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一首歌》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同唱一首歌》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同唱一首歌》教案 1
教學目標
一、 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能在歌唱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能按圖格拍擊節(jié)奏、編創(chuàng)節(jié)奏、傳遞節(jié)奏。
教學內容
一、 聽《頌祖國》
二、唱《同唱一首歌》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重點:學唱和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教學難點:進行編創(chuàng)節(jié)奏和傳遞節(jié)奏
教學過程
一、 學生聽音樂走進教室。
二、聽音樂做拍手的律動。
三、復習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1、 還是要求小朋友不要唱的太響,音量要適中,音與音之間要唱得連貫,后兩句要唱得更為親切、自然,尤其是“親親您”要唱得輕而有彈性。
2、 請小朋友上來進行表演唱,讓小朋友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并給予積極的表揚和肯定。
四、聆聽《頌祖國》
1、初聽。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曲,請小朋友聽了之后告訴老師這是那個民族的歌曲,聽了這段音樂是想跳舞還是想散步? 讓小朋友輕輕拍著手合上音樂。 小朋友聽了之后進行討論。 師:這首歌曲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也就是新疆民歌。 師教小朋友幾個新疆的舞蹈動作。
2、復聽時,啟發(fā)學生動起來,將自己對樂曲的.愉快感受表現(xiàn)在動作上,可以選擇課本上的兩個動作,也可以讓小朋友自己編動作,提醒小朋友動作要合上音樂。
3、請小朋友上來聽著音樂進行表演。
五、學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1、師:剛剛我們聽了一首《頌祖國》,有四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唱起了歡快的歌曲。請小朋友聽《同唱一首歌》。讓小朋友打開書18頁。
2、聽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緒。要求學生第一拍拍腿,第二、第三拍拍腿。使學生有一定的節(jié)拍意識。可多聽幾遍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3、學唱歌曲。注意歌詞中“像呀”的“呀”輕輕地帶出,“媽媽”兩字要唱得親切,結尾稍慢一些。
4、為歌曲填唱新詞:將歌中的空格填上同學們的名字,主要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覺得唱起來更親切,更有興致。
5、啟發(fā)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動作。
A、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集體編創(chuàng),一組組展示編創(chuàng)的動作,以表達歌曲的情感。
B、師對學生的編創(chuàng)應給予鼓勵和積極的肯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 課堂小結:讓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動作和歌詞,可以很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的非常積極。
《同唱一首歌》教案 2
教學目標:
1.能讓學生用自然的親切的聲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2.欣賞《頌祖國》,感受音樂熱烈且歡快的情緒。
3.了解各民族團結一心,增強對祖國媽媽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背唱歌曲,通過聲音、律動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1.歌曲《同唱一首歌》第四樂句節(jié)奏。
2.編創(chuàng)歌詞。
教學用具:教學課件、鋼琴、歌片、錄音帶、打擊樂器、道具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課本中的圖片(大屏幕)。
提問:我們國家共有多少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個民族?在圖中第幾個孩子是漢族的?
學生回答,并在圖中指出漢族的娃娃。
提問:圖中還有哪幾個少數民族的孩子?
