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5篇【精】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邊濃濃的春意。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走進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和藝術氣息,感受語文學習的博大和美麗。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所蘊涵的道理;
2、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15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邊游玩。你還記得泗水邊那宜人的春光嗎?能不能通過朗誦讓大家都陶醉在這迷人的春景里呢?
2、學生配樂朗誦。
二、孔子論水
1、過渡:泗水河里碧波蕩漾,泗水河畔春意融融。浪漫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語言更給我們啟迪。
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品味這段話,把你的收獲或疑惑寫在邊上。
。2)交流:
水滋潤萬物,哺育眾生,像君子一樣無私仁厚;
水和順溫柔,真似君子溫文爾雅恬淡的性情;
水穿山巖、鑿石壁,胸懷志向、多像君子百折不撓的堅貞情操;
水能蕩滌污垢,還萬物本真潔凈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風范。
(說得真好,我想你們讀懂了孔子的這段話。)
(3)對比讀:如果老師把這句段話改一改,你覺得行不行?
出示:水好像有德行,好像有情義,好像有志向,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
。ń涣鳎嚎鬃佑昧舜虮确降姆椒ǎ伤奶攸c講到君子的品性,學生容易理解,具有說服力。我想你們讀懂了孔子的心思。)
。4)……省略了什么?水的其他特點,也就是君子的其他品性。你能用“水,它好像。”的句式來寫一寫嗎?
交流,你們真聰明,跟孔子一樣,能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老師佩服你們。
。5)孔子和弟子們談論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他會怎樣對弟子說?
“意味深長”是什么意思?他說的話含義豐富而深刻,說得很含蓄。說的時候語速是怎樣的?情感是沉穩(wěn)的?分別練習,體會孔子會怎么說。
指名讀,逐句指導讀,連起來讀。
指名配樂讀。(評:老師聽出來了,孔子不僅在論水,更是在教育弟子們成為真君子。)
練習背誦。(讓我們把孔子的這番話記在心間,啟迪我們的成長,好嗎?)
配樂齊背。
三、師生言志
1、聽了孔子的.諄諄教誨,弟子們受到了什么教育呢?默讀11——13節(jié),體會子路和顏回是不是真君子?并要能說出自己的理由。
2、交流:
子路:急性子——豪爽、心地坦蕩——有情義、樂善好施——是真君子
顏回:深思熟慮——沉穩(wěn)、謙遜——溫文爾雅、有情義——是真君子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孔子的教育是成功的!
3、可惜,顏回的志向歌書上沒有寫出來,你們猜一猜,歌詞里會寫出什么?
交流,顏回的志向歌打動了孔子,他先是側耳傾聽,過了一會兒,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四、評點圣人
今天,我們與古代的教育家孔子進行了一次零距離接觸,相信你們現在對他肯定有了全新的認識。綜觀全文,你覺得孔子是怎樣的老師?
總結:是啊,孔子循循善誘,表現出了杰出的教學魅力;他和藹可親,與學生和諧相處,師生情深,給這絢麗的春光增添了一份迷人的風景。所以說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 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2、 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會默寫《贈汪倫》;理解古詩句,了解詩句所描寫的朋友之間離別的情景和詩人還鄉(xiāng)時的所見、所感。
3、 結合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詞典,理解詩句,體會詩句的含義;想像詩句所描繪的畫面;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背誦三首古詩,默寫《贈汪倫》。
難點
1、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贈汪倫》
1、 解題:題目中的“贈”是什么意思?贈了什么給汪倫?
