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研究生教學模式論文
隨著云平臺、大數(shù)據(jù)、移動客戶端等“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研究生教學模式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基于班級授課制的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的傳統(tǒng)知識傳遞結構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代研究生培養(yǎng)的需要;基于廣博的互聯(lián)網學習資源,以學生、問題、互動為中心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一、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教學的沖擊
信息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極大地沖擊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唯一知識信息源”的“教”與“學”模式,互聯(lián)網成為學生獲取新知的重要課堂和主要渠道,并催生了微課、慕課等諸多新型教學模式。這些新型教學模式能夠將教學關鍵知識點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更使得學生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學習,但其實質仍是“接受性學習”。與傳統(tǒng)課程相比,它們只是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改變了教師的講課時間和地點。
翻轉課堂的概念很早就已經被引入國內,其實質是“探究性學習”,是通過重新調整課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由教師轉移給學生。但是受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限制,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并未突出體現(xiàn)出來。隨著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慕課和其他互聯(lián)網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使得翻轉課堂的實施具備了條件。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師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提前告知學生,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自主學習微課、慕課的內容,并通過互聯(lián)網查詢資料,歸納和消化知識重點,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點評,幫助學生內化和拓展知識,實現(xiàn)了課堂的真正翻轉。
這種基于微課、慕課等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資源的翻轉課堂模式,教學信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并對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實現(xiàn)了教學重心由“教”向“學”的轉變,適宜具有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者,但是這種學習模式無疑也會加重學生的課下負擔。
二、基于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模式引入研究生教學的價值探析
在研究生教學中恰當?shù)匾牖谖⒄n、慕課等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資源的翻轉課堂模式,將會使傳統(tǒng)的教學狀況發(fā)生一系列改變,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
1.提升教學深度
美國教師喬納森和亞倫認為:學生并不需要教師在教室講授所有的知識,他們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自學,但當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教師引導的時候,教師往往并不在身邊。王夢嬌、汪明通過對研究生教學情況的調研發(fā)現(xiàn):很多導師都感覺研究生的教學課時十分有限,原本想采用研討、探究、練習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可是單是向研究生講授那些最基本的課程內容就已經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的教學時間,其他教學活動無法開展。課時的限制束縛了師生的手腳,研究生對導師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內化加工過程,只能由研究生在課外自行解決。研究生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也難以得到及時解答,學習難以深入。
眾所周知,研究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完全可以在課下自學微課、慕課等課程,并通過互聯(lián)網查詢相關知識要點,自主完成課堂所要講授新知識的學習。課堂教學則在此技術上進入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教學活動中,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間交流與討論的互動模式來系統(tǒng)梳理、拓展加深、探索和運用知識。這種從根本上改變課堂教學結構的模式就是翻轉課堂。導師在翻轉課堂的作用就是引導,引導研究生將知識內化于心,引導研究生從獲取知識向提升學習、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行翻轉。
2.關注個體差異
“以學生為本”的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標志著研究生教育“學本課程時代”的到來,這就要求必須以研究生為本,進行課程設置和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布魯姆的“掌握教學”理論,研究生自身素質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每個研究生都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個體,因此,必須了解每一名研究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地滿足這些個性化需求,只有如此,才能符合教育規(guī)律,順應時代潮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個體差異,發(fā)現(xiàn)和挖掘研究生的專長,這是整個研究生教育教學的重心所在。在“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統(tǒng)一的授課信息和教學進度必然會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難免會影響教育質量的總體提升。
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則能充分滿足研究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研究生能夠根據(jù)自身需要掌握學習節(jié)奏。研究生在課下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節(jié)奏觀看微課、慕課等教學視頻,查詢和閱讀學習資料。知識盲區(qū)和疑點難點可以多看多學,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與導師和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相互答疑解惑,直至完全掌握,扎實做好課堂認知準備工作。
在翻轉課堂上,基于已掌握知識的討論與交流就成了課堂講授的主題。通過導師的關鍵和共性問題引導、小組交互討論與溝通,可以讓導師對每個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并針對研究生的個體差異提出相應的舉措,使每一個研究生都可以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進一層。
3.提高綜合能力
