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7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紙制品及紙制品的用途,初步了解經(jīng)過特殊加工的紙制品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探索紙的秘密,了解紙易折,易撕碎,易揉皺,易吸水,易燃燒等特點。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生活中有接觸紙制品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各種各樣的紙制品——報紙、信紙、手工紙、皺紋紙、包裝紙、紙作品(紙球、紙飛機) 、打火機、紙盒、紙箱、紙杯、掛歷、明信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經(jīng)驗講述紙制品的種類及用途。
師:小朋友,我們的生活中有好多紙制品,你見過什么樣子的紙制品?它有什么用處?(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講述,教師注意總結。)
2、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紙制品的質(zhì)地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紙制品,請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是你認識的,這些紙制品有哪些不一樣?請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覺一下它們到底有什么不同?請你介紹給旁邊的小伙伴聽。
(1)幼兒自由觀察討論。
(2)獨立發(fā)言。你認識哪種紙制品,曾經(jīng)在什么地方看見過的,它有什么用處?誰愿意大聲地來說一說?
。3)集中交流。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不同?
。4)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紙制品是各種各樣的,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澤,有的暗淡一些。
3。探索紙的屬性。
師:剛剛我們玩過的這些紙制品都是紙做的,那么它們有哪些特性呢?
(1)出示紙作品,了解紙易折、易揉的特點。
師: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你看,老師帶來了紙的好朋友,看一看猜一猜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出示紙球、紙飛機)幼兒分組自由探索。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說說看,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
幼兒自由發(fā)言。
師:原來紙可以撕出來做紙球、紙飛機,紙的用處真不少。
。2)了解紙易吸水的特點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猜想一下,如果紙掉進你了水里,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
幼兒發(fā)言。
師:小朋友們都說紙會濕的',那我們做個試驗驗證一下好不好?(實驗)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的猜想是正確的。我們知道了紙遇見水會濕掉的,這說明了紙是有吸水性的。
。3)通過實驗了解紙易燃的特點師:紙碰到火又會怎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燃燒實驗)小結:引導孩子自己總結:紙遇到火會燃燒。
4、了解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師: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紙,如果沒有了紙,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合理想象、大膽發(fā)言)教師小結:紙是我們離不開好朋友,離開了紙,我們的生活會很不方便。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張紙,不浪費紙張,做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
5。升華情感: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紙最早是誰發(fā)明的嗎?紙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fā)明的,我們中國人是很聰明的,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始是讓幼兒了解各種紙,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我準備了新聞紙、圖畫紙、皺紋紙、宣紙、亮光紙、蠟光紙、牛皮紙、彩色卡紙、彩色折紙、衛(wèi)生紙、復寫紙、蒙紙等等。在這幾種紙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蠟光紙、卡紙、折紙、衛(wèi)生紙、報紙都比較熟悉,對宣紙、牛皮紙、復寫紙不是很熟悉,因此我特別介紹了這幾種紙,讓幼兒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了解紙的特征時,我采用的是讓幼兒通過在看看、摸摸、比比中,知道有的紙很光滑,有的紙很軟,有的紙皺皺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表達不太好,浪費的時間也太長,感覺有點亂,需要調(diào)整。
在讓幼兒了解紙的特性的環(huán)節(jié)上,我精心設計了五有趣的游戲“天空中少了誰”“給老爺爺貼胡子”“紙寶寶變小了”“紙寶寶洗個澡”和“紙寶寶烤烤火”。自主操作中,讓幼兒感知紙易折、易撕、可吸水、易燃的特性。在實驗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動腦筋、想辦法,而且孩子們對水火都很感興趣,使幼兒能在自己的實踐中獲得知識。
在讓幼兒了解紙的用途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本來我想讓幼兒發(fā)揮各自的想象,向大家介紹紙在我們生活上、學習給我們大家?guī)淼挠锰,但是由于我過早地拿出了我也為幼兒準備了很多紙制品,從而干擾了幼兒的想象空間,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過程中顯得有點亂,下次需要改進。
通過開展本次活動,從整個過程看,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是今后要注意和改進的:一是講解語言要簡練準確,語音語調(diào)要高低有致,在情緒上要達到調(diào)動幼兒積極性的作用。二是在活動中教師的示范要準確嚴謹。
今后的科學活動的開展中,我將繼續(xù)積累經(jīng)驗,不斷探索,及時調(diào)整著自己的教育策略,尋求更適于幼兒發(fā)展的科學教育途徑。在滿足幼兒需求的同時,培養(yǎng)其對科學的興趣及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顏色的異同等。
2.知道雞、鴨、鳥全都會生蛋,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各樣的蛋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蛋
1.出示蛋,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蛋嗎?
