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花兒的秘密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花兒的秘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兒的秘密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水經(jīng)過加工會由透明變成其他顏色。
2、愿意參與科學活動,通過操作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透明紙杯人手一份,各種顏色的水粉,毛筆,裝滿清水的盆子,六個專門刷洗小碗的盆子。
活動過程:
一、引導談話,切入主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水是什么樣子的嗎?(透明的、沒有味道,可以流動)
2、水會變顏色嗎?
總結:可樂和其他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色素,所以它們就變成有顏色的了,我們平時要多喝水少喝飲料,因為飲料喝多了對身體不好,喝水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知道嗎?
二、我來變魔術
1、(出示一杯水和一杯有顏色的水)你們看,這兩杯水有什么不同呢?
2、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把水變成帶有顏色的水寶寶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回答)
3、教師演示魔術(用毛筆蘸少量水粉放入清水中,并輕輕攪拌,讓幼兒觀察變化)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水慢慢地變成有顏色的了)
5、討論: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杯子里的水不要裝滿,水粉不要弄到衣服上,毛筆蘸水粉的時候少一點,用毛筆輕輕攪拌)
三、分享成果
1、小朋友們真棒,你們都是小魔術師,誰愿意來講一下你的作品?
2、將幼兒的作品擺成兩排,幼兒互相交流,看看伙伴們都變出了什么顏色的水寶寶。
總結:小朋友,今天你們的'魔術變得真棒,變出了很多好看的顏色,下次我們還要用兩種顏色放一起,看看是不是能變出更好看的顏色,回去以后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先試一試,明天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大家,好嗎?
花兒的秘密教案2
一、教材簡析: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觀察與測量》的第2部分,在同學們嘗試用各種感官對多種物體做了細致的觀察基礎上,發(fā)現(xiàn)我們的細致的觀察也會有不可靠的時候,感覺不可靠怎么辦?測量可以為我們提供精確的數(shù)據(jù)。本課將對同學們進行五種基本測量技能(測量長度,估算面積、測量容積、測量質量、測量溫度、測量時間)的訓練。
第一課時
二、設計說明:
1、首先通過幾個感官難以判斷的例子,說明有些時候認識物體只憑感官并不可靠,從而引出“用工具測量”這個課題。 2、這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測量樹葉,測量什么?用什么工具測量?怎樣測量?讓學生自己討論。
3、考慮到學生可能會說測量葉子的質量,因此老師在這節(jié)課安排了學習使用簡易天平,將教材順序進行調整。
4、對于較困難的項目,如:估算面積、簡易天平的使用,老師通過電腦課件給予介紹,供學生參考。
5、接著讓學生分組動手學習使用工具測量葉子,然后匯報測量結果。
6、最后讓大家談收獲和存在的問題。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用尺子、繩子、厘米格、天平等工具對物體進行測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作記錄。
2、能夠用畫圖、文字等方法記錄測量結果并與同學交流結
果和想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到測量對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
2、認識常見的測量工具及計量單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只憑感覺是不可靠的,科學需要精確的數(shù)據(jù)。
二、 教學重點:
意識到只憑感覺是不可靠的,科學需要精確的數(shù)據(jù)。
三、教學難點:
估算面積、簡易天平的使用。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葉子、小天平、回形針、兩個質量略有不同的盒子、繩子、方格紙若干張(厘米格)、實驗記錄單、電腦課件等。
學生準備:尺子。
五、教學過程:
。ㄒ唬┨岢鲆蓡枴С稣n題
1、(播放課件)質疑:這是兩條直線嗎?這兩片葉子哪片比較大?這兩個盒子哪個比較重?
2、生:觀察、討論匯報。
3、師:只憑我們的感官可靠嗎?我們怎樣才能準確知道這是兩條直線嗎?這兩片葉子誰大?這兩個盒子哪個重?
4、生:討論回答,導出課題——用工具測量
(二)學習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測量樹葉
1、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測量樹葉,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測量樹葉?用什么工具測量?怎樣測量?把討論結果記在實驗記錄單。(后附)
2、生:討論、記錄。
3、生:匯報、交流。
4、師:引導學生確定測量項目,如:葉子的長、寬、周長、面積、質量等。
5、師:注意,測量長度時,要從葉尖量到基部,不包括葉柄;測量寬度要以最寬處取值。(出示課件)介紹估測面積和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詳見課件)
6、生:小組分工合作動手測量并做好記錄。師巡視指導。
7、生:匯報、交流。
(三)反饋質疑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想問?
