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單元練習七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單元練習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單元練習七1
教學目標:
1、鞏固學生的兩位數(shù)加減法計算。
2、借助情境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解答數(shù)學問題。
3、通過判斷、估算來鍛煉學生的靈活思維。
教學重點: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P64-1:
1、讓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同學互相檢查對錯。
3、發(fā)現(xiàn)問題,集體討論解決。
P64-2:
1、讓學生觀察,找出錯誤原因。
2、改正。
P64-4:
1、講小松鼠吃松果的故事。
2、提出問題:小松鼠吃了25個,還剩17個,原來有多少個?
3、小組討論:怎樣解決?用什么方法計算?
4、你們能編出這樣的問題嗎?
P64-5:
1、學生獨立做。
2、集體訂正。
P64-3:
獨立完成。
第二課時:
P65-6:年齡問題: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同學們,能說出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嗎?你今年幾歲了?你出生的時候,你的媽媽多少歲,你知道嗎?今年媽媽多少歲?
2.同學之間說一說。并弄清過一年,每人都長一歲。
回答書中的問題:象媽媽多少歲?[只要學生能夠列出算式,說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二、P65-7:
1、讓學生觀察圖,理解題意。
2、說一說題目的含義。
3、估計小黃可能有多高,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4、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三、畫出蹺蹺板。
1、回想我們玩蹺蹺板的情形,蹺蹺板為什么會一面高,一面低呢?
2、誰能說出書中兩只小熊玩的情形嗎?
3、看懂題意。
4、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5、匯報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可以先計算,也可以根據(jù)兩個算式的特點來判斷,或者用估算的.方法來判斷。
第三課時:
一、購物:
1、通過看圖,了解每一種玩具的價錢。
2、討論:小淘氣拿20元錢能買哪些玩具?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小組活動:你用20元錢想買什么?花了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四個人一組,每人模仿依次小淘氣來買玩具,其他同學做售貨員。
二、猜猜我是誰:這是一道逆向思維的問題,有一定的難度。
1、讓學生看懂題意。
2、學生可用不同的方法說出得數(shù)。
3、引導學生進行驗證,交流。
三、把得數(shù)排一排:
1、先算出得數(shù)。
2、再進行比較。也可用估算的方法比較。
3、填方框,再檢驗。
四、數(shù)學游戲:火星探險。
1、對學生講清游戲的規(guī)則,幫助同學掃清語言的障礙。
2、組織活動。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單元練習七2
一、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4—66頁的部分題目。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并通過數(shù)學游戲,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
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五、教學關鍵:
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六、教具、學具的準備:
電腦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ㄒ唬土曄嚓P計算。
。ń炭茣63頁的第4題、教科書第64頁的第1題。)
做對一題得一顆,你可以得到幾顆。
請學生搶答,進行口算。誰對就可以得到一顆。
對于豎式計算,學生在書中獨立完成,小組互檢,正確了就可以得到一顆
(二)、實際應用。
1、森林醫(yī)生。(教科書第64頁的第2題)
請學生獨立在書中“就診”,并找出病因,及時給予治療。
集體反饋時,讓學生指出病因,并說說要如何糾正,今后要如何避免出現(xiàn)這種的錯誤。
2、口算比賽。(教科書第64頁的第3題)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口算題。評出口算速度最快、正確率最高的小組,并加以獎勵,對于其他學生也要加以鼓勵。
3、蜻蜓找花。(教科書第64頁的第5題)
在媒體上演示,每只蜻蜓的身上都有一道算式,每朵荷花上都有一個數(shù)字,請學生幫助蜻蜓找花。
請學生上電腦操作,拖動蜻蜓,媒體中加以判斷。
最后,請全班學生在書中連一連。
4、畫出蹺蹺板。(教科書第64頁的第8題)
明確題意再獨立完成。
完成后,在小組中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斷,兩只小熊的輕重的?
匯報時,鼓勵多種方法比較。如:我是通過計算等出結(jié)果后,比較小熊輕重的;我是通過觀察兩道算式的關系進行判斷的,35+6和6+35,只是交換了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沒有發(fā)生變化。76—12和76+12,一個是減12,另一個是加12,所以加12的算式的得數(shù)比減12的算式的得數(shù)大。60—14和60—41,第一個算式減的數(shù)比第二個算式減的數(shù)小,所以得數(shù)也就比較大。
5、把得數(shù)排一排。(教科書第64頁的第11題)
明確題意,再根據(jù)題目要求,獨立完成。
匯報時,要說出自己想的過程:先把算式的得數(shù)計算出來,再根據(jù)得數(shù)的大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ㄈ、游戲。
猜猜我是多少?
1、教師示范:我比38大17,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55,比38大17,就是把38+17=55。
教師示范:我減去13,就是60,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73,()—13=60,()填73。
教師示范:我加上20,就是52,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32,()+20=52,()填32。
2、學生在小組中模仿老師,互相出題。
學生活動,教師從旁指導。
。ㄋ模、總結(jié)。
今天有什么收獲?今后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單元練習七】相關文章:
單元練習十五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0-09
一年級數(shù)學《單元練習》教案03-21
練習五數(shù)學教案03-22
練習課的數(shù)學教案03-25
量角的練習數(shù)學教案03-25
《練習十三》數(shù)學教案11-21
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練習教案及教學反思10-07
《除法驗算練習》數(shù)學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