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6篇(精華)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合拍地表現(xiàn)老鼠左右張望走的動作,較形象夸張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從中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啟發(fā)幼兒做幅度較大的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活動準備:
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認識
教學過程:
1、說唱童謠,游戲?qū),初步滲透A段樂曲的節(jié)奏。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說童謠“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下 不 來 0︱小老鼠 上燈臺︱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燈臺︱滾 下 來 0︱”,邊進入場地,滲透A段樂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節(jié)奏。
2、設置情景,引導幼兒用動作和眼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1)引導幼兒討論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并進行合拍練習。
“小老鼠最喜歡上燈臺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貓,小老鼠在上燈臺的時候應該怎樣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還得邊走邊看,應該怎么看?看哪里?”
小結(jié):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還要上下、左右、前后四處看一看,才不會被大花貓發(fā)現(xiàn)。
。2)帶領(lǐng)幼兒邊說童謠邊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動作合拍練習。
。3)由聲勢練習自然過渡到樂曲跟進,完整地進行老鼠走、張望的合拍練習。
3、引導幼兒嘗試用夸張的神情、動作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聲音,引導幼兒討論、猜想:
“這是什么聲音?”
“小老鼠正在上燈臺偷油吃,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小結(jié):原來小老鼠掉在了一塊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這是大花貓設的一計,小老鼠真的中計了。
。2)引導幼兒嘗試從胳膊、牙齒、眼睛、身體等不同部位用夸張的動作和神情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討論:“泡泡糖可能會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樣把泡泡糖快點從身上拉下來?”
小結(jié):拉泡泡糖時,胳膊硬硬的,拳頭攥得緊緊的,眼睛、嘴巴、身體都要用力。
(3)帶領(lǐng)幼兒在樂曲伴奏下,夸張地表現(xiàn)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4、播放完整的樂曲,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完整的音樂形象。
5、指導幼兒在樂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嘗試完整、合拍、夸張地表現(xiàn)老鼠走、張望及拉泡泡糖的音樂形象。
6、增加“大花貓”角色,在韻律中玩游戲。
活動反思:
韻律活動是隨音樂而進行的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的過程,對于發(fā)展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藝術(shù)表現(xiàn)的能力,積累一定的音樂詞匯和藝術(shù)動作詞匯,享受參與韻律活動的快樂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動作是韻律活動的“色彩”。
游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幼兒通過游戲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其游戲行為折射著幼兒的情感、個性、經(jīng)驗和智慧,是反映幼兒心靈的窗戶。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游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游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能理解惡作劇對他人情緒上的影響。
2、知道朋友間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準備
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2、繪畫材料和工具。
過程
1、愛開玩笑的納納。
老虎納納愛開玩笑。一天夜里,它趁豹子熟睡,在豹子身上涂滿了黃顏色,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
一天,他邀請猩猩來吃那些用橡膠做的`香蕉,你們猜猩猩會怎么想?
還有一回,他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了一個結(jié),你們猜后來怎么辦?
你們覺得納納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2、不受歡迎的納納。
納納開的玩笑雖不傷人,但動物們都覺得不安寧。有一天,大伙兒決定想一個辦法讓納納改正缺點。
你們能猜出動物們想出來的辦法嗎?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引導幼兒說說納納遇到了什么事。
大伙兒都不理睬納納,納納心里怎么想?
后來納納是怎么做的?小動物原諒他了嗎?
3、我也曾開過玩笑。
完整能聽故事一遍。
你喜歡納納嗎?為什么?
你有沒有做過像納納那樣的事情?結(jié)果怎么樣?
你覺得怎樣開玩笑才不會讓朋友生氣?
引導幼兒畫一張畫送給好朋友,對自己以前的過錯表示歉意。
建議
1、該活動為二課時;顒又攸c不在語言上,而在于引導幼兒知道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禮貌待人、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中班幼兒往往希望被同伴認可,與朋友友好相處。這時教師應引導幼兒避免惡意戲弄人、嘲笑人,從而使幼兒積累成功交往的經(jīng)驗。
附:愛開玩笑的納納
老虎納納愛開玩笑。他這個脾氣總也改不掉,一天到晚惡作劇。譬如,有一天夜里,他在豹子身上涂滿了黃顏色。第二天,豹子醒來嚇壞了,以為身上的斑點脫落了!另一次,納納邀請猩猩來吃香蕉。猩猩來了,可是,當他發(fā)現(xiàn)那些香蕉全是橡膠做的,臉上真是尷尬啊!
