矯揉造作的飛躍,也認為這是一次借舍棄部分來獲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3)那失去了的雙臂……正深深地孕育著具有多種多樣可能性的生命之夢。
(4)因為在這里成為問題的,已不是藝術效果上的數(shù)量的變化,而是質量的變化。
(5)這一方面的.包孕著不盡夢幻的“無”,而那一方面卻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地精美絕倫。
3.課堂討論
(1)維納斯失去雙臂使她成為美的典型,是由她的手臂的殘缺產生美,在其它領域,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
。2)殘缺就是美嗎?維納斯雙臂殘缺帶來美的關鍵就在于失去了的雙臂產生了藝術作品的暗示性作用,給人帶來無盡的聯(lián)想。在其它的藝術作品中,你能找出相似的例子嗎?
4.作業(yè):根據(jù)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寫一篇關于“斷臂維納斯”的說明文。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按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記敘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全詩充滿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在這首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fā)下,幼小的心靈里已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學情簡析】
在本課的識字中有大多數(shù)字學生已經認識,不會很困難,可讓學生當小老師,說說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本課的前后鼻韻母生字較多,如蛋、連與涼、寫、捧、輕、仿、向學生讀準音較難,注意指導學生區(qū)別。課后我會讀是讓學生體會詞序的變化,學生可能有一定困難。在學生讀完課后我會讀中的三組詞語后,可引導學生照樣子再說幾組詞語,并做找朋友的游戲將詞語前后的位置調換,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這一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從而體會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目標預設】
1、會認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課件(小鳥破殼而出的動畫);學生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課。
〖教學重點、難點
會認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教學互動流程
一、揭示課題,認識蛋字
1、板書課題:
(兩只鳥蛋)指導學生齊讀課題,說說你是怎樣認識蛋字的,誰會用蛋字組成詞語。
學生齊讀課題,交流自己如何認識蛋字的。
組詞:
雞蛋、鴨蛋
2、孩子們讀了課題以后,想知道什么?
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
這兩只鳥蛋在什么地方?它們怎么樣了?
二、初讀課文,學習12個生字
1、教師過渡:
孩子們頭腦中有許許多多的小問號,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讀課文,看看能解決哪些?
⑴ 教師提出讀書要求:
借助拼音,試讀課文,小組合作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⑵ 開火車讀詞語:
比一比誰會讀,誰讀得好。
2、出示沒有拼音的課文:
找出不認識的字,小組合作學習。
3、教師傾聽學生的匯報,點撥:
捧、抬、投是提手旁。
冷──涼比較。
三、初學課文,了解內容
1、再讀課文。這首小詩講的是什么?請孩子們再讀課文,看看你能解決多少自己的小問號。
學生思考匯報:
講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
2、指導朗讀:
你最喜歡哪個小節(jié),愿意讀的一起讀一讀,讀完后說說為什么喜歡。
、 愿意讀第一節(jié)的學生一起訊。
、 愿意讀第二節(jié)的學生站起來讀一讀。
、 愿意讀第三節(jié)的學生,相互比賽讀一讀。
3、引導學生美讀小詩:
學生齊讀全文。
體會小詩的美。
四、我會寫
1、出示風、問,說說這些字怎么寫,已學生字中也有這種半包圍結構的字,孩子們找一找,想想該怎么寫。
學生找半包圍結構的字向、連、遠,書空。
試說出寫這些字的筆畫筆順。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寫字:
學生寫字。
比比看誰寫得好,各自擦掉寫得不好的字,重新寫。
五、教學效果測評
師及時糾正讀音,特別注意疊詞的讀法。
學生在小組內開火車認讀生詞及課后的我會讀的詞語。
完成我會寫。
六、拓展性學習
1、教師聆聽學生吟誦:
學生吟誦最后一節(jié)詩,想象所描繪的畫面,并畫一幅圖。
2、表揚學生創(chuàng)作的畫:
和小組朋友一起評一評自己的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喜歡朗讀詩歌,能有感情地朗讀本課文,課外喜歡收集詩歌。
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2。
〖教學互動流程
一、播放小鳥出世的課件,引入新課
1、教師放課件(小鳥破殼而出的動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想說點什么?
