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選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l、發(fā)現(xiàn)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結合語言環(huán)境理解字意。
2、認識9個生字,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3、能看懂圖意, 能把自己所畫的圖畫用文字表達出來。
4、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 勇于展示課外學習成果。
教學重點:了解一字多義的特點,注意積累詞語,在展示成果中提高語言能力。
教學難點:口語交際
教學具準備:生字卡片、畫筆、白紙
教學類型:復習課。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位漢字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回”字用“回”字組詞。
2、引導:這位朋友要教給我們新的知識,想學習嗎?請你讀讀書上的三句話,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討論:每句話中的“回”字可以用其它的字代替呢?
4、結論: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有時候不相同,要結合語境來理解字意。
5、擴展:用“打”字練習組詞,說句子。進一步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
二、日積月累
1、出示詞語,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讀一讀,看誰讀得準。
2、請一個學生來朗讀。評議。
3、朗讀詞語。采用多種形式讀詞語。
4、認讀生字?凑l先記住它們。
5、抽認生字,搶認生字。
6、用字組詞并用詞語說話。
如:我左手拿碗,右手拿鐵鏟。
第二課時
一、朗讀成語(讀讀背背)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詞句,把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朗讀。學生自由練讀成語。
3、指導朗讀。男女比讀, 師生比讀。
4、說說成語的意思,教師可作點撥。
5、擴展積累:你還能說出哪些成語?
二、口語交際
1、看圖了解圖意
、俪鍪緬靾D,提出要求:先仔細看每一幅圖,弄懂每幅圖的意思,再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后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趯W生自己看圖,理解圖意。
、蹖W生在組內(nèi)說,班上交流練說。
2、續(xù)編故事
、儆懻摚喝绻闶沁@位小朋友,你會怎么做。
②列出學生想的辦法。
、墼u一評誰的辦法好。
、芡扑]講得好的同學把故事講給全班聽。
3、擴展延伸
、 自主畫一幅或幾幅畫,然后把畫上的內(nèi)容寫下來。
、谡故咀髌,互相觀賞,互相學習。
4、展示臺
、傩〗M內(nèi)展示課外學習語文的成果。
②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辦一個班級小報展覽。
三、全課小結
在平時學習中,只要同學們多朗讀, 多留心積累,詞語一定會豐富起來,小朋友在本課的學習中,學得很認真。
四、作業(yè)布置: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能讀懂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并能教學課本P40~41結合詩句理解“疏疏、未成蔭、急走”等詞語的內(nèi)容意思。
教學要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練習
1、指出背誦《絕句》
2、指名說說絕句的意思。
二、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三、指導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1、(繼續(xù)運用“四步法”學懂古詩。)
(1)題。板書后,“宿”,住!靶率小笔堑攸c,在現(xiàn)在的湖南省攸縣。“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客店,“公”,是對人表示尊敬的稱呼。
(2)介紹作者。
2、學生自學古詩。
(1)自由讀。自學6個生字,查字典理解詞語。讀古詩看插圖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讀懂。完成《作業(yè)本》第1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
〈2〉檢查
〈3〉指名讀古詩,交流自己哪地方讀懂了。
3、指導學習古詩
理解詞語,讀懂詞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樣子!盎h笆”、“徑”“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師講:籬落,指籬笆;徑,是指小路;深,遠,很長的路。這句意思是:菜園邊的籬笆稀稀疏疏,有一條小路伸向很遠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誰能說說“枝頭”、“未成蔭”的意。
枝頭,指樹枝上,未成蔭,樹葉長得還不濃密,不能遮蓋地面而為樹蔭。這句詩的意思是:樹枝上的花已經(jīng)落了,但樹葉還不很茂密,不能遮蓋地面成為樹蔭。
(3)理解第3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教師講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這詩句的意思:
兒童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
(4)說出第4句,讓學生說說這句的意思后,教師講講:
蝴蝶飛進黃色的菜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4、說出詩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讀,試說說古詩的意思,同桌相互練說
(2)集體朗讀,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5、體會感情,背誦默寫。
〈1〉討論:這首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面?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
〈2〉討論后,教師小結: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夏這交兒童們在菜園里天真活潑地捕蝶嬉戲的生動畫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興。全詩充滿歡樂。請大家用活潑、向上、歡樂的感情讀,背誦詩歌。
〈3〉、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四、布置課堂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區(qū)別文言文中“之”“其”的不同含義。
2.能運用不同的方法,翻譯簡單的文言文。
3.積累成語,并通過查找詞典或資料理解成語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閱讀知識短文,學會處理信息,了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
5.通過閱讀“開心一刻”中的笑話,進一步體會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區(qū)別文言文中“之”“其”的不同含義,通過查找工具書或資料理解成語的意思,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單元回顧,了解文言
1.單元回顧,導入教學。
快樂的語文七色光時間又到了!同學們,我們又學習了一個單元,相信你們肚子里的“墨水”一定又增加了不少!能說說這個單元你們學了些什么嗎?
