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常用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朋友船》體現(xiàn)的是動物間團結合作的精神,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文學閱讀活動,從而懂得朋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老師首先可以指導幼兒自己看畫冊,說說看到了什么?讓幼兒猜一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接著讓幼兒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1、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為什么這條船的名字叫“月亮船”?
3、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離開這條船?
4、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最后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讀圖講故事。
幼兒行為基礎:
1、大多數(shù)幼兒不能感覺到朋友之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2、大多數(shù)幼兒的讀圖能力不強。
3、大多數(shù)幼兒語言表達得不流暢。
4、部分幼兒聽完故事的第一遍能講出故事的名稱及故事里的人物,但講不清楚故事的重要情節(jié)。
5、少數(shù)幼兒會答非所問。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參與文學閱讀活動。
2、知道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活動準備
1、《朋友船》的故事(見幼兒畫冊)。
2、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自己看畫冊。
師: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都拿到一本幼兒畫冊,請你翻到**,小朋友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想想你在圖畫上看到了什么,請你猜一猜發(fā)生了什么事?
2、欣賞故事。
師講故事,或者讓幼兒聽磁帶,講清楚聽的要求:小朋友們聽的時候要想一想發(fā)生了什么事?
師:故事聽完了,請你回憶一下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用投影儀示范閱讀,讓幼兒再聽故事。
師:聽這一遍的.時候要好好想一想:為什么這條船叫“朋友船”?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離開這條船?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師:這一遍故事又聽完了。大家討論討論:a為什么這條船叫“朋友船”?b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離開這條船?c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幼:我看到了許多小動物,有小獅子、小熊、小馬、小豬、小狗、小兔、小猴、小鳥、海豚、大章魚;我看到了森林;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船;我還看到了礁石把船撞破了……
幼:森林里的小動物小獅子、小熊、小馬、小豬、小狗、小兔、小猴、小鳥非常想去看大海,他們分工合作一起造了一艘船,并起名為“朋友船”,當“朋友船”駛進大海時,忽然刮起了大風暴,海浪越來越大,把“朋友船”沖到礁石上,被礁石撞破了,當海豚和大章魚呼喊小狗小猴,讓它們離開破船的
師總結:小朋友之間也要互相幫助,特別是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4、再次讓幼兒看書講故事。
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看書講故事,邊看邊想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發(fā)生了怎樣的一件事情?
附故事:朋友船。
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他們都是好朋友。他們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終于造好了。大家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獅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馬和小豬接著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鳥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順著小河駛進了大海。忽然,大風暴來了,海浪越來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開始進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狗說:“不!我不能離開我的朋友!币恢淮笳卖~向小猴喊道:“小猴!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猴說:“不,我不會離開我的朋友。”小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駛向了岸邊。從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條船,船上還畫著小動物航海的故事呢。
中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豐富輪胎游戲經驗,發(fā)展力量與平衡控制能力。
2、在游戲中自覺遵守規(guī)則,鞏固社會性認識。
活動準備:
輪胎人手一個,高矮不一的長凳2個、障礙樁10個,教師提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幼兒與教師共同滾輪胎進入場地中間。
2、熱身游戲:開汽車。
將輪胎平放在地上,教師面對全體幼兒,師幼共同坐在輪胎上進行模仿動作游戲。
3、考核第一項:控制方向。
幼兒控制自己的“小汽車”,跟隨教師的`指令向不同的方向轉動。
4、考核第二項:控制速度。
幼兒控制自己的“小汽車”,跟隨教師的指令節(jié)奏進行開動,根據(jù)教師的口令行進、后退、剎車等。
5、考核第三項:
控制平衡。幼兒在小橋上進行開動汽車,平穩(wěn)通過。
6、綜合游戲:我開汽車去郊游。
幼兒開動小汽車依次通過小橋、樹林等場地。
7、放松游戲:保養(yǎng)汽車。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最近我們在開展《幼兒園里朋友多》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探索和體驗中感受到與同伴友好交往,共同相處的快樂。盡管這種開心快樂的幸福感覺圍繞在孩子身邊,但是他們關于幸福的經驗是零散的瑣碎的,還只是停留在膚淺的表層,所以需要老師給幼兒提供適當?shù)臋C會去體驗、釋放和表達幸福是什么,從而可以幫助他們梳理和提升關于幸!@一較為深刻的情感體驗,于是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幸福是什么》。
活動目標:
1、初步體會幸福是開心快樂的感覺,激發(fā)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
2、能夠大膽想像并用較完整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flash,小動物圖片,《幸福拍手歌》、幻燈。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P注價值:激發(fā)幼兒用自己的話大膽表達關于幸福的初步體驗。)
在歡快的氣氛中師生共唱《幸福拍手歌》。
提問: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嗎?當什么時候你會覺得幸福?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幸福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內容。
二、理解故事
。P注價值:能從動物們對幸福的不同理解中初步體驗幸福就是開心快樂的感覺,能夠大膽想像并能用完整的句式“只要……就……”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1、觀看部分flash,老師旁白。
2、請幼兒復述白鶴,山羊的幸福。
3、強調“只要…就…”的句式。
4、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根據(jù)已有經驗幫助其他動物(青蛙、猴子、小貓、大象等)找到各自的幸福是什么。
小結:原來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情,是一種開心,快樂的感覺。
。ǘ1、觀看其余片斷。
2、提問:長頸鹿有什么困難?誰來幫助它?小兔幸福么?它的幸福是什么?
