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整理臥室的意義,教育學生經(jīng)常整理臥室,保持整潔衛(wèi)生;
2、了解整理臥室基本常識,學會整理臥室。
教學準備
每組請寄宿制學生準備被子一床。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明確要求
。1)說一說:早晨起床后你都做那些事。怎樣才能保持房間的整潔?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26至29頁。
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
。1)教師講解整理房間的步驟和方法。
第一步、開窗、整理床鋪
第二步打掃房間
第三步整理物品及文具
。2)教師講解示范折疊被子的方法。
。3)小組學習折疊被子,教師相機給予指導。
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
(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
。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zhì)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
。3)請折疊得最整齊的小組說說收獲或體會。
4、拓展延伸 實踐創(chuàng)新
(1)參觀學生宿舍
。2)設計房間物品擺放。
第二單元 剪紙藝術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2
知識能力:
學會自己包書皮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幾種包書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回怎樣壓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新的學期開始了,本學期新發(fā)了很多書,大家都很高興,怎樣才能使新書用的時間更長些,不壞那,老師有個好辦法,那就是包書皮,包書皮的方法很多,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最基本的方法。(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包書皮的用紙
畫報紙,牛皮紙,掛歷紙等。
2、紙的大。
根據(jù)書的大小而定
3、怎樣包書皮
將紙對折,書脊與折先對齊
將邊留出4厘米左右
然后壓痕
最后整理
三、教師演示,學生邊看邊記過程
四、學生自己練一練
教師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即使解決,包書皮的`方法很多,你們可以自己在設計更美的方法。
五、請同學們記住
愛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高爾基
六、總結
自制冷飲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3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的洗腳的好處與壞處,感受和體驗自己洗腳丫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向家長調(diào)查學生目前的洗腳情況,您的孩子在家主動洗腳嗎?您的孩子一周洗幾次腳?
2、課件、溫熱水盆每人一個、毛巾每人一條。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個新朋友,可他現(xiàn)在遇到了麻煩,你們快去幫幫他吧!(看課件,先不放聲音)
。1)你們猜猜小寶寶遇到什么麻煩了?(他的鞋丟了,他的頭發(fā)被小鳥住了......)
(2)為什么他會遇到這樣的麻煩?(他太臟了,不愛洗腳)
2、你們聽聽小寶寶自己怎么說的。(再次看課件,放聲音)
(1)小朋友們,你們想想小寶寶的麻煩怎樣解決的?(他講衛(wèi)生了,也愛洗腳了)
。2)你們知道常洗腳有什么好處嗎?(愛長個子,蚊子不咬,睡眠好......)
。3)你們知道不洗腳的壞處嗎?(被子臭,愛生病......)
3、你們今后打算怎么做?(天天洗腳,常洗澡)
二、提問,讓用自己的小腳丫玩?zhèn)小游戲
1、要求:
(1)和同伴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的小腳是什么樣子的?
。2)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小腳夾球比賽(用腳趾把地上的小球夾到籃子里,比比誰的多。)
3、師小結:同學們的小腳可真有本領,把地上的球球全都收起來了,你們的小腳丫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呀?(腳趾酸了,累了,腳上有土了......)
三、比賽洗腳
1、比比誰的小腳洗的干凈。(注意:水溫適宜)
2、交流洗腳后的感受。(舒服,輕松)
。ㄋ模┭由
繼續(xù)向家長調(diào)查課后學生的洗腳狀況。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4
一、 洗衣服常識
教學目標:
1、認識洗襯衫的意義,教育學生經(jīng)常換洗襯衫;
2、了解洗襯衫常識,學會洗襯衫.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襯衫一件,盆一個,肥皂一天或洗衣粉少許,軟刷一把,衣架一個。
教學過程
3、創(chuàng)設情景 明確要求
。1)說說你知道的洗衣服的常識。
深淺分開、洗滌劑適量、羊毛衫要用專用洗滌劑等。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21至23頁。
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
。1)指導示范洗襯衫的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第一步清水浸濕泡。注意不要把不同顏色的襯衫一起浸泡,第二步:洗滌劑溶解、浸泡、揉搓。袖口、領口、腋下、下擺和前襟是易臟的地方,要多用一些洗滌劑,然后用手揉搓。硬領襯衫要用軟刷刷洗。
第三步漂洗。在清水中加小半勺鹽,反復漂洗兩三次,有污漬的`地方再用手搓一搓。
第四步:掛曬:不能擰得太干,掛在通風向陽的地方晾曬。
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
4、拓展延伸 實踐創(chuàng)新
(1)判斷正誤,說出為什么?
