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莫蘭迪的靜物繪畫
莫蘭迪的靜物繪畫
【摘 要】本文首先以介紹莫蘭迪的生活背景、社會環(huán)境以及個人性格為切入點,分析這些因素和他選擇靜物繪畫的關系,從而進一步分析其靜物畫的色彩運用和畫面結構。
【關鍵詞】莫蘭迪;靜物畫;色彩;結構
莫蘭迪1890年7月生于在意大利的小鎮(zhèn)波洛尼亞,該地位于意大利中北部,是一個經濟比較繁榮的城市。
莫蘭迪1970年就讀于波洛尼亞美術學院開始藝術學習,歐洲的各種藝術流派,古典主義、印象主義、立體主義、形而上畫派等等都對莫蘭迪產生過重要影響。
在工作中莫蘭迪十分認真,對待藝術非常虔誠嚴謹,因此他也很少參加社會活動,不會因為小事而停止自己的繪畫創(chuàng)作,評論家羅迪蒂曾說莫蘭迪具有“苦行僧”的氣質。
也正是由于這種性格特點才造就莫蘭迪能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的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莫蘭迪曾經這樣說過“我想我還一直…是一個為藝術而藝術的信徒,不喜歡為了宗教信仰、社會正義或者民族榮譽而藝術。
一件藝術品轉而為其他目的服務,而不是為藝術作品自身所包涵的那些目標服務,沒有比這更不和我胃口的事了……”莫蘭迪一生畫的最多是靜物畫和風景畫。
其作品無論是從內容、形式、還是畫面都極具個人特色。
畫家描繪的對象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體和場景,通過其冷靜分析、提煉,作品表現(xiàn)出一種高貴、圣潔的氣息。
本文主要對莫蘭迪作品中的靜物畫進行分析,對其靜物畫的形成原因、畫面色彩、構成進行解讀。
一、莫蘭迪選擇靜物畫的原因
靜物畫在西方繪畫史的發(fā)展中時間并不長,早期的靜物畫主要表現(xiàn)水果、魚肉、花卉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到尼德蘭的文藝興復時期才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但靜物畫始終被認為是藝術的一種最低形式。
直到夏爾丹的出現(xiàn)才使大家從新認識靜物畫藝術,其后的印象派又再次提升靜物畫藝術的層次,奠定了其大藝術的地位。
莫蘭迪作為20世紀偉大的靜物畫家被人們認為是意大利的夏爾丹。
莫蘭迪靜物畫的表現(xiàn)對象主要是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瓶瓶罐罐,他之所以選擇這些瓶瓶罐罐并不是被其外表所吸引,而是以此作為現(xiàn)實的代表,來挖掘客觀世界的本質。
他所表現(xiàn)的物體雖然簡單,但和我們肉眼所見的并不一樣,并不像生活概念所認為的那樣“真實”。
莫蘭迪不會對物象進行簡單的模仿、拷貝,也不會矯揉造作出豐富的色彩,而是通過自己對畫面的冷暖、純度、形體的疏密、筆觸的輕重緩急等的完美協(xié)調傳達出一種含蓄、高雅、悠遠、寧靜的意境。
莫蘭迪畫面中所傳達的“似”與“不似”的物象都是經過高度的提煉概括,蘊含著畫家本人的繪畫哲學和人生智慧,在其背后所隱藏的本質更值得人們不斷的觀察、探索和思考。
對于莫蘭迪來說,選擇這些瓶瓶罐罐實際上是他揭示世界本質的方式,也就是說莫蘭迪選擇靜物畫作為題材的目的更多的是去真正的理解現(xiàn)實,對這些題材的選擇就成為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的載體。
二、莫蘭迪靜物畫的色彩運用
在色彩的運用方面莫蘭迪普遍使用純度較低的色彩,通過降低色彩的純度同時加強環(huán)境色,使得色彩之間形成了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微妙關系,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高貴、清新、淡雅的氣息。
莫蘭迪對色彩之間的微差表現(xiàn)具有很強的把握能力,對畫面的每一個色塊都會作嚴謹的對比、計算和推敲,使畫面中不同色相的色彩都包含有一個相同的整體色相,同時又不會使色彩關系顯得過于單一,從而形成微妙而豐富的色彩效果。