2、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看后面的注釋。
3、 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詩句的意思。
4、 在全班發(fā)言,(老師貼出詩句,請同學講解)
5、 練習背誦這首詩。
二、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 導入新課
2、 解題:題目中的“之”是去,往的意思;“廣陵”是今江蘇揚州,在黃鶴樓李白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3、 學習生字。
4、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注釋或查字典,理解詩句的意思。
5、 小組內討論詩句的意思。
6、 同學發(fā)言(老師貼出詩句,同學講解)
7、 背誦這首詩。
三、作業(yè)練習:
1、 背誦兩詩古詩。
2、 寫出下面字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回鄉(xiāng)偶書》
1、 解題:這是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賀知章辭官回家后,感概很深,于是出于偶然寫了這首詩,寫了自己還鄉(xiāng)時的感觸。
2、 學習生字。
3、 自己讀讀這首詩,再看注釋或查字典。
4、 在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
5、 在全班發(fā)言。
6、 朗讀、背誦這首詩。
7、 試著把這首詩編個故事,參考下面的圖,練習表演。
二、背誦本課的三首詩(個人背、小組背、全班背)
三、練習默寫《贈汪倫》,互相批改
四、作業(yè)
1、 背誦《回鄉(xiāng)偶書》
2、 從詩中摘錄兩組反義詞。
3、 寫出后兩句詩的意思。
26 桂花雨
教學要求
1、 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 自學課文中的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3、 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2、 想像課文描寫怕情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有關桂花的掛圖
一、引出新課堂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思考:
1、 課題“桂花雨”是什么意思?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2、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 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不懂的問題。
三、理解詞語
四、學習課文
1、 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哪幾段是寫這件事的?
。1)小組內討論。
。2)全班發(fā)言。
2、 學習第1、2自然段:讀了這段你對“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 學習第3—6自然段。
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找出相關的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 學習第7、8自然段。
你如何理解母親說的話?杭州小山上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嗎?
5、 請大家?guī)е星槔首x課文。
五、作業(yè)
27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學要求
1、 學習小男孩在誤以為獻血后自己就會死去的情況下仍堅持獻血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2、 學習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理解“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表現的思想品質。
3、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練習運用“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 抓住描寫小男孩獻花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活動的變化。
難點:
1、 理解“啜泣、嗚咽、哭泣、抽泣”幾個近義詞的細微的差別。
2、 理解“她是我的朋友”這句話表現的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朋友”是大家多么熟悉的稱呼,多么親切的稱呼?墒牵阒朗裁词桥笥褑?(同學們自由發(fā)言,各抒已見)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這是一篇寫戰(zhàn)爭時期的故事的課文,讀了以后,我們會對“朋友”有更深的認識,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思考:1、題目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
1、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2、標出全文共幾個自然段,想想每段寫了什么。
3、畫出不懂的問題。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學習生字(出示卡片) 2、理解詞語。 3、檢查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
1、請同學讀第1—4自然段。
思考:(1)課文講的事的起因是什么?
(2)從哪看出當時情很嚴峻?在書上畫出。
2、共同討論。
六、作業(yè)
1、看拼音寫漢字。 2、在括號填上合適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1、細讀第5—11自然段,找出描寫小男孩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的心理活動情況。(全班討論,自由發(fā)言)
3、 請同學讀第12—14自然段。
重點體會男孩回答醫(yī)生的問題時說的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以為會把他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樣他就會死去,但即使是這樣,他仍愿意獻血,原因是“她是我的朋友”。這話說得多么輕松,但從這樸實的話里,可以看出“朋友”一詞在阮恒心中的位置和分量,它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從中看出阮恒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學了這課有什么收獲?
三、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詞填空(搶救、挽救)
(1)優(yōu)共產黨尚秀云靠細致的工作和愛心( )了一個又一個
失足青少年。
。2)如果不立刻( ),受重傷的小姑娘就會死去。
3、修改病句
男孩阮恒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用盡力氣竭力制止哭泣。
28 爭吵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自學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么事。
2、 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布置自學
1、讀讀文中帶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畫出自己不理解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同學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1、理清課文層次。(全班討論)
。1)默讀課文,標出全文共幾個自然段。
(2)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克萊諦發(fā)生爭吵的原因?
(3)哪幾個自然段寫發(fā)生爭吵后“我”和克萊諦的表現?
。4)哪幾個自然段寫放學后,克萊諦主動找“我”,我倆和好了?
