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shù)學練習六教學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練習六教學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練習六教學方案1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 能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二、 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shù)的關系,得出規(guī)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 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2、 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數(shù)學練習六教學方案2
教學目標: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能夠正確地判斷正、反比例的關系,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3.生產(chǎn)總時間一定,生產(chǎn)一個零件所用時間和零件總數(shù)。
4.中國兒童報的訂數(shù)和錢數(shù)。
二引導練習
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比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板書課題:正、反比例的比較
出示表格。
表一:
路程/千米4080160200320
時間/時12458
表二
速度/每時行多少千米12090604030
時間/時346912
1.說一說。
提問:從表1中,你怎樣發(fā)現(xiàn)速度是一定的?根據(jù)什么判斷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從表2中,你怎樣發(fā)現(xiàn)路程是一定的.?根據(jù)什么判斷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中每兩個量之間有什么樣的比例關系?
師板書:速度時間=路程
師: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關系?
3.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關系。
通過前面的例子,比較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你能寫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學生同桌或前后桌討論,教師提問并板書如下:
相同點: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不同點:正比例: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關系式XY=K(一定)
4.小結;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判斷兩種量是否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數(shù)學練習六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練習教學方案10-08
《練習1》教學方案10-08
練習教學方案設計10-08
《練習》教學方案設計10-08
練習課教學方案設計10-08
《練習五》教學方案設計10-08
語文《練習2》教學方案設計10-08
語文《練習五》教學方案設計10-08
小學數(shù)學《練習二》教學教案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