你們還認識什么蛋?
2.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蛋
引導幼兒將動物圖片與蛋一一對應。
3.你還知道什么動物也會生蛋?
二、引導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蛋。
1.教師:這些蛋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從蛋的大小、重量、顏色來比較。
2.教師小結: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輕。
有的蛋是深黃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還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帶斑點的。
三、由表及里觀察,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
1.教師:雞蛋里面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jīng)驗,并將雞蛋打開觀察。
2.觀察:是不是每種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種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樣嗎?
。ㄖ鹨淮蜷_蛋。)
3.教師小結:每種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殼,敲碎蛋殼,里面都有蛋黃、蛋清。
四、活動結束
教師講述有關蛋的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有關蛋的話題。
如:蛋黃怎么會變成動物寶寶的?為什么蛋有大有?
結合主題活動,引導幼兒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來的各種方法。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水試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每學期的種植活動又要開始了,這次我們可以種些什么,既可以增加一點生機、增添一點綠色,而且又有教育價值呢?于是,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孩子,“種紅豆”、“種綠豆”、“種黃瓜”……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時,以為小朋友舉起小手說:“老師,我想種向日葵!边,這個想法很特別,我突然有了靈感,“那你們知道向日葵是用什么種子種出來的嗎?”“把葵花籽放在土里就會長出向日葵了。”小朋友們很肯定地說。“那我們就種向日葵,好嗎?”“好!”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頃刻間在我的眼前出現(xiàn)一片向日葵欣欣向榮的美麗景象。第二天的早晨,許多孩子都帶來了葵花籽,“老師,我?guī)砹说目ㄗ咽巧模瑡寢屨f熟的葵花籽是不能長出葵花的!薄拔覀兪裁磿r候種向日葵呀?”瞧,孩子們有急切的種植欲望,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我們的“神奇的向日葵”活動開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方式,讓幼兒認識向日葵種子。
2.猜想并記錄向日葵種子的播種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猜想記錄表、記錄筆每人一份。 2.葵花籽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葵花籽。
。1)師:“老師給小朋友們猜一個謎語:高高個兒一身青,圓臉金黃喜盈盈,天天向著太陽笑,結的果實數(shù)不清!保ㄏ蛉湛
。2)出示葵花籽提問:“這是什么?”(這就是向日葵的果實,也叫做葵花籽。)“請你們來仔細觀察一下,葵花籽的形狀、氣味、顏色是怎樣的?” (幼兒自主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
2.幼兒交流葵花籽。
。1)師:“葵花籽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2)師小結:向日葵的種子是黑黑的、扁扁的、一頭尖尖的還有一頭是圓圓的。剝開來里面有白白的瓜子肉。
3.幼兒猜想:如何播種向日葵的種子。
(1)師:“你們想一想,怎樣播種向日葵的種子呢?”