2、學習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1)請同學讀這部分課文。
。2)先同桌討論,后全班討論:“我”克萊諦發(fā)生爭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發(fā)生吵后雙方表現各是怎樣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3、學習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1)請同學讀這部分課文。
。2)自己默讀,在書上批畫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的心情。
。3)讀讀自己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4)老師引導,弄清下面兩個問題。
A、“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边@是為什么?
B、克萊諦兩次說“我在外邊等著你”,而“我”也回答:“我也等著你!”兩人想的一樣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4、學習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1)讀這部分課文,找找描寫兩個人表現的詞句,你體會到什么?
。2)全班分兩組,一組說“我”的表現,一組說克萊諦的表現。
5、讀最后一段,理解父親的話。(全班討論后老師總結)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造句
積累,運用七
教學要求
1、教學學生懂得無論他人對自己的付出多么微小,我們都應該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謝;通過實踐活動,認識規(guī)范用字的重要,培養(yǎng)認真做事的習慣。
2、學習成語,會讀、會背、了解它的意思;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練習以《第一次×××》為題寫作文,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進行用字情況的調查,培養(yǎng)從事實踐活動的能力。
重點難點
1、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理解的中心思想。
2、 練習寫《第一次×××》的作文,要會選材,寫出合要求的作文。
3、 組織好實踐活動,寫出調查報告。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讀、會背12個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
2、 閱讀短文,理解短文的內容,體會短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具準備:成語卡片
教學過程
1、 學習成語xx
2、 說說成語的意思。
3、 按“一、二、三……的順序背誦,看誰先會背。
二、閱讀短文
1、 自由讀短文,自學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2、 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掌握情況。
(2)朗讀情況。
3、 共同討論文后的兩個題目。
4、 感恩節(jié)簡介。
5、 共同討論,自由發(fā)言(到了感恩節(jié),你準備給誰什么感恩禮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明確習作要求,指導選材,指導習作。
2、 要把事情寫清楚,寫出自己第一次×××的真實感受。
教學過程
一、習作指導
1、審題意,明確寫作內容和范圍。
請同學比較《第一次×××》和《一次×××》兩個文題有什么不同!兑淮巍痢痢痢废抻趯憽兑淮巍罚荒軐憙纱、三次,但可以是任何一次;而《第一次×××》則限制在“第一次”這個范圍內。
2、選好材料。
選材的思想要寬,選哪個方面的材料都可以:
第一次學習某項技能,內容有:剪紙、編中國結、釘扣子、做航模、寫毛筆字、學騎自行車、滑冰……
第一次從事某項勞動,內容有:種樹、洗衣服、擦玻璃……
1、 為了做到寫清楚,應事先列個作文提綱,確定寫作順序。
2、 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第一次×××時的心情、感受,要真實。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認識筆畫“豎彎”和四個新偏旁。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理解重點詞語和聯(lián)系朗讀。
教學難點:
感受老爺爺美好的心靈,感悟人與樹之間的和諧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啊,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同學們想聽嗎?(想)那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歌曲聽完了,同學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好聽)那你們聽出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內容?對,這是一首關于小樹苗的歌,歌曲的名字就是《愛護小樹苗》。那平時,你們是怎樣對待花草樹木的呢?(澆水、施肥、捉蟲)
2、同學們都是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孩子!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于小樹的故事,同學們想知道故事的名字嗎?(想)接下來,老師就將故事的名字寫出來,請小朋友們邊看老師寫,變邊將它默默地讀一遍。同學們會讀嗎?誰起來讀給大家聽?