A、為了節(jié)省時間,媽媽把白色的、黃色的、藍色的三件襯衫放在一起同時洗。 ( )
B、漂洗時在清水中加點鹽,可以防止衣服褪色。( )
C、硬領的襯衫,領子上污漬特別多,要用手反復揉搓。( )
。2)回家后自己洗小件衣物。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5
第一單元家政烹飪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我家的新廚房
教學目標:
1、了解廚房設備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學會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選用灶具,學習各類鍋的使用和保養(yǎng)常識。
3、做生活的小主人,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新廚房整體布局的照片若干張、各種灶具、各類鍋的實物或。
2、學生準備:課前向家長請教廚房設備的名稱及用途,尤其是鍋、灶的安全使用和保養(yǎng)常識,以備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最近幾年,許多同學家都搬進了新居,住的房子寬敞又明亮,廚房也改變了模樣,讓我們先來參觀這樣一間新廚房。
二、常用的廚房設備
1、這間廚房里有那些設備?它們各有什么用途?把它們的名稱與用途填寫在下面的表格里。(學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們自己家的廚房里都有些什么設備?
4、學生小組討論。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種灶具的實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種灶具?
3、你做過飯菜、燒過水嗎?說說你使用灶具的經(jīng)驗和體會。
四、鍋的使用和保養(yǎng)
1、出示各種鍋的實物和照片。
2、說一說鍋在使用時要注意些什么?
3、看書P6,齊讀“怎樣使用和保養(yǎng)鍋”
五、拓展
觀看各種灶具和各類鍋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當好小小采購員
教學目標:
1、制定購物計劃、合理開支,培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
2、學習選購所需蔬菜、食品,學會看食品商標和辨別食品質(zhì)量。
3、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辦事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相關電教設備或購物掛圖,印制好購物計劃表。
2、學生準備:每人收集一個食品包裝袋,上網(wǎng)查找相關信息資料,隨父母去超市或菜場先體驗、經(jīng)歷一次買菜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一定去過超市購物或者去過菜場買菜,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自己曾購買過什么東西,并說說你的經(jīng)歷和體會嗎?
二、購物要有計劃
1、出示問題“小蘇科去超市買東西”
問:小蘇科帶上30元錢就去超市,你們說他能很好地完成媽媽交給的采購任務嗎?
2、小組討論,完成填表(書上P6)
三、購買的食品要新鮮
繼續(xù)看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做家常菜(涼拌黃瓜)
教學準備:菜刀、燈板、黃瓜、蒜泥、盤子、碗、調(diào)味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你吃過涼拌菜嗎?你覺得味道怎樣?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
二、總結做法:
1、涼拌黃瓜屬于哪一類?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嗎?
。▽W生討論制作方法)
2、請同學示范切黃瓜
3、講解注意點及制作方法。
三、學生動手操作
(各小組分工合作,教師巡視)
四、評比
小組民主評議,并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評它?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做涼拌黃瓜,回家以后,我們還可以在父母的指導下做另外的涼拌菜,
希望同學們能夠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動手,多才按語,做生活的主人,減輕父母的負擔,做他們的好幫手。
六、拓展
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學做家常菜。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做家常菜(什錦菜)
教學準備:
1、原料:芹菜、藕、胡蘿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調(diào)料:鹽、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廚房用品
4、教師課前制作好一盤什錦菜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菜請同學品嘗。
提問:好吃嗎?你知道這菜名嗎?
