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飲食要均衡、適量才會健康。
2.讓幼兒了解肥胖的危害。
3.培養(yǎng)幼兒健康飲食的好習慣。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按教才準備掛圖一幅。
2.準備一些食物的圖片。
活動步驟:
1.教師運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幼兒的思維,逐步進入到課文的主要內容: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吃飯的.時候,最喜歡吃肉還是吃蔬菜?
2)請部分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一天所吃的食物,并說一說這些食物自己最喜歡吃什么。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偏食、暴飲暴食、吃過多的肉或是油炸的食品對我們的身體發(fā)育都不好。
2.教師出示掛圖,讓幼兒出示掛圖并提問: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3.教師講解:圖片中的小朋友叫胖胖,因為他不注意飲食健康,是自己的身體變得肥胖,肥胖使他跑了個倒數每一。
4.教師總結:小朋友們,你們正處于身體的發(fā)育時期,營養(yǎng)均衡對你們非常重要,平時要均衡攝入各種營養(yǎng),要住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注意葷素搭配。飲食要適量,還要注意經常鍛煉身體,才會使自己健康發(fā)育。
5.幼兒獨立完成課本上的練習。
活動建議:
組織幼兒做一個拼盤游戲,教師準備一些食物圖片,讓幼兒設計自己的一日三餐,看哪個幼兒設計的最好,搭配最科學。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幼兒知道天熱或者運動完喝溫水既解渴又對身體好。
活動準備
擦汗毛巾、飲料(雪碧、可樂)、溫水、杯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準備
1.帶領幼兒開展運動活動,并及時幫助擦汗。
2.運動完以后帶領幼兒回教室休息。
二、喝什么好?
1.給幼兒提供各種飲料和溫水,讓幼兒自行選擇飲用。
2.幼兒靜坐,教師講述故事《》。
3.故事結束,詢問幼兒:“你們現在還覺得渴嗎?”,幼兒回答完,繼續(xù)追問:“剛才你喝了什么?”(喝過飲料的小朋友多數會說渴,教師可以抓住問題,繼續(xù)追問)。
4.教師提問:“可我剛剛明明都看到你們喝過水了,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覺得不渴了,有的小朋友還覺得很渴呢?”(引導幼兒說出剛喝飲料的小朋友現在又覺得渴了)
5.“剛喝過溫水的小朋友現在都覺得不渴了,喝過飲料的小朋友現在都覺得渴了,那是為什么呢?”引發(fā)幼兒思考。
6.小結:原來天熱,我們出很多的汗,身體里面的'水分都流失了,這時需要補充水分,而喝溫水能很快的補充水分,但是飲料中含有糖份,它會讓我們覺的更渴。
三、喝溫水還是喝飲料?
請前面喝過飲料的小朋友,在去喝一點水,比較一下喝了溫水以后還渴不渴了。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一下。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結構游戲:馬路上的車
【游戲主題由來】
汽車是許多幼兒喜愛的玩具,尤其是男孩子特別喜歡。于是,我們決定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在開展主題活動“車”的基礎上開展結構游戲“馬路上的車”,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汽車 的基本結構和外形特征。在主題活動中,教師通過家長的問卷調查,了解到幼兒最熟悉的汽車是公共汽車、卡車、轎車,其次是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根據調查結果,我們決定重點建構以上六種車,先指導幼兒拼搭公共汽車、卡車、轎車,再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遷移建構技能拼搭救護車、消防車和警車,最后綜合表現出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
【游戲總目標】
1. 能使用多種建構材料,運用連接、拼合、鑲嵌等技能拼搭不同的`汽車,區(qū)別不同汽車的外部結構特征。
2. 收集各種材料,嘗試運用輔助材料,表現不同車的細節(jié)部分和特殊裝置。
3.明確自己要搭的汽車類型,能大膽介紹自己的建構作品,體驗建構的樂趣。
4.學習合理布局,組合表現馬路上的車的熱鬧景象,并懂得遵守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
