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我的小房間》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我的小房間》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體驗自己動手和活動區(qū)的快樂。
2.能初步整理書柜、玩具架。
3.喜歡自己的房間,愿意初步學習和整理自己的房間。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每個人帶一張自己房間的照片;一張收拾得很整潔的兒童房照片。繪畫紙、筆、橡膠泥、活動區(qū)材料。
活動過程:
1.在小組中介紹自己的房間,交流自己在房間里的活動。
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房間,并展示自己房間的照片。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房間里做些什么?教師提供相應的照片。
師幼共同小結;我的房間有小床、衣柜、書桌……我每天在自己的小房間里睡覺、繪畫、看書……。
2.討論自己是怎樣整理房間的。
幼兒與同伴交流,討論自己是怎樣管理好房間的?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教師出示一張整理得很整潔的兒童房照片,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房間的井然有序,使幼兒知道應該及時整理和打掃自己的房間,東西要擺放整齊,可以自己動手布置房間。
3.游戲,整理活動區(qū);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凌亂的活動區(qū),幫助幼兒了解幼兒園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應該保持清潔,激發(fā)幼兒整理的愿望。
幼兒分組整理活動區(qū),教師個別指導。
評比最整潔的活動區(qū)。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使用投影儀,展示幼兒帶來的照片。
2.在活動區(qū)提供一些兒童房的設計圖片,供幼兒欣賞。
3.建議家長在家讓幼兒分房睡,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指導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放手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房間;還可以帶孩子去鄰居家看看兒童房。
反思:
本節(jié)活動課達到了我所設計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活動中動手、動腦,調動起幼兒的談話的欲望、興趣,讓幼兒更加喜歡自己溫暖的家。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我的小房間》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06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2-06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垃圾分類》含反思04-19
大班社會教案《信的旅行》含反思10-09
幼兒園大班《長城》教案含反思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詠柳》含反思03-25
大班教案《水仙》含反思10-28
大班教案《鳥窩》含反思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