出示課題:學做什錦菜
二、看看學學
1、介紹做什錦菜的原料、調(diào)料。(同時出示,幫助學生認識)
2、介紹制作方法。
3、將有關的蔬菜出示。
4、讓學生說說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狀?(學生說教師提示并操作)
5、把這些蔬菜分別放在開水里燙一遍,撈出瀝干。
6、在炒菜鍋里倒入適量的食油,燒熱,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會。
7、加入適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等。
8、讓學生說說制作的過程。
三、學生做做試試。
學生分小組合作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評品
同學間相互評品,得獎小組談體會。
五、課外延伸
第五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做家常菜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了解烹調(diào)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調(diào)原料,及洗滌炊具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兩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讓大家向父母討教了,誰來說說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討烹調(diào)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學生討論
2、看書本第15頁烹調(diào)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導學習第15——16頁常用烹調(diào)作料。
三、網(wǎng)絡學習
上網(wǎng)瀏覽飲食類網(wǎng)站,老師可以提供幾個網(wǎng)站地址
四、學生談體會
看了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學交流的?
五、課后拓展,堅持學習做家常菜。
第二單元技術初步小木工
第一課時木工技術的一般性知識
教學目標:
1、了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了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截取與連接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像,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信息資料。
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到的一些關于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傩′撲彽恼{(diào)整使用
、卺斿N的使用
、燮鹱拥氖褂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匍劲谂萃鬯芩饥菹阏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guī)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俟ぞ呤褂
、诩o律
③工具擺放
、芸臻g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截取和連接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第二課時模仿制作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木工制品的觀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藝流程。
2、正確運用木工工具,認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創(chuàng)新。
3、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勞動態(tài)度、精確嚴密的技術活動習慣和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
學生:角尺、直尺、鉛筆、美工刀、鋸子、錘子、大頭針、木塊、砂紙、乳膠等。
活動過程:
1、出示范作,學生小組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了解了哪些東西?
(形狀,結構……)
師:誰能來試著說說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來的?
學生交流
2、教師介紹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紹連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制作流程:先設計后制作
連接木料常用方法:
、倌z合
、卺斸
、坶窘
3、制作角尺。
師:下面,我們就自己來制作一把角尺。
師:做角尺需分幾步完成?
學生交流
學生在紙上畫好草圖
學生動手制作
教師從旁指導。
第三課時設計制作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到的木工知識和木工技術,自己設計、制作一件木工制品。
2、培養(yǎng)學生對技術設計、技術實踐及作品的反思和評價能力,養(yǎng)成親近技術、積極主動進行技術探究的良好習慣。
3、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提高其對作品的認知、鑒賞、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鳥籠、信插、屏風、筆盒等學生設計的范作。
學生:生活中的木制品(實物或),鉛筆,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過的木制品。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木工制品實物或,引導欣賞作品
師:談談設計者的意圖與設計方式
師:說說看后自己的感覺
師:說說你從中受到的制作啟發(fā)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木制品,談談感受。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全班交流
二、討論設計
1、討論:①你想做什么木制品
②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提示構思作品的基本原則。
根據(jù)討論情況,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2、設計:先畫成品草圖,再商討制作步驟,畫出部件圖。標明數(shù)據(jù)尺寸。
設計創(chuàng)作常用技法:①加一加
②減一減
、蹟U一擴
、芸s一縮
⑤改一改
、薮淮
3、創(chuàng)作:按照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動手制作。教師指導,學生合作。
4、裝飾:“你做得怎樣?能不能再裝飾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學生評價
1、組織學生互評
同組間互相評價自己組內(nèi)組員的合作精神,動手能力等。
2、組織自評
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和需改進的地方
第三單元技術初步小塑料工
用塑料材料制作
單元解讀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塑料制品與生活的關系。
2.通過操作實踐,掌握簡單技巧,培養(yǎng)初步的技術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呵認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提高環(huán)保意識。
二、教學內(nèi)容
1.模仿制作:一課時。
2.設計制作:一課時。
模仿制作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墊、毽子、彩球),了解制作方法,分析制作步驟,熟悉材料和工具。
2.實踐操作,完成作品,并通過評價對作品進行改進、完善和創(chuàng)新。
3.培養(yǎng)學生在制作活動中的質(zhì)量意識、安全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范作如盆景、杯墊、塑絲毽子、滌綸彩球各一套。
2.師生共同準備:
。1)塑料的相關知識和資料。
。2)假山欣賞。
。3)工具:剪刀、美工刀、圓規(guī)、毛筆、針、梳子。
。4)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滌綸薄膜、塑料、各色稱紙、雙面膠。
三、教學過程。
1.認識、了解塑料的種類和特點。
(1)一一展示書上的各種物品。問:它們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學生介紹自己對塑料材料的認識。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了解塑料的發(fā)展、性能、特點。
對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對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
2.實踐操作,完成作品。
。1)展示四種常見的塑料小制品。
觀察意識哪個這些作品,說說它們分別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盆景”選用泡沫材料,采用分割、膠合、挖刻、上色燈操作方法。
“杯墊”采用分組捆扎的方法。
“塑絲毽子”采用對折、穿繩、打結、梳絲等方法,將塑料絲繩制成毽子。
“滌綸彩球”采用了分組制作的方法,運用了畫、剪、卷、貼的方法制成喇叭狀,最后用針線進行組合。
。2)學生制作作品。
你準備用什么材料學習制作哪件作品?