5.能按照種類、形狀和顏色歸類收拾膠粒。
6.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的建構作品,不隨意損壞同伴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本活動設計的價值
一、重在方法與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的方法與能力中班后期,幼兒認識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邏輯思維也開始萌發(fā)。本活動中我將老師喜歡的動物制作成T課件,并以此為載體,引發(fā)幼兒積極回憶已有經驗,依據動物的部分特征推斷整體,運用視、聽等多種感官對某一類動物進行分析、歸納,在不斷地假設、否定、肯定、驗證過程中,讓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多種思維方法感知了動物,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習的方法與能力隨著幼兒對周圍事物的熟悉與了解,他們探究的興趣也逐漸高漲,并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征自己的發(fā)現,學習有意識地收集信息,主動獲得經驗,從而轉變幼兒學習的方法。但是,記錄對中班孩子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他們在記錄時常常會感到“無從下手”,缺乏操作經驗,記錄的內容讓人難以琢磨,因此今天的學習活動我想給孩子一些記錄的示范,本活動中個環(huán)節(jié)的交流素材都采用了記錄的方式予以呈現,如:第一環(huán)節(jié)要交流的材料是他們自己記錄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借助老師的記錄示范,讓幼兒學習記錄猜想、假設的過程以及驗證的方法,另外還有老師記錄的新聞故事,最后布置的記錄小任務等,使幼兒感知了解一些簡單的記錄方法,體驗記錄過程中的樂趣,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重在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對動物情感與態(tài)度活動中,以“我喜歡的動物朋友”為主線,從幼兒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à猜猜老師喜歡的動物à傾聽新聞小故事等,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我想營造一種濃濃的愛的氛圍,讓幼兒從中感受人與動物相互關心相互依存的關系,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升華,萌發(fā)幼兒對愛的一種責任感。對新聞事件關注的態(tài)度在“動物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我偶爾看到了兩則關于動物和人相互關心愛護的新聞故事,深受感觸,于是我把它引用到今天的活動中,與幼兒分享;顒又校覈L試用圖片、簡單的文字記錄新聞事件,以最本色、真實的形象呈現給幼兒,突出故事的真實性,使幼從中真切地感受到動物與人類之間親密友好的關系,同時引發(fā)幼兒學習關注生活中新聞事件的興趣,逐步由身邊的事物擴展到周邊事物。教育方案
主題:
在動物園里源自:教材《學習》(中班)P197頁
內容與要求:
1、觀察了解動物特征,關注它們的不同特征,并比較異同。
2、愿意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
集體教學活動之五:我喜歡的動物朋友幼兒年齡:4—5歲執(zhí)教:莘松幼兒園陳小青
補充要求:
1、通過視、聽等感官游戲,嘗試運用簡單的推理方法感知動物的明顯特征。
2、感受人類與動物之間親密友好的關系,增進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資料。
2、新聞故事圖畫書一本。
活動過程:
1、交流我喜歡的動物朋友引導幼兒結合記錄,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朋友。
2、猜猜老師喜歡的動物朋友
(1)孔雀:課件展示順序:腳→身體→頭→尾屏。
(2)獅子:課件展示順序:獅子的吼叫聲→腿→尾巴→整個身體。
(3)貓頭鷹:課件展示順序:夜景(猜想什么動物喜歡在夜間出來活動)→眼睛→整個身體。
3、了解人類與動物互相關心愛護的新聞小故事(1)幸福的猴寶寶(2)狗媽媽救嬰兒
2、)交流自己的感受:聽了這兩個真實的新聞小故事,心里感覺怎么樣?為什么?
3、)小結:動物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互相幫助、愛護,真快樂!