另外還有一回,納納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一個結(jié)。大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開鼻子!
納納開的玩笑雖不傷人,但總讓大家感到不舒服。只要他在附近,動物們就覺得不安寧。有一天,大伙兒商量說:“咱們誰都不要同納納說話,也許他會明白,我們實在討厭他的那些惡作劇!
第二天,納納像往常一樣,清早出了門。他向大家打招呼:“你好!”可是,大象不理他。納納問候河馬:“你身體怎么樣?”河馬轉(zhuǎn)過身去。納納心想:“他好像在生氣。”他繼續(xù)往前走,又朝猩猩喊了一聲:“睡得好嗎?”可是猩猩掉頭走了,一句話也沒說。
納納感到很不自在,他自主自語:“大伙兒都不理睬我。我得想想這是為什么!”
他仔細想了一會兒,突然明白了!耙驗槲铱傞_他們的玩笑,他們生我氣了。我應該去向他們道歉!”
納納來到大伙兒面前,對他們說:“我保證以后再不同你們胡鬧了。請你們還是同我做朋友吧!”
大象回答道:“有時候你可以開個玩笑,但是不能總那樣!那么大家就會喜歡你!”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能單腳連續(xù)向前跳5米左右”。根據(jù)這個鍛煉目標,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利用建構(gòu)區(qū)的長積木作為鍛煉的器械,開展單腳平衡的鍛煉活動。孩子依靠長積木進行單腳站立平衡,將長積木作為障礙物進行跳躍,鍛煉了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活動目標:
1.練習單腳站、單腳跳,能單腳跳過一定的高度與距離,鍛煉腿部力量。
2.借助長積木,保持身體的'平衡,并有創(chuàng)意地建構(gòu)單腳跳的運動場。
3.積極參與活動,不怕困難,敢于挑戰(zhàn)。
活動準備:
每人一根長積木,軟質(zhì)寬敞場地。
活動過程:
1.熱身環(huán)節(jié)(音樂《猴哥猴哥》等。)
跟著音樂做動作。
基本動作:轉(zhuǎn)手臂、轉(zhuǎn)腰、轉(zhuǎn)膝蓋和轉(zhuǎn)腳腕。
評析:將“猴哥”的武術(shù)動作加入,主要為情境考慮。中間有一段騎馬舞,主要是雙腳的連續(xù)跳,這是雙腿的熱身動作。最后是一個基本動作,較為柔和一些。
2.基本環(huán)節(jié)
(1)第一個本領(lǐng)
教師:孫悟空的本領(lǐng)可大了,我們來學一學“金雞獨立”的本領(lǐng)。
金雞獨立——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提起來,保持身體平衡。
教師示范,幼兒嘗試?梢越柚敖鸸堪簟眮肀3稚眢w平衡。
要求1:單腳站堅持的時間長。
要求2:變動作,做“小飛機狀”。
評析:“單腿站”是為“單腿跳”做準備的。通過各種姿勢的金雞獨立,發(fā)揮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同時,利用長積木,在曾加穩(wěn)定性的同時,能曾加動作的難度。
(2)第二個本領(lǐng)
教師:我們來練另一個本領(lǐng)——單腳跳。
要求1:單腳原地跳。
要求2:單腳連續(xù)向前跳。分男女生跳,從一個區(qū)域里跳到另一個區(qū)域里,返程換腳跳。
放松:雙腳順著長積木踩住,做“飛行狀” 。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連續(xù)的單腳跳,主要是動作技能的鞏固,并為接下來的單腳跳障礙物做好準備。
(3)第三個本領(lǐng)
、賳文_跳過單個積木
教師:我們接下來練習第三個本領(lǐng)——單腳跳過“金箍棒”。誰來試一試?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不能隨地吐痰及其原因。
2、幼兒能夠明白在不同情況下,要吐痰時應該怎么做,養(yǎng)成不隨地吐痰的好慣。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孩子們,當我們在美麗的花店或者在美麗的展覽廳里,突然發(fā)現(xiàn)在地上有一堆濃痰,那么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呢?老師,父母們也經(jīng)常告訴我們不要隨地吐痰,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不能隨地吐痰嗎?吐痰又有些什么害處呢?幼兒討論。
二、為什么不能隨地吐痰?