3.評價,完善作品。
組內(nèi)交流作品的制作過程,經(jīng)驗得失。
4.全課小結。
學生談談體會感受。
5.組織作品展示。
設計制作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塑料手工制品,在討論中完善作品,并動手制作,完成作品.
2、培養(yǎng)學生對設計技術、技術實踐過程及產(chǎn)品的思考和評估能力,養(yǎng)成親近技術、積極主動進行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
3、激發(fā)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興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鑒賞力。
二、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各式塑管小動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藝品,塑料花等塑料制品。
2、學生準備:
3、收集到的各種塑料工藝品,自己制作的小塑料作品,鉛筆,尺,白紙,收集到的各種塑料材料等。
三、教學過程。
1、欣賞作品。
出示學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讓學生評價。
請你看看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關,激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不同的作品。
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及作品,讓學生談談作品的構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獨特和巧妙,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3、說一說。
閱讀書本“說一說”,回答問題。
4、設計制作。
問:看了以上的一些,給了你什么啟發(fā)?你能設計一件塑料手工作品嗎?
學生按以下步驟創(chuàng)作:構思、討論,設計、畫出草圖,準備材料、工具,制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5、評議。
展示作品,在小組內(nèi)交流、評議。
作者向全班同學介紹思路和創(chuàng)作過程。
6、全課總結。
學生談體會、感受。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依照圖樣,設計制作“紙板插接公雞”。
2、會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自己設計的動物。
教學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硬紙板一張、剪刀一把、膠水一瓶、彩筆一盒、動物圖畫若干幅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明確要求
。1)展示一些可愛的動物造型,欣賞、評價
(2)學生自主閱讀教材64至66頁,感知“紙板插接公雞”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
(1)教師講解示范制作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畫樣、裁剪。
第二步、剪插口。插口寬度應和紙板厚度相同。
第三步、折疊。
第四步、將各部分對應插接。
。2)學生實踐操作。
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
(1)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
。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
。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zhì)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
4、拓展延伸 實踐創(chuàng)新
用一些廢舊材料制作自己設計的動物。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7
教學目的:
學會做簡單的家務活,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
高壓鍋或電飯鍋,水、米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動手煮飯的興趣。
二、學學做做
。ㄒ唬└邏哄佒箫垼
1、揀米、淘洗、加水。
2、檢查密封圈、排氣孔后加蓋。
3、先用旺火燒煮,沖氣后調(diào)成小火燜3——5分鐘。
4、待鍋冷卻,鍋內(nèi)氣壓下降后,才能旋開鍋蓋。
(二)用電飯鍋煮飯:
1、注意電飯鍋內(nèi)膽與外表面要抹干凈。
2、插電時要注意安全。
三、想想練練
1、淘米時,是不是淘洗的次數(shù)越多,洗得越干凈就越好呢?
2、回家練習煮飯,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做媽媽的好幫手。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菠菜種子和其他種子的不同點,了解種植過程。
2、能動手播種菠菜種子,并愿意常常照顧它們。
3、體驗種植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菠菜種子、灑水桶
教學過程:
一、認識菠菜種子
1、今天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帶來一種奇怪種子,你們想看看嗎?
