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8-27 13:33:3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優(yōu)】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優(yōu)】

科學教案 篇1

幼兒科學教案:有趣的兩面鏡

  【設計思路】

  朋友出差回來,送我一面精致的兩面鏡,我?guī)У浇淌依铮l(fā)班上孩子的濃厚興趣。單面鏡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孩子們非常熟悉它、喜歡它;而對兩面鏡孩子們則見得較少,但它非常有趣,它所照的物體成像有不少的變化,有趣、易觀察又好操作,是科學活動的好素材。興趣是幼兒自覺學習和發(fā)展的動機力量,鑒于此,我生成并設計了《有趣的兩面鏡》這一教學活動,旨在通過對兩面鏡的成像操作,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發(fā)展探索、觀察、思維以及表達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一面大的兩面鏡;每人一面單面鏡、兩面鏡、各種立體小玩具。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了解單面鏡的成像現(xiàn)象。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地照小鏡子。

  師:“小朋友們長得真可愛!老師今天特意為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面小鏡子,讓朋友照一照自己可愛的樣子?匆豢,你在小鏡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兒同伴間相互交流。

  師:“你發(fā)現(xiàn)鏡子里有幾個自己?”

  2、探索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xiàn)象。

 。1)認識兩面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今天老師除了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面小鏡子外,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另一種鏡子,你們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樣做成的?”(出示特大的兩面鏡)

 。2)師:“這種鏡子就叫兩面鏡。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開,還可以。慢慢地合起來!保ɡ蠋熯呏v邊演示)接著老師邊看邊作驚訝狀說:“咦!這兩面鏡真好玩!還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我在兩面鏡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呢?”

  (3)師:“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小朋友把你們桌子上的兩面鏡拿起來玩一玩,看一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呢?”

  3、幼兒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兩面鏡成像的有趣現(xiàn)象。

  (1)幼兒照兩面鏡,老師觀察指導。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在兩面鏡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和一面鏡子里照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4、幼兒第二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xiàn)象。

 。1)幼兒用各種立方體小玩具和兩面鏡玩一玩,進行探索,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并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在現(xiàn)象。其實,兩面鏡還會變更多的戲法呢!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玩具,請小朋友用這些小玩具和你的兩面鏡一起玩一玩,看看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更有趣的現(xiàn)象?”

  (2)組織幼兒交流探索的結果。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兩面鏡一起玩了玩,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更有趣的現(xiàn)象呢?”

  5、幼兒第三次探索,感知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shù)量的變化并記錄結果。

 。1)教師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并記錄,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

  師:“我們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趣的現(xiàn)象,F(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把這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給記錄下來。那么,該怎么記,記在哪呢?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這張記錄表。”

 。2)教師介紹記錄表格:“第一行是兩面鏡的標記。第一個圖是兩面鏡完全打開時的標記(邊講邊演示);第二個圖是兩面鏡合攏時,張口大一點兒的標記;第三個圖是兩面鏡再慢慢合攏,張口小一點兒的標記。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給小朋友記錄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魚跟兩面鏡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個空格里面畫上小魚的`標記,然后根據(jù)上面的標記,看看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指第一標記)小魚像的數(shù)量是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指第二、第三標記)小魚像的數(shù)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也可以用畫圖來表示。下面,請小朋友去試一試,邊玩邊記錄吧!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單,組織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師:“你是用什么跟兩面鏡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6、將幼兒作業(yè)記錄裝訂成冊,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玩兩面鏡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有趣的現(xiàn)象,探索出當兩面鏡完全打開的時候,物體像的數(shù)量最少,只有一個,當兩面鏡慢慢合攏的時候,物體像的數(shù)量就越來越多,并把它記錄下來,F(xiàn)在,老師把小朋友的記錄裝訂成一本書,取名叫“我們的發(fā)現(xiàn)”,在教室掛起來,好嗎?”