學生觀看,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鳥是由鳥蛋孵出的,一個鳥蛋就是一只小鳥,我們要愛護每一個鳥蛋。
2、教師和學生讀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一首小詩,今天我們就一起再來讀讀。
生積極地打開課本,朗讀小詩。
二、理解課文內容,做變換詞序的游戲
1、指導學生勾畫句子。寫得如此好的小詩,你最喜歡什么地方,把它勾畫下來,在小組內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生欣賞自己喜歡的部分,在小組內交流。
2、教師傾聽學生的回答,并做出點撥:
、 第一節(jié):
、 哪些小朋友喜歡第一節(jié)?我們站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喜歡第一節(jié)的小組站起來朗讀。
、 你們讀得真不錯,想不想說些什么?
生談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鳥蛋很好玩,我也想玩。
鳥蛋拿在手里涼涼的,很有趣。
③ 教師出示卡片:
(鳥蛋小小的`鳥蛋涼涼的),誰愿意來讀讀?
生讀卡片。
、 (課件顯示各種鳥蛋)能不能照卡片上的開式再說一說鳥蛋呢?
學生回答:鳥蛋圓圓的、鳥蛋滑滑的
、 都將詞語的順序調一調,讀一讀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讀調換后的詞語,談發(fā)現(xiàn):
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
、 擴展:
你們還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這樣的詞語嗎?
生交流詞語。
、 指導朗讀第二節(jié),體會焦急的感情:
生匯報讀第二節(jié),比比誰的焦急讀的好,做出焦急的動作,再讀第二節(jié)。
⑶ 引讀第三節(jié):
喜歡的學生大聲朗讀第三節(jié)。
、 指導第四節(jié):
說說如果是你看到這樣的情境,你的心情怎樣,你想說什么?
匯報第四節(jié)談談自己的心情。
三、背誦課文
1、總結學習了小詩,你喜歡課文中的這個我嗎?為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談自己喜歡的原因。
2、指導背誦小詩寫得好,我的心靈更美,我們一起來背這首詩,看誰背得好?
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3、師生比賽,能背誦的孩子舉手和教師比賽:
學生和教師比賽背誦。
4、擴展:
除了這首小詩,你還會背哪些?
學生背誦課外詩歌。
四、教學效果測評
教師指導學生填完了以后要讀一讀,看看自己填寫的是否正確:
讀一讀,填一填:
( )的鳥蛋 ( )的楊樹 ( )的太陽 ( )的小河
小小的( ) 高高的( ) 長長的( ) 紅紅的( )
五、拓展性學習
1、教師發(fā)評價表,根據(jù)家長的評價為學生加五星。
2、學生課外收集自己喜歡的詩歌,并朗讀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9 兩只鳥蛋
取下鳥蛋──送回鳥蛋
(愛護小鳥)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可逾越、斬釘截鐵”等詞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學習提出問題。
3、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對陌生的事物有一個直觀的感知和了解,便于他們快速走進文本。
4、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異地互動形式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拓寬學生的思路,在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以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5、了解中國登山健兒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體會登山這一極限運動的艱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帶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具有邊讀邊思,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3、能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中國登山健兒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體會登山這一 極限運動的艱辛。感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帶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外閱讀資料。
學生方面的準備:搜集有關珠穆朗瑪峰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詞語:世界第一高峰(抽讀)
2、出示圖片:珠穆朗瑪峰(正音)
3、出示珠穆朗瑪峰的影像資料 從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4、把課題補充完整,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完成填空(抽生填) 年 ,中國登山隊決定由 、 、 和 從北路的8500米處營地突擊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在 成功登上了峰頂。
2、交流完成填空,質疑
三、再讀課文,理解體驗 學習課文的3—5節(jié)
1、抽生讀3、4、5小節(jié) 思考:登山運動員遇到了哪些困難?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或句子
2、交流反饋,并板書
3、理解句子: 這兒的`巖壁又陡又滑,連一點可攀援的地方也沒有。 出示第二臺階圖片及補充材料:理解:不可逾越 師:面對這些困難,他們又是如何克服,如何攀登的呢?。
4、從3---5小節(jié)找出相關句子,用“ ”劃出。
5、抽生交流
6、交流反饋,重點指導。
(1)他們雙手扣住巖縫,腳尖蹬著巖面,使出全身力氣向上爬。 (出示:攀爬的影像資料; 板書:摳 蹬 ) 抓住動詞指導朗讀句子;
師:面隊此情此景,劉連滿立即蹲下身子,斬釘截鐵地說
(2)“快,踩到我的雙肩上!” 齊讀(板書:蹲) (理解“斬釘截鐵”;指導朗讀) 說話訓練:隊員們猶豫了,心想: 。 如果當時你在場,除了這種辦法外,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 (異地互動討論)
。3)隊員們只好眼里噙著淚花,一個接著一個,踩著他的雙肩,攀上了絕壁。
板書:踩 攀
(4)此時的劉連滿又去了哪里呢?(出示資料,師朗讀)
師:面對這肆虐的寒風、無邊的黑暗、極度的疲勞,他們又將如何克服呢?