2、每人拿3顆種子觀察它們是什么樣子?猜猜是什么種子?
二、種菠菜
1、剛才我們知道了這是菠菜種子,它想請大家?guī)退壹。你有什么辦法?
2、怎么種菠菜種子呢?
三、講究個人衛(wèi)生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9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們了解紐扣的有關知識,宏揚傳統(tǒng)文化。
2.通過本課實踐了解紉針、打線結、釘紐扣的方法,學會利用合適的針和線釘紐扣。
二、能力目標:
1.在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能根據(jù)老師要求收集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做事認真的好習慣。
3.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
三、德育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2.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zhì)。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學生收集和匯報資料使學生理解紐扣中的文化。
2.學會紉針、打結、釘紐扣的方法。
難點:掌握不同紐扣的不同釘法。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式各樣的扣子、針、錄相帶、電化教具等。
學生準備:各種針、線、紐扣、卡紙、剪刀等。
六、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幅圖,找出不同的地方?看看誰的觀察能力強?(自由答)
師:那就讓我們幫他把扣子釘上。(學生操作)(出示課題)
2、激發(fā)學生探究
師:同學們你們準備了什么樣的扣子?(自由答)
師:哪一組匯報一下你們都收集到了多少種類的`扣子?
師:好,老師這還有這樣的一些扣子,請同學們看一看。
師:你能說出衣服上為什么釘扣子嗎?它的作用是什么?(出示實物)
師:紐扣有這么多的作用,誰來說一說釘扣子需要什么工具?(出示板書)工具:針、線
師: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針,哪位同學到前面匯報一下你們收集到的針。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同學們準備好的線,請大家把它舉起來。
。▽W生展示)
師:釘扣子選擇線時要注意線不能太粗,線的顏色也要與扣子搭配好。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錄像中是如何教我們釘扣子的,大家邊看邊想釘扣子需要哪幾步?
。ㄤ浵裱菔荆
(1)紉針:
。2)打線結:
(3)釘紐扣
師:誰來匯報一下釘紐扣一共分幾步完成?都是什么?(出示板書)
師:同學們今天帶來了很多種紐扣,可在錄像中只示范了兩個眼兒紐扣的釘法,如果給你一個不是兩個眼的扣子,你能釘好嗎?(生答)
師:為了保證同學們在釘紐扣比賽中能安全操作,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課件演示)
3、學生研究實踐:
師:希望同學在分組實踐時先一起研究一下你帶來的紐扣該怎樣釘?(學生研究實踐,老師輔助指導)
4、師生共評: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舉起來讓大家看一下。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釘了幾個紐扣?都是幾個眼的?(學生匯報展示)
師:誰能說說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5、師生共結:
師:同學們表現(xiàn)非常出色。今天我們學會了釘紐扣的步驟,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0
第一課整理書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2、初步使學生養(yǎng)成有條理整理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點:怎樣把學習用品有條理地裝進書包。
教學難點:按類整理,課本類是按照使用次數(shù)的多少排列順序。
教學準備:書包、課本。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猜謎語,下面我說一個謎語,大家聽好,考慮好了再舉手回答謎底。身體短來耳朵長,各種知識肚中裝。上學我要把它背,放學我要它幫忙。