  【活動評析】

  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問題有著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有趣的兩面鏡》就是因幼兒的興趣生發(fā)出來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誘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和猜想。幼兒有了猜想和問題,并產(chǎn)生想尋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才會進入真正的準備狀態(tài)。接著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我指導他們通過自身的探索,對兩面鏡進行感知、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答案。其間,我尊重接納每個幼兒的觀點,積極正確評價每一個幼兒的探究行為,對認真探索、積極動腦的幼兒加以肯定和表揚;對能力差的、依賴性較強的幼兒總是給予鼓勵的支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從而進一步調(diào)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探究活動真正做到自主,學習的內(nèi)驅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發(fā)揮,目標大成度高。

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傳熱比賽》是科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7課。本課是學生在認識了什么是熱,熱在冷水和熱水中怎樣傳遞之后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熱傳遞的性質而設計的。這課與后面的《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本課的重點和知識特點及熱傳遞的特征和實際應用。通過難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和整理信息得出結論的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都是以生活經(jīng)驗為線索來研究的。因此,根據(jù)學生喜歡自己動手,愛提問的情感和行為特征,展開相應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觀察、實驗、搜集整理信息,思考與歸納,表達與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熱傳遞的特點,并能區(qū)別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能理解熱傳導的特點。

  2、能設計實驗要研究的問題,并能通過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結論。、能舉出生活中更多的熱傳導的.例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導的特點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 提出問題

  1、教師出示一把小勺,讓學生摸摸勺把兒,有什么感覺?

  2、學生猜測后摸摸。

  3、對比實驗:老師把勺子放到熱水里,過一會兒在摸摸勺把兒,有什么感覺?

  4、提出問題:勺把兒是怎樣變熱的?

  5、講述:熱水把熱傳到勺把兒上,那么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ǘ┎孪爰僭O 設計方案

  1、猜想: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2、設計實驗方案

  3、交流、完善實驗方案

 。ㄈ⿲嶒灢僮 觀察匯報

  1、出示實驗注意事項

  2、實驗操作

  3、觀察記錄

  4、匯報交流

 。ㄋ模┯懻摲治 得出結論

  1、分析:火柴為什么從一端依次掉下?

  2、討論:熱在物體中是怎樣傳遞的?

  3、總結實驗結論

  熱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

  4、播放課件:熱傳遞。

  5、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科學教案 篇3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硬度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劃痕。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點:能通過比較檢驗材料的硬度,金屬的特性。

  三、教學難點:金屬的特性

  四、教學準備:

  黑色不透明塑料袋,毛巾,水泥磚,木頭、卡紙、鐵尺,塑料尺,空飲料罐,記錄表,信封等。

  核心思想:

  1. 三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用實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第一次接觸對比實驗,應硬強調(diào)實驗的公平性。從游戲,和實驗過程共同體現(xiàn)。

  2. 相對性,材料比較時的軟和硬,是相對的。

  3.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特性(重要物理性質)。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硬度,即使是同一種材料,硬度也不一定相同。

  材料準備:

  繩子。Ppt,涂色的跆拳道表演板。青磚碎片、表演板碎片。記錄紙、木塊、卡紙、鐵尺、塑料尺、榔頭、金屬愛心兩個、金屬墊板、易拉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兩個黑色袋子

  師:上課之前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誰還記得上一節(jié)的科學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生:我們周圍的材料

  師:誰能來說一說那我們周圍有哪些材料啊

  生:金屬,木頭。。。。。。。(叫兩個學生)

  師:恩,還有很多同學舉手,這說明了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材料,是不是啊現(xiàn)在呢老師這里有兩樣材料,出示木頭和毛巾,這兩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

  生回答:木頭硬,毛巾軟等(師一邊讓學生說用什么方法判斷出的)

  師:那么這兩種材料同學們一摸就知道毛巾很軟,木頭很硬,這兩者之間的軟硬很明顯。不過,老師這里還有一種材料哦,舉起水泥磚提問:請看這是水泥磚(下去讓學生摸一摸)提問,怎么樣,生回答,很硬。

  師:舉起木頭,那和木頭比這兩者又是誰硬呢

  生:水泥磚或者木頭(不能重復回答,所以提問時要問誰有不同的看法)

  三、比較硬度

  1.師:看來大家對磚和木頭有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磚和木頭哪種材料硬。

  你認為誰硬?為什么?(用生活經(jīng)驗來解釋方法)

  2.師: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我們猜測認為,磚比木頭硬。1.猜測:磚>木頭(可追問:大于符號是什么意思?——磚的硬度可能大于木頭的硬度)我們在科學課上,就要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哪種材料硬。

  3.師:在課堂上,你認為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磚和木頭誰硬呢?

