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高校英語教學及策略
本論文是一篇關于談高校英語教學及策略的優(yōu)秀論文,對正在寫有關于英語論文的寫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和指導作用。
摘要:大學英語是許多大學專業(yè)都必須要學習的課程,可見大學英語對我們培養(yǎng)新世紀的大學生有多么的重要。隨著教育行業(yè)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高校的各方面水平都有提高,高校的英語教學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同樣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就我國的高校教育來說還有許多的理由。只有我們正確的認清形勢和目前狀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fā),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繼續(xù)解決好我們現(xiàn)在正面對的新理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理由,達到更好培養(yǎng)英語方面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 英語教學 研究 策略
一、高校英語教學目前狀況
1.仍然存在應試教育。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大學英語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他們能用英語進行交流信息。但是由于受到四六級以及考研對英語的要求,大學老師還是把英語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過級上面。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忽略了對學生聽、說、譯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這種單一的培養(yǎng)模式限制了學生英語閱讀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學同初高中一樣,老師將重點放在課文的講解以及課后練習題上面,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起到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作用,老師注重去講解語法、單詞,而沒有讓英語發(fā)揮自己作為語言的作用。
2.缺乏運用英語交流環(huán)境,使英語學習變成做題。之前就有人將我們的英語教學稱之為啞巴英語。好多的學生盡管四六級過了,但是還是不能流利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一方面是學校對英語環(huán)境運用沒有引起重視,還有就是我國沒有英語語言社區(qū),我們的學生語言環(huán)境缺乏,接觸英語并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很少。并且許多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英語只是為了要過四六級。由于四六級對口語和英語的實際運用要求不高,所以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的時候,只是埋頭做模擬題目,應付期末和四六級考試。英語僅僅成為大學生們拿證書和學位證的一門必修課,失去了本該具有交流的實際運用。
3.教學策略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目前,好多高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都還是以老師講課為主,運用黑板、收音機和教材的模式。有的學校也引入了多媒體教學,但是多媒體使用的不是很多,只是簡單地停留在放聽力或者是看圖片等方面。課堂上還是以教師為主的語法翻譯,而不是以學生的實際交流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就導致學生的運用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學生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并且在大多數(shù)課堂中,學生還是處于被動接受地位,沒有主動地深思,智能被動的接收老師傳授的知識,也沒有還有許多其他的課程,也沒有把運用英語來進行交流和閱讀作為自己的練習的方向。
4.學生水平有差距。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公共必修課。許多專業(yè)的學生都要學習英語,但是這些專業(yè)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學生,從初中才開始接受英語,英語底子比較薄弱,并且老師的師資力量也不行,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水平。而相比較發(fā)達的城市,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上英語課,這些城市里的學生明顯英語成績要比農(nóng)村來的孩子成績好。像這樣的情況,農(nóng)村的孩子學英語就是為了高考,他們的口語水平和英語交流水平明顯不行,到了大學這樣的孩子更加不好意思開口說英語。這也是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提高難的一個理由。
二、解決策略
1.轉變教學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只有在想要學習,樂于學習的情況下,思維才會出于激活狀態(tài),學習效果才會提高。老師要轉變英語課堂死板的目前狀況,多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活動。比如分小組表演小品、英語演講比賽、用英語講解自己最喜歡的明星或者是東西,等等一系列需要學生開口說的節(jié)目。也要轉變老師的教學思維,大學的英語不是為了考試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能夠讀懂外國文獻等等。英語不同于其他科目,考試通過不應該作為衡量英語教學的唯一標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新知識、新事物、新策略。英語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播者,而是英語學習與交流共同體中的參與者與督促者,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學生心靈的探索者。
2.轉變現(xiàn)有的評估機制,實現(xiàn)英語交流功能。外語的教學評測機制是為了檢驗學生的英語掌握水平,以便對后階段的英語教學活動做出相應的轉變。也是檢驗老師的教學水平的一個標準。但是英語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僅僅從學生的卷面分數(shù)上來判斷一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如何是不科學,也是不合理的。并且現(xiàn)在的考試機制基本上不含有運用英語交流的部分。這也是我們需要做出相關轉變的。而且,英語教學不僅僅是了解簡單的語法知識和掌握單詞,更要涉及到語言背后的文化和思維方式。這種不同文化的轉變是需要聯(lián)系的和實踐的。所以應該讓老師有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外國文化。
3.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要培養(yǎng)出高質(zhì)量的學生,首先要有高素質(zhì)的老師。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要抓好英語教師的培訓和繼續(xù)教育,加強英語教學的學術交流,提高老師的學術水平。培養(yǎng)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寬、能力高、素質(zhì)強的教學人才。在英語教學方面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讓老師能夠創(chuàng)新,轉變現(xiàn)在相對比較枯燥的教學模式。
雖然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還有許多的理由,但是只要從我們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理由提出解決之策,進行改革和完善,我們堅信我們一定可以找到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l]余娜,張蓉.高校英語教學的目前狀況及改革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10(6).
[2]顧曉南.高校英語專業(yè)教學目前狀況及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 2008(3).
【談高校英語教學及策略】相關文章:
營銷策略方案11-07
預習的策略和方法04-23
談文明的作文06-17
談大學隨筆05-25
談“厚積薄發(fā)”作文06-05
談美食作文05-09
談自己隨筆07-04
《談讀書》教案03-10
談幸福作文03-01
HR談面試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