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學校開題報告
家長學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長和撫養(yǎng)人為主要對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宣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
陽江市中小學家長學校辦學模式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國家教育部關工委在一份《關于我國家庭教育現狀、問題和政策建議的報告》中有這樣的表述:“世界各個國家家庭教育的發(fā)展潮流啟示我們,在當今時代,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日益顯現出來。一個國家、地區(qū)只是就學校教育論教育已經行不通了。只有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并重,努力改善家庭教育狀況,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質量和民族素質,才能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戰(zhàn)略主動地位!边@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市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城市,經濟越來越發(fā)展,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需求日益高漲,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越來越高。許多家長把孩子成才作為家庭的第一要務,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但效果卻不理想。我市不少中小學校都建立了家長學校,并且有兩所學校被評為全國示范家長學校,但是其辦學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法,依然沒有沖破過去德育工作的形式化、運動化、活動化的思維定式和工作模式。家長學校僅局限于召開家長會,互通孩子情況,尚沒有在實質上成為一個真正的具有教育教學特點的“學校 ”,一個實實在在的“成人教育機構”。一句話,家長學校還沒有成為“五臟俱全”的獨立的實體站立起來。
我們在抓學校德育的實踐中,深切感受到,在當前價值取向多元多變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的形勢下,非常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因為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和第一環(huán)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們教育系統(tǒng)有40多萬學生,背后就是80多萬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使家長學校成為一個幫助家長掌握科學家教知識的成人教育機構,我市教育局決定開展《陽江市中小學家長學校辦學模式研究》課題的研究,促進家校聯系,切實把家庭教育抓起來。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模式”,我國語言學者認為是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供參考的標準樣式,國際上學者認為是再現顯示的一種理論性、簡化的形式,總結起來模式就是實踐與理論之間的中介,兼具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特性!凹议L學校辦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家長學校工作方式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是符合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的、適合我市中小學校家長教育的辦學模式。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由于班額小,家校聯系的方式很靈活,如英國、日本的“家長教師聯合會”,加拿大的“家庭學校聯盟”,丹麥有“家長顧問委員會”等,這些機構負責家校聯系,協(xié)助學校對學生進行學業(yè)指導,組織開展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等。
目前,我國家庭教育從總體上尚沒有納入到國民教育的行列,尚沒有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依法執(zhí)教,更未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等對待。因此家庭教育的有關目標要求,沒有列入責任部門的必須完成的死任務、硬指標,而長期被停留在一般提倡、號召階段,致使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依然處于自發(fā)、分散、隨意的薄弱狀態(tài)。部分對家庭教育重視的地區(qū),也只是靠覺悟,靠責任感去自覺行動。工作的方式多辦停留在活動的舉辦上,運動式的階段性的轟轟烈烈一陣,而表現得松散和隨意,因而工作效果是有限的。
為更好地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教育部關工委決定2011-2014年在四川、山東、廣東三省開展“全國優(yōu)秀家長學校實驗基地”(以下簡稱“實驗基地”)創(chuàng)建活動試點工作,其中山東青島創(chuàng)造了“四個意識”的理論基礎和“3B1K”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效果,如重視家長需求,規(guī)范有序管理家長,系統(tǒng)地向家長傳授家教知識等,值得我們借鑒。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研究:一是針對以往不少家長因工作、意識等原因沒來參與家長會的情況,如何組織家長積極參與家長課堂?二是如何把交流孩子情況與傳授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三是開辦家長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家長掌握科學、正確的家教知識和能力,班主任有不少還沒結婚沒當父母,如何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以便當好班級家長的主講教師呢?四是家長與學生比較,不像同班學生一樣年齡相仿、學識相當,如何發(fā)揮現有家長的家教經驗,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
四、選題意義
1、開辦家長學校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社會發(fā)展帶動了家庭變革,引發(fā)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種種問題,如家庭關系緊張,多元化思想使得家庭價值取向混亂,代溝加深,親子溝通困難等等,這一系列問題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反思中人們認識到家庭面臨的諸多問題,同家長職能履行狀況相關,而家長職能與家長素質相關,所以對家長進行教育就成了一項重要的社會活動,家長學校則是推進這一社會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指導和影響家長的教育行動,推動家庭教育的發(fā)展,進而推動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以及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
2、研究有效的家長學校辦學模式是學校教育的需要。當今,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出現違法犯罪、心理障礙、輕視生命等問題,制約著學校的正常發(fā)展。老師們都有一個共識,問題學生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問題家庭或者問題家長,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并不覺得自己有學習的需要,并不覺得自己的家教觀念和家教行為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結合實際,探索有效的家長學校辦學模式,可以轉變家長的家教觀念,更好地促進家校聯系,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