  生:用手指在上面刻劃、掰、摔、撞、劈。(讓學生說說他的判斷標準:說說看,用這種方法來測試,怎么樣算軟的,怎么樣是硬的?)

 。ㄏ茸寣W生說完,再逐一分析)

  4. 師:學生分析幾種方法的優(yōu)劣:

  撞、劈、摔:海綿是軟的,但用這些方法都不能辨別出來。

  捏:看材料有沒有變形?排除

  掰:掰的過程中,我們對材料用力,材料會變形,這個叫做材料的柔韌性。

  Ppt:劃:劃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因為硬度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劃痕。

  6.師:ppt!圖上就是鐵尺在刻泡沫,你看到了什么?

  在刻的過程中,你看到的泡沫表面留下了凹進去的痕跡就是劃痕,這種判斷物體軟硬的方法叫做刻畫法。

  7.師:你覺得用刻畫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嗎?

  (用尖角刻、力氣不能太大、相互刻。)引導,生:應該刻兩次,互相刻畫,互相證明,這樣才能得到公平的結果。

  8.下面我們就用刻畫法來比較一下磚和木頭的軟硬。

  9.學生實驗并交流:(拿出一號信封)

  10.你覺得誰硬?為什么?

  磚刻畫木頭有劃痕。而木頭刻畫磚沒有劃痕,所以,磚比木頭硬。(材料裝信封放回桌子)

  11.思考:磚上的痕跡是劃痕嗎?

  四、更多材料的硬度比較

  1.老師這里還有四種材料請大家來比較。Ppt:分別是鐵尺,塑料尺,木頭、卡紙。

  2.猜測一下,硬度從大到小排隊?學生猜測

  實驗的時候,老師提供了記錄用的表格,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ㄓ描F尺分別去刻畫、鐵尺和鐵尺是同一種物質,沒有劃痕)

  3.這個表格完整嗎?(用鐵尺刻別的材料的同時,也要用其他材料來相互刻)

  4.實驗開始前,再次強調(diào)幾個實驗要求。

  用一種材料依次去刻畫其它材料,并把實驗結果及時記錄在表格中。

  有劃痕的打鉤,沒劃痕的打叉。

  劃的時候,用力大小要一致,這是為什么?

  5. 學生實驗。下面我們就用刻的方法來比較一下磚和木頭的軟硬,(拿出2號信封和記錄表,請及時記錄),(完成比較早的組,建議用刻畫法比較一下身邊其他材料的軟硬。)

  6. 學生交流。教師在大表格上打鉤。

  7. 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結論:鐵尺>塑料尺>木頭>卡紙

  8. 處理:紙頭比木頭硬。(他們?yōu)槭裁唇Y果是這樣?你有什么想法?)

  9. ——請這一組的同學上來演示(相互刻)。——再找其他一組的木頭來和它的木頭對比!f明:方法對,而同樣是木頭也可能有不一樣的硬度。

  10.師:思考,在這里,什么最硬?那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嗎?這四種材料中什么最軟?它是自然界中最軟的嗎?說明:硬和軟是相對的。鐵是相對比較硬的材料。

  五、認識金屬。

  1. 師:鐵硬,所以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鐵。你在生活中,看到哪里用到鐵了呢?