、僖驗樘道锖芏嗉毦筒《,能傳播白喉、腦膜炎、麻疹、感冒、肺結(jié)核等多種疾病,所以不因該隨地吐痰。
、诙译S地吐痰會弄臟環(huán)境,是一種不衛(wèi)生、不文明、違反公共道德的不良行為。
a.不衛(wèi)生 b.不文明 c.違反公德
有細菌、病毒 影響市容 自私自利
傳播疾病 影響形象 損人不利己
2.那么我們有了痰怎么辦?a.咽到肚子里去 b.吐到痰盂里 c.吐到墻角里
d.吐到地上,用腳踏掉 e.吐到廢紙里,扔進垃圾筒
原因:痰里有細菌和病毒,咽到肚子里,對人體不利。
吐到墻角里,更加提供了其滋生的環(huán)境。
吐到地上用腳踏掉,不但沒有把細菌病毒殺死,反而會把細菌和病
毒到到更多的`地方。
三、鞏固新知:
1、討論感冒有痰要怎么辦?/打噴嚏的正確方法應該是怎樣的?
2、組織幼兒表演,吐痰給人們帶來的不便。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認識4以內(nèi)的序數(shù),并能從不同方向說出物體的排列次序。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邏輯判斷能力。
3、愿意參加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學具:小動物、房子圖片人手一套2、教具:大數(shù)卡一套、房子四座、小旗一面、四種小動物、小火車、雙層汽車、畫有高樓和四顆大樹的圖片一幅活動過程:
一、用第幾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顏色的房子分別在第幾座
1、(出示房子)一共有幾座?分別是什么顏色?
2、紅房子在第幾座?你是從哪邊開始數(shù)的?
3、第三座房子是什么顏色?
二、通過游戲幫助幼兒鞏固序數(shù)第一至第四。
1、給小動物排隊。
。1)、房子里分別住著誰呢?一共有幾只小動物?誰能幫它們排排對?
。2)、誰排在第一個?小猴排在第幾個?
。3)、如果從右往左數(shù)它們分別排在第幾個?
2、(出示火車圖)請小朋友送小動物上火車
。1)、小鴨在第幾節(jié)車廂?第三節(jié)車廂上的誰?
(2)、誰能跟剛才小朋友放的不一樣,現(xiàn)在它們分別在第幾節(jié)車廂?
3、動物捉迷藏游戲。
。1)、小鴨躲在第幾顆大樹后面?你是怎么數(shù)的?
。2)、第二顆大樹后面躲著誰?那么第一顆大樹后面又是誰呢?
。3)、請一幼兒上來找,老師或幼兒把小動物藏起來。
三、小動物住高樓,學習從下往上認識4以內(nèi)序數(shù)。
1、高樓有幾層?你是怎么數(shù)的?(從下到上)2、請小朋友分別把小動物送進高樓,說說自己放的小動物住在第幾層樓?
四、送小動物上雙層公共汽車
1、汽車有幾層?每層有幾個座位?
2、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把小動物送上汽車。
五、幼兒操作請小朋友根據(jù)動物后面的數(shù)字把他們貼到相應的樓層。
六、開火車出活動室。
1、說說自己身上掛的是第幾節(jié)車廂?
2、根據(jù)身上的車廂號排成幾列小火車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思路:
通過帶領(lǐng)幼兒參觀圖書館,讓幼兒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他們進入圖書館閱讀的愿望和初步培養(yǎng)幼兒遵守圖書館各種規(guī)則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維利床下的鬼》,激發(fā)來圖書館閱讀的愿望和興趣。
2、了解幼兒圖書館是藏書、看書、借書的地方。
3、了解在圖書館閱讀的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在圖書館準備圖畫書《維利床下的鬼》《好安靜的蟋蟀》和已經(jīng)閱讀完畢的《三個強盜》。
2、經(jīng)驗準備:借幼兒園圖書館開館之際,教師從圖書館借閱《貓?zhí)枇ㄠ蹏T诤@铩贰度齻強盜》等幾本充滿趣味的圖畫書,與幼兒一起分享,激發(fā)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興趣和參觀幼兒園圖書館的愿望。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活動難點:
初步了解閱讀的規(guī)則并嘗試遵守。
活動過程:
一、走進圖書館之前的準備活動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書館的指向標。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發(fā)現(xiàn)去圖書館怎么走?