活動反思:
1、對目標達成情況的反思:本活動較好地達到預期目標,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較勝于情感的激發(fā)
(1)通過T課件,有效地調動了幼兒視、聽等感官積極投入活動,通過主動活動,獲得觀察、分析、推理等多種思維的學習方法,幼兒的推理過程正確率較高,因此目標1的達成度較好。
(2)情感培養(yǎng)也是本活動的重點,但是,活動中教師在這一主線上的把握還有所欠缺,如:第二環(huán)節(jié)活動中,教師過于強調幼兒思維的訓練,而淡化了情感的調動。因此,活動中教師應將情感目標融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推動幼兒愛動物的情感不斷提升。
2、對教學活動設計的反思:
(1)本活動各環(huán)節(jié)中都蘊涵著記錄內容,如:幼兒自己記錄的“我喜歡的動物朋友”;師生共同記錄所猜動物和驗證過程等。從活動前的記錄準備與今天活動中,發(fā)現孩子對記錄很感興趣,而且已具備初步的記錄能力,因此,活動最后,教師又布置給幼兒一個記錄的小任務,使記錄這一學習方式延伸到幼兒日常學習生活中,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
(2)活動課件的制作非常細膩、精巧,很受幼兒喜歡。課件中,猜動物的形式多樣化:看動物的局部特征、聽動物的吼聲、從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想象推斷結果等,從不同的角度引發(fā)觀察思考,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積極思維,從中學習正確運用觀察、比較、歸納、推理等思維方法判斷事物。
(3)第三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孩子圍坐在身邊,給幼兒講述真實新聞小故事,故事內容以具體的時間、地點以及簡單的文字與圖片呈現給幼兒,這樣的活動氛圍與故事的呈現方式非常親切自然,容易為幼兒所接受。
3、對現場孩子的表現與老師回應調整的反思:
(1)整個活動中孩子的思維積極主動,師生之間、孩子之間互動熱烈。但是活動過程中,也有一些出乎意料之處,比如:課件中所選擇的動物過于簡單,挑戰(zhàn)性不夠,因此在猜測過程中幼兒較快地找到正確答案。教師在幼兒對動物認識經驗的把握不夠準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對幼兒思維鍛煉的效果。
(2)聽完新聞故事,幼兒的情緒高漲并引發(fā)回憶,他們急切地將自己所了解的感人故事與大家分享,此時,雖然活動已接近尾聲,老師沒有阻止幼兒,依然給幼兒表達的機會,并且鼓勵幼兒學做有心人,學習關注身邊的事物,并將這些感人的故事記錄下來,和大家交流分享。
4、活動后的調整設想:
(1)中班后期的孩子思維逐漸有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fā)展。因此,在區(qū)域活動中將給孩子提供更多類似分析、比較、推理等思維訓練游戲內容與材料,進一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
(2)從幼兒交流活動中可以看出,幼兒已初步具有關注新聞事件的意識。在活動室,將設立“小小說新聞”活動角,引發(fā)孩子關注生活、關注周邊事物,擴大幼兒的眼界,幫助幼兒走向社會,成為社會人。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游戲中單腳跳,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的思維。
2、培養(yǎng)幼兒勇敢、自信的心理素質,發(fā)展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3、感受游戲的趣味性,情緒愉快地參加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墊子人手一個 信封 優(yōu)勝旗 梅花樁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小戰(zhàn)士們,我們又到訓練時間了,讓我們出發(fā)吧。(跑步進入活動場地)
2、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二、自由探索
1、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墊子的多種玩法。
剛才,我們用墊子做了熱身運動,那你還有什么方法玩我們的墊子呢?
。ㄗ層變鹤杂赏嫠,大膽探索各種不同玩法,啟發(f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索更多新的玩法。教師巡視,發(fā)現有新玩法及時肯定,并可讓幼兒集體學習。)
。1)學習投擲的'動作
(2)練習頭頂草娃娃,鍛煉平衡協調能力
。3)雙腿夾住草娃娃向前跳
。4)過河:兩塊草娃娃輪換著走(單腳跳,重點指導)
。ㄕ堄讉別示范)
2、游戲練習
。1)今天,我們還要完成一個偵察任務,做一個小小偵察兵,在偵察的過程中,要經過一些障礙,需要我們小偵察兵們去努力完成,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先要經過哪些地方。(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場地,練習走梅花樁、單腳跳荷葉、爬“電網”)
注意過障礙的時候要盡量抬起我們的腳,不要碰到障礙物,在過電網的時候,我們要盡量貼著地面匍匐前進,不能碰到上面的電網哦。(請幼個別示范)
(2)幼兒練習,教師從旁指導,提醒幼兒要一個一個排好隊,按順序練習。
三、游戲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師: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開始執(zhí)行任務了,有沒有信心?
這次要求嚴格一點了,(走梅花樁→爬過電網→單腳跳荷葉,返回把情報遞給下一位幼兒)我們要看看哪個隊最快最好的完成任務?
規(guī)則:幼兒要排好隊,一個一個地過,先到者為優(yōu)勝隊。
四、活動結束:
幼兒集合,做放松動作。
師:我們小小偵察兵可真能干,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學會了許多本領,現在把東西運回家慶功吧。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中班教案08-08
[經典]中班教案08-04
【經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精選)10-19
中班教案(精選)08-25
中班教案【經典】09-25
[精選]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的教案02-12
(經典)中班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