(4)他們一個個咬緊牙關,屏住呼吸,一步,一步,頑強地向上爬(板書)
(媒體播放當時的情景) 指導朗讀
7、出示最后兩句話(齊讀) 啊,成功了!5月25日凌晨4時20分,他們終于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峰頂,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開了鮮艷的五星紅旗。
8、此時他們會說些什么呢?他們的登頂靠得是什么?板書:(勇敢、頑強、合作)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師總結
2、布置作業(yè) 把中國登山隊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講給親朋好友聽。
板書設計設計: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登第二臺階 摳 蹬 趴 蹲 踩 攀 登頂 咬 屏 勇敢 頑強 協(xié)作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
2.說出對自己名字的看法,學會交際與溝通。
3.在交際的基礎上寫出真情實感。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交際自己的看法?陬^表達訓練從而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體驗研究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交際與溝通的興趣。
重難點:
學生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學會交際。從而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法與學法:引導、點撥、討論、交流。
第一課時
一、導言引入。
二、以教材為依托,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
1.我們學過的課文都是哪些作家寫的?說說他們的名字。
2.你知道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那些人物?說說他們的名字。
3.你還知道哪些人的名字?
4.這些人的名字當中,你知道誰的名字的來歷。
三、以說話為基礎,激發(fā)寫作的欲望。
1.說說你叫什么名字?是誰給取的?為什么給你這個名字?它有哪些特殊的.含義?
大家好,我是(),在字典里,我的名字中的()字的含義是()。通過調查,我了解到我的父母給我取這個名字是希望我()。知道了這個名字的含義,我感到()。
2.根據(jù)上述,小組內互相說說自己名字的來歷。
3.指名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議:說清楚了沒有?說得有趣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學生自主習作。
一、回顧上節(jié)課練說的思路
二、范例引路
三、學生自主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請寫完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講評習作,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修改習作的好習慣。
一、教師總評本次習作的情況。
二、品讀欣賞。
課件出示本次習作中比較優(yōu)秀的作品或優(yōu)秀的句段,請同學們欣賞,看看哪些地方寫得情真意切,富有趣味,哪些地方尚存不足,需要修改。
三、作文醫(yī)院。
出示本次作文中存在的問題的句子,片斷,請學生修改。
四、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說說自己的這篇習作有哪些地方自己最為滿意,最有創(chuàng)意,體驗作文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五、謄寫作文。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保私庥嘘P本文的知識背景,深入思考本文主題。
。ǘ┠芰δ繕
。保私馇楣(jié)敘述的詳略處理和景物描寫對表達主題思想的作用培養(yǎng)閱讀能力。
。ㄈ┣楦心繕
。保私庑≌f的主題思想的深刻含義,體會作者對淳樸健康的農村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純真無私、誠摯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的歌頌。
二、學法引導
通過文章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生趣盎然的情節(jié),體會文章傳達出鄉(xiāng)村生活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作者對自然人性的贊美,以及對違背人性的封建禮教的否定與批判。在課文的講述過程中,要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給予他們更多思考和發(fā)言的機會。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敘事的詳略處理原則與方法。
2.景物描寫。
3.虛詞的表達作用。
難點:
