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征文感到非?鄲腊桑韵率切【幨占淼摹凹彝、家教、家風”征文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1
大學剛畢業(yè)我被分配到縣審計局當了一名審計員。上班還不到半月,父親趁周日的時間騎著自行車到縣城看我。午飯過后,父親突然對我說:“兒子,爸爸給你講個古代的故事吧!”
父親說,晉安帝時,朝廷派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他除舊布新,整飭綱紀,以身作則,清廉自持,深受地方百姓的愛戴。在他任滿離開廣州時,卻行囊蕭蕭,船艙空空。他一生清苦,不變其節(jié);一代廉吏,青史留名;他以詩明志的《酌貪泉》,也成為我國詩歌史上一段動人的佳話。
我深知父親的心思。此時的他已是一個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在父親擔任校長近20年的日子里,以德育人、固守清貧,是父親做人做事的本色。家里的一面墻上貼滿了父親的獎狀。我把父親的話語牢記心頭,作為激勵自己一路前行的“增壓器”和“助推器”。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我就成了局里響當當的業(yè)務骨干;短短的六年時間,共查錯糾弊近2億元;先后有5人因經濟問題被追究了刑事責任。在下鄉(xiāng)擔任副鄉(xiāng)長的五年時間里,我堅持原則,不隨大流,被干部職工戲稱為“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回到局里,由于拒禮罷宴、不徇私情,被機關的同志稱作是“心硬手狠不講情面的.黑臉包公”。
湊巧的是,前些天在宛城工作的兒子回來了,此時的他恰是我畢業(yè)時的年齡。我端詳著兒子,就像當年父親端詳著我。于是拉著他的手,給他講述了這個25年前父親所講的故事。誰知兒子爽朗地一笑,拍著我的肩膀道:“爸,你講的我懂,這叫作傳承。放心吧!”
唉,知父莫若子,兒子笑了,我也笑了。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2
30多年的飛速發(fā)展讓中國物質財富有了巨大增長,不過我們也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困惑,最重要的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間的落差。在這樣的前提下,特別需要尋求我們民族共有的價值觀念。
民族共有的核心價值觀念不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它離不開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它必須既能夠包含大家公認的價值,又能夠承接我們自己的悠久傳統(tǒ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源異常豐富,家訓、家教、家風就是極具價值的一個系列!洞髮W》里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正是個人與國家、社會之間最重要的連接點。每個人都是由“家”走入社會的。毫無疑問,良好的家風、家規(guī)、家教對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審美標準、操守品行,乃至生活習慣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社會由個人組成,家風是社會風氣的基礎。
良好家風的形成必須靠家教。不幸的是,我們今天已經不自覺地將“教育”窄化為“學校教育”,以為“學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們并沒有將“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這種語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補課的同義詞。這難道不讓人擔憂嗎?曾國藩晚年在《與弟書》中寫道:“子弟之賢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蔽覀冋鎽撊计溲浴
在傳統(tǒng)中國,幾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訓,通常在匯聚族人祭祀祖先時,由族中長老領誦,敬謹恭讀,這就讓族中子弟從小耳濡目染?上У氖,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曾經被我們自己摧毀并且遺忘;可喜的是,近年來,它已經在民間復蘇并且復興。凝聚著祖先智慧的教誨、訓誡,又重新在子孫后代的耳畔響起,滋潤著他們的心田,培育著良善的種子。
以我們吳越錢氏為例,近年已經恢復了祭祖時奉頌《錢氏家訓》的儀式。為了便于今人記誦,古老的'《錢氏家訓》采用了新的形式,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章!皞人”章強調“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家庭”章強調“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強調要慎終追遠,教化后人;“社會”章強調“信交朋友,惠普鄉(xiāng)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國家”章強調“執(zhí)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等等。
類似的“家訓”不僅是每個家族的財富,也是社會的財富。“家教”不僅關乎每個家族的子弟,也關乎社會整體。良好的“家風”,非常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
今天,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不等同于教養(yǎng),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須體現為教養(yǎng),文化必須落實為文明,才有真實的價值與意義,否則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都是令人懷疑的。從教養(yǎng)、文明的角度看,家訓、家教、家風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3
