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言稿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發(fā)言稿的事情愈發(fā)增多,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發(fā)言稿會更加事半功倍。還是對發(fā)言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言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言稿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黃x,今天的發(fā)言題目是《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
“美育”一詞看似非常抽象,但隨著物質(zhì)高度的發(fā)展、價值觀的多元化,美育的內(nèi)涵也更加豐富、更加的引人關注。從單純的對事物直觀的感受,轉變?yōu)閷κ挛飪?nèi)在的本質(zhì)看法,人們?nèi)谌肓烁嗟睦硇耘c理智的思考,從中去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好。然而在污文化、喪文化充斥著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甚至逆向輸出到傳統(tǒng)媒體的輿論戰(zhàn)場中,人們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依然停留在污力滔滔的言論中不能自拔,從而導致價值觀的偏差。藕發(fā)蓮生必有其根,缺少美育,審美能力欠佳乃根源所在。因此,要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現(xiàn)社會上更多美好的事物。
加強美的熏陶與培養(yǎng),能夠保留心靈的凈土。身體和心靈至少有一個在路上,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的價值觀日益多元化,逐利的心態(tài)在現(xiàn)代社會顯得更為現(xiàn)實一些。殊不知這種逐利的社會心態(tài),給人的身體造成的壓力可以通過短暫的休息調(diào)整得以緩解,但是心靈的創(chuàng)傷缺失難以彌補的長袖之痛。倘若一個人的心靈和境界,沒有感受到美的熏陶和啟示,沒有保留住一片審美的心靈凈土,任何美的種子播下,也不會生根發(fā)芽。審美的心境能夠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當中保留一份內(nèi)心的本真,能夠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不同事物的美好,即使它是丑陋的。美的熏陶與培養(yǎng)能夠讓一個人擁有看待世界獨樹一幟的眼光,能夠讓一個人有更加完善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加強美的熏陶與培養(yǎng)能夠留住心靈中的那一摸純真和一片凈土。
加強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能夠成就胸襟和氣象。一個人的'胸襟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境界和人生高度。心胸有多寬,世界就有多大。古有孔子“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膶拸V胸襟,現(xiàn)有廖俊波以民為本,為民服務的心胸。古有孟子善于培養(yǎng)自我的浩然之氣,現(xiàn)有大國公民追求心胸的寬廣……人們將胸襟作為個人立身行事的基礎,將胸襟作為自身內(nèi)涵的涵養(yǎng)。然而現(xiàn)如今人們對于美的培養(yǎng)與孕化早已拋之九霄云外,對于美的事物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缺乏理性的思考。從古至今的先賢大儒為后人總結出人生的大智慧——要注重自身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成就胸襟和氣象。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審美能力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個人之福,國家之幸,不容小覷。因此,不僅要正確認識美、更要不斷發(fā)現(xiàn)美、還要努力創(chuàng)造美,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方能讓個人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助力社會美好。
以上是我對美育的看法,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言稿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初心,美育同行”。
美育就是對我們生命直覺的引導,用美來溫潤我們的眼睛和心靈。蔡元培先生認為“美者,循超逸之快感,為普遍之斷定,無鵠的而有則,無概念而必然者也。”黨中央新時代領路人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說:“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钡,近年來,很多學校忽視美育的重要性,有的學校甚至不開設美術課。讓我們就來說說美術教育吧。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美術是不是生存技能。
有的`家長說,美術是高大上的東西,孩子們最應該掌握的是生存技能。此言差矣,美術確實高雅,但卻并非是高大上到與我們的生活脫節(jié)的事物,生活中從建筑到園林,從服裝到美食,處處都有美,有美的地方就需要美術,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生存空間,更不要說齊白石、徐悲鴻,達·芬奇等美術大家,一畫成名,百代流芳。