學生回答并指出是第幾個。
(感受及了解四個民族典型舞蹈動作)
(1)、多媒體展示蒙古風景(出示地圖上的蒙古自治區(qū)),欣賞蒙古族舞蹈。
(2)、多媒體展示西藏風景(出示地圖上西藏自治區(qū)),欣賞藏族舞蹈。
(3)、多媒體展示新疆風景(出示地圖上維吾爾族自治區(qū)),欣賞維吾爾族舞蹈。
(4)、多媒體展示云南風景(出示云南地理位置),欣賞傣族舞蹈。
二、寓教于樂:
1. 初聽音樂,熟悉歌曲旋律。
這四個地區(qū)的小朋友歡聚一堂,來到這里,為我們《同唱一首歌》。
提問:這些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播放范唱。
介紹來自這四個民族的小朋友。
(小冬木、小卓瑪、小古力、小蓮花)
2.聽教師范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伴奏,感受三拍子韻律)。
3.學生跟教師(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認識休止符,重點讀準最后一名節(jié)奏。
5.先跟琴模唱旋律,現(xiàn)跟琴唱歌詞。
6.復唱歌曲,提示重點,解決難點。(注意歌詞中的.“像呀”的“呀”輕輕地帶出來,“媽媽”兩個字要唱的親切一些,結尾稍慢一些。注意用自然親切的聲音表達情感)
7. 完整演唱歌曲并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8.游戲。隨音樂做歌唱接龍,分小組表演。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小組討論、創(chuàng)遍歌詞,教師指導。(把自己的名字及同學的名字遍入歌曲當中。)
2、分組表演創(chuàng)編歌曲。(以小組形式用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并作評價)
3、聆聽《頌祖國》
新疆維吾爾族的人們,在國慶這天,專門為我們祖國母親獻上了熱情的舞蹈。
4、播放視頻,欣賞《頌祖國》。
5、全體學生隨音樂拍手。
四、完美結課:
1.提問: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2.小結:我國有56個民族。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自己民族的服飾和舞蹈。各民族只有團結一致,我們的國家才會更美好!才會更富強!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用舞蹈引路,讓學生知道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帶入了主題。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節(jié)奏,歌曲模唱,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并能填詞演唱來掌握歌曲。到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能用樂器為歌曲伴奏與最后開的一個小型音樂會來加以鞏固歌曲。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熟悉它,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音樂情緒和與少數民族的孩子們在一起唱歌跳舞快樂喜悅的心情。
《同唱一首歌》教案 3
教學目標:
1、能讓學生用自然親切的聲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2、了解各民族團結一心,增強對祖國媽媽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唱歌曲,通過歌聲、律動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背唱歌曲,編創(chuàng)歌詞。
教學方法:
聽唱法,練習法,引導啟發(fā)式、競賽活動……
教學準備:手風琴、課件……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養(yǎng)成勤動腦筋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
1、聽音樂做動作;與教師問好。
2、感受音樂不同,回答問題。
(1)聽《頌祖國》隨音樂做動作。
(2)聆聽《同唱一首歌》錄音,感受這首樂曲與上一首樂曲有什么不同?
。3)回答問題。
(4) 復聽歌曲,感受三拍子,聽邊進行拍手拍腿的律動。
3、學唱歌曲:
。1)看大屏幕,聽范唱歌曲。邊聽邊進行拍手拍腿律動。
。2)看大屏幕,聽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小聲哼唱歌曲。
。3)聽歌曲范唱錄音,用手指點歌詞,通過歌詞位置了解歌曲節(jié)奏及旋律。
。4)邊指著歌詞邊跟教師按節(jié)奏讀歌詞至熟練。
。5)跟鋼琴視唱歌曲。
。6)完整唱歌詞。(聲音要輕)(7)邊唱歌曲邊打三拍子的節(jié)奏,表現(xiàn)三拍子的強弱。(8)用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
4、拓展歌曲。
(1)談話:小冬木、小卓瑪、小古力、小蓮花,都是我們國家少數民族小朋友的名字,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2)談話:56個民族56朵花,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自己民族的服侍、舞蹈。
。3)出示民族服侍。
。4)示范舞蹈動作。
。5)提問:誰愿意把你會的民族舞蹈或民俗方面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6)總結:同學們說的、跳的都非常好。
5、指導學生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1)談話:你能把歌曲開頭四個少數民族小朋友的名字換成班里同學的名字嗎?
。2)教師舉例。
(3)教師巡視指導
。4教師小結學生編創(chuàng)情況,給予鼓勵和積極的肯定,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6、教師總結。
(1)提問: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小結:小冬木、小卓瑪、小古力、小蓮花,還有你、我、他和她,同生長在祖國媽媽的懷抱中,媽媽愛我,我愛它。讓我們同唱《愛我中華》抒發(fā)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吧!