小結: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別人,讓別人感到開心快樂,自己就會開心快樂,幸福就是讓身邊的人都開心。
三、情感遷移(關注價值:激發(fā)幼兒發(fā)散思維,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表達關愛他人的情感。)
1、提問:我們身邊的人,比如爸爸媽媽,還有你的好朋友為我們做很多事情讓我們感到幸福,那么我們做些什么讓身邊的人感到幸福呢?幼兒回答。
小結:只要身邊的人們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大家就會很幸?鞓。
2、提問:遠在四川的小朋友剛剛遭受了地震的災難,他們有的失去了親人朋友,有的不能繼續(xù)讀書,還有的連水都喝不到,你有什么辦法讓他們感覺到幸福呢?幼兒回答。
小結: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這個世界就變的很美好,人們也都會很幸福。
四、活動結束:
幸福有很多種表現(xiàn)的方法,請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把幸福大膽的表示出來。
五、活動延伸:
續(xù)編故事《幸福是什么》。
活動反思:
幸福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情感體驗,他們關于幸福的經驗是零散的瑣碎的。但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了一些關于幸福的`具體的形象的理解。我先讓孩子們初步的說一下自己對幸福的粗淺理解,他們能夠用快樂,開心解釋自己對幸福的理解,也能夠說出當什么時候自己有這種幸福的情感體驗,在接下來的故事中,孩子們也積極大方的說出動物們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情,并把這些當作它們的幸福,而且從小白兔幫助長頸鹿,從愿意幫助身邊的人們和受災的人們等方面也體會到幫助別人讓身邊的人開心快樂也是自己的幸福,在情感上孩子們豐富了關于幸福的體驗,在經驗上也得到了拓展和提升。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中指出:積極地嘗試運用語言及其它非語言方式表達和表現(xiàn)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在這方面我為孩子提供了比較輕松的氛圍和廣闊的空間,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的孩子說話的完整性還需要加強,他們有的用單個的詞語來代替完整的語句,但在老師的引導下也有了把話說完整的意識。關于比較抽象的概念,孩子們的經驗還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面,但是他們也不拒絕接受美好的事物,所以幸福是什么這節(jié)活動對我來說是個挑戰(zhàn),這需要豐富孩子經驗的同時,還需要優(yōu)美的意境,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想像力的大膽發(fā)揮和對文學欣賞能力的鍛煉。當然,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幼兒的回答中,我還缺乏及時的有效的追問。這也是我今后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每一次活動都有新的認識和收獲,希望今后有更大的進步。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8、9的數(shù)量。
2、進一步學習將相等的物體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系。
3、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5、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卡片若干。(六只青蛙、六只白鵝、七只鴨子、七只烏龜、八條小魚、九只蝦子。)
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9頁,筆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組: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
【活動準備】
1、集體活動。
。1)看數(shù)字拍手
中班數(shù)學教案《春天的池塘》含PPT課件
(2)目測數(shù)群。
教師出示實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引導:圖上有什么?有多少動物?怎樣數(shù)才能又快又對?先看哪邊?有幾個?接著再數(shù)……
幼回答
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把一樣多的小動物排在一起,誰愿意來試一試?
(3)按序排卡片。
請幼兒上來給實物卡片排隊,啟發(fā)幼兒想一想,一樣多的應該怎樣排?知道將數(shù)量相同的卡片上下擺放。并引導幼兒說說:你是怎樣排卡片的.?為什么將青蛙和白鵝放在一起;鴨子和烏龜放在一起?……
集體進行小結:青蛙和白鵝數(shù)量都是6,鴨子和烏龜數(shù)量都是7……
2、操作活動。
給圓點找朋友,并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隊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上來說說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jié),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jié)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通常將北半球的公歷3月~5月定為春季,而南半球則是公歷9月下旬~12月下旬定為春季。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30
[經典]中班教案08-04
(精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經典】09-25
(經典)中班教案09-03
中班教案(精選)08-25
中班的教案02-12
幼兒園中班教案《螞蟻》中班螞蟻的教案11-15
中班教案【實用】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