學美術確實需要很強的耐心,但這是做不做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
有的同學說,學美術需要很強的耐心,自己做不到。恰恰相反,正因為我們?nèi)鄙倌托,更應該通過學習美術來鍛煉。就拿繪畫來說,它原本就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事,畫畫要很能坐得住,一幅看似簡單的畫作也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處理,這就必須要有耐心。正如身體不好可以多運動、多鍛煉一樣,缺少耐心也可以通過一定方式的訓練來加以改善,學習美術就是培養(yǎng)耐心很好的方式。
沒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有的老師說,高考競爭激烈,喜歡美術專業(yè)的考生可以自己去學習。說這話的老師忘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從小處說,美育就是教育我們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追求美,讓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從大處說,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讓中華美育為文化自信筑基。“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泵烙母灸康氖侨烁竦酿B(yǎng)成、靈魂的塑造。
喜歡站在田埂上唱豫劇的7歲小男孩,在白洋淀麥田旁練芭蕾的12歲姑娘,總拿著父親的舊手機錄歌的初二學生……20xx年初,這些農(nóng)村孩子因藝術而結緣,一起登上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所以美育不是做不來的事情,也不是生存技能之外的東西,高考更不應該排斥美育。
希望我們大家從讀一首美麗的詩歌開始,從欣賞一朵花開始,從寫一個毛筆字開始,做一個追求美、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人。
愿我們不忘初心,與美同行,共創(chuàng)美好!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言稿3
敬愛的領導、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做完美育才人”。
很久以前,有個小和尚,想學會理發(fā)。于是他就開始用冬瓜練習,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時,總要順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沒多久就學會了如何剃發(fā),當他第一次幫人剃發(fā),去打水洗頭時,“順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結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殺人犯。
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用冬瓜作練習時,養(yǎng)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習慣,是那個小小的壞習慣害了他。
雖然這個故事有幾分夸張,但已足夠說明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安ハ乱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那么怎樣才能養(yǎng)成好的習慣呢?
第一點,要有目標。人活著總得有個方向,學生要想學業(yè)進步,有完美地表現(xiàn),也必須有目標,否則會如無頭的蒼蠅,瞎忙活。樹立好目標后,就要能抵御誘惑。比如電腦游戲,雖然好玩,可真耽誤事,陷在里面一時爽了,一輩子可就不爽了。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有些事是該干的,有些事是想干的,要命的是,該干的往往不想干,想干的'又往往不該干。怎么辦呢?只能靠管住自己,想辦法把想干的納入該干的范圍,把該干的有興趣地干好,能比較自覺地這樣做了,就是成熟,就是好習慣。
第二點,要從小事做起。一個人的習慣好不好,素質(zhì)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學校要求我們“入室即坐,入座即讀”,本學期,李校長又提出落實的六個“必須”,哪一個不是小事,但哪一個不重要?
第三點,持之以恒。習慣是通過過程養(yǎng)成的,只要想好準備做的事,就要果斷開頭,不要拖,不要等,并且持之以恒。比如說課間操時帶書,打算背單詞,那就立刻開始背;回家路上想記住一個定理,那迅速落實。堅持一段時間之后,你的好習慣就養(yǎng)成了。
第四點就是不找借口。美國西點軍校的校訓就是,不準找借口。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做錯了,卻不肯承認錯誤,不去深刻地認識錯誤的根源在哪兒,而是找一些客觀原因,讓自己心安理得,這是一種壞習慣,它會讓你軟弱,讓你逃避,讓你喪失勇氣,最終會一事無成。
只要我們把好習慣的培養(yǎng)當做大事,普通的學生就會變?yōu)閮?yōu)秀學生,今天的育才就會培養(yǎng)出我們完美的人生。
【加強美育教育提高審美能力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解題能力10-26
怎樣提高溝通能力12-13
怎樣提高業(yè)務能力08-21
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12-19
如何提高作文能力05-15
小學音樂審美教育10-26
小學數(shù)學教育審美教育初探10-26
如何提高數(shù)學解題能力10-26
提高記憶力的能力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