書包是同學們離不開的物品,我們要把各種文具、作業(yè)、練習本、書本等裝入書包,然后背著書包進入學校學習,放學時,又要把學習用品裝入書包,背著它回家去。怎樣把學習用品有條理地裝進書包,怎樣用正確的姿勢背書包,正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二、講授新課:裝書包
1、整理分類。
我們使用的學習用品較多,有課本、作業(yè)本、橡皮、鉛筆、文具盒等。先將這些東西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課本類,一類是作業(yè)本、練習本類,還有一類是文具類,如橡皮、鉛筆、小刀等。然后按類整理,課本類是按照使用次數(shù)的多少排列順序,語文課時多,放在最上面,其次是數(shù)學,依次是思想品德、自然、音樂、美術、體育、社會、勞動。要讓學生記住這一順序,以便取放。作業(yè)本、練習本也要按照科類或按課上使用課下使用分,文具要裝入文具盒內(nèi),讓學生練習,同桌檢查。
2、裝書包。
所有的學習用品整理分類后,即可裝書包,要先裝課本類,再裝練習本類,最后裝文具類。裝好后,同桌要互相檢查一下,然后,老師訓練學生熟練地取出、裝入某種學習用品。反復練習幾遍。書包整理好后,要放在桌洞里或桌旁,如果在家里,可以放在自己的寫字臺上或掛在適當?shù)牡胤健?/p>
三、講授背書包
1、認識不同樣式的書包:單肩式、雙肩式、手提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雙肩式書包。
2、背書包的方法。單肩式書包可以將帶子直接掛在左肩或右肩上,書包順勢垂掛在左腰或右腰下;也可以將書包帶子套過頭,帶子掛在左肩,書包垂掛在身體右側(c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背法,都要將書包帶子的長短調(diào)整好,而且左右肩輪換使用。
3、可簡單介紹一下手提式、雙肩式書包的背法。
四、練習背書包。
可按小隊分組,讓學生背起書包,在教室里走一走。
五、小結。
第二課整理書桌
教學目標:使學生們認識到整理書桌的意義,學習整理書桌的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按物品種類及數(shù)量擺放。
教學難點:擺放物品要整齊,要有一定的順序。
課前準備:帶有抽屜的書桌1~4張,每桌配有大小不同的書、雜志、字典、日記本、筆記本、成績手冊以及鉛筆、水彩筆等文具用品,還可以配有臺燈、小花瓶和有課程表的小鏡架等物品。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向?qū)W生講講玲玲平時是怎樣注意整理書桌的。通過一起討論,讓學生們明確養(yǎng)成經(jīng)常整理書桌的習慣對提高學習效率是有好處的,而且知道我們要養(yǎng)成注意整潔、做事有條理的良好習慣就要從整理書桌這些小事開始。
二、可讓幾個學生向全體同學示范一下他們是怎樣整理書桌的。在整理的過程中,要注意請這些同學向大家說明亂放物品有什么壞處,為什么要這樣整理。從而讓同學們知道:
1、物品亂堆亂放,會浪費桌面和抽屜的空間,擺放整齊會使可利用的'空間擴大。
2、物品堆放太多或放置雜亂,既防礙書寫和展書閱讀,又會干擾視線,使人的注意力分散。
3、物品亂堆放,取用時要東翻西尋,很不方便,浪費了時間,而且難以清點,甚至是遺失了也不清楚。
4、亂堆放易損壞物品。
三、可引導學生觀看課文插圖,判斷怎樣擺放才合適。
四、由于各人家庭條件不同,所以各人的書桌大小、物品種類和數(shù)量也不一樣?梢宰寣W生們說說自己家里的書桌是如何擺放物品的,這樣放帶來什么好處。
五、可以進行整理書桌的比賽。在每輪比賽前,教師擺放物品時,在物品種類,數(shù)量和位置上都要作些變動,以培養(yǎng)學生據(jù)不同條件整理的能力,同時也增添比賽的氣憤。
六、本課還要求學生學會經(jīng)常整理好教室里的書桌。要向?qū)W生提出整理教室書桌的要求?勺寣W生動手練習整理,然后進行檢查、評定,提出表揚。
第三課安全第一
教學目標:學會沉著、冷靜、及時、有效地處理緊急情況,保證人身安全。
教學重點:流鼻血的自救與護理。
教學難點:學會沉著、冷靜、及時、有效地處理緊急情況。
教學準備:《手指被鐵門壓破》的故事。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談注意安全的必要性。
二、學學做做
1、防災的安全:地震、玩火、雷雨、煤氣泄露、電起火時的安全。
2、外出的安全
3、門戶的安全
4、受傷后的自救:手指破了、被燒傷、流鼻血的自救、護理。
三、想想練練
1、討論圖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確。
2、同學們一起討論,還有哪些方面應注意安全,怎樣才安全?