隨機引導學生說說文言文的特點。(不苛求)師隨機板書文言文特點:語言精練、短小精悍、詞義多變……
2.拓展資料,了解文言。
媒體或小黑板出示:文言文是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把浴,是寫、表述、記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
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白話)和用“書面語言”(文言)來表述,是不同的。
3.“開心一刻”,激發(fā)興趣。
因為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因此有一些自作聰明的.人認為會說文言文就是有學問的象征,由此鬧出了不少笑話。
。1)請學生讀“開心一刻”,說說故事好笑在哪里。
(2)讓學生說說讀了這個笑話后的感悟。
。3)拓展介紹“白話文運動”。
正因為“文言文”離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太遠,不能為普通老百姓掌握,于是“五四”時期,胡適等文學家掀起了“白話文運動”,倡導把日常語言寫到文章中去,使文章能在普通人中流傳。
【本次“開心一刻”的內(nèi)容是,文中人物沒有注意文言文、白話文言語表達形式的不同與運用場合的區(qū)別,而亂用文言,造成笑話。以“開心一刻”為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并可以自然引出“練”中的文言文語言訓練!
二、“練”識文言,挑戰(zhàn)自我
雖然文言文難讀,但是其中卻包含著大量祖國文化的精華。讀懂文言是繼承祖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重要本領。同學們在本單元已經(jīng)學習了一些文言文,相信一定掌握了不少讀懂文言文的方法。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練一練”。
1.一詞多義。
(1)讀題,找出加點詞。
(2)請學生自讀3句話,試解“之”“其”在3句話中的不同意思。
交流。
隨機板書:
之的
到……去其其中
他的
。3)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分辨它們的不同意思的。
。4)請學生再讀第七單元的文言文,從中找出含有以上兩個字的句子,分辨它們的意思。
討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之”大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的”的用法一致,當后面跟的是具體地名時,表示“到……去”的意思,“之”字還有不含任何意思的時候;“其”大部分表示“他的”意思。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教學重在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文言文中常用字“之”“其”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不同,了解大致規(guī)律。】
2.文白互譯。
(1)請學生分別讀3句話,說說這3句話各出自哪篇文章,并從文章中找出來。
(2)說說3句話中“之”“其”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3)回顧翻譯文言文的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4)談談你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是怎樣來理解難懂的句子的。
板書:
聯(lián)系上下文
借助注釋
查工具書
。5)自主運用自己擅長的方法,翻譯3句話。
交流翻譯的句子。
(6)這3句話中有兩句話有“親戚關系”,具有一個共同點,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第1句與第3句都是反問句。)
“挑戰(zhàn)無極限”,讓學生試著把第1句與第3句文言反問句改寫成文言陳述句。
。7)班級小組間文白互譯挑戰(zhàn)賽:
①一組出題,其他三組搶答。題目可以是把本單元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白話語句,也可以是根據(jù)白話語句回答本單元中相應的文言語句。
、趲煶鍪緦W生接觸過的古代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語句及出處,讓各小組同學競猜白話文意思。
【通過競賽的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提高“練習”的效率。而練習并不是為了完成幾個題目,而在于舉一反三,因此本環(huán)節(jié)比較重視方法的指導與文言的拓展。】
第2課時
一、打開“知識窗”,感受古寓言
文言文中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中國古代寓言便是其中的一枚耀眼的星星。讓我們打開“知識窗”,去感受一下中國古代寓言的魅力吧。(板書:中國古代寓言)
1.學生自由讀“知識窗”的內(nèi)容,讀后說說了解到哪些有關“中國古代寓言”的知識。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板書:借事傳“道”、以“小”見“大”、源遠流長、燦若繁星。
2.說說自己搜集了哪些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選一個講給同學們聽聽。
【信息的搜集與整理并不一定全在課外,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對手頭的資料進行必要的梳理!
二、了解成語,積累運用
大量的成語,原本便是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寓言故事。讓我們進入“日積月累”,去收獲一顆顆美麗的“瑰寶”吧。
1.分組讀4行成語。
2.說說你知道哪個成語故事,講給同桌聽聽,注意要講得通順、流利,講清楚道理。
3.學生不了解的成語,請學生查閱詞典或資料解決。
交流反饋查閱結果。
4.來自古代寓言的成語不勝枚舉,請學生借助資料、詞典,再搜集積累一些喜歡的成語,進行展覽交流。
成語〖〗出處〖〗意思〖〗故事梗概〖〗道理三、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讓學生說說通過這次“語文七色光”語文實踐活動,增長了哪些見識?
2.請學生出一期以“走近古漢語”為專題的黑板報或手抄報。
教學反思:信息的搜集整理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兩大學習版塊中都進行了資料搜集與整理匯報的訓練,并且在作業(yè)布置上設計讓學生辦專題板報或手抄報,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意識,形成能力。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11-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1-19
語文教案[精選]01-24
[精選]語文教案09-29
語文教案(精選)09-13
語文教案08-09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3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1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