幼兒:(指著箭頭說)走這里。
幼兒:這上邊寫著“圖書館”。
隨后幼兒順著箭頭指向來到幼兒園圖書館門口。
2、討論圖書館的作用及閱讀規(guī)則。
教師:你們知道圖書館是做什么用的嗎?
幼兒:是用來看書的。
教師: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幼兒:安靜,要一頁一頁地翻閱,看完后書要放回原處。
二、圖書館里的活動
1、認識圖書館的兩位老師。
介紹圖書館的兩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向他們問好,告訴幼兒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請這兩位老師幫忙。
2、認識不同類型的書。
(1)認識大書:出示大書《白羊村的美容院》,讓幼兒感知大書的特點。
教師:你們覺得這本書和我們平時看的書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很大,就是站在最后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書的畫面。
教師:看看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什么?
幼兒:有不同顏色的小羊,有小河。
幼兒:老師,我們家有這本書,是《白羊村的美容院》。
教師:是《白羊村的美容院》,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來這里借閱。
(2)認識帶聲音的書:出示《好安靜的蟋蟀》。
教師:請幼兒猜一猜這本書會講什么樣的內(nèi)容。
幼兒:“蟈蟈”“蛐蛐”……
教師:翻閱到書中的最后一頁,讓幼兒聽一聽書中發(fā)出的叫聲。幼兒非常安靜,專注地聽著從書中發(fā)出的聲音。
教師:我忘了這本書是從哪里拿的?
教師帶幼兒認識熟悉一下書的標志與柜格的對應:這本書應該放在這里,你是怎樣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
(3)認識英文及日文書。
(4)介紹正常大小的圖畫書。
教師拿出《維利床下的鬼》與幼兒共同閱讀。
教師: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睡著了嗎?你們想一想他為什么沒有睡著?
幼兒:他在睡覺,可是沒有睡著!
幼兒:他害怕!
幼兒:他后邊有鬼!
教師:那你們知道什么是鬼?你們怕鬼嗎?我們看看這個叫維利的`小朋友怕不怕鬼,同時介紹作者及出版社。
教師翻到在有眼睛的一頁時,孩子們神情緊張地盯著畫面,屏住呼吸,紛紛來猜測媽媽是否看到鬼了。當幼兒發(fā)現(xiàn)媽媽看到的是老鼠時,都笑了。
3、幼兒自主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
(1)分散閱讀。
孩子們自由選擇圖畫書閱讀大約10分鐘,觀察孩子選書并給予相應的閱讀指導。
(2)分享——我看了什么書?
通過分享,使幼兒感受到圖書館的書非常多,是一個藏書的地方。
4、解還書、借書。
一位教師來還《三個強盜》一書,并請圖書館的老師再推薦一本有意思的書,宋老師推薦了一本《魔法師爸爸》。通過老師的還書、借書使幼兒了解借閱規(guī)則。
活動反思:
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在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培養(yǎng)。
(1)初次帶幼兒參觀圖書館,陌生的環(huán)境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刺激;由于選擇的圖書故事情節(jié)比較曲折,因此幼兒在活動中情緒比較愉悅,參與熱情也比較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圖書館的氛同,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同時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閱讀規(guī)則,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
(3)對幼兒一些意外而迫切的需求的滿足(如幫幼兒找到《哪吒鬧!愤@本書),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不足之處:
幼兒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交談、跑跳等。
在活動中,當幼兒爭著在地毯上看書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很多人在地毯上擠著看書時的感覺,也許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規(guī)則的作用。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4
(精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8-25
[精選]中班教案07-3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的教案02-12
幼兒園中班教案《螞蟻》中班螞蟻的教案11-15
《磁鐵》中班教案12-25
中班教案【精品】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