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精選6篇)
教案的藝術(shù)性就是構(gòu)思巧妙,能讓學(xué)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xué)到知識,而且得到藝術(shù)的欣賞和快樂的體驗。我是大力士的幼兒園教案應(yīng)該怎么設(shè)計?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 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愿意思考、敢于探索的科學(xué)精神
2、了解輪軸和斜面比較省力的原理
活動準備:
1、《誰是聰明大力士》幼兒用書
2、學(xué)習(xí)單:《哪一個比較省力》
3、大型積木數(shù)個、滑板數(shù)個、木板、厚書一沓、繩子、小臺子、尺、圓柱形積木、橡皮筋、黏土
活動過程:
1、設(shè)置情景游戲
今天老師要搬家了,想請一些小小的搬運工來幫助我搬東西。誰
想來試一試?
將幼兒分成兩隊,每對兩個小朋友合成一組
游戲內(nèi)容:兩隊并列于起點線上,終點線上各放置一個滑板,請每隊成員將大型積木用手推至終點,再用滑板將大型積木推回起點, 看看哪一隊最快完成
2、議一議:
用手推積木和用滑板來推有什么不一樣?
怎樣做比較省力、快速?為什么?
你們還見過什么使用輪軸來省力的'嗎?
提出新問題:在平地上搬運東西可以使用輪軸,如果我們要把這些重的東西搬到高一點的地方,又該怎么辦呢?
3、新問題想辦法
和幼兒翻閱《誰是聰明的大力士》并討論:你覺得哪個能成為大力士,把東西順利地搬上去?為什么?
猜一猜:找一找、說一說比較省力的方法
試一試:請幼兒根據(jù)書中的示意圖,尋找相關(guān)的資料,來試一試哪個方法更省力?
總結(jié):
往高一點的地方搬東西,我們可以利用斜面比較省力的原理,搭一個簡單的斜面幫助搬運,也可以用小翹板來抬高東西。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 2
活動目標
1、自由探索餐巾紙的玩法。
2、引導(dǎo)幼兒嘗試紙張也能提重物的方法。
教學(xué)重點、難點
探索餐巾紙?zhí)嶂匚锏倪^程
活動準備
餐巾紙每人若干、10斤重的.空油桶(內(nèi)裝彩色顏料水半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dǎo)入活動主題,吸引幼兒注意。
“今天,維尼給我們送來了好多好多香香的餐巾紙,我們拿起來聞一聞,是不是很香,(嗯!真香)!”
二、基本部分
1、討論:餐巾紙的作用
提問:香香的餐巾紙都能干什么呀?(擦嘴、擦鼻子、擦手等)
2、幼兒自由探索餐巾紙的玩法,老師隨時觀察幼兒的發(fā)現(xiàn)。
3、變魔術(shù)的游戲
請幼兒想一個好辦法,將一張餐巾紙放在空油桶的拉環(huán)里(桶內(nèi)放入半桶彩色顏料水),輕輕地將帶水的彩色空油桶提起來。
鼓勵幼兒可通過將餐巾紙擰成長條狀的紙繩再穿過拉環(huán)即可完成。
4、幼兒自由探索提起重物的方法,老師隨機指導(dǎo)。
5、講評幼兒探索過程,表揚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三、結(jié)束部分
游戲:五彩碰碰響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 3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拋接、滾球的動作技能,增進上肢力量。
2、提高手、眼、腦在運動中的協(xié)調(diào)性與敏捷性。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
5、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重點:
掌握正確的拋接、滾球的動作技能。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球。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老師帶領(lǐng)孩子們一路縱隊慢跑入場,孩子們聽哨聲快慢交替跑。
熱身操《我是大力士》
二、探索球的玩法
師:球可以怎樣玩?幼兒分散在場地中間進行球的玩法探索。
老師巡回指導(dǎo),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
孩子們展示自己發(fā)現(xiàn)的`玩球方法。
三、高拋、接球動作技能的學(xué)習(xí)。
1、師:我今天請來一位大力士,能接住從天上掉下來的球。
2、老師示范拋接球的動作要領(lǐng)。
3、請幾個孩子來練習(xí),老師提示指導(dǎo)。
4、幼兒單人練習(xí),老師指導(dǎo)。
5、結(jié)對互相拋接球練習(xí)。
四、游戲《大力士》
1、老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幼兒分兩組站好,第一位幼兒聽到老師的哨聲就抱球跑,繞椅子回到紅線時,將球拋向下一位隊員。游戲繼續(xù)。
五、結(jié)束部分
全體幼兒聽音樂做放松律動,并相互按摩。
活動反思:
拋接練習(xí)可以提高幼兒的球性,增強對球的控制能力。在上課過程中,教師的講解過于專業(yè)化,就是要求孩子們做標準的胸前傳球,孩子們不好掌握動作和力度,往往會砸中對方,因此,要換種更簡單的教法,比如用雙手抱球拋接會更簡單易學(xué)。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 4
。刍顒幽繕耍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過學(xué)習(xí)是幼兒了解水,知道水有浮力和沖力。
。刍顒訙蕚洌
1、教師教具:課件(流水:慢、較快、急) 故事《文彥博樹洞取球》的碟片 洪水災(zāi)害片段
2、幼兒活動材料:
( 1 )圖片
水面 水底 一套小物體圖片(如石頭、木頭、球等)
。 2 )玻璃水槽、與圖片一樣的實物
。 3 )每人一只小紙船、小鐵釘若干
。 4 )每組一個小水車
。刍顒舆^程]
一、導(dǎo)入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 、看課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動作表現(xiàn)水流的速度。
2 、談話導(dǎo)入:水寶寶力氣可大了,為什么說水寶寶力氣大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二、了解水的浮力。
1 、播放故事《文彥博樹洞取球》,吸引幼兒的求知欲,并提問:
。 1 )文彥博用什么辦法把球取出來的?