。保w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玻治鲩_頭和結尾兩部分與看“社戲”這一主要情節(jié)的關系及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語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社戲》——它選自短篇小說集《吶喊》,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篇文章是原作的節(jié)選。它是一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我”講述童年生活的小說。 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還學過魯迅先生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一篇作品,大家還記得嗎?對,這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但是,請同學注意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我”=作者)而《社戲》(選自《吶喊》),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的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兒)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來的。(“我”—— 迅哥兒 ≠作者)好,下面請同學注意:“社”原指土地廟。從前,在紹興,“社”是一種區(qū)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guī)戲”。
時代背景(結合本文)
先由同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課文時代背景的資料。抓住要點是①文章寫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夠徹底,在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緊緊地禁錮著大家的頭腦,封建的.禮教制度牢牢地束縛著人們的手腳,一切都沒有進步,一切都沒有朝氣。②在這種氣氛之下,兒童教育就更成為封建教育制度的犧牲品了?菰餆o味的教育內容,僵化呆板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發(fā)展,而且備受摧殘。少年兒童們渴望自由,追求發(fā)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風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融洽友愛互助的關系。魯迅先生的《社戲》,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以一個少年兒童觀察社會,觀察人情的角度,生動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發(fā)出了時代的吶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
字音
。w)。簒ǐng 行輩:háng 憚:dàn 絮叨: xùdāo 。篸ài 攛掇:cuānduō 鳧(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蘊藻:yùnzǎo (家)眷:jun 皎(潔):jiǒo 漂渺:piāomiǎo 糾葛:jiūgé
預習、質疑、整體把握全文
第一部分(第1-3節(jié))寫平橋村隨母親歸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戲
的時間、地點、機緣和參與人物。
第1層:(第1節(jié))交代看社戲的時間、地點和機緣。
第2層:(第2節(jié))交代鄉(xiāng)間生活的小朋友。
第3層:(第3節(jié))平橋村樂土的樂事:釣蝦、放牛。為最大樂事――看社戲作鋪墊。
第二部分(第4-30節(jié))寫到趙莊看社戲的全過程。
第1層(第4-9節(jié))寫看社戲前的波折。
第2層(第10-13節(jié))寫去看社戲途中的見聞感受。
第3層(第14-21節(jié))寫在趙任看社戲。
第4層(第22-30節(jié))寫看社成后歸航偷豆。
第三部分(至結尾)寫看社戲后的余波
問題與思考
。保殚喒ぞ邥陀嘘P資料,了解作品時代背景(寫成資料卡片)。
。玻n文寫了幾件事,哪些事詳寫?哪些事略寫?
。1)寫了人隨母親歸省小住平橋村;B.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C.看社戲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戲途中;E.去趙莊看社戲;F.看社戲后歸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詳寫的是:C D E F
(3)略寫的是:A B G
3.為什么有的情節(jié)詳寫,有的情節(jié)略寫?
因為文章主要寫看社戲,所以趙莊著社戲,夜航去看社戲途中,看社戲前的波折,看社戲后歸航偷豆詳寫,其他情節(jié)與看社戲關系不大,所以略寫。
。矗"我"看社戲的地點是平橋村。平橋村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我為什么稱它為樂土?
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點。但在我是樂土。因為:(l)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yōu)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2)許多小朋友伴我來游戲,掘蚯蚓釣蝦,放牛;(3)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人人平等。
第二課時
課前預習
1.再讀課文,思考雙喜和六一公公各是什么樣的人?
2.思考文章是怎樣寫景物。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口頭作文(課外閱讀讀后感)
二、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從而導入新課。(可以請學生復述文章的內容)
三、課文分析
1.分析雙喜的言行,談談雙喜是好孩子頭還是壞孩子頭?
