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會計信息管理畢業(yè)論文

會計規(guī)則性信息失真

時間:2022-10-04 18:13:05 會計信息管理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會計規(guī)則性信息失真

  會計規(guī)則性信息失真

會計規(guī)則性信息失真

  【摘 要】 本文從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會計外部環(huán)境等三個方面對規(guī)則性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 會計信息 規(guī)則性失真 成因 治理

  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國際性、歷史性的問題,是會計學界研究的一個重點課題,也是各國政府積極預防和治理的重大問題。

  探討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當前會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筆者從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入手,對規(guī)則性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提出一些膚淺的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規(guī)則性會計信息失真的提出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困擾著世界各國,前有美國的“安然”事件,后有我國的 “銀廣廈”事件等,觸目驚心,危害嚴重。

  所謂會計信息失真,就是會計核算的依據(jù)不真實或會計信息不能真實、準確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

  從形成的原因來看,學術界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眾說紛紜,觀點很多。

  一般是將其分為兩類,如違法性會計信息失真和合法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差錯和虛假、會計信息的有意造假和會計信息的無意失實等。

  有人獨辟蹊徑提出會計信息失真“三分法”,將會計信息失真分為規(guī)則性失真、違規(guī)性失真和行為性失真三類。

  筆者同意這種觀點。

  理由如下:會計信息是會計規(guī)則執(zhí)行人根據(jù)一定的會計規(guī)則生產出來的。

  這里面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會計信息是根據(jù)會計規(guī)則生產出來的;第二,會計信息是會計規(guī)則執(zhí)行人生產出來的,換句話說,會計信息是執(zhí)行會計規(guī)則產生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會計信息失真首先與會計規(guī)則有關。

  會計規(guī)則包括會計理論、會計方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會計環(huán)境等。

  因會計規(guī)則引起的會計信息失真,就是規(guī)則性會計信息失真。

  其次,會計信息失真又與會計規(guī)則的執(zhí)行有關。

  二、規(guī)則性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方面

  1、會計學的屬性。

  從會計學的屬性看,它既是一門精確科學,又是一門社會科學,包含不確定的因素。

  會計核算是在嚴密的數(shù)學規(guī)則下進行的數(shù)據(jù)計算,結果是準確、真實的。

  但是會計核算依據(jù)的某些具體數(shù)據(jù),卻是主觀估計和經驗判斷得來的,因此可能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2、會計假設理論。

  會計假設本身包含主觀判斷的因素,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如會計期間假設,是人為地劃分時期,其結果必然與客觀事實有差距。

  又如貨幣計量假設,貨幣計量本身具有局限性。

  一是這個假設是以幣值穩(wěn)定為前提條件,而一旦發(fā)生嚴重的通貨膨脹,會計所描述的財務成果和經營業(yè)績就會受到扭曲,不能反映企業(yè)真實情況,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二是財務報告中許多數(shù)據(jù)都是通過合計、匯總而來,是若干交易或事項的金額匯總、抵銷所形成的。

  這種匯總、抵銷也不可避免地掩蓋了某些矛盾與問題。

  三是當前有不少尚難以用貨幣計量,但卻對決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財務報表,甚至財務報告之外,如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

  3、會計信息中存在大量估計的因素。

  會計對象本身具有不確定性,因而會計確認和計量工作要借助假定和估計的方法,這就會增加會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如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等,存在著不確定性和模糊性。

  4、會計對未來事項的反映。

  會計是對過去事項的反映,但有些未來事項如果不反映,就不能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未來事項的發(fā)展變化是不確定的,把未來事項引入會計領域,必然會增加會計信息中的不確定因素。

  5、會計中的盲區(qū)。

  如許多該反映的事項,會計本身卻無法反映。

  如自創(chuàng)商譽、技術等信息,沒有被作為會計信息列入報表。

  (二)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制度方面

  1、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內在的局限性。

  一是已有的會計法規(guī)、制度和準則都是根據(jù)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制定的,對于未來不可確知的情況,會計法規(guī)本身具有滯后性、不適應性的特點。

  二是因為制定者認識水平有限和認識對象的復雜性,國家會計法規(guī)、制度和準則具有非普遍性的缺點,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觀實際,適合所有的會計活動。

  2、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不完善、不規(guī)范。

  一是大量會計準則缺位。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會計準則的缺位使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有很大的彈性。

  二是信息披露準則和制度不完善。

  三是會計法規(guī)之間存在矛盾。

  四是會計準則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性措辭。

  3、會計政策的選擇存在漏洞。

  因為會計信息提供者與使用者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會計信息提供者可以通過選擇會計政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人為操作會計政策,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4、會計管理體制的弊端。

  如會計核算缺乏獨立性,會計人員受本單位的控制,不能獨立進行會計核算,從而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三、規(guī)則性會計信息失真預防和治理途徑

  (一)會計理論與會計方法方面

  1、正確認識會計本身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特點。

  會計本身的屬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無法從根本上進行改變,但是可以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會計屬性自身的缺陷,盡量防止和避免會計信息失真。

  2、完善會計假設,發(fā)展會計確認與計量理論。

  要加強會計理論研究,完善會計假設,規(guī)范會計基本概念,修正會計要素,發(fā)展會計確認與計量理論,使會計信息不確定性因素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3、科學合理地運用謹慎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

  對于謹慎性原則,應堅持確實需要為前提,以不會引起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誤導為限度。

  對于重要性原則,應盡量考慮到現(xiàn)實經濟生活的復雜多變,在法規(guī)中詳細界定重要性的量和度。

  (二)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制度方面

  1、不斷提高會計立法水平,克服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制度本身的缺陷。

  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的制定應具有前瞻性、適應性和穩(wěn)定性,制定成員的組成應具有廣泛代表性,會計準則應當與國際接軌并體現(xiàn)中國特色。

  2、規(guī)范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體系。

  一是修訂和完善《會計法》。

  二是完善會計準則體系。

  三是規(guī)范企業(yè)的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

  四是統(tǒng)籌規(guī)劃會計立法,注意會計法規(guī)之間的銜接。

  五是盡量規(guī)范不確定性措辭的使用。

  六是制定和完善會計核算制度。

  3、堵塞會計政策選擇的漏洞。

  一是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要兼顧多方利益,獲得普遍認同。

  二是對于同一行業(yè)相類似的不同企業(yè),會計政策的選擇范圍應有限制。

  三是盡量減少會計準則中可供選擇的程序和方法。

  四是盡量消除對同一事項選擇不同會計處理方法產生差異過大現(xiàn)象。

  五是建立監(jiān)督機制,預防和制止企業(yè)濫用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4、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實行會計委派制。

  會計委派制,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或政府會計主管部門統(tǒng)一向企業(yè)派遣會計人員的制度。

  被委派會計人員的考核、任免等由委派機關負責,使會計人員從企業(yè)中完全獨立出來,保證會計核算的獨立性,防止會計信息失真。

  參考文獻:

  1、吳聯(lián)生 會計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論框架與證據(jù)[J]. 會計研究,2003.1

  2、尹勤英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決對策[N].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

  3、涂曉鳳 新時期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 科技風, 2008,(05)

  4、袁銳 會計信息失真的思考[J]. 財會通訊, 2009,(31) .

【會計規(guī)則性信息失真】相關文章:

會計信息的失真10-08

會計信息失真10-08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10-08

會計信息失真及原因10-08

會計信息失真支招10-08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與對策10-08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研究10-08

探究會計信息失真問題10-08

會計信息失真治理機制10-08

會計信息失真及防范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