3、讀得真好聽!尤其是“爺爺”這個詞的輕聲讀的特別標準。我們看看“爺爺”這組詞和我們所學的“爸爸”這組詞都要讀輕聲,同時他們還有一樣的結構和偏旁,看看哪個小朋友火眼金睛,找出共同的偏旁?(上下結構“父”字頭)非常棒,請小朋友們舉起小手,跟著老師一起來寫這個字。
4、爺爺是一個人,這是一棵小樹,是什么事情把爺爺和小樹聯(lián)系起來了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啊?(想)那小朋友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二、【講授】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第69頁,認真聽老師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將不熟悉的字做上記號。
看,課文里有許多生字寶寶,它們非常調皮,已經從課文里跳出來,迫不及待的想和你們打招呼呢,小朋友們快來認識它們吧!老師請小朋友開火車拼讀這些生字。
2、火車哪里開起來?(學生邊讀,邊正音。重點是:暖、穿、冷、爺)同學們剛才部分字音不準確,我們已經糾正了,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拼讀,注意一定將后鼻音和三拼音節(jié)讀準確哦。
3、嗯,同學們真棒!接下來老師要加大難度了。去掉這些生字的拼音帽子,同學們還認識嗎?(認識)那老師考考你們,老師指到哪個字,請同學們大聲的讀出來。
4、嗯,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些字。那么接下來看看你們認識這些字中的哪些偏旁啊?你們可以這樣說:“我認識哪個字,它是什么結構什么旁”。嗯,這些學過的同學們掌握的'很扎實,今天我們也要學習四個新的偏旁,看看這個是“力刀旁”,怎么寫呢?這個是“兩點水旁”,這個是“人字頭”,這個是“四點底”。
5、同學們剛才說了這么多,有一個字沒說,就是“開”字。嗯,它是什么結構啊?知道的舉手。(獨體字)非常棒!“開”這個字我們不僅要會認,還要會寫。我們一起來觀察這個字,要寫在田字格的正中間。第一筆“橫”,第二筆“橫”,第三筆“撇”,第四筆“豎”。注意了。上面一橫要比下面一橫短。請同學們看到書本70頁“我會寫”里的字,先描摹“開”,再在后面寫兩個。
6、大部分同學寫得很漂亮。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這些字,你們能夠給他們找個伴組成詞語嗎?請你挑你喜歡的字組詞。 同學們積累的詞語真多。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詞語,看看都認識嗎?我請個小朋友起來讀第一排。這個小朋友讀的真好聽,發(fā)音標準,聲音響亮,老師請你當小老師,你讀一遍,小朋友們讀三遍。 那第二排,那位同學會讀?真不錯。 第三排呢? 三個小朋友讀的真好,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想讀,那接下來請全班同學一起清晰響亮的讀一讀!盃敔,爺爺,爺爺”開始。
7、同學們表現這么好,接下來老師獎勵你們一個摘蘋果游戲?纯,這棵蘋果樹上掛滿了又大又紅的蘋果,每個蘋果上有一個詞語,只要你們讀對了詞語,就可以將蘋果順利地摘下。你們有沒有信心?(有)那就快舉起你的小手摘蘋果吧。
三、【講授】再讀課文,仔細品析
1、同學們速度真快,這么順利的摘完了這些蘋果,那么接下來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回到課文里面吧!我們一起來仔細讀讀這個故事。首先,請大家看看課文一共有幾段?(3段)嗯,請同學們像老師一樣在每段的開頭標上序號1、2、3,這樣每段都一目了然了。
2、接下來,老師請三個小朋友分別來讀這三段,請同學們認真聽,看看他們是否讀正確了。誰起來讀第一段?誰起來讀第二段?誰起來讀第三段?(邊讀邊糾正錯誤)
3、同學們讀的流利。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第一段。出示“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同學們一起讀一遍,嗯,在哪里有什么?(在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嗯,同學們再想想,還有“哪里有什么”?比如:教室里有許多桌子。你知道“哪里有什么”?同學們說的真真豐富,還有想說的下課后說給同桌聽。
4、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幅圖片,是畫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冬天 穿著棉襖、戴著帽子、圍著圍巾)嗯,這時呼呼的大風刮起來了,呼呼,小樹會在寒風里說些什么呢?(好冷啊!)這么冷的天,爺爺又在做什么呢?(給小樹穿衣服)回答的非常正確。是啊,冬天,大家都穿著厚厚的衣服,而這棵小樹卻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這時,這位好心的爺爺他看到小樹好可憐啊,于是給它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來,咱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一遍。(讀的非常棒!這里啊,老師有一個問題:這里寫到“暖和的衣裳”,是我們穿的衣服嗎?(不是)那是什么啊?(稻草)是草對不對?嗯,樹是不穿衣服的,但是稻草可以給小樹帶來溫暖,所以爺爺給小樹裹上了稻草。那穿上了衣服的小樹還冷嗎?(不冷了)它感到很暖和。除了衣服很暖和外,還有什么暖和?(可以說暖和的什么……)小樹很暖和了,它會對爺爺說些什么呢?(老爺爺,謝謝您!)