。3)播放多媒體課件,聆聽感受歌曲,拓展到生活中。
7、與學生道別,播放音樂。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創(chuàng)設了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學生的情感,從談話中、表揚中、活動中充分讓學生說、玩、唱、跳、想象和創(chuàng)造,孩子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使學生能愉快、自然、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過群體活動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這首歌曲的歌詞中小朋友的名字都代表的是一個民族,所以為了讓學生記的清,記的牢,在讀每個名字的同時都教會學生配以簡單的民族舞動作,學生樂此不疲。
《同唱一首歌》教案 4
理論依據:
從古到今,愛國教育一直是永恒的主題。熱愛祖國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一種深厚情感,將愛國主義教育寓教于樂,大班幼兒更容易掌握和理解!锻皇赘琛肥且皇讋(chuàng)作歌曲,3/4拍,宮調式,歌曲節(jié)奏歡快,旋律優(yōu)美,歌中唱到四名少數民族小朋友,喻示著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歌唱祖國“媽媽”。通過演唱、感受歌曲,讓幼兒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親如一家。
實施策略:
根據孩子比較活潑、善于表演的特點,在活動中,通過看——看圖片;聽——聽音樂;說——說知識、說體會;唱——唱歌曲;跳——跳舞蹈的綜合活動,讓小朋友們多角度、多渠道地感受和表現(xiàn)各民族的特點,鞏固知識、探索未知,并以此激發(fā)孩子對祖國和人們的熱愛,增進民族大團結。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優(yōu)美的情緒,理解歌詞,記住歌曲中任務的順序。
2、學習切分音及休止符的演唱,并能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三拍子。
3、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親如一家。
活動準備:
1、課前了解本次教學活動中四個小朋友所屬的少數民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以及這些民族的服飾、歌舞等。
2、《同唱一首歌》教師教學資源、課件、鋼琴。
活動重難點:
重點:記住歌曲中人物的順序,并能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
難點:學會切分音及休止符的唱法。
活動過程:
一、隨《同唱一首歌》進活動室!霸蹅兊挠變簣@是個大家庭,我們在這個大家庭里相親相愛,我們的祖國也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里有56個民族。”
。1)認識四個少數民族。逐個出示圖片,按節(jié)奏說出四個小朋友的名字。
。2)用好聽的'聲音唱出4個小朋友的名字,并處理空拍。
二、學習歌曲:
。1)完整欣賞音樂,讓幼兒說出對歌曲的感受。
。2)分段欣賞,教師清唱,處理歌詞,提問:“歌聲里都有誰?都唱了什么?”
。3)出示圖譜。
。4)拍打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用拍手表示強拍,嘗試用拍身體的其他部位表示弱拍。用拍手拍肩的形式演唱。
(5)處理切分節(jié)奏,在圖譜中找出切分節(jié)奏。
。6)看圖譜演唱歌曲,注意空拍及切分音的演唱。
。7)小朋友做小小歌唱家,用柔和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老師指揮。
(8)教師彈琴,小朋友跟唱兩遍。
三、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老師給予幫助。
老師演唱,小朋友自由伴舞。
四、認識56個民族,進一步感受歌曲。
。1)“咱們中國除了這四個民族以外還有什么民族?小朋友是哪個民族的?班里還有什么民族的小朋友?認識其他民族。
(2)播放《愛我中華》音樂,教師與小朋友一起舞蹈。
(3)隨音樂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播放三拍子樂曲,利用區(qū)域內的民族服飾及民族樂器,進一步鞏固三拍子節(jié)奏。
《同唱一首歌》教案 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優(yōu)美的情緒,理解歌詞。
2、學習切分音及休止符的唱法,并能用柔和親切的聲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小朋友要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1、了解活動中四個小朋友的民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以及民族服飾。
2、《同唱一首歌》音樂盒帶。
3、教師教學資源。
4、三拍子的節(jié)奏卡。
5、歌曲的節(jié)拍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唱歌嗎?(喜歡)今天老師就教小朋友們學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同唱一首歌》,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四位少數民族小朋友和我們一起唱歌,小朋友們歡迎他們嗎?(歡迎)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介紹新朋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引導幼兒猜想這些小朋友是哪個少數民族,從課件中找出他們的民族特點。
小冬木是蒙古族小朋友,小卓瑪是藏族小朋友,小古力是維吾爾族小朋友,小蓮花是彝族小朋友。請幼兒說出新朋友的民族。
2、發(fā)聲練習,練習用三拍子的節(jié)奏唱出四位新朋友的名字。
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視覺(大—小—小)的關系,形象的感受三拍子(強—弱—弱)的關系。用聲音高低來表現(xiàn)。
三、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歡快優(yōu)美的.情緒。
2、提問: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有什么人?在做什么?
