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共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講衛(wèi)生愛清潔,才能預防和減少生病。
2. 學習并鞏固洗手兒歌。
3. 初步了解講衛(wèi)生的小常識。
4. 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二、活動準備:
盛有水的兩個盆 圖片若干 音樂
三、重點:了解引起生病的原因,培養(yǎng)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講衛(wèi)生的要求。
四、活動過程:
1、設入情景,導入活動:出示圖片提問:
(1)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為什么捂著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捂肚子的原因)
2、談話活動。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師逐一出示"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干凈的水果、天氣轉變要加衣服"等圖片讓幼兒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該怎么辦?(找醫(y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3)怎樣才能做一個愛干凈,講衛(wèi)生的、身體健康的好寶寶?
小結:只要講衛(wèi)生,愛清潔,肚子里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生病,身體才健康。
3、操作活動。
(1)哪我們平時怎么洗手呢?討論進行
編兒歌:手心對手心,相對搓搓手。 手心對手背,相互搓一搓;ノ沾竽粗,相互轉轉轉。用水來沖沖,小手真干凈。
出示兩盆水,幼兒分組檢查小手并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邊說兒歌邊洗手)
(2)幼兒觀察不同兩盆水,說說洗過的水和干凈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我們小朋友的手兒洗干凈了,那么一個叫喵喵的小貓它的手洗干凈了嗎? 我們一起來聽聽:
小貓喵喵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臟了!有一天,他玩后回到家里口渴極了,看到盤子里的水果,沒有去洗手,一把抓起來就吃。吃完后有出去和伙伴們玩去了。過了一會,媽媽為喵喵準備好了午飯,喊喵喵回來吃飯, 喵喵聽見了連忙跑回來,手也沒有洗就坐下吃飯了。吃完飯又去和伙伴玩去了,他們在森林里做迷藏,玩的可開心了,沒過多久, 喵喵回來了,他是捂著肚子回來的,媽媽問他是餓了嗎,他不說話一直搖頭,媽媽問他是渴了嗎?他說疼、肚子疼。媽媽嚇壞了,抱著喵喵去醫(yī)院,醫(yī)生給喵喵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然后對喵喵說:"你得了急性腸炎,是不是沒有洗手就吃東西啦?" 喵喵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醫(yī)生給喵喵開了藥,并對他說:"以后吃飯前、吃水果的時候、手臟的時候要記得洗手,因為這時小手上會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細菌,這些細菌吃到肚子里,會使我們生病。所以應該勤洗手,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那樣就不容易生病了!記住了嗎?" 喵喵乖乖地點點頭說:"記住了,謝謝醫(yī)生!"喵喵記住了醫(yī)生的話,小朋友們記住了嗎?好了,讓我們一起回家把醫(yī)生的話告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讓我們一起做個健康的好寶貝,好嗎?
一、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wèi)生,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yǎng)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春季正是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設計這一課讓幼兒懂得怎樣講究衛(wèi)生,了解預防生病的基本小知識,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希望幼兒學習之后,更懂得講衛(wèi)生,愛清潔等,讓疾病遠離自己。
二、說教法
這一課我主要采用引導法、啟發(fā)提問法、討論法、互動法、情景教學法來讓幼兒掌握預防感冒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主要起一個引導作用。另外,這一課呢,對幼兒來說,有點枯燥,于是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我又設計上一則小貓喵喵因為不講衛(wèi)生等而生病的童話故事,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掌握預防生病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2
《三只羊》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快慢不同的節(jié)奏,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不同。
2、在活動中感受戰(zhàn)勝大灰狼的喜悅,有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小羊、大羊、老羊的圖片,大灰狼的頭飾。
2、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
1、講述故事:
2、完整欣賞音樂:故事里還藏了好聽的音樂,聽一聽,音樂有幾段?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分段欣賞音樂,用動作表現三段音樂的不同:
1、邊放音樂邊出示圖片:聽一聽誰來了(小羊),它是怎樣走路的?(幼兒自由表現后集體練習。)
2、用同樣的.方法學羊爸爸、羊爺爺走路。
3、完整表演:山坡上有很多青草,我們跟著三只羊一起去吃草吧!聽,誰先上山,我們就跟著它一起上山。(不斷變換音樂,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
三、感受戰(zhàn)勝大灰狼的喜悅。
1、你們吃草吃得開心嗎?草的味道怎么樣?一起做做高興的樣子。
2、播放恐怖音樂一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出場:誰來了?小羊心里怎樣?
3、小羊、大羊、老羊們不要害怕,我們一起想辦法對付它。想想怎樣才能打敗大灰狼?