如畫家有一副作品整體色相帶有黃灰基調,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畫面的每個色塊都包含有這個成分。
不同色塊通過含有不同比例的黃灰形成音階式的強弱關系,通過變奏的方式既豐富了色彩關系又強化了基調色的主旋律。
和同樣是運用灰色的大師柯羅相比莫蘭迪的灰色顯得更加的純潔清澈,與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斑斕色彩相比莫蘭迪的作品更多是對生活的訴說,這種帶有強烈個人語言的表達方式應歸功于畫家本身對繪畫語言和形式自覺的認同與理解。
畫家不再對物象進行客觀描摹而是借助物象這一載體傳達一種語言方式。
這要求畫家必須拋棄物象傳達的客觀因素,建構一個凌駕于客觀物象之上的新秩序,主動的調節(jié)色塊之間的關系,從而呈現(xiàn)出色彩語言本身的魅力。
同時意大利深厚的文化底蘊對莫蘭迪色彩表現(xiàn)的影響也很大,文藝復興大師喬托、拉斐爾、弗蘭西斯卡等的繪畫技巧也得到了畫家很好的融合貫通。
三、莫蘭迪靜物畫的畫面結構
在畫面空間形態(tài)表現(xiàn)方面莫蘭迪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一種模糊化、交融化的狀態(tài),形體與形體間即相互區(qū)別又互為貫通。
跟傳統(tǒng)的寫實繪畫不同的是莫蘭迪的作品中形與形之間沒有清晰明確的輪廓線,形與形之間的關系變得模糊、曖昧,與傳統(tǒng)寫實繪畫的空間關系有著本質區(qū)別。
莫蘭迪的表現(xiàn)手法是通過空間的相互融合,打破形體間的分界線,從視覺上給人一種互相滲透、相互交融的整體感。
從畫面構圖上莫蘭迪同樣采用統(tǒng)一中求變化的方式,物體多以正面平視的方式出現(xiàn)。
在處理畫面主體物方面主要通過疏密遮擋、數量增減等來達到協(xié)調合理。
在注重主體表現(xiàn)的同時莫蘭迪同樣對“負空間”的處理十分嚴謹,對墻面、背景、桌面之間的面積、大小、比例分配都做過仔細推敲,使得畫面的每一個因素都能相互協(xié)調、烘托,形成有機的整體,從中也能看出莫蘭迪對現(xiàn)代繪畫的空間意識的肯定與認可。
從以上對莫蘭迪的色彩運用和畫面結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畫家嚴謹的學術態(tài)度和獨到的思維方式,這些都植根于意大利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畫家孜孜不倦的創(chuàng)作精神,特別是在他成名之后仍然堅持平靜的生活和獨立的創(chuàng)作意識,不為外界所干擾實是難能可貴!他將思想與激情都傾注于畫面,升華了寫實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其探索精神更是值得后人學習!
【參考文獻】
[1](美)魯道夫·阿恩海姆. 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嘯聲.世界油畫家之林——莫蘭迪[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3.
[3](意)恩斯特·格哈德·居澤, 弗蘭茨·阿明·莫拉特.喬治·莫蘭迪[M].李笑男,黃繼謙,譯.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4](德)阿道夫·希爾德勃蘭特.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M].潘耀昌,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莫蘭迪的靜物繪畫】相關文章:
靜物寫生教案10-07
靜物寫生的教案及反思10-07
靜物寫生教學方案10-08
西瓜靜物美術教案10-07
靜物寫生美術教案10-26
廣告攝影的靜物布光技巧10-26
《迪迪醫(yī)生》教案03-04
教你如何寫靜物作文10-06
色彩靜物畫教學教案10-08
靜物寫生美術教案設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