。2)(尖頭朝上、平放、撥去瓜子殼,把瓜子肉放在土里、大頭朝上)
。3)師:“請你猜一猜,哪種播種的方式可以使葵花籽最快的長出來呢?為什么?”(請幼兒說出理由)
4.出示記錄表。
老師交代記錄要求,請幼兒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下來。
5.結束活動。
幼兒展示猜想記錄表,交流自己的猜想,并按猜想結果把幼兒分成小組。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實驗、比較中發(fā)現(xiàn)鞋底的秘密,有探索鞋底秘密的興趣。
2、初步感知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重點】發(fā)現(xiàn)鞋底花紋、功能的不同。
【活動難點】理解摩擦力。
【活動準備】KT板,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發(fā)現(xiàn)。
1、前幾天,XXX穿了一雙新鞋,他呀可喜歡了。你們喜歡自己的鞋子嗎?為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2、歸納:原來有的鞋子鞋面的.顏色很漂亮,有的鞋子樣子很特別,有的鞋子穿起來很方便……
3、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你們想知道嗎?我發(fā)現(xiàn)的秘密在鞋底(出示鞋底),鞋底有什么秘密呢?(幼兒觀察回答)
4、你們的鞋底有什么呢?(幼兒自由觀察自己的鞋子)
5、幼兒交流發(fā)現(xiàn)的鞋底的秘密(圖案、線條等)。
6、小結:原來每雙鞋子的鞋底都有花紋,有的是線條、有的是圖案等。(PPT演示)
二、感知討論。
1、為什么鞋底都要有花紋呢?(幼兒猜測:好看……)
2、如果鞋底沒有花紋會怎么樣呢?(幼兒繼續(xù)猜測)
3、我們來做個實驗:
介紹實驗方法:用KT板貼在鞋掌部位,然后在地上搓搓,是什么感覺?然后再拿掉KT板,再搓搓,是什么感覺。
思考:兩次搓地板的感覺一樣嗎?有花紋是什么感覺?沒有花紋是什么感覺?
4、幼兒實驗。
5、幼兒交流。
6、小結:原來鞋底有了花紋,可以增加摩擦力,這樣走路就不容易滑倒,更安全了。
三、留疑引探。
1、PPT演示:老師還帶來了幾雙特別的鞋子,看看:這些是什么鞋子?它的鞋底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為什么要這么設計?
2、幼兒交流。
3、梳理:釘鞋的鞋底有釘子,可以增加摩擦力,這樣使運動員跑步更穩(wěn);溜冰鞋、冰鞋的鞋底有輪子或者刀子,可以減少摩擦力,可以讓人走路走得更快,但這種鞋子也比較危險,要經(jīng)過訓練才可以穿。
4、小結:原來根據(jù)人們不同的需要,鞋子被設計成了各種樣子,有的增加摩擦力讓人走路更穩(wěn)、更安全,而有的減少摩擦力,讓人走得更快。你們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在設計的時候也是增加摩擦力或者減少摩擦力的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通過仔細觀察,獲取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并大方地講述出來。
2、對能說說自己看到的有關蝌蚪的一些趣事。
活動準備:電腦一臺,放大鏡、觀察記錄本、蝌蚪若干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huán)境都非常感興趣,他們總是不停地看、聽、摸、動。尤其是對生活周圍的小動物,有著強烈地吸引力。四月,春天來了,小蝌蚪成了幼兒的新朋友,但到底小蝌蚪長得是怎么樣的,它是怎么樣奇跡般地變成了小青蛙的?游來游去在干什么?孩子很想弄個明白,通過“有趣的蝌蚪”這個活動,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在觀察、思考、討論小蝌蚪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小蝌蚪的認識,也增進了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觀察、講述等多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結合《綱要》精神,更加注重調(diào)動幼兒自己學習的能力,注重幼兒對蝌蚪觀察、了解的過程,重視孩子自己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再來解決問題。同時,積極接納幼兒的觀點,運用激發(fā)、引導、鼓勵的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活躍,學習積極性更高。
多媒體教學聲形并茂,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在此活動中通過運用能直觀形象生動地將蝌蚪變成青蛙的全過程展示出來,將抽象變?yōu)樯鷦樱瑢㈧o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1、老師:春天來了,池塘里又多了誰?(小蝌蚪)你們認識小蝌蚪嗎?它長著什么樣?幼兒可能答:小蝌蚪長著一個黑黑的大腦袋,后面拖一條長長的'尾巴。
二、通過觀察、記錄,認識蝌蚪
1、教師問:你們想不想仔細地看一看小蝌蚪?提供每人一只放大鏡,一本記錄本,讓幼兒先觀察小蝌蚪的不同動態(tài),再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評析:鼓勵幼兒專注地觀察,找出小蝌蚪幾種不同的動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2、組織幼兒充分交流自己的觀察結果,可介紹自己的記錄方式和記錄結果。