(四)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細致的觀察也會有不可靠的時候,感覺不可靠怎么辦?測量可以為我們提供精確的數(shù)據(jù)。老師希望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測量技能運用到生活實踐中。
六、 反饋與體會:
1、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需要。如:在質疑可以從哪些方面測量樹葉時,學生可能提出測量樹葉的質量,因此安排了學習用簡易天平測量樹葉的質量。
2、教學目標明確、結構嚴謹、層次清晰,選用工具、使用方法恰當,教態(tài)自然、學生聽的清楚,學生探究與教師指導相結合較好,教學效果不錯。
3、小組實驗時老師應指導做好分工合作的工作,有利提高課堂功能效率。
4、重視學生探究技能的教學,合理利用電腦課件幫助教學。(估測面積和簡易天平的使用)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測量技能,通過測量樹葉的長、寬、周長、面積、質量等使學生掌握使用尺子、天平、繩子等工具測量物體的技能,并把這些技能應用于生活實踐中。
花兒的秘密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不同的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及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松鼠、金魚、馬、蜥蜴、鱷魚的圖片。
2、動物的秘密調查表。
3、動物捕食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游戲"猜尾巴"。
師:"今天本來有很多小動物來跟我們做游戲,可是因為它們太淘氣,要和我們捉迷藏,讓我們來找它。(出示各種小動物的圖片遮住身體露出尾巴)師:"請小朋友猜猜看它們是誰?"小結:"每種動物都有尾巴,從它們的尾巴不同,就可以猜出它是誰?"
二、交流討論圖片上動物尾巴的作用?
1、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小組討論動物尾巴的用處。
3、師:"那你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尾巴本領也很大呢?(請個別小朋友說一說)
4、師:"剛才我們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尾巴在它們身上用處都非常大,其實這是小動物身上的一個秘密。
三、看錄像,了解動物的捕食過程。
1、師:"那小朋友你們還想知道小動物的另一個秘密嗎?今天朱老師帶來了兩段視頻請小朋友看看視頻里的'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呢?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它們是如何捕食的呢?"3、小組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捕食的過程。
師總:小動物在捕食的過程中都非常的小心,它們在攻擊獵物的時候也非常的殘忍。
四、交流調查表。
活動延伸:
師:"動物王國里面的小動物身上都有它們自己的小秘密,需要我們小朋友自己發(fā)現(xiàn),探索。小朋友可以回家自己查一查小動物身上還有哪些小秘密,然后來告訴其他小朋友。"
花兒的秘密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合適的禮物能帶給別人快樂。
2、學習用句型“郵遞員熊伯伯給誰送來了什么”及“我要送給誰什么東西”來進行講述。
3、通過動物間禮物的相互贈送,懂得關心和體諒別人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合適的禮物能帶給別人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中小動物和禮物的圖片、字卡:新年禮物
活動過程:
一、你收到禮物了嗎?
1、你們收到過禮物嗎?什么時候會收到禮物呢?(新年、過節(jié)、生日)
2、想一想,你都收到過誰送的禮物,都有什么?
3、請小朋友們介紹一下自己最喜歡的禮物。
二、收到禮物真開心。
1、小朋友們收到禮物,都很開心。那新年到了,森林里的小動物有沒有收到禮物呢?
2、教師講述故事,鼓勵幼兒認真傾聽。
3、請幼兒說說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收到了什么禮物。
4、小動物喜不喜歡收到的禮物。康绻@時候小白鵝收到的是游泳圈的話,你們覺的是游泳圈更讓它開心,還是溜冰鞋更讓它開心呢?為什么你們覺得是溜冰鞋更讓小白鵝開心呢?哦,原來,天冷了,小河結冰都不能游泳了,游泳圈都用不到,可是啊,溜冰鞋卻可以讓小白鵝在結冰的河面上學溜冰,看來送禮物時如果送別人需要的,別人會更加喜歡呢!
5、小朋友真棒,聽了一遍故事就都記住了那我們一起來看著圖片簡單的復述一下故事吧。
6、講的真不錯,那誰能告訴我熊伯伯收到特別的禮物后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7、自由討論:全體小動物為什么要送一輛自行車給熊伯伯?