5、小樹是怎么感謝爺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一幅圖。這幅圖又講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故事呢?(夏天)爺爺和孫子在干什么呢?(學生自由說)嗯,來看看這一段話,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非常棒!同學們聽了這段話,看看小樹是怎么感謝爺爺的?它為爺爺做了什么?(撐開了綠色的小傘)那這棵樹真的是傘嗎?(不是)那為什么說它是傘?(長得特別茂盛,枝多葉多,外形像一把傘)這棵樹長得真茂盛,真好。為什么長得這么好啊?(冬天爺爺好好保護了它)。這里說到“綠色的小傘”,還有什么是綠色的啊?(綠色的什么……)
6、嗯,剛才我們一起把這篇課文詳細的學了一遍,也明白了“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綠色的小傘”指的是“茂盛的大樹”。大家能不能根據老師的提示試著將課文背誦一遍呢?(出示: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爺爺不熱了。)
四、【練習】小結
嗯,課文就學到這里,同學們,學了這個故事,你們要不要學習這位老爺爺愛護花草樹木?(要)其實,你們知道嗎?人和樹木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爺爺保護了小樹,給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樹能夠茁壯成長。同時小樹也會回報人類,為人們做許許多多的事情。例如可以乘涼,可以美化環(huán)境,可以凈化空氣。所以,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爺爺那樣愛護小樹。
五、【練習】拓展
剛才說到要像爺爺一樣愛護樹木,那除了像爺爺一樣給小樹“穿暖和的衣裳”外,我們還可以為小樹做什么呢?(圖片提示:
春天到了,爺爺給_________________,小樹_______________。
秋天到了,小樹給_________________,爺爺_______________。)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找出描寫卡拉馬姐妹優(yōu)美舞蹈的詩句。
2反復誦讀,激發(fā)想象,使學生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藝術享受。
教學設計:
一、觀看舞蹈,交流感受。
多媒體課件:播放20005年春晚《千手觀音》,同學們描繪觀看感受。
二、激發(fā)情 趣導入新課:
邂逅冰心
學生介紹冰心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師范讀:
名作初窺
師范讀,生完成:
1,冰心看了一場怎樣的舞蹈?哪些語段加以描繪?
2、冰心觀舞后的感受是怎樣的?哪些語段可以看出?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四、小組合作展示,教師點撥
帶著發(fā)現的眼光尋美
活動一: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不超過30字)
活動二:請用“卡拉馬姐妹的———美,美在———”說一句話。
提示從身體、服飾、神態(tài)、心靈等方面說美。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五、精讀品析,藝術熏陶。
帶著探究的眼光悟美
1、這篇文章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來描寫卡拉瑪姐妹優(yōu)美的舞蹈。找出你認為寫得精妙的句段,細心體會并加以積累。以:我喜歡“————”這句話運用了————的修辭,收到了————的表達效果來說。
帶著欣賞的眼光讀美
生讀喜歡的段落語句。
六、當堂檢測:
1、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
明確:身體、服飾、神態(tài)、心靈等方面。
2、為什么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之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3、本單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寫舞的,與本文比較有何異同。
七、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段,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忽而雙眉顰蹙……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等,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的享受。
2、課外延伸:
播放楊麗萍的《雀之靈》
感受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現某種舞蹈藝術。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 學習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
2、學會用心理活動、典型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
二、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過程
1、展示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茹志鵑,女,1925年參加新四軍,1955年轉業(yè)到作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任《文藝月報》編輯。1958年3月,在《延河》上發(fā)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標志著她藝術風格開始形成。這篇“沒有愛情的愛情牧歌”,曾被茅盾譽為當時最使他滿意和感動的一篇作品,贊賞這篇小說具有清新俊逸的藝術風格,是“靜夜的簫聲”。
《百合花》是茹志鵑前期的代表作。她寫這篇小說時,正是反右斗爭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員是這場擴大化運動的受害者。冷峻的現實生活使她“不無悲涼地思念起戰(zhàn)時的生活,各那時的同志關系”。她說:“戰(zhàn)爭使人不能有長談的機會,但戰(zhàn)爭卻能使人深交,有時僅幾十分鐘,甚至只來得及瞥一眼,便一閃而過,然而人與人之間,就在這一剎那里,便能膽肝相照,生死與共!彼,《百合花》是她“在匝匝憂慮之中,緬懷追念時得來的產物”。
3、學生閱讀作品,梳理文脈
師:文章寫了哪幾個人物?圍繞這些人物寫了哪幾件事?