三、設置疑問,了解生長過程
1、老師: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了變成了誰?幼兒可能答:有的變成了青蛙,有的變成了蛤蟆。
2、老師追問:你們知道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評析:這里讓幼兒大膽設想,創(chuàng)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3、播放青蛙生長過程資料?赐旰笞層變涸賮碚f說小蝌蚪————青蛙的過程。老師重點問:小蝌蚪在變成青蛙前腿是怎么變的?尾巴又有什么變化呢?幼兒可能答:先長后腿,再長前腿,尾巴越縮越短,腿越長越長,還有腳趾呢。
四、動手操作,再現(xiàn)奇妙的生長過程
集體制作蝌蚪—青蛙的生長圖評析:通過動作制作再次加深對蝌蚪生長過程中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印象。
五、延伸活動: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在語言活動中可安排讓幼兒續(xù)編故事。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了解小草的多樣性,并對小草感興趣
能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學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小草,積極尋找發(fā)現(xiàn)各種小草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小草的多樣性,并對小草感興趣
難點: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觀察并認識幼兒園里的幾種小草,聯(lián)系園林工程師講解
材料準備:有關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錄像帶,在幼兒園附近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介紹園林工程師并向他問好。
二、在幼兒園里尋找小草
1.請幼兒告訴工程師叔叔,幼兒園里有什么草
2.工程師找出幼兒未知的小草,出示并告訴幼兒這些草的名稱。
3.啟發(fā)幼兒向工程師叔叔提出有關這些草的問題,區(qū)分種植草和野草。
4.觀看錄像:種植草和野草的生長,讓幼兒知道人們?yōu)榱嗣阑蛢艋h(huán)境而鋪上草坪,種植花草,因此要愛護它們。
小結:幼兒園里有許多種植草,像草坪、金盞菊、菊花、沿街草都是人們種植的草,我們要愛護,幼兒園里也有一些野革,像蒲公英、空心草,它們是自己長的,我們也不能隨便拔野草。
三、在幼兒園外尋找小草
1.帶幼兒到幼兒園附近野草較多的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這里有什么樣的小草,也可以把每一種草拔一根來。 (幼兒分散尋找、觀察、采集、交流)
2.你找到哪些小草,它是種植草還是野草,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3.看看工程師叔叔找到了哪些小草,聽他介紹其中一些草的'名稱、生長特征等。
4.數(shù)一數(shù),你一共找到了幾種小草,誰找的小草最多
小結:小草真多,大多數(shù)都是野草,有各種各樣,有的會開花、有的結籽了、有的有香味,它們長在樹根旁、臺階邊、墻縫里、草原上、山上、沙漠里……我們以后可以再到別的地方去找一找小草,看一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名稱:《我說你來學》
二、活動目標:
進一步體驗科技產(chǎn)品的神奇和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喜歡探索和操作。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辨聲音的能力。
了解錄音機的主要用途,知道基本的操作方法,錄音并分辨同伴的聲音。
三、活動準備:
空白磁帶一盤,錄有故事及歌曲的磁帶一盤。
雙卡錄音機、隨身聽。
四、活動過程:
n 開始部分:
請幼兒演唱一段喜歡的歌曲或講一段自己喜歡的故事,教師在幼兒未察覺的情況下錄音。
n 基本部分:
1、教師:小朋友想聽見自己的聲音嗎?
――播放剛才的`錄音,請幼兒猜一猜是誰的聲音?由此引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
2、教師播放錄音,讓幼兒欣賞自己和小朋友的演唱或講述,并分辨是誰的聲音。
3、教師幼兒共同欣賞錄音機播放的歌曲,了解錄音機的主要功能、操作方法及主要種類。(教師注意提示幼兒需要時應請家長幫助)
n 結束部分: 在教師幫助下,請幼兒把自己最想說的一句祝福的話錄下來,送給其他小朋友。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在家與家長共同錄音并一起分辨聲音。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9-0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24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6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12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05
中班科學教案12-01
中班科學教案(精)09-02
(合集)中班科學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