4、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頂、踢、撞的動作。
5、總結:你們真能干,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們就團結起來用剛才想的辦法對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結束:
1、師:現在我們繼續(xù)吃草吧!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幼兒邊聽音樂完整地表演一遍)
中班教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打擊樂器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打擊樂器演奏教學不僅能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發(fā)展節(jié)奏感,而且又能發(fā)展幼兒對音色、曲式結構、多聲部組體表現力的敏感性,培養(yǎng)幼兒基本的合作意識能力,創(chuàng)造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組織紀律性和責任感。
打擊樂器演奏是具有很強操作性的活動。由于幼兒好奇心強,自制力差,拿起樂器就喜歡敲敲搖搖,因此打擊樂器演奏活動比舞蹈、唱歌等其它教學活動更難組織。傳統的打擊樂教學活動是從教學目的出發(fā),學會一定數量的打擊樂作品,教學方法的單純的使用示范教學,只注重幼兒機械的模仿動作,而忽視教學過程,忽視幼兒的情感教育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如何在打擊樂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呢本學期進行打擊樂器演奏活動嘗試。
二、班況分析
在平時,孩子們很喜歡聽著老師鈴鼓用手拍出不同的節(jié)奏。對于樂器充滿了好奇、興趣,在上學期幾次打擊樂活動中,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投入,對于一些節(jié)奏型也能較好掌握。但是由于缺乏連續(xù)性、系統性,幼兒只是對此項活動很感興趣、能夠認識及使用樂器,但沒有形成較好常規(guī)習慣,樂器使用不夠準確。
三、具體措施
1、在和諧的氣氛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個人只有在和諧的氣氛中生活,身心才能得到全面發(fā)展,感情才能得到滿足,有話才能敢說,愿意說,才能大膽的表現自己。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我要求自己既是組織者,又是參
不錯的與者,合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聽眾和觀眾,如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一起唱歌跳舞,細心觀察他們在生活中的表情、感覺等。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發(fā)幼兒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的基礎,幼兒在和諧的氣氛中,各種機能均能得到發(fā)展。
2、 在樂器演奏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中所表達出來的`行為及心理,合作能力的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反映,21世紀需要復合型的人才,一個人不但擁有知識,而且要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合作精神,社會交往的能力。作為幼教工作者首先是自己思想要開放,敢于改革,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培養(yǎng)出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精神,使其成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3、新增音樂角將平時圖譜粘貼墻上,提供相應的樂器進行個別幼兒指導。
四、具體安排
三月份:常規(guī)要求:
1、樂器拿起后或打擊樂停下時放于腿上,不發(fā)出聲響、影響集體。
2、樂曲開始前,拿起樂器指揮信號。
技能:1、學習看圖譜,用手拍出相應節(jié)奏。
2、認識幾種常見樂器及使用方法。
四月份
常規(guī)要求:徒手模仿各種樂器演奏
技能:嘗試看圖譜、創(chuàng)編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相應節(jié)奏。
五月份
常規(guī)要求:1、演奏各種樂器常規(guī)
2、指揮和被指揮相互注視的常規(guī)
技能:1、嘗試看圖譜根據節(jié)奏型,設計出配樂方案。
2、進一步嘗試分組進行看指揮演奏。
常規(guī)要求:演奏時相互傾聽習慣
技能:幼兒嘗試做指揮進行演奏。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欣賞農村的田園風光,了解鄉(xiāng)村生活。
2 感受農村的變化,萌發(fā)熱愛農村的情感。
3 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如何讓幼兒感受家鄉(xiāng)的美,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幼兒如何感受家鄉(xiāng)的美。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農村田園風光錄像片斷,風景圖片:高山溪流、小橋院落、田野果林、魚塘、牛羊、等。收集過去的農村和現在的農村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1、把貼有圖片的活動黑板放在教室的黑板的倆旁
2、投放有關錄像片斷
3、讓幼兒看了錄像和圖片,教師可以對錄像和圖片做適當的講解,指導幼兒對比觀察圖片,從房屋建筑,農作工具、農民著裝、文化生活等方面感知對比農村的巨大變化。
4、教師提問:①稻谷是誰種的?②是誰把農村變得那么美麗富饒?③你生活在農村嗎?
5、對比感知:通過學生回答問題,激發(fā)幼兒熱愛農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引導幼兒尊重農民的勞動果實。
6、主題談話:讓小朋友講一講自己的所見所聞。
7、走進鄉(xiāng)村:走一走,看一看,讓孩子親自感受清新的'空氣,夏天到小河抓魚蝦;秋天上山上摘果實;玩泥土,玩溪水等,欣賞農村的清山綠水,感受大自然的美,萌發(fā)熱愛農村的情感。
教學反思
1、在農村幼兒園中,在一個幼兒教學班里,幼兒的實際年齡常常是有區(qū)別的,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來進行備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2、注重對幼兒進行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的培養(yǎng),能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空間,提供自主活動的機會,并適當的給予指導,重視對幼兒情感的培養(yǎng)。
3、幼兒在活動中情緒積極,主動性強,能夠獲得一定的技能。
4、由于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很好地駕馭教學過程,較好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5、教態(tài)自然,親切,有情感交流,能理解和尊重幼兒。
小百科:農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指以從事農業(yè)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鎮(zhèn)而從事農業(yè)的農民聚居地。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中班教案(經典)11-03
中班教案(精選)10-19
[精選]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選)08-25
中班教案[經典]11-04
[經典]中班教案08-04
[經典]中班教案08-09
[精選]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經典)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