( 2 )樹洞里灌滿水之后,球會怎樣?
。 3 )石頭掉進洞里,灌滿水,石頭會怎樣?為什么?
2 、游戲《浮與沉》:
為幼兒提供各種物體圖片,幼兒認為沉的就貼在圖片水底,能浮的貼在水面。
3 、幼兒實際操作:
幼兒用與圖片相同的實物在水槽中進行實驗,證實一下自己先前的猜測,從而了解哪些物體能沉,哪些物體會浮。
4 、教師總結(jié):水寶寶力氣大,它能將許多物體浮出水面,如輪船、皮球等
三、了解水的沖力。
1 、出示小水車,幼兒想辦法將小水車轉(zhuǎn)動起來。
2 、幼兒進行實驗:倒水沖擊水車,使水車轉(zhuǎn)動起來。
3 、教師總結(jié):水寶寶具有沖力,能使水車轉(zhuǎn)動起來,幫助人類;有時候也能搞破壞。
4 、播放電視,幼兒觀看洪水時的情景,了解洪水的`危害。
四、游戲《看誰的小船有本事》:
每人一只小紙船,一個一個向小船中投放小鐵釘,看誰的小船有本事,不光盛的小鐵釘多,而且不沉入水中 .
五、活動延伸:
1 、仔細觀察我們?nèi)粘I钪心男⿻r候離不開水?
2 、鼓勵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哪些能沉?哪些能浮?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 5
一、背景知識
1.本課是訓(xùn)練學(xué)生掌握科普說明文閱讀方法的第三課,要充分讓學(xué)生運用方法進行閱讀實踐。
2.本課用淺顯易懂的道理和事例,說明壓縮空氣在工業(yè)、建筑、交通上的作用。課文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引入,采用小標題的方式分三大類介紹壓縮空氣的用途,運用設(shè)問、舉例等方法把科學(xué)道理說得淺顯明白,此外擬人、反問等修辭方法的正確運用,又使文章增添了文采。
二、教學(xué)目標
1.運用學(xué)習(xí)科普說明文的方法,閱讀課文抓住知識要點,了解課文介紹的壓縮空氣的三種用途。
2.認識小標題,了解小標題在文章中的作用;能正確區(qū)分反問句和設(shè)問句,了解不同的作用,學(xué)寫兩類問句。
3.學(xué)會生字,理解“壓縮、承受”等詞語。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學(xué)習(xí)科普文的方法閱讀課文,抓住知識要點,體會寫法。
難點:理解壓縮空氣在風鎬、弓形支柱、神奇飛毯上的工作原理。
教案實例
一、教學(xué)準備
由學(xué)生收集壓縮空氣的作用和用途的.圖片、資料和事例。
二、教學(xué)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ㄒ唬┙虒W(xué)目標
1.學(xué)會生字詞,初讀課文。
2.了解什么是壓縮空氣以及課文介紹的壓縮空氣的三種用途。
。ǘ┙虒W(xué)過程
1.導(dǎo)入定向。
2.自學(xué)初讀。
。1)初讀課文,劃出問題,思考:
為什么說壓縮空氣是看不見的大力士?
課文介紹“大力士”哪幾方面的用途?
還有什么問題?
各自讀書劃找--思考試說--小組議論--全班匯報,質(zhì)疑問難。
。2)自學(xué)生字詞,不誤讀為括號內(nèi)第2個拼音。
鉚(mǎoliǔ)梆(bāngbēng)像(xiàngjiàng)
比較組詞:撳()覆()
掀()復(fù)()
指導(dǎo)書寫“癟”。
3.閱讀填表。
(1)學(xué)第一段。
指名讀,討論:這一部分寫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從哪句看出它起總起作用?
