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語文課外閱讀的答題技巧
我們一定要說積極向上的話。只要持續(xù)使用非常積極的話語,就能積累起相關的重要信息,于是在不經意之間,我們就已經行動起來,并且逐漸把說過的話變成現(xiàn)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考語文掌握課外閱讀的答題技巧,歡迎參考!
中考語文課外閱讀的答題技巧1
一、考點: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方法:時間、地點、人物:按課文內容找,但時間地點要具體詳細、人物要扣緊主人公
起因、經過、結果:先按起因、經過、結果分段,然后概括內容(誰干什么,誰怎么樣)
二、考點:線索
1、種類:一人、一事、一物或感情(注意感情的變化過程)
2、方法:文段中經常出現(xiàn)的字、詞、句或文段中能表現(xiàn)中心的關鍵詞語。
三、考點:記敘文的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用了什么人稱,有什么作用)
第一人稱:便于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
第二人稱:像面對面說話,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更親切;
第三人稱: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的敘述。
四、考點: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作用)
順敘:讓人清楚了解事情的發(fā)展過程;
倒敘:吸引讀者,引人入勝;
插敘:為中心服務,為展開情節(jié)作鋪墊。
五、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抒情的作用:點明中心
六、從人物的各種描寫中(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概括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方法:類型的人物用所學過的類型的詞語概括,自己積累一些描寫各類人物的詞語。
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自然環(huán)境:渲染氣氛(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和中心思想來判斷渲染了什么樣的氣氛)
社會環(huán)境:交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為中心服務(在文章中找出相關的描寫時代背景的句子,然后判斷交代了什么時代背景)
八、分段及概括段意(或按要求分層并概括層意)
1、分段方法:
、僬視r間、空間的標志性詞語,按時間、空間順序分;
、诎词虑榈钠鹨、經過、結果分;
、郯撮_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分。
2、概括段意的方法:
、僬l干什么
、谡l怎么樣
③什么是什么
、苁裁丛趺礃(要注意簡潔、不漏內容。
九、過渡、照應(找過渡或照應的句子并說明作用)
過渡:一般是單獨一句成一段的或在文段開頭完整的一句話。作用是承上啟下。
照應(伏筆):文章有兩處地方提過這件事或這樣東西;兩句間有因果關系;(前面提過后面有所交代)。作用是使文章的結構完整嚴謹。
十、代詞的指代內容(這、此、這樣、那樣、這些、那些)
步驟:
、僭谇耙粋句子里找;
②通讀上下文的意思;
③找到內容后將指代內容代入原句看意思是否通順)
十一、句子的作用(開頭、中間、結尾)
開頭:開篇點題,總領全文,開門見山,為下文作鋪墊;
中間:過渡句,承上啟下,總結前文,引出后文;
結尾: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前文。
十二、修辭手法:(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會考指導書)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生動形象的描寫了……;
2、擬人:把物當人寫,生動形象的描寫了……;
3、夸張:強調或突出了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達了某種強烈的思想感情;
4、排比:給人一氣呵成之感,語言暢達,節(jié)奏感強,增強語勢,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對偶:瑯瑯上口,易讀、易背;
6、反復:強調某個意思,突出某種感情;
7、設問:引起讀者注意,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8、反問:(能夠把意思表達的更鮮明、更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深刻);鮮明地強調了某個意思或感情。
十三、詳寫、略寫(哪些地方用了詳寫或略寫?有什么作用?)
方法:通過內容篇幅判斷詳寫或略寫;作用為中心服務(答題時:詳寫部分更好地表達了什么樣的中心即可)
十四、找原因(如:父親流淚的原因是什么?)