調研發(fā)現(xiàn),不少學富五車的博士研究生不能寫出一份完美的項目申報書,學碩研究生沒有掌握基本的文獻檢索技能,面向應用的專碩研究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無法直接上崗。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培養(yǎng)的研究生雖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但缺乏能力。除應具備的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素養(yǎng)外,研究生還應該具備包括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檢索能力、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協(xié)同合作能力和分享意識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認真分析研究生“知識有余而能力不足”的原因,與“導師教的太多而學生學的太少”密切相關。現(xiàn)行研究生教學中,研究生的學習還主要沿用大學學習的習慣,以聽教師課堂講授、抄課件、課下溫習補缺的方式,學生當然是被動地學習知識。雖然導師在專業(yè)領域的造詣更為深厚,將核心知識點直接教給學生是學生獲取知識最便捷的方式,但是在傳統(tǒng)的研究生教學模式下,集體授課使得其他形式的教學活動開展得少之又少。這就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學習意識,研究生就與中小學生一樣,依然是依賴型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得以提升。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研究生為了能在課堂上有較好的表現(xiàn),不得不認真學習微課、慕課,并通過互聯(lián)網尋找大量有用資料,成為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自主學習者。在課堂上,學生成為主角,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參與者,與教師、同學進行良性互動,教師則從課堂的核心變成了課堂討論活動的設計者,如此,研究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語言表達、邏輯思維、信息檢索及溝通合作等諸多能力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三、現(xiàn)階段研究生教學模式的現(xiàn)實選擇
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催生了微課、慕課和基于微課、慕課的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式,研究生教育也急需這些基于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的驅動,以適應研究生需求、順應時代發(fā)展。但是如何準確引入和定位這些新型教學模式,并充分利用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就成為每個教育管理者必須思考的關鍵問題。
1.在研究生教學中廣泛推行教學新模式———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使教師和學生的身份互換,顛覆了以往傳統(tǒng)教學“教與學”的關系,真正做到了“少教多學”。同時,翻轉課堂加重學生課下負擔的弊端決定了其并不適合中小學教學,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研究生教育課時量限制的不足,對于提升研究生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研究生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時需注意以下幾點,以保證起到正面作用:
一是在教學方法上,要由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向“少教多學”轉變,重心從以教師“教”為主向以學生“學”為主轉型。
二是在教學內容上,要由知識講授向能力培養(yǎng)轉變,重心是從直接傳授專業(yè)知識向引導研究生自主獲取專業(yè)知識轉型。
三是在教學場所上,要由教室向互聯(lián)網及一切可供學習的場所轉變,重心是研究生獲取知識的來源從單一的教師講授轉向教師、圖書館、互聯(lián)網及工廠、企業(yè)等一切能夠提供知識和技能的地方。
四是在教學考核上,要由知識考核向知識與能力并重考核轉變,重心是在以往單純的知識點考試的基礎上增加能力考察的內容,如無標準答案的思考性題目等。五是對教師本身而言,要由授業(yè)為主向解惑為主轉變,重心是從以往的專業(yè)知識講授向引導研究生自主開展學習轉變,并通過討論交流及時解釋和解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障礙。而且隨著學生學習層次的提升,教師進行方向引導和解惑指導的作用就越大。
2.在研究生教學中大量引入教學新資源———微課
微課教學雖然主題明確、重點突出、指向性強,能將文字轉化為圖片或動畫,將教學內容轉化為情景故事,但是也存在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少等問題,不適用于課堂展示教學(研究生課程每堂課知識量很大),但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課下教學的新資源,卻有著積極的意義:以微課為基礎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對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要利用好微課資源,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明確微課定位。微課是做好翻轉課堂的前期基礎和充分條件,只有豐富的微課資源、準確的知識解讀、嚴密的邏輯思維,才能為研究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資源,因此,將微課定位為研究生在翻轉課堂前的自主學習的主要資源,而非主要模式至關重要。
二是嚴格微課標準。應明確微課的受眾是研究生,微課的標準也應按照研究生應掌握的知識標準制定,絕不能泛泛而談,而是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這一點也需要導師嚴格把關。三是豐富微課內容。單個教師對知識的理解難免偏頗,因此,提供某個微課資源絕不能僅限于某一位教師。在微課標準確定的情況下,應采取“一標多本”的原則,廣泛收集慕課資源,博采眾家之長。大量收集校內外、國內外的同類微課資源,并提供給研究生,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研究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相互比較各種資源,借鑒并吸收微課提供的知識內涵。四是留下思考空間。好的微課資源不僅僅是灌輸,更是要在講明知識點的同時,強化知識的運用,并通過設置問題,留給學習者以思考的空間,這也是翻轉課堂討論的主要方面。
3.鼓勵研究生適度參與教學新常態(tài)———跨學科慕課研究生區(qū)別于本科生的地方,不僅僅是具有更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更廣博的專業(yè)知識,還有“研究”,即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一個學術或實踐問題的解決,單靠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恐難以做到,往往需要跨學科、跨專業(yè)的知識儲備,因此,跨學科知識的掌握對于研究生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
而以興趣導向為牽引的慕課,由于課程體系完整、知識豐富,恰恰為研究生參與跨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條件。雖然慕課不能完全顛覆傳統(tǒng)的實體課堂,不能代替教師在課堂上的現(xiàn)場點撥和指導,但是完全適合研究生了解和掌握跨學科知識(跨學科知識不需要有本學科那樣的深度、廣度和難度,只需作為本學科知識的有益補充)。做好慕課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明確慕課定位。慕課將是研究生跨學科知識教學模式的新常態(tài),是研究生學習跨學科專業(yè)知識的有效途徑,對于跨學科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是堅持興趣導向?鐚W科知識的學習,對于研究生而言,可以豐富專業(yè)知識,提高學識和解決學術、實踐問題能力,但無法計入學分。因此,慕課教學的前提只能是提高學生學習跨學科知識的興趣,強制其參與慕課學習,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三是課程開設選擇。慕課的開設對本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可以著重考慮從一些應用工具類學科入手,如面向經濟、管理、教育等應用類學科開設統(tǒng)計學、計量學、應用數(shù)學等慕課課程,對于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裨益;面向學術型研究生開設科研基本訓練和文獻檢索課程,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基礎科研能力。
綜上,對于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等教育信息化催生的新型教學模式,要以“敢為天下先”的態(tài)度去大膽研究和試驗,既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風,輕易“翻轉”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模式,也不能固步自封、一概拒之,忽視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積極作用,而是要結合實際,根據(jù)研究生的實際需要,穩(wěn)步推進,以真正提升研究生的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推進研究生教育的內涵發(fā)展。
【探析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研究生教學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探析論文10-10
物聯(lián)網未來商業(yè)模式探析的論文范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