答案參考
。1)當我看社戲受到波折時,雙喜大悟似的提議――表現(xiàn)雙喜聰明。
。2)當外祖母擔心都是孩子們時,雙喜大聲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兒向來不亂跑;③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 表現(xiàn)雙喜反應靈敏,考慮周到,善解人意,辦事果斷。
。3)看戲時雙喜分析鐵頭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現(xiàn)雙喜聰明、細心。
(4)歸航偷豆時征求豆主人阿發(fā)的意見――表現(xiàn)雙喜考慮事情周到;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fā)的娘知道是要挨罵的――表現(xiàn)雙喜考慮周到。
。5)吃完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并考慮好對策――表現(xiàn)雙喜考慮事情周到。
。6)雙喜送我回到家,"都回來了!那里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表現(xiàn)雙喜做事有始有終。
(7)雙喜回答六一公公的問話――表現(xiàn)雙喜反應靈敏。
小結:雙喜是一個聰明、機靈、善解人意,考慮周到,辦事果斷的好孩子頭。
如有學生提出雙喜是壞孩子頭,并以偷豆作為理由時,可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看待偷豆的事:
。1)偷的是自家的豆,請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請客,理所當然;
。2)從六一公公的話可以證明:"請客?--這是應該的。"
(3)六一公公還送豆給客人嘗嘗。因此,這不算什么盜竊行為。而是表現(xiàn)孩子們熱情好客,淳樸善良,天真活潑。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談談六一公公是一個什么樣的老人?
答案參考
。1)"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證實雙喜他們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責他們踏壞了莊稼。――表現(xiàn)六一公公善良、寬厚,愛惜勞動果實。
。2)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楫,笑道,"請客?--這是應該的。"還問"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現(xiàn)六一公公淳樸、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表現(xiàn)六一公公好高。
。4)六一公公送豆給母親和我吃――表現(xiàn)六一公公淳樸、好客、熱誠。
小結:六一公公是一個寬厚、善良、淳樸、好客、熱誠的老人。
3.朗讀課文第11節(jié),談談課文從哪些感官寫景,寫出景物的什么特征?這些景物描寫對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答案參考
從嗅覺(清香)、觸覺(撲面吹來)、視覺(朦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依稀的趙莊,幾點火)。聽覺(歌吹)、想象(戲臺、漁火),寫出江南水鄉(xiāng)月夜的特征。這些景物描寫,寫出了江南水鄉(xiāng)夜景的清新,寫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發(fā)了作者熱愛農村的感情。
4.戲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為什么文章結尾卻寫道:"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答案參考
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的老人孩子那種淳樸、善良、真摯的感情和他們的勞動的本領、辦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農村風光,自由的空氣,入與人之間的和諧親密的關系。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代在城鎮(zhèn)未曾見到過。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見到的。"我"對這段往事的回憶,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ㄒ陨檄h(huán)節(jié)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并交流回答)
四、總結
本文通過"我"與農村孩子看社戲前后故事的敘述,贊美農民和農家孩子淳樸的品質和聰明的才干。表現(xiàn)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思想教育)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第二、三。
。玻畬懸欢味僮值奈恼,介紹你家鄉(xiāng)的地方。
。常畬懸黄貞浲耆な碌奈恼,二三百字即可。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時代背景
同學們,俺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夜鶯的歌聲》(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通過預習,誰說說你怎么理解這個題目?(一個化名夜鶯的小男孩模仿夜鶯的叫聲。)
《夜鶯的歌聲》是一篇外國作品,主要講的是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一個故事。蘇聯(lián)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就是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在已經占領了歐洲許多國家之后,突然進攻蘇聯(lián)。蘇聯(lián)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開始了衛(wèi)國戰(zhàn)爭,在奮起捍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的敵后游擊隊非常活躍,積極配合紅軍奮勇作戰(zhàn),涌現(xiàn)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本文記敘的就是這無數(shù)事例中的生動一例。