  2.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的鐵制品,一起來看看PPT。

  3. 你看到的鐵制物品,除了利用了鐵的堅硬,你還發(fā)現(xiàn)它有什么特點嗎?(導熱、導電、光澤)

  4. 4. 我們以鐵為中心,記錄了更多和它有關的內(nèi)容,像這種簡單的網(wǎng)狀圖,我們把它叫做氣泡圖。以后的科學學習中,會經(jīng)常用到。

  5. 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鐵類似性質的材料,它們有光澤,能導熱、導電有個共同的`名字,叫金屬。不僅這樣,他們還有一個有趣的特性。(延展性實驗)

  6.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金屬嗎?(現(xiàn)在你知道易拉罐為什么用金屬做了嗎?看視頻)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總共上了三次,一次是我們科學組老師一起聽,一節(jié)是請來了教研員一起聽,最后一節(jié)是浙江省校長培訓班的老師來我們學校參觀聽課。想起上這節(jié)課的最初想法是因為之前剛聽了丁言君老師的這節(jié)課,隨后又在寧波市基礎改革展示課上聽了一遍,覺得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等各方面都上的很不錯,所以想把這節(jié)課的聽課內(nèi)容整理一遍然后自己學校上幾次,加深印象。結果正等我想按照丁老師的教學設計上課時被通知下周四省級培訓班的校長要來聽課,校長還請了教研員賀老師來幫我指導,一聽這情況,心里就很著急,總感覺教研員要來我總不能完全按照丁老師的教案去上,因為丁老師的教學設計是賀老師一起幫他設計出來的,如果我現(xiàn)在完全按照這設計上,不改變一下,總覺的難為情,所以迫不及待情況下,我就試著去改變教學設計,其實我本來就覺得有些設計上丁老師的上課風格我學不來,再導入上已經(jīng)有所改變,現(xiàn)在看來個別細節(jié)上也還得改變一下,但是改下來還是和原來的設計出入不大,畢竟丁老師的設計已經(jīng)很好了,所以最后沒辦法我還是這樣上了。

  賀老師一聽我的課就指出了很多細節(jié),這恰恰是我平時教學所忽略的,比如上課時不能把身體的背影對著學生,這樣是不尊重學生的,我們老師應該站在講臺周圍,讓全體學生看到你說話,而不是背著聽課。還有比如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要尊重學生,有時候錯了應該以委婉的方式反問等等。另外在課的設計上賀老師又幫我理了一遍,思路就更加清楚了。在整個的指導過程中,賀老師一直強調(diào)“以生為本”,指出不管是教學設計還是提問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其實我反思在之前的備課過程當中,我設計每一個問題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fā),總是考慮我提的問題學生會不會大范圍回答不然我就接不上,課就上不好了,本節(jié)課在提問學生有什么辦法可以區(qū)別木頭和磚的軟硬,為了防止學生說出各種不同的辦法甚至有些方法根本是錯的,我擔心到時學生一亂說我就應不過來,所以索性干脆提問的時候給學生限制了方法,要求不能借助其他物體,這樣一來,雖然學生的回答會在你的設計預料之中,但是仔細一想其實這是限定了學生的思維,不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發(fā)散,其實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認為自己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不夠而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去進行限定,這樣就明顯違反了“以生為本”的理念,所以通過這次的課我認為自己今后在教學設計方面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嗎,而不是從老師自己出發(fā)。

  最后總的感言上一節(jié)課很折磨人,上好一節(jié)課更折磨人,回想自己接到這個上課任務,每天總是牽掛著,但是我覺得經(jīng)歷每一次上課和評課的過程,自己對課的理解和理念以及上課的水平都會得到提升。設想著到哪一天我才不會對上課產(chǎn)生恐懼;蛟S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上課,多反思。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于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xiàn)象,對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

  2、石頭一粒。

  3、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卷起衣袖。

  活動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里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里怎么玩的.?