3、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四、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出示歌曲的節(jié)奏圖譜,學習三拍子歌曲切分音和頓音的唱法。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請幼兒說出聽完歌曲后的感受。
2、引導幼兒看圖譜,幼兒跟隨老師進行跟唱,學習歌曲旋律。指導頓音和切分音的唱法,并拍打出歌曲的三拍子節(jié)奏。
五、教師指導幼兒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1、男女對唱,分組對唱,等形式來愉快的唱歌。
2、欣賞同伴演唱:請個別的幼兒到臺前來演唱。
六、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小朋友,教師引導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漢族小朋友要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小朋友和睦相處,做好朋友。
今天,四位新朋友和我們一起唱歌,覺得很開心,我們小朋友高興嗎?下次我班再學新歌曲時,再請少數民族的小朋友來一起唱歌,好嗎?現(xiàn)在,四位少數民族新朋友要回家了,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送新朋友回家吧!(播放輕音樂,教師帶領孩子有秩序地走出活動室)
《同唱一首歌》教案 6
課 題:《同唱一首歌》
課 時:一課時(40分鐘)
教學目標:
1、能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聲表達出團結友愛之情和熱愛祖國之情。
2、能根據自己最樂于交往的好朋友的名字或少數民族小朋友的名字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并會演唱和表演。
3、簡單了解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并初步懂得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道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演唱和表演歌曲《同唱一首歌》,并進行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
教學難點: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并會演唱和表演。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電腦、實物投影儀、打擊樂器。
課前準備:帶好鉛筆、橡皮。
教材分析: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創(chuàng)作歌曲,全曲是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3/4拍,宮調式。這首短小精悍的兒歌節(jié)奏舒緩,旋律清醒,用貼近語言的節(jié)奏、旋律發(fā)展而成。歌曲中唱到四名少數民族小朋友,暗示著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祖國,共同歌唱祖國媽媽。
教學過程:
一、體現(xiàn)引入部分: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著歌曲《拉鉤鉤》的音樂,邊唱邊作自由律動。(復習歌曲,同時拉近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的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二、提問引入:
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拉鉤鉤》的歌曲。小朋友們想想看,你除了和老師、同學“拉鉤鉤”,還可以和誰“拉鉤鉤”?(自由回答,培養(yǎng)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力)
三、感受新課部分:
、賾夷钜胄抡n:請四位小朋友協(xié)助老師,其余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事先讓這位小朋友穿上蒙古、藏、新疆、朝鮮各族的.衣服和頭飾,不讓孩子們看見,其他孩子閉上眼睛,老師說:“一二三,快快來”,四個小朋友從教室外合著歌曲《同唱一首歌》的音樂邊唱邊表演地跳進來。
、诶蠋熞龑溆嘈∨笥研蕾p他們的表演唱。
、鬯奈恍∨笥炎骱唵蔚摹白晕医榻B”,讓其余同學猜一猜他們分別來自那里。其余小朋友也可以向大家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有關民族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新奇、好勝心理,整合與音樂相關的文化知識。)
④教師電腦展示一系列少數民族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
、萁處熥饕欢ǖ男〗Y: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國媽媽的懷抱。
四、用聽唱、模唱法學會歌曲:
1、教師范唱或引導學生聆聽歌曲原聲帶。(以完整的、有感情的范唱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愿望。)