“呂組長,外面有位老先生找你!薄芭,知道了!蔽曳畔率诸^活,快步向外走去。遠遠望去,是父親來了,正站在鎮(zhèn)政府門前那顆老槐樹下。
上初中期間,我癡迷于看小說,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根本無望考入重點高中,在那顆老槐樹下,父親超乎想象的溫柔“娃啊,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是個廢人”,我抬起頭,望著欲言又止的`父親,感覺到父親正在流淚……從此以后,改邪歸正,一路走到大學畢業(yè)。上班第一天,父親送我,依然在那顆老槐樹下,撫摸著我的肩膀說:“娃呀,咱們祖輩都是老實人,你要多學習,靠本事吃飯!币呀浫炅,父母親為了鼓勵我、支持我,即使家里農活再忙,也從未讓我回去;即使有個頭疼腦熱,也從不喊我一聲,總是說“你忙吧,別落人后”。想到這些,覺得很愧對父母。
七八月份,天氣特別熱,鎮(zhèn)政府門前的那顆老槐樹耷拉著葉子,父親倚靠著樹干,臉上掛滿汗珠,我三步并作兩步跑到跟前:“爹,天恁熱,你咋跑來了?”父親一見我,滿臉都在笑著,“娃,你回來這么多天了,也不回去看看,你媽在家不停嘮叨你呢!蔽覠o語,老家距離上班地點不足一公里,然而,就這一公里,我三十多天竟沒回去一次!“娃,今年你媽身體有些不如往年,經常丟三落四,呆呆地不知道想啥!睖I水瞬間涌滿眼眶,我盡力含著眼淚、哽咽著,“爹,天氣熱,進屋里喝點兒茶吧?”“不去了,你忙吧,想看看你,心里踏實!闭f罷,又細細看了我一遍,回過頭、蹬上三輪車、慢慢遠去。
我撫摸著那棵老槐樹,大聲喊道:我一定會回去的……“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4
隨著時光的推移,人生中有許多東西容易淡忘泯滅,但父母的教誨卻是潛移默化在血里,培育成人之品格終生陪伴自己,揮之不去。父親是河南省核工業(yè)地質局勘探隊員,是一個視工作比生命還重要的人,20xx年,父親獲得了“河南省核工業(yè)地質局成立50周年”銀質獎章。父親這種對事業(yè)無比熱愛和忠誠的品格深深影響著我,成為我工作和事業(yè)方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動力之源。
父親對于祖母,更是百倍孝順。他每天早飯都要為祖母做一碗雞蛋茶;祖母生病時,父親床前盡孝。所謂上行下效,我兄妹四人競相孝順父母,在街坊鄰居們中樹立了好口碑。母親是營業(yè)員,也是工作責任心極強的'人。她經常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認清“公”和“私”這兩個字。一次,母親在下班后清點錢幣的時候,從辦公桌上掉下來一枚硬幣,二哥看到后,從地上把這枚硬幣拾了起來,當他正要往衣兜里裝時,母親呵斥:“趕快拿來,這是公家的錢,你咋能要!”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下,“不貪不占”的理念在我們兄妹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成為保證我們不走歪路的“法寶”。“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父母還以他們的勤勞儉樸,闡釋這一治家格言,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父親從不會主動為自己購買衣服鞋襪,子女們給他買的衣服,他大都收在衣柜里不舍得穿。
如今,父親和母親都去世了,他們沒給我們留下多少家產,但他們留下的優(yōu)良家風、嚴格家教和至理家訓,宛如一盞盞璀璨的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5
因為家族世代為農的緣故,我家至今沒有成文的家風家訓,但是,父輩們用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影響著整個家庭。
小時候,父母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父親因為手腳勤快,又善于揣摩,十幾歲起就掌握了蓋房起屋的所有手藝,和同齡人一起在周邊村落為農戶建房,每天早出晚歸、風塵仆仆,寒暑易節(jié),忙忙碌碌;母親則是在家養(yǎng)豬種菜,照顧全家人的飲食起居。母親常說“我和你爹忙點兒不算啥,只要你們姐弟知道珍惜,將來能夠勤懇、踏實做人,我們也就知足了”。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勤奮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原則之一。審計工作中始終不忘初心,努力學習各種法律法規(guī)、審計相關業(yè)務知識,先后取得審計師、經濟師等專業(yè)技術資格,使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內具備勝任審計工作的能力,成為業(yè)務骨干。由于工作太忙,內心對家人孩子總有一種虧欠之情。只要在家,我就盡力操持家務,用心陪護父母、家人,給他們帶來快樂、幸福,盡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女兒、好媳婦、好媽媽。多年來,我始終秉持“在單位要努力工作,在家庭要開心做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家人,讓他們因為我的存在而快樂,把家庭熏陶成溫暖的港灣、育人的搖籃。
長者做,少者習,勤奮努力就像一股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里的每一個人,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家風吧!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相關文章: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征文03-29
家風家教征文05-27
精選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征文07-10
家風家教征文范文02-19
傳承家風家教征文02-02
我的家風家教征文02-02
好家風家教征文11-14
家訓家規(guī)家教家風征文03-21
我的家教家風故事征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