方法:在該問題所在句子的前后句子找;沒有則找出下文或前文與該問題照應的句子或前后找;有時文中有直接的一句話說明原因,沒有則需自己通過篩選信息重新概括。
十五、詞語的理解:
方法:
1、不能把詞語單獨拿出來理解詞語的表層含義,應把詞語放到句子中理解詞語在特定語境中的特定含義。
2、單音字翻譯成雙音字。
3、回憶出現(xiàn)過這個詞語的語境,與本文語境比較理解詞語。
十六、句子含義的理解:
方法:
1、句子語言的感情色彩:褒、貶、諷刺、贊揚等;
2、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反語等;
3、結合該句子上下文的內容;
4、結合文章的中心主題。
十七、語言特色:(分析這段話或這句話的語言特色)
方法:
1、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鑒賞:(結合文段的語言例子)
、 詞匯豐富多彩(表達同一個意思用了幾個不同的詞匯);
、 用詞準確、生動、形象(這個點從修辭手法方面談,先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再談修辭手法的效果)
、 句式的特點:整齊而有節(jié)奏感;或靈活多變。
2、記住幾種文體的語言特點:
記敘文:生動、形象,委婉、含蓄;
說明文:準確、科學、嚴密;
議論文:準確、說理性強、邏輯性強。
十八、開放性題:
方法:
1、自己的觀點;分析說理;結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例子。
2、所答內容不能脫離文段的中心主題,而是由文段主題而延伸的觀點。
十九、文章的寫作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方法:找表示時間、空間的詞語,通常在每一自然段或每一部分的開頭;如找不到這兩類詞語則是邏輯順序。
二十、描寫方法:
1、人物的描寫: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肖像;
2、場面的描寫: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二十一、本文段是寫這件事或這個人,卻也寫了其他人或其它事物,有什么作用?
1、正襯:與本文段事物或人一樣或相近;
2、反襯:與本文段事物或人相反或相對。
中考語文課外閱讀的答題技巧2
抓住文章的題目,每篇文章起碼讀三遍,篩選文中的重點詞語和中心觀點,認真審題,完善簡潔地回答問題等是現(xiàn)代文課外閱讀答題技巧。
技巧一、抓住題目把握中心思想
任何體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課外閱讀時,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題目,就能抓住文章的靈魂,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體。
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類型,記敘文的題目一般也分為這幾種類型。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主題,如《月是故鄉(xiāng)明》一文,從題目入手分析,可推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應是借描寫明月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說明文的題目往往能揭示說明的對象或對象的特征,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戲曲》一文,從題目可推測出文章說明的對象應該是中國戲曲,說明的中心是中國戲曲的特點。如何把握說明的中心內容?考生可沿著題目的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一定要注意總說性的語段、過渡性的語段,通常在這樣的語段中能找出體現(xiàn)說明對象特征的詞語或句子。
議論文的題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論述的話題或文章的中心論點。如《談寬容》、《說天才》,這些題目是作者要議論的問題,即論題!秾捜菔且环N美德》、《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勁》,這些題目是作者對“寬容”和“天才”的看法,即論點。由此可見,論題包含著論點,以論題為線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論點。抓住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
技巧二、由略到精最少讀三遍
、傥恼伦x三遍:閱讀質量的高低往往取決于捕捉信息的多少。中考語文的現(xiàn)代文閱讀共有三個課外語段,對于任何一篇課外閱讀,考生都要至少讀三遍。
第一遍略讀,整體把握。第二遍精讀,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第三遍更換角度,檢查試卷。如果考生只草草地把文章讀一遍,就下結論寫答案,那么很容易中途受挫,或扭曲自己的思考方向,而且也容易忘記自己想表達什么。
②畫重點詞句:考生在閱讀語段時,可以在重點地方(說明文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首括句、尾結句,文中的設問句、過渡句;記敘文開頭和結尾句、議論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寫的句子、人物描寫的句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議論文中標志中心論點的詞語,如“我認為”、“所以”、“總之”、“可見”、“綜上所述”等)用鉛筆畫線,以利于了解、分析問題,同時也節(jié)省了再次整體閱讀的時間,提高答題效率。第三遍閱讀可根據畫線部分快速瀏覽,檢查回答是否準確。
、蹞Q角度審題:很多考生對答案檢查了很多遍,也沒有發(fā)現(xiàn)錯誤,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有些考生只檢查答案,而沒有再看看問題。二是一直用同樣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同一個角度,當然只能得出同樣的結果。防止這種錯誤出現(xiàn)就要更換角度,重新審題思考,避免答題的片面性,使錯誤能及時得以糾正。