2、采用適合學生演唱的調高進行聽唱教學。(聽唱教學中可提示學生在呼喚姓名處唱得輕松、親切,唱到祖國時聲音可大些,表現(xiàn)心中的激動——對祖國媽媽的熱愛。)
五、二度創(chuàng)作歌曲:
㈠分小組自由即興表演《同唱一首歌》:跟著音樂作自由律動,編創(chuàng)動作,表達團結友愛的情感。
方法:每組分別推薦幾名小朋友敲碰鈴和鈴鼓,為歌曲伴奏(節(jié)奏由學生自由打擊——讓學生自由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jié)奏韻律),其余小朋友手拉手或自由表演,角色可以輪換。
、娣中〗M進行編創(chuàng)歌詞:
每個小朋友把自己好朋友的名字編入歌曲《同唱一首歌》中進行演唱,也可為課本圖片上少數民族的小朋友起個名字編入歌曲中進行演唱。(小組討論后,由各小組長確定一種方案,共同練唱并排練。教師巡視、協(xié)調。)
分小組展示成果——表演改編的歌曲《同唱一首歌》(唱、奏 、演結合,培養(yǎng)學生自信地唱歌、與同學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方法:以表演賽的形式,每組推薦幾名小朋友分別敲碰鈴和鈴鼓,為歌曲伴奏,其余小朋友圍著本組自由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大家可唱的不一樣,讓小朋友盡情地表現(xiàn)自我。同時由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和他評。
六、結束小結,課題延伸:
⒈教師小結本課內容與思想。
用多媒體展示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祖國,共同歌唱祖國媽媽。
、残蕾p歌曲《愛我中華》。
邊欣賞歌曲《愛我中華》邊合著音樂跟著教師自由舞蹈,漸漸走出教室。(讓學生感受除今天學習的《同唱一首歌》外,還有許多關于民族團結的歌曲。)
附:
《同唱一首歌》歌詞:
小冬木小卓瑪,小古力小蓮花,
從小同唱一首歌,親愛的祖國像呀像媽媽。
《同唱一首歌》教案 7
教材分析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創(chuàng)作歌曲,3/4拍,宮調式,四樂句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jié)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貼近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發(fā)展而成。歌中唱到四名少數民族小朋友,喻示著各民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祖國,共同歌唱祖國媽媽。
學情
本課正值十一國慶之際,所以學起這一課是學生自然會聯(lián)系到國慶這一主題,學習興趣會非常的濃。本節(jié)課的內容要讓學生感受三拍子的節(jié)奏,要讓學生通過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學生現(xiàn)有階段的水平和能力。一年級大部分學生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幼兒的特征。其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尚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從行為上看,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好奇、好動、好模仿的特點。從情感上看,他們易興奮、易激動、不夠穩(wěn)定,對具體的人和集體能夠產生感情;對音樂等藝術,能夠表現(xiàn)出愉快的心情并產生美感。從意志力上看,他們顯露出一定的堅持性和自制力,但在總體上說,其意志品質還是比較薄弱的。這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要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能夠聆聽短小的音樂,音樂材料要有趣,形象鮮明;達到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其他音樂表現(xiàn)和即興創(chuàng)造活動
教學目標
1、 教學目標。
第一、在游戲中,聽辨、感受二拍子與三拍子不同的強弱特點,能創(chuàng)編簡單的身體動作加以表現(xiàn)。在此基礎上,認識3/4拍。
第二、以圖形譜及節(jié)奏步伐等手段輔助教學,在舞蹈中進一步體會三拍子的特點和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
第三、將音、畫、文有機結合,表達兒童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并且感受歌曲的愉快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聽辨、感受二拍子與三拍子不同的強弱特點,能創(chuàng)編簡單的身體動作加以表現(xiàn)。
難點:感受休止符并唱準休止符。
重點、難點的解決方式。