二、檢查預習
。、指讀全文,考慮: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在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一個叫夜鶯的男孩把
一群德寇引向游擊隊的埋伏圈,協(xié)商游擊隊殲滅一伙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
。、文章是按什么順序記敘的?(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的。)
三、學習課文
。、默讀課文,考慮:“夜鶯”是怎樣巧妙地協(xié)助游擊隊報送有關敵人情報的?你從中體會出夜鶯是個怎樣的小朋友?抓住重點語句談談你的理解。
。、檢查自學情況:
夜鶯是個勇敢、機智、熱愛祖國、仇恨敵人、冷靜冷靜的小朋友。
、 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寂靜。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從“停了一會兒”“新的勁頭唱起來”說明機警的小夜鶯已經發(fā)現(xiàn)了敵人,經過考慮,他決定去接觸敵人,把敵人引入游擊隊的埋伏圈,消滅敵人。)
、 他們發(fā)現(xiàn)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個小朋友坐在河岸邊……(說明小夜鶯是主動和敵人接近的。)
、 小朋友從嘴里掏出一個小玩意兒,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說明小朋友在敵人面前一點也不害怕,十分鎮(zhèn)靜、坦然。)
、 當?shù)聡姽賳査按遄永锞褪D阋粋了嗎?”“怎么會就剩下俺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俺一個!”(小朋友故意打岔,防止正面回答。這是夜鶯在人不易發(fā)覺的時候戲弄敵人。反映了小朋友的冷靜、機智、冷靜。)
⑸ “人哪!戰(zhàn)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毙『娜莶黄鹊鼗卮,“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一就都跑了。”(這里的野獸其實指的是德國強盜。說明小朋友涇渭分明,前一句維護了群眾,后一句痛罵了敵人。
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國軍官的盤問,德國軍官覺得他只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小朋友,相信了他的話,并且讓他帶路。德國軍官輕蔑地認為它是蠢東西,其實德國軍官自身才是真正的蠢東西。因為夜鶯罵他們的話他都沒有聽出來。)
、 夜鶯在帶路時,有時學夜鶯唱,有時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后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這句話講他好像沉溺在大自然當中,天真自然,這樣做實際是在迷惑敵人,使他們覺得他只不過是個頑皮、貪玩的小朋友以取得的敵人的信任。他學夜鶯和杜鵑叫,是在麻痹敵人,以便后來他用鳥叫同游擊隊聯(lián)絡不致引起敵人的懷疑。)
、 “你們這里有游擊隊嗎?”“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俺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保〝橙藛枠淞掷镉袥]有游擊隊,小朋友用話岔開,用蘑菇來回答,答非所問,裝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體現(xiàn)了他的機智。)
、 夜鶯用夜鶯和杜鵑的叫聲給游擊隊傳送情報。一聲夜鶯叫代表一個敵人,一聲杜鵑叫代表一挺機槍。(從這里可以想見用這種方法已經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協(xié)商游擊隊消滅敵人。)
、 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
、 “小朋友突然站住,轉了個身,鉆到樹林里不見了。”(夜鶯剛剛聽到信號動作極快,鉆進樹林里。也說明夜鶯對這里的'環(huán)境極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鶯準確的傳送情報,才使游擊隊員充沛地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最后徹底地消滅了敵人。)
3、指導朗讀對話。
。、大家想一想,小朋友面對兇惡的敵人,為什么還能應變自如,毫無懼色?(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全國人民都投入到捍衛(wèi)家園的斗爭中,全國人民懷著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與敵人進行百折不撓的斗爭,小孩就是由于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才干臨危不懼,坦然自若。)
。、“小夜鶯”在兇惡的敵人面前應變自如、毫無懼色,是因為他熱愛自身的祖國,憎恨那些殺害他的同胞,侵占他的祖國的德國法西斯。可是,蘇聯(lián)小英雄“小夜鶯”還是在一次戰(zhàn)斗中意外犧牲了。隊長斯切潘叔叔和隊員們心情沉痛,他們有多少話想對小夜鶯說!同學們,你們又想對這個同齡人說些什么呢?
四、學習首尾呼應的寫法
指名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和開頭的三個自然段,想想,這幾個自然段之間是什么關系?(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和開頭的兩個自然段是互相照應的的關系。 )
你從哪看出來的?(都是說小孩在發(fā)出夜鶯的歌聲,以配合游擊隊殲滅敵人。)這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使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十分完整,同時也強調了夜鶯又在執(zhí)行新的任務。俺們今后在寫作文的時候要認真運用這種首尾連貫、前后照應的寫法。
五、安排作業(yè)
1、把《夜鶯的歌聲》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病懸黄x后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教案[經典]07-24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