3、進行安全知識游戲。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制作步驟圖,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大紅花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喜慶裝飾工藝品。
教學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長18厘米寬16厘米的紅色皺紋紙3張,剪刀一把細繩一根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明確要求
。1)朗讀小詩《大紅花》
(2)閱讀教材51至53頁,感知大紅花的制作步驟和方法。
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
(1)教師講解示范大紅花的制作步驟方法。
第一步、裁紙。把紙裁成長18厘米,寬16厘米的'正方形。
第二步、折疊。把3張裁好的皺紋紙疊放在一起并對齊,然后一正一反來回折疊成寬2厘米的長條。
第三步、扎緊。用細繩從中間扎緊。
第四步、剪角。把兩頭剪成圓角或箭頭狀。
第五步、展開。把紙一層一層地拉起展開,大紅花就做成了。
(2)學生動手操作
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
(1)展示學生制作的大紅花。
。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
。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zhì)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
4、拓展延伸 實踐創(chuàng)新
紅花代表關榮,戴上大紅花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驕傲的事。你最想把大紅花獻給誰?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七巧板,并能根據(jù)圖例制作七巧板。
3、學會使用“七巧板”拼接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邊長10厘米的正方形硬紙板一塊,顏料一盒,直尺一把、剪刀剪刀一把。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明確要求
(1)了解七巧板的歷史,激發(fā)興趣
七巧板是我國傳統(tǒng)的.益智玩具,在國外被稱為“唐圖”
。2)自主閱讀教材第57頁。
。3)看圖學習制作七巧板的方法。
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
。1)指導學生按照圖樣,用正方形紙剪切出大小三角形5塊,正方形1塊,平行四邊形1塊并涂上不同的顏色。
。2)拼圖,體會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快樂
怎樣才能拼擺好七巧板呢?這兒有一首兒歌七塊小板都用到,不能多來不能少。不能重疊,不能離,七塊小板緊緊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創(chuàng)造。多動手,多動腦,看誰拼得多又好!
。3)以小組為單位,發(fā)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完成七巧板的拼圖,看哪一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給拼圖賦予一定的意義,準備交流。
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
。1)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所拼的圖案,向老師、同學們說明自己所拼圖案的意義。
(2)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
。3)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zhì)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
4、拓展延伸 實踐創(chuàng)新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并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學會正確操作彩色電視機。
2、了解彩色電視機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夠避免不當操作。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準備一臺常用性的彩色電視機(若有條件的話)。有條件的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將學生分成6組,準備與小組數(shù)距相等的電視機。每一小組準備一把之一用的皮尺。
2、學生準備:事先了解家中彩電的品牌,屏幕對角線的尺寸以及平時觀看電視時離開屏幕的距離。
教學過程:
。ㄒ唬、碳化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是否喜歡看電視?平時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讓學充分交流,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出示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
(二)、讀毒、說說、了解屏幕尺寸含義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讓學生說一說,讀了課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識。讓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然后歸納出:(1)電視機在每個家庭中是十分重要的設備?梢宰寯⑹鼋涣骺措娨曉鲩L了那些知識。(2)了解電視機屏幕尺寸的`大小及相應的觀看電視的最佳距離?梢宰寣W生動手量一量教師里電視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以增強認識。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家中的彩電是什么品牌,屏幕對角線的尺寸是多少,你觀看電視時離開屏幕的距離有多遠。情緒水對照一下肯穩(wěn)重的表格,看一看自己平時觀看電視機時,與最佳距離是否一致,便于今后調(diào)整,教師可告訴學生在恰當?shù)木嚯x看電視可以得到較好的視覺效果,也有利于保護視力。