感受三拍子對歌曲的表現(xiàn)作用,創(chuàng)編動作,能較準確地表達其優(yōu)美、歡快的情緒。體會休止符,能用清脆、跳躍的歌聲表現(xiàn)歌曲塑造的藝術形象。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黑板、大象腳印、大屏幕、鋼琴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聽音樂組織學生快樂地走進教室。選用歌曲《蘇珊娜》[設計意圖:用此曲作為進教室的組織音樂,既可以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音樂學習氛圍,又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特點,為學習這首創(chuàng)作兒童歌曲作好鋪墊。]
二、基本練習:
1、進行二拍子、三拍子的發(fā)聲練習。[設計意圖:發(fā)聲練習從二拍子入手,模擬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在演唱中自然過渡到三拍子的練習,初步體會節(jié) 拍給旋律帶來的變化。]
2、創(chuàng)設情境,小導游領著大家來到了少數民族居住地,來進行音樂游戲。聽辨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節(jié)奏的不同強弱特點。[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促使學生將視聽、動靜、音樂、舞蹈有機結合,于音樂聽賞中感受,于創(chuàng)編中表現(xiàn),從而使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得以深入淺出,順利解決。]
2、 音樂游戲;復習鞏固休止符。
三、新授:
1、 導課:(少數民族孩子同唱一首歌)
2、 學唱歌曲:(聽唱法教學)
(1) 師:談談自己聽完歌曲的感受
。2) 師:聽一聽歌曲中都唱了什么給歌曲起個名字(掀起小高潮)
(3) 師:歌曲中有一個很特別的音符0請找一找它出現(xiàn)了幾次。
(4) 師:跟著音樂走,當出現(xiàn)0的時候請點頭示意。
。5) 師:和老師一起和著音樂做律動。并且輕聲地用lu唱一唱(感受3拍子的強弱)
。6) 請學生自己朗讀歌詞
。7) 跟老師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8) 輕聲的'和老師齊唱一遍。(老師大聲學生小聲)
(9) 聽琴慢速唱一遍,及時解決問題。(解決難點休止符)
。10) 聽范唱找一找歌唱的感覺。
。11) 跟范唱演唱。
。12) 歌曲處理:跟著少數民族的孩子一起載歌載舞的表演,邊表演邊帶出演唱的感覺。
3、 拓展:將自己的名字加在歌曲中與少數民族的孩子一起表演。全班分為六組,討論歌曲第一句的創(chuàng)編,可以是同學的名字,也可以是朋友、家人的名字。分組展示本組的編創(chuàng)成果,歌唱時合著音樂的節(jié)拍表演。
四、 教師總結
1、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體會了祖國大團結給我們帶來的喜悅,我想同學們一定能將這喜悅之情蔓延出去,同時也期待著大家更加喜歡音樂,在音樂學習中有更多的收獲。
2、載歌載舞走出教室
五、教學反思
▲ 重點及難點的解決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重視了學生的音樂體驗,給每一位學生學習休止符都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玩樂中體會到了休止符的應用,在無聲無息中就解決了重難點的學習。
▲ 本課成功之處:
本課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運用綜合藝術手段表現(xiàn)歌曲,采用情景串的教學形式,將如詩的語言、生動的畫面滲透于教學之中,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在休止符的學習中我通過游戲與小導游的介紹,通過音樂中少數民族小朋友逐一的出場逐步深入,逐漸加深難度,不僅使學生在這些音樂實踐活動中不斷地體驗了三拍子的節(jié)拍特點,而且對載歌載舞的音樂場面也有了一個全面地了解,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符合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較為順利地解決了本課重難點,較好地實現(xiàn)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本課失敗之處:
本節(jié)課在節(jié)奏創(chuàng)作中忽視了一年級學生寫字慢,動筆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的拖拉,耽誤了一些時間,導致了在本環(huán)節(jié)課堂氣氛有所冷卻。
▲今后調整思路:
一年級的動手能力弱可以將創(chuàng)作一環(huán)節(jié)設計成卡片形式,讓每組學生經過討論后將創(chuàng)作好的卡片在實物展臺上進行展示即可,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也能讓每一位學生的成果展示出來,課堂效果會更好。
《同唱一首歌》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
2. 通過歌曲演唱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3.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團結友愛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學會演唱歌曲,準確把握節(jié)奏和旋律。