開頭舉足球打氣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默讀課文填表作業(yè):
小標題
壓縮空氣用途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一欄沒有把握可以不填。安排三人各在燈片上填一部分,其余各自作業(yè)。作業(yè)后出示學(xué)生作業(yè)燈片,討論修改。
。3)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介紹的壓縮空氣的三種用途。
4.鞏固練習(xí)。
。1)完成作業(yè)本上第1、2題。
(2)朗讀課文,思考壓縮空氣工作原理。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 6
【設(shè)計意圖】
我執(zhí)教的是中班科學(xué)活動《紙是大力士》,這個活動來自主題《好玩的紙》的次主題《會變花樣的紙》。紙不僅是幼兒生活的伙伴,也是幼兒游戲、創(chuàng)作的必備材料,在幼兒的世界里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今天我將帶領(lǐng)孩子們與紙展開一系列互動,了解紙可承重的特性,使孩子愿意動手操作,并對試驗感興趣。
整個活動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組織幼兒談話,以紙的作用引出課題。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操作試驗,感知白紙與卡紙有不同的承重性。在做一做,說一說中尋找原因,提升孩子的經(jīng)驗,紙的厚薄不一樣,力氣就不一樣,紙越厚,力氣就越大,紙越薄,力氣就越小,并運用圖示、數(shù)字做以記錄。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引導(dǎo)孩子想辦法將剛才力氣小的白紙變一變形狀,并操作試驗,在探索的過程中引導(dǎo)孩子發(fā)現(xiàn)白紙也能變成大力士。通過做一做,說一說,引導(dǎo)孩子感知同一種紙的形狀發(fā)生變化,力氣也發(fā)生變化,并且紙的彎距越多,力氣越大。
最后出示報紙、皺紋紙等激發(fā)幼兒繼續(xù)動手操作、探索讓紙的力氣變大的濃厚興趣,這是本次活動的經(jīng)驗擴展,我將它設(shè)計為活動的延伸部分。
【活動目標】
1、了解紙可承重的特性。
2、愿意動手操作,對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
白紙、卡紙每人一張,橋墩每人兩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紙的作用”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一張白紙。教師:“小朋友,老師給你們看一樣?xùn)|西,你們以前認識它嗎?”(提問:這是什么紙?你還知道有什么紙?這些紙有什么作用?紙有力氣嗎?你們還知道什么紙力氣大嗎?)
二、操作實驗,感知紙的厚薄不同,承重不同。
1、教師出示兩種紙!苯裉炖蠋熅徒o小朋友們帶來兩種紙,來,看一看摸一摸,這是什么紙?“(硬白紙)這又是什么紙?(卡紙、白紙)
教師:“好!今天呀,我們就讓它們兩個比一比,看誰的力氣最大,誰才是大力士?怎么比呢?用紙搭一座橋,在它上面放積木,誰身上放的積木多,又不塌下來,誰的力氣就最大,誰就是大力士!注意了放積木的時候要一個一個輕輕地放在中間,試的時候要一張一張的試,卡紙和白紙都要試一試。開始了,孩子們!好!到后面找你們的玩具試一試!
2、孩子實驗,教師指導(dǎo)。
教師:“好了孩子們,把你們的卡紙放到中間,到老師這里來,真棒真乖!看!老師已經(jīng)坐好了,你們也快點坐好!
3.記錄總結(jié)。
教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剛才做的'卡紙和白紙,誰的力氣大?誰是大力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那咱們一起試一試好比好?老師放積木你們給老師數(shù)著!白紙放幾個?
記一記:(用數(shù)字表示)
教師:“卡紙放幾個?”
記一記:...
教師:“白紙和卡紙誰的力氣大?為什么卡紙上面放的積木多?”
教師:“奧,原來呀,紙是有力氣的,它們的厚薄不一樣,力氣就不一樣大,紙越厚,力氣就越大,紙越薄,力氣就越小。
三、操作感知、紙的形狀不一樣,力氣也不一樣:
1、教師:“孩子們你們看,現(xiàn)在白紙的力氣小,如果我們把白紙折一折,變一變,如:把白紙對折一次或兩次或變成扇子形狀,(邊說邊演示)那么它的力氣會有有變化嗎?會變大還是會變小呢?這張白紙會不會也變成大力士呢?找一張白紙試一試好不好?“(孩子操作)
2.孩子實驗,教師指導(dǎo)。
教師:“好了孩子們到老師這里來,做好了。ㄌ釂枺杭埖男螤钭兞艘院螅牧庾兞藛?怎樣做的?”
3.記錄總結(jié)。
教師:“這是老師折好的白紙,咱們一起試一試,記錄以下,好嗎?”
折一次...
折兩次...
折扇子形狀...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才是大力士呢?”原來紙折的次數(shù)越多,力氣就越大!
【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jié):“孩子們你們真棒!你們把白紙也變成了大力士,那其它的紙如報紙、皺紋紙它們的力氣大不大呢?怎樣把它們變成大力士呢?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可是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咱們只能進行到這里了,我們以后再試一試好不好?”
【我是大力士幼兒園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科學(xué)教案:報紙大力士01-11
幼兒園教案《我的幼兒園》10-31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09-26
小班我的幼兒園教案11-20
幼兒園小班我的幼兒園教案03-07
我上幼兒園教案及反思01-09
《別說我小》幼兒園教案12-27
幼兒園教案《請你抱抱我》11-30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媽媽》11-03
幼兒園《我的好媽媽》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