生:“我”、小通訊員、新媳婦
生: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通訊員員救人犧牲,新媳婦獻被子
師:好。下面誰能來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生:(短暫討論)“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卑俸匣ㄏ笳髁塑娒耖g純潔的感情,贊美了普通人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人民對革命英雄的崇敬與熱愛。
師:概括得很好。這是文章的主旨。下面我們來看,文中出現了三個主要人物,“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線索人物。
師:對,“我”是整個故事的目擊者!拔摇睂π⊥ㄓ崋T的情感前后是否有變化?文中找出原句為證。
生:“生起氣來”----“發(fā)生了了興趣”----“從心底愛上了這個個傻乎乎的同鄉(xiāng)”----懷著崇敬的的心情懷想他
師:“我”眼中的小通訊員是怎樣一個人呢?
生:靦腆、淳樸、勇敢、熱愛生活、善解人意
師:那“我”眼中的新媳婦呢?
生:害羞
師:就此一條嗎?(學生不解)新媳婦和小通訊員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學生分角色朗讀,并討論新媳婦為何開始不肯借而后來肯借了,從中再看人物形象。
學生舉薦一男一女兩同學分角色朗讀,提議女生讀得太快,不合人物性格,換一女生,略帶羞澀,讀完后學生鼓掌。
生:(討論)新媳婦初到一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陌生的人,她害羞、靦腆,但她的'本性是善良的,這從文中她總是“笑”可看出來。起初不肯借被是不舍,“這是她唯一的嫁妝”,但她又是深明大義的,故最終她還是借了。
生:我認為她與小通訊員的性格還有一共同點,即封建意識。(學生中有議論)不肯借是因為若把被子借給一陌生男子,怕丈夫回來責怪,這和小通訊員的“男女授受不親”是同出一理!但“這里老百姓覺悟高,又很開通”,故還是借了。
學生鼓掌!
師:這就是思考,這就是言這有據的“一家之言”的創(chuàng)新!下面請大家從文中勾勒原句,具體來看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
生:勾勒原句(略)。細節(jié)描寫、語言、肖像描寫、心理活動。
老師小結:
作者擅長通過細膩而有層次的心理活動來刻畫人物(參照板書“我”對小通訊員情感的變化),這就由遠到近,由淡到濃,由表及里地刻畫了小通訊員這個人物形象。其次運用典型細節(jié)是作品的另一重要藝術表現手段(學生誦讀文中細節(jié)部分,如通訊員槍筒里插的樹枝和野花,給“我”開飯時吃的兩個饅頭,衣服上被門鉤撕破的衣洞,新媳婦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等等),這不僅使得作品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前后呼應,波瀾起伏,而且使人物個性鮮明,血肉豐滿。
齊誦文章最后一句結束全課。
作者郵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小學教案05-30
【精選】語文教案10-05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9-26
語文教案[經典]07-24
語文教案(精選)11-20
(經典)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經典)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