8、小結:是啊,故事中,熊伯伯每天很辛苦的為小動物們送信、送禮物,小動物們收到快樂的同時,能體諒熊伯伯的辛苦,老師相信小朋友們也會做得很好,體諒身邊關心我們的人。
三、說說給誰送禮物。
1、那我們來想想過年時給誰送禮物吧?你們先進行小組討論。想想要送他什么禮物,為什么?并請小朋友們呆會用“我要送給誰什么東西”來告訴老師,并說說自己為什么想要送給他這個禮物。
2、小朋友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這么好的禮物,我相信收到的人一定會很開心的。
3、以后,我們可以利用游戲的時間來制作一些小禮物。
《新年禮物》這個語言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合適的禮物能帶給別人快樂。通過大家相互贈送禮物,懂得關心和體諒別人。另外還要訓練幼兒的說話能力,讓幼兒嘗試用“郵遞員熊伯伯給誰送來了什么禮物”和“我想送給誰什么禮物”這兩個句型來說話,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花兒的秘密教案5
2、5、3的倍數(shù)特征是分為兩節(jié)課完成的,上完后,給我最大的感受,學生對2、5的倍數(shù)的特征不難理解,對偶數(shù)和奇數(shù)的概念也容易掌握,2、5的倍數(shù)的特征這節(jié)課,概念比較多,學生很容易混淆。怎樣才能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形象直觀的知識讓學生們接受呢?
一、互動、質疑,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課伊始,我便說:“老師不用計算,就能很快判斷一個數(shù)是不是2或5的倍數(shù),你們相信嗎?”學生自然不相信,爭先恐后地來考老師,結果不得而知。幾輪過后,看到他們還是不服氣的樣子,我故作神秘說:“其實,是老師知道一個秘訣。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由此引出課題。這樣大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其探究的欲望。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經(jīng)歷猜測驗證的過程。
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充滿了觀察、實驗、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zhàn)性活動。由于5的倍數(shù)的特征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我便把它調到2的倍數(shù)的特征前面來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100以內5的倍數(shù),獨立觀察,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個位上是0或5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倍@只是猜測,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我們不能滿足于學生能夠得到結論就夠了,而應該抱著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結論僅僅適用于1—100這個小范圍。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數(shù)中都適用呢?還需要研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認識到還要繼續(xù)拓展范圍,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數(shù)中所有5的倍數(shù)是不是也是個位上的數(shù)字是5或0。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知道了在進行一項數(shù)目巨大的研究過程中,可以從小范圍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漸擴范圍大,最后得出科學的結論。這樣,當下節(jié)課研究3的倍數(shù)的特征時,學生就會大膽猜想,并有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了。
三、小組合作,發(fā)揮團體的作用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與5的倍數(shù)特征相比較,2的倍數(shù)特征稍顯困難,所以我組織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jù)探究5的倍數(shù)的特征的思路,小組合作探究2的倍數(shù)的特征。經(jīng)過這樣的合作討論,大多數(shù)小組能夠得到正確或接近正確的答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充分的探索活動中充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舉例驗證、總結歸納。
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教學反思四:
課上完了,整體來說感覺良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節(jié)課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積極的思維、熱烈的氣氛等均給人以很大的感染,仔細分析,我認為這節(jié)課課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幾方面:
1.2.3.5倍數(shù)的特征,它們在知識體系中是一個整體,而在特征和判斷方法上有各自不同,這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始終處在“產生沖突解決沖突”的過程中,為學生的積極探索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也為每個學生在不同水平上參與學習提供了可能。例如,在探索能被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時,有的學生提出“個位上是3的倍數(shù)”有的學生提出“某一位上的數(shù)是3的倍數(shù)”;而水平較高的學生提出:“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是3的倍數(shù)”。在這樣一個探索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揮。這是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
【花兒的秘密教案】相關文章:
《花兒朵朵》教案03-06
教案:爸爸的花兒落了03-12
教案:《葉子的秘密》03-12
小班手工教案花兒(精選12篇)08-02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案03-25
大班數(shù)學花兒與夾子教案03-21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案07-11
桔子的秘密中班教案02-27
《魯本的秘密》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