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分析的研究論文
近5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數(shù)量以年平均30%多的速度增加,2001年碩士招生數(shù)為1997年的3.2倍,博士招生數(shù)為1997年的205倍。從1982年到2001年我校已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總人數(shù)為5千多,其中1997年至2001年期間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人數(shù)超過總人數(shù)的一半。隨著研究生招生數(shù)量大幅度地增加,培養(yǎng)類型和方式的多樣化,指導教師隊伍逐年擴大,管理辦法也相應調整。在此形勢下,如何以培養(yǎng)為中心,正確處理好數(shù)量與質量的關系,就顯得特別重要。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是培養(yǎng)質量最直接的反映,2002年下半年,我們對2000年和2001年已授學位的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了隨機抽查,請兄弟院校的專家客觀地評分和提出具體意見。通過對抽查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我們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了角解并采取了一些相應措施,切實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
一、抽查方法及其結果
考慮到點和面的關系,我們抽查了采礦工程、材料學、機械設計及理論三個博士點各5名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抽查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應用數(shù)學、教育經濟與管理三個碩士點各5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抽查范圍涉及我校大部分學院,抽查的學科門類涉及理學、工學和管理學。為了保證評閱人的權威性和評閱質量,學位論文分別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礦業(yè)大學的近60位教授評閱。每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一式兩份,分別請兩位教授評分并提出具體意見。為了便于評閱人客觀、公正地進行評閱,評閱時刪去了作者及其指導教師的有關信息。評分統(tǒng)計結果見表一、表二。
二、抽查結果分析
統(tǒng)計結果表明,無論博士還是碩士學位論文的平均分總分都達到80分以上,博士學位論文的平均分達到87.9分,略高于碩士生的平均分。這說明我校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整體質量處于良好或中上等的水平。博士學位論文6個評閱項目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的次序為:論文選題、文獻綜述、知識與能力、研究方法、寫作與文風、成果或水平。碩士學位論文6個評閱項目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的次序為:論文選題、文獻綜述、成果或水平、知識與能力、研究方法、寫作與文風。比較碩士與博士學位論文6個評閱項目的平均分次序,我們發(fā)現(xiàn)除成果或水平一項次序不同外,其他5項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的次序均為論文選題、文獻綜述、知識與能力、研究方法、寫作與文風。
我們認為,碩士與博士學位論文絕大部分評閱項目平均分次序的重合不是偶然的現(xiàn)象,它是學校研究生培養(yǎng)的整體條件和特點的必然反映。通過對抽查結果的統(tǒng)計,我們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有了總體上的把握和進一步的了解解有利于在各個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上揚長補短。
在6個評閱項目平均分上,無論博士還是碩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都處于單項之首,說明我校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能夠面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第一線,選題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另外,論文選題的大小和難易程度是保證論文質量的起點,面窄而難度不高的論文選題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專家對論文選題的評價為我們增添了信心和決心,只要我們把好論文選題這一關,才能保證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有一個高質量的起點。
成果或水平是學位論文的核心,特別是博士學位論文要有創(chuàng)造性成果,它是授予學位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在博士學位論文6個評閱項目的平均分中,成果或水平的平均分最低,反映出學位論文質量還有待提高,需要我們特別注意。
無論是單項分還是總分,無論是博士學位論文還是碩士學位論文,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的差值達10多分,而在抽查的碩士學位論文中,最低分與平均分之間的差值達10多分,說明已獲學位的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良莠不齊,個別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質量存在較大問題。
無論是博士學位論文還是碩士學位論文,最高分與平均分之間的差值小于6分,說明我校缺乏特別突出的優(yōu)秀學位論文。這也是在幾次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我校入選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三、措施與對策
(一)嚴把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關
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三級學位審定組織,對研究生的學位授予質量越來越重視,不因申請學位人數(shù)的增加而顧此失彼,放松對學位授予質量的把關。例如,
2001年我校授予99人博士學位,授予479人碩士學位,在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核學位時,在已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研究生中,全校有5名博士學位申請者和5名碩士學位申請者因學位論文質量問題而未獲通過。在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學位時,又有2名博士學位申請者因學位論文質量問題而未獲通過。
(二)完善學位論文答辯程序
為了保證學位論文答辯的質量,我校修改了學位論文答辯辦法,明確規(guī)定答辯者的指導教師不進入答辯委員會,力爭答辯更客觀、公正,以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為了突出博士學位論文創(chuàng)造性成果的重要性,我們要求博士生在申請學位時除提交學位論文外,還須提交學位論文創(chuàng)造性成果簡介,供評閱人、答辯委員和學位評定委員審核。
(三)修定優(yōu)秀學位論文評選和獎勵辦法
學校修定了優(yōu)秀學位論文評選和獎勵辦法,加大了對獲獎研究生及其指導教師的獎勵力度。僅2000年和2001年,全校共評出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18篇,評出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32篇。特別是冶金物理化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魯雄剛的學位論文入選2000年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這反映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突破。
(四)鼓勵學生發(fā)表學術論文
我們對2000年和2001年已授學位的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隨機抽查評估的同時,對2000年和2001年獲博士學位人員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見表三、表四:
從統(tǒng)計結果看,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間人均發(fā)表學術論文為5篇左右,但被SCI、EI、ISTP收錄的卻很少,說明研究生在校期間發(fā)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不多,難免影響學位論文的質量。從2002年入學的研究生開始,學校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前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在質量和數(shù)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1)博士生在校期間,須以學位論文為主要內容,在國內核心刊物、國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刊物或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fā)表(或已正式接受)論文3篇以上,且本人署名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其中工學門類博士生須有一篇在被SCI、EI或ISTP收錄的刊物上發(fā)表(或已正式接受)。(2)碩士生在校期間,須以學位論文為主要內容,在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刊物或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fā)表(或已正式接受)論文1篇以上,且本人署名為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
(五)規(guī)范學位論文格式
有些研究生缺乏必要的寫作訓練,不重視學位論文寫作的要求,在表一、表二的6個單項中,寫作與文風的平均分較低。為了規(guī)范學位論文格式,我們編寫了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模板,從2002年答辯的研究生開始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設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基金
學校設立了研究生教育發(fā)展基金,主要用于資助那些入學素質好、論文選題起點高、有望做出高水平學位論文的研究生,以此鼓勵一批創(chuàng)造性人才脫穎而出,促進研究生學位論文整體水平的提高。
(七)保證指導教師的科研經費
指導教師在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導教師的科研經費是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費用的主要來源,直接影響著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2001年底,我們抽查統(tǒng)計了目前正在指導博士生的83位教師的科研經費,統(tǒng)計結果見表五:從表五可以看出,我校指導教師之間的科研經費和指導博士生數(shù)量的差別很大。有些導師的科研項目不多,科研經費不足,無疑會造成研究生選題余地不大,研究方法不多,實驗數(shù)據(jù)不足,論文水平不高等現(xiàn)象。為了保證研究生的論文水平質量,加強對研究生指導教師的年度考核工作,保證指導教師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可支配科研經費作為指導研究生的基本物質條件,今年我們已要求學院根據(jù)各學科指導研究生所需科研經費的不同情況,提出各學科對博士生、碩士生指導教師的科研經費的最低要求,報學位辦公室備案。今后學院和研究生院進行指導教師的年度考核選聘時,達不到科研經費要求的指導教師將停止下年度招生。
【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分析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碩士學位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06-09
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11-06
研究生體育鍛煉情況分析論文10-11
研究生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論文10-11
研究生論文評語11-15
研究生論文提綱10-26
研究生論文答辯11-15
研究生論文提綱模板10-25
研究生論文致謝結尾11-15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