3、開展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是提高老師和家長素質的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正面的,那孩子將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積極向上、對社會有用的人,反之就會成為社會的敗類。如果老師和家長都參與到規(guī)范、系統(tǒng)的家長學校中去,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會促進孩子的成長,促進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和諧。
五、研究價值
理論價值是研究我市中小學家長學校的辦學理念,形成一套規(guī)范、科學的管理系統(tǒng),為我市中小學開辦有效的家長學校提供理論依據。
實踐價值是研究我市中小學家長學校的辦學模式,成為可操作性強、針對性強、實效性強、推廣性強的教學模式。
六、研究目標
1、研究符合我市中小學實際的家長學校辦學模式,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和學校教育質量。
2、通過開發(fā)教材、開展教研等,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學生和教育家長的能力。
3、通過教學,使家長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七、研究內容和擬解決問題
1、研究家長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市教育局負責)
2、制定家長學校規(guī)范辦學的文件和規(guī)章制度。(市教育局和各實驗學校負責)
3、開發(fā)家長學校的課程內容。(各實驗學校負責)
4、構建家長學校的評價機制。(市教育局和各實驗學校負責)
5、研究提升教師和家長教育能力的方式方法。(各實驗學校負責)
八、研究對象
30所中小學校,以此帶動全市中小學幼兒園。
九、本課題擬采取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文獻研究法:通過國內外相關研究,獲得對有關研究狀況的了解和從中得到啟發(fā)。雖然我國在開辦家長學校方面表現得松散和隨意,沒能形成系統(tǒng)的辦學理論和辦學模式,但還是出現不少學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值得借鑒的經驗,同時很多國內外專家也對家長學校的開展工作有專業(yè)的研究成果。所以,我們會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來了解、開展、證明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果。
行動研究法:通過實踐,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幾個步驟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各實驗學校根據實際,選擇其中一個或兩個研究內容作為課題的子課題,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理論和經驗,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的順序,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對實踐的結果做出總結和反思,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為繼續(xù)開展行動研究提供參考。
十、本課題主要特色以及創(chuàng)新之處
1、把家長學校辦成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重要陣地。我們通過家長學校規(guī)范化、制度化建設,把現代化家庭教育的理念、內容、方式、方法滲透到培訓過程中,教育和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樹立以德育人的思想,從而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發(fā)展。
2、把家長學校辦成提高家長責任的重要渠道。我們通過家長在家長學校學習過程中的經驗交流和分享,引導家長加強自我約束,重視言傳身教,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影響孩子,為子女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抵御社會的不良風氣對青少年的影響。
3、把家長學校辦成拓展現代教育空間的重要推手。在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家長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效,我們通過發(fā)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引導、推動家長積極掌握現代化教育理念,主動配合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支持青少年參加社會實踐,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現代教育新格局。
4、形成“三結合”的辦學模式:班級授課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專家指引與班主任主講相結合,家長主體與學生主角相結合。
十一、本課題預期的研究進展
(一)準備階段: 2013年5月——8月:
1、選定課題研究的實驗學校,布置研究任務;
2、課題組成立,各實驗學校根據實際,選擇其中一個或兩個研究內容作為課題的子課題,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理論和經驗,作為開展子課題的文獻參考。
3、各實驗學校確定各自的研究側重點,成立子課題。
(二)第一階段:實施探索課題,2013年9月——12月:
1、主持人撰寫開題報告,組織各實驗學校進行課題開題;
2、市教育局制定相關文件和規(guī)章制度;
3、各實驗學校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的順序,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進行實踐;
4、市教育局和各實驗學校探索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
5、各實驗學校確定教材,根據實際制定年級菜單、班級授課內容,開發(fā)家長學校的課程內容。
6、各實驗學校研究提升教師教育能力的方式方法,有學校和教師成果文章。
(三)第三階段:實踐研究、小結階段,2014年1月——12月:
1、市教育局和各實驗學校繼續(xù)探索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各實驗學校對實踐的結果做出總結和反思,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為繼續(xù)開展行動研究提供參考。
2、各實驗學校完善家長學校的課程內容,形成系統(tǒng)的校本課程;
3、市教育局和各實驗學校構建家長學校的評價機制。
4、各實驗學校研究提升家長教育能力的方式方法,并有教師和家長成果文章。
5、主持人組織各實驗學校整理資料,完成課題階段小結報告。
(四)第三階段:實施研究、總結推廣,2015年1月——7月:
1、形成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
2、主持人組織各實驗學校整理資料,完成課題實驗報告。
十二、預期研究成果
實驗報告,文件、經驗匯編,教師成果匯編,家長成果匯編,各實驗學校家長學校特色研究匯編。
十三、完成本課題的保障條件
近兩年市教育局經常開展家庭教育調研,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促進學校教育的重要性,保證在課題研究上給予人力和物力支持。課題負責人主持過三項課題,有兩項是德育課題,并且都獲得省優(yōu)秀德育課題和創(chuàng)新成果二等獎,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各實驗學校大都承擔過市級或以上德育課題研究,具有較好的研究意識和研究基礎,結合創(chuàng)建“全國優(yōu)秀家長學!被顒,能在人力和物力上支持和配合。
【家長學校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05-28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內容03-22
關于課題開題報告的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03-21
本科開題報告11-09
開題報告的寫法03-26
MBA開題報告03-07
地理開題報告09-21
游戲開題報告05-23
護理開題報告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