技巧三、還原詞句就近找論點
在記敘文閱讀和議論文閱讀中,經常設置如對某個詞語的理解、對某個語句含義的把握等問題?忌诨卮疬@樣的問題時,一定要牢記“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
首先,找到這個詞語或句子的出處。把詞語或句子還原到文中,然后再思考問題。只有結合具體語境,才能準確推斷詞語的含義,準確了解語句在文中所占的位置。考生萬不可一見到題就草率作答,這樣極易斷章取義,偏離文章中心。
其次,不要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有些考生在回答問題時,總喜歡聯(lián)系現(xiàn)實,當現(xiàn)實與文章內容不一致時,總認為文章的作者是錯誤的,然后就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認知答題,完全不顧文章,這是大錯特錯的。
再次,遵循就近原則。議論文中經常設置這樣的問題:某某文字直接證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種論證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時,首先應關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說理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沒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沒有,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論點。
技巧四、依靠重點詞完善采分點
有的考生做閱讀題時,發(fā)現(xiàn)問題簡單,自己會做,就盲目樂觀,精神松懈,考生常因此丟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點。
譬如《揚州個園》中有這樣一段話,“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園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疊精巧而著名。”如果根據此段內容設置問題:此園名為“個園”的原因是什么?考生會感到回答此題非常輕松,但是卻容易忽視一個最基本的采分點“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因此,考生越是認為試題容易,越應該慎重。
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說明文提煉信息準確度好把握,信息點回答不全面卻是個大問題。那么,如何全面篩選信息呢?像上面介紹的例子,只要考生在閱讀時注意到“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前有一個“又”字,此題就不會輕易丟掉采分點了。所以在閱讀時,尤其是閱讀說明文時,考生一定要注意“又、還、也、此外、而且”等詞語。
技巧五、言簡意賅分條作答
做課外閱讀,需要書寫的文字較多,一些考生常懷有僥幸心理,答案寫得非常詳細,以便閱卷教師從中找到正確答案,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所以,考生回答問題時,應言簡意賅。比如在回答“請概括文章所使用的事實論據,或請為文章補充一個事實論據”一類的問題時,考生可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如果是正面的事實,可以概括為“某某按照論點的內容去做了,有怎樣的效果”;如果是反面的事實,可以概括為“某某沒按照論點的內容去做,有怎樣的后果”。這樣既節(jié)省筆墨,又抓住了采分點。
有些問題的采分點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內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于閱卷教師批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丟分,考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條理的清晰。尤其是3分或4分的題,考生應在每一條答案前標明序號,以便閱卷教師一目了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幾個采分點。
技巧六、仔細審題避免丟分
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審慎對待,細心透視題干的重點和考點。須知: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干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干的隱含義,明確考點、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考生因不仔細審題而丟失的分數(shù),往往多于沒有掌握知識點而丟失的分數(shù)。如題干讓你找錯誤的選項,而你找了正確的;題干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這都是不注意審題所致。這類考生在答題時,往往是“想當然”,思維總停留在見過的題型上,總認為此題似曾相識,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答題,而很少去領悟此次考試出題者的意圖。成績發(fā)表后,才追悔莫及,為時已晚。所以,越是似曾相識的題,越要仔細審題,避免丟分。
【中考語文課外閱讀的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技巧02-18
中考文本閱讀答題技巧10-15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02-07
考試答題技巧08-13
面試答題技巧及思路05-09
高中語文答題有哪些技巧和方法11-09
數(shù)學選擇題答題技巧07-19
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11-03
考試答題技巧之中檔題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