。ㄋ模┳鲎觥⒆h議、明確做法、掌握要領。
讓學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操作。指導學先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電視機和遙控器上各個按鈕的用途及觀看電視時的操作方法。學會操作后,要充分調(diào)動學社以往的經(jīng)驗,讓學生說說怎樣正確使用和保養(yǎng)電視機。
在學生說到電視機的擺放位置時,可組織學上討論:電視機擺放在怎樣的位置才合適?討論后,教師和學生共歸納:(1)電視機應放在熒光屏不會直接受到陽光照射的室內(nèi);(2)遠離熱源,放在通風,干燥處,而不應放在潮濕的地方;(3)不要放在廚房附近,以避免油煙。(4)不要放在如書架或嵌入式壁櫥等封閉地方。
在雷雨天氣時,怎樣注意防雷安全?讓學生現(xiàn)在小組內(nèi)討論,然后在全班匯報,最后學生自己:(1)雷雨天氣時,從電源插座上拔去電視機的插頭;(2)放下天線;(3)不要去觸摸電視機的任何部位。
。ㄎ澹┰u評,學習結果。
小組互評,教師巡視指導。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洗鞋的意義,教育學生經(jīng)常洗鞋,保持鞋子衛(wèi)生;
2、了解洗鞋常識,學會洗鞋。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布鞋或膠鞋一雙,鞋刷一把,盆一個,肥皂一條或洗衣粉少許。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明確要求
(1)談話:當布鞋和膠鞋弄臟或穿了一段時間后,不僅外觀不好看,而且氣味也不好聞,這是就要換洗,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洗鞋。
。2)閱讀課本15只17頁,弄清洗鞋的步驟和方法。
2、引導示范 動手實踐
(1)指導示范洗鞋的'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洗鞋方法。
第一步:浸泡初洗。在水中輕輕洗刷,刷掉鞋幫表面和鞋底上的泥土。
第二步:細洗。在鞋內(nèi)、斜面、鞋幫擦上肥皂或洗衣粉再用鞋刷依次刷洗。
第三步:清水漂洗。一般要漂洗兩三次。
第四步:晾曬。將鞋幫撐起,放在通風的地方晾干,膠鞋不要放在烈日下暴曬或火爐旁烘烤。
。2)實踐練習。各小組學習洗鞋子。
溫馨提示:
a、換水時不要把水撒潑在地板上。
3、展示評比 交流收獲
。1)寫一寫:我的主要收獲,并與同桌交流分享。
。2)評一評:從活動準備情況、步驟方法、成果質(zhì)量三方面進行小組自評。
。3)請洗得最干凈的小組說說收獲或體會。
4、拓展延伸 實踐創(chuàng)新
。1)小結:經(jīng)常換洗鞋子既衛(wèi)生,又可延長鞋子的使用壽命,還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嫻熟的勞動技能。
。2)回家后按照洗鞋的步驟方法幫爸爸媽媽洗一次鞋。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道注意個人衛(wèi)生應有的要求和措施。逐步養(yǎng)成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收集學生中重視個人衛(wèi)生和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典型事例。
教學重點:
掌握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要求和措施。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講究個人衛(wèi)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教師首先提出為什么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搞好個人衛(wèi)生有利于身體健康,如果沒有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不利于身體健康,同時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社交活動,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教師按課文逐條講述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措施,并提出具體的要求,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衛(wèi)生習慣進行指正。(可組織學生自己講)
。1)要求冬季一般一周或者半月洗澡、洗頭一次;夏季每天洗澡一至二次,每周洗頭二次。
。2)要求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臉,飯后漱口。
(3)要求指甲每周剪一次,趾甲每周剪一次。
。4)衣褲臟了要及時換洗,女孩子襯褲一周至少換兩次。
。5)理發(fā)要求一般冬季每月理一次,其他時間可根據(jù)季節(jié)而定。
(6)要求每天晚上洗屁股、洗腳。
三、教師除了按課文對學生提出個人衛(wèi)生的要求外,還可補充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如蓋的被褥、用的手帕要勤洗勤曬;洗臉和洗腳毛巾要定期搓洗、消毒等。
四、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提出今后日常生活中應該做到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幾點要求,鼓勵學生學會洗漱一類的勞動。諸如洗紅領巾、小黃帽、手帕、襪子等。逐漸學會洗衣褲等。
五、洗腳常識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相關文章:
勞動與技術教案06-02
勞動技術課教案04-11
勞動技術課教案04-12
勞動技術課教案通用05-30
勞動技術課教案(精品15篇)06-17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03-07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0-01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10-06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經(jīng)典】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