2. 難點:歌曲中一些節(jié)奏變化和旋律的連貫性。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示范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1)播放一些關于團結友愛、集體活動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學生談談感受。
。2)引出歌曲《同唱一首歌》,簡單介紹歌曲主題。
2. 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認真聆聽。
(2)教師帶領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注意節(jié)奏的準確性。
。3)逐句教唱歌曲旋律,學生跟唱。
。4)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師糾正發(fā)音和節(jié)奏問題。
3. 歌曲處理
。1)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哪些地方需要加強力度、哪些地方需要輕柔演唱來表達情感。
。2)進行有感情的演唱練習。
4. 拓展
(1)將學生分組,進行小組合唱比賽,培養(yǎng)團隊合作。
。2)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體現(xiàn)團結友愛。
5. 總結
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的`歌曲和團結友愛的意義,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團結互助。
《同唱一首歌》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同唱一首歌》,并能背唱歌曲。
2. 能在歌曲演唱中加入簡單的動作,增強表現(xiàn)力。
3. 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集體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歌曲的演唱及情感表達。
2. 難點:歌曲中附點節(jié)奏的準確把握。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
四、教學過程
1. 情境創(chuàng)設
。1)播放歡快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走進教室。
。2)展示一些集體表演的圖片,營造團結的氛圍。
2. 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音頻,讓學生感受歌曲的`風格和節(jié)奏。
。2)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用“l(fā)a”模唱。
。3)學習歌詞,講解歌詞含義,引導學生體會團結的精神。
。4)重點練習附點節(jié)奏部分,通過對比練習讓學生掌握。
3. 表演歌曲
。1)設計簡單的動作,如拍手、拉手等,讓學生邊唱邊做動作。
。2)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其他學生伴唱。
4. 小組活動
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小組自行編排歌曲表演形式,如加入簡單的和聲、舞蹈等。
5. 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踐行。
《同唱一首歌》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 掌握歌曲《同唱一首歌》的演唱技巧,包括氣息控制和音色調整。
2. 通過歌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3. 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體驗集體的力量和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2. 難點:在合唱中達到聲音的和諧統(tǒng)一。
三、教學過程
1. 熱身
進行簡單的發(fā)聲練習,如音階練習、長音練習等,活動聲帶。
2. 歌曲學習
(1)分發(fā)樂譜,讓學生先自行視唱旋律。
。2)教師講解歌曲中的難點節(jié)奏和旋律變化。
。3)學生跟琴演唱歌曲,注意氣息的運用。
3. 合唱訓練
。1)將學生分為兩個聲部,分別進行練習。
。2)嘗試進行二聲部合唱,重點關注聲部的平衡和和諧。
4. 音樂活動
(1)組織學生進行“歌曲接力”游戲,鞏固歌曲演唱。
(2)開展“音樂拼圖”活動,通過拼圖的`方式讓學生對歌曲結構有更清晰的認識。
5. 總結與評價
對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包括演唱技巧、團隊合作等方面,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
【《同唱一首歌》教案】相關文章:
《同唱一首歌》教案10-06
幼兒園大班歌曲《同唱一首歌》教案09-30
最新同一首歌的教案07-27
初中同一首歌教案10-06
那是一首歌12-10
一首歌作文02-14
青春是一首歌作文02-18
那是一首歌作文04-04
青春是一首歌作文(精選)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