 。ê苊黠@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里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后教師示范)3、敢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聽,什么聲音?(配班老師發(fā)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啊?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幼兒自由發(fā)言)(2)師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見沒聽到小貓的聲音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 “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游戲。(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預設:

  1、根據(jù)活動的經(jīng)過,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2、初步學會能根據(jù)自己的獨特感受來命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老師表演小魔術

  1、瞧,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

  讓學生觀察說一說;

  2、看到這些,你們猜一猜,老師會干些什么呢?并說說這樣猜

  的根據(jù);

  3、看清,這是什么?(讓學生說,然后讓學生聞)

  4、請看仔細,我要把這瓶水,變成飲料(老師變魔術)

  5、變成了什么?看到這橙汁,你有什么想法嗎?

  6、還記得我剛才是怎樣變的嗎?(生說實驗過程)

  7、此時,你們有什么夸獎的話送給老師嗎?(板書神)

  8、還想說些什么話,提些什么問題嗎?

  二、學生表演魔術

  1、橙汁好喝、牛奶更有營養(yǎng),接下來我們變一些牛奶怎么樣?

  2、這下,老師不變了,叫兩位學生來變。誰來?

  3、出示器材,讓上臺的學生觀察,說。(然后讓其余學生檢驗他倆說得是否真實)。

  4、學生變牛奶(用吸管向瓶里吹氣)

  師提醒:同學們,注意他們兩個是怎樣吹的?再觀察瓶子里有什么變化?你還聽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想法?然后,再瞧瞧同學們有何表現(xiàn)?

  5、學生說話(按上面的問題進行)

  6、老師不但自個兒會變飲料,還讓同學變出牛奶你們說神不神?

  三、抓住時機,揭示科學道理

  1、其實,世界上所有魔術都是假的,當然老師今天的魔術也不例外,能使水變顏色的是化學反應。變橙汁的水,我起先就放了一種化學藥品,后來趁你們不注意時,又放了一種藥品,然后搖幾下,兩種藥品反應就產(chǎn)生了橙汁。這牛奶是怎么回事呢?它也是兩個物質進行了反應而成的。開始的水是石灰水,石灰水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物,這二氧化碳氣體哪里的,就是同學們剛才嘴里吹出的氣呀!

  2、老師還神嗎?那是什么那么神奇呢?(科學)

  3、此時,你有什么想法或感慨呢?有話想說嗎?(讓學生說)

  四、根據(jù)自己的獨特體會,自由擬題

  1、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們肯定有很多感受、有許多話要說吧,如果把這感受的經(jīng)過寫下來,就是一篇作文了,這下,老師要請教同學們,如果讓你寫一篇自己最想說的`或感受最深的作文,你會擬什么題目呢?

  2、學生擬題。

  3、交流題目。

  4、針對題目,作適當寫作指導(你們覺得怎么樣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指出這次作文的要求就是寫出真實感受)。

  五、學生作文

 。úシ泡p音樂、師巡回指導)

  六、講評

  1、出示個別作文,全班講評

  2、指名說說自己認為寫得特別好的詞句(特別是感受方面的)

  七、向課外延伸

  同學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們?nèi)绻^續(xù)吹,這牛奶還會變回清水,你們不防回家試一試,也許還有許多話想說,還有許多話想寫。

  板書:

  老師神奇。。?科學神奇!

  水橙汁

  水牛奶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光是直線傳播的

  過程與方法

  1、有依據(jù)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

  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

  3、通過實驗中的現(xiàn)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

  4、利用光的傳播規(guī)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測要有依據(jù)

  3、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jù)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光是直線傳播地圖片和課件

  分組實驗: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屏、空心彎管和直管

  三、教學重、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清晨,太陽出來,房間撒滿了陽光;黑夜,打開手電筒,燈光照亮了前面的路。當光照亮周圍的物體時,我們是否想過它從哪里來,又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2、光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

  1) 讓學生推測光的傳播路徑,重在說出推測的依據(jù)

  書上已有:舞臺上的燈光,從云層中透過的陽光

  但應該啟發(fā)更多: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體的.側面一致

  3、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學生仔細閱讀書上第28-29頁,明白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最好請個別學生描述一遍實驗的操作)

  2)2人一組自行操作

  3)解釋匯報兩次實驗的現(xiàn)象

  4、其它的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1)提示注意用眼

  2)書上資料的介紹

  六、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本上的配套作業(yè)

  七、板書設計

  2.3光是怎樣傳播的

  我的推測:直線傳播

  我的依據(jù):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八、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洗滌用品的名稱及用途。

  2、能講述洗滌用品變出泡泡的方法。

  3、嘗試用相應的洗滌用品搓泡泡,體驗搓出泡泡的驚喜。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泡泡器、裝水的'小盆、洗手液一瓶、香皂一塊。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泡泡器,演示吹泡泡,激發(fā)幼兒的互動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二、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述泡泡哪里來

  教師:除了吹泡泡,平時,你們還在哪里看到過泡泡,摸到過泡泡?泡泡是怎樣變出來的?

  三、出示香皂及水盆,啟發(fā)幼兒介紹生活經(jīng)驗,指認圖片真能干相應洗滌用品的名稱,并嘗試說出其用途。

  教師:圖片上有沒有會變泡泡的東西?你們認識嗎?有什么用?

  1、幼兒自由表述自己對洗滌用品作用的認識。

  2、引導幼兒說一說洗手液、洗衣液等變出泡泡的方法。

  四、體驗活動。

  教師出示洗手液,引導幼兒去盥洗室體驗搓出泡泡的驚喜。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風吹來的方向叫做風向,風速叫做風級。

  2、了解一些判斷風向和風CB稠油泵力的方法,認識風向標和風力計。

  3、知道不同等級的風造成的自然現(xiàn)象。

  教學重點

  會用多種方法來觀測風向,會根據(jù)觀察自然現(xiàn)象估測風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能夠制作風向標,并知道怎樣使用。了解風向標的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

  手絹、紙巾、紙ZB燃燒器泵屑等輕飄物體。

  觀測天氣的'器材、記錄本、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帶來的觀測風向的物品。

  2、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

  1、組織學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CLB型瀝青泵的是什么風?風吹來的方向。

  分小組進行觀測。

  2、將自己記錄風向和風力的方法寫在活動記錄上。

  3、小組匯報。

  4、教師小結。

  5、組織學生熟讀并背頌這首風級歌。

  6、動手制做風標和風力計。

  7、準備好制做材料。

  8、做好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評價。

  9、連續(xù)觀測一周的CG高溫齒輪油泵天氣情況,把結果記在活動記錄上。

  三、課后作業(yè)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 會使用溫度計準確地測量水溫。

  2. 會用溫度單位做好每次測量的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遇到問題善于思考,觀察測量時能做到細致認知。

  2.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chǎn)品,關注與溫度有關的事物或現(xiàn)象。

  科學知識:

  1. 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會正確讀寫溫度計表示的溫度。

  教學準備:

  冷水、溫水、熱水、溫度計、溫度計模型、燒杯、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一.教學導入:

  1.講述1400多年前,《齊民要術》記載的人們當時制作豆豉如何判斷豆子發(fā)酵的溫度一事。

  2.提問: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

  二.活動 感覺冷熱

  1.過渡:同學們從生活經(jīng)驗中說出了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的情形,我們怎樣判斷物體的冷熱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2.以小組為單位,讓同學做教材第2頁的活動。

  3.當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杯溫水,不同的手感覺竟然不一樣時,教師提出:這個活動告訴我們什么?

  4.釋疑:光憑感覺難以準確的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

  5.教師講解溫度的概念。

  三.活動 測量溫度

  1.出示溫度計模型,學生觀察,認識溫度計的構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車信箱介紹了“攝氏溫標”。 知道攝氏度是溫度的單位。

  3.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4.測量水溫:教師應首先示范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說明道理。讓學生學習使用 溫度計測量水溫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領。再測4杯水的溫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1.)出示學生搜集來的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并先讓他們做些介紹,教師再做補充。

 。2.)詳細介紹體溫計的認識和使用。

  課后反思: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7-31

科學教案(實用)07-21

科學教案(必備)07-25

實用的科學教案07-20

【熱門】科學教案07-21

【必備】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精)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