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學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教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教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1、 通過精讀課文,理解巴羅先生給我的“報酬”。體會在這個“報酬”中蘊含的巴羅對我的關愛之情,理解“那年夏天,巴羅先生讓我讀書,實在是付給了我最高的報酬”這句話所蘊含的感激之情。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巴羅先生對我的關愛之情和我對巴羅先生的敬佩之情。
3、 體會書籍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巴羅對“我”的關愛之情和“我”對巴羅的敬佩之情。
教學難點:
1、理解“巴羅讓我讀書,實在是付給了我最高的報酬”這句話的含義。
2、能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朗讀表達出來。
教 具:課件:文中對話和句子
根據(j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采用“提出疑問——重點分析——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朗讀是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古人曾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葉圣陶先生也曾告誡我們“語文課要以讀為目的,老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我在教學中也體會到,當一名學生把一篇課文讀得熟練時,他也就能很好的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反之即使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分析課文,也收獲甚微,朗讀的確能發(fā)展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更是他們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他們接受情感教育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學這篇課文,我緊緊圍繞“通過朗讀,培養(yǎng)他們良好語感“的主題。品讀課文,進一步感受文中巴羅先生對青年人的關愛,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興趣。
品讀過程中,我主要在讓學生“愛讀,會讀”上下了功夫。
一、設疑激趣,引到學生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地理解課文。
本課為一篇充滿感情的記事文章,但由于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理解起來會很吃力。所以在教學中,我決定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通過表情朗讀達到理解的目的。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都創(chuàng)設了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一邊讀一邊想,學會讀書。如:在引入新課時我設疑:巴羅先生付給作者的報酬僅僅是一本書,作者為什么說這是付給他的'最高報酬呢?為了弄明白這一問題,學生產(chǎn)生了讀書的欲望。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通過引導學生閱讀2——7自然段,感悟巴羅給作者的報酬。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分兩個層次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了精讀。第一個層次是,引導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悟到巴羅給作者的報酬是:送書,選書,引導作者讀書;第二個層次是引導學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品味巴羅和作者的話,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進而悟出巴羅給作者的報酬不僅贈書,還有那份珍貴的對作者由衷的關愛。這樣學生就理解了作者命題的深刻含義,也體會了作者對巴羅的感激之情,明白了作者為什么將巴羅的報酬當作人生最高的報酬。在處理讀的過程中,每讀一次書,我都設置了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地理解課文。如在學2——7自然段時,我把初讀的目標就定在學生能感知到巴羅先生給作者的報酬是書即可了。接著我引導學生再次閱讀品味,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體會感悟到巴羅對作者由衷關愛這最高的報酬。為此,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去思考,去品味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與情感。然后在說說、議議、讀讀中把文本讀透,體會透,并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通用朗讀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在教學中我很自然地幫助學生把感知不到的內(nèi)容感知到了,把理解不透的意義理解透了。最后,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加入你就是作者,你會對巴羅充滿怎樣的感激之情呢?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飽含激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達到理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產(chǎn)生感情共鳴的目的。
二、運用不同方法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對學生“讀”的指導和培養(yǎng),運用多種讀來幫助學生去感受課文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幾種:
分角色讀,讓學生進入角色繪聲繪色的朗讀,讓學生充分地把情感和體驗灌注其中,用朗讀把微妙的閱讀體驗和個性化的理解表達出來。如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分角色讀,學生通過角色朗讀體會了人物的心理,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
默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獨立思考的時空。每次閱讀我都給學生布置了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讀,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思考的好習慣。再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了解學生的默讀情況和對課文的把握程度,以便更好地確定下一步教學。
齊讀:這種讀的方式在教學中我設置了多處。目的在于讓那些沒有機會朗讀的學生,也有機會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達出來。起到振作學生情緒的作用。
引讀:在課將結束時,我設計了引讀。目的在于進一步深化理解,升華情感,為下一步學生的說打下基礎。
在對讀的處理中,我根據(jù)教學的需要,機動靈活地將各種讀與理解文本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感悟文本,通過說促進學生理解文本,再通過朗讀將閱讀獲得的微妙體驗和感悟表達出來,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最后通過齊讀或引讀升華對文本的理解。
總之,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是本著這樣一個理念進行的:通過朗讀,使閱讀體驗內(nèi)化為學生的人生體驗,豐富學生的生命庫存,提高學生的理解力,促進學生的成長。
三年級教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 字、詞、句訓練,鞏固對同音字的運用,對比喻句的掌握。
2. 積累以“理解”為題的名人名言,幫助學生豐富語言,發(fā)展語言,學會理解別人。
3. 掌握常用的禮貌用語、學會運用。
4. 學會制作賀卡,為親人、朋友送上祝福。
教學重、難點
1. 恰當?shù)厥褂帽扔骶洹?/p>
2. 在學習、生活中與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準備制作賀卡的紙、筆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練
1、了解比喻句式的特點,仿寫這樣的句子。
1)先讓學生反復讀例句,自主發(fā)現(xiàn)比喻句式的特點。
2)模仿書上的句式寫句子。全班交流。
3)教師再舉出幾個例句讓學生練習感受。
2、同音字辨析填空。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可適當做組詞的擴展練習。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讀自悟。
2)指名讀,師生評議,教師適當指導。
3)在小組內(nèi)檢查朗讀。
4)練習指導背誦。
5)全班交流自己知道的`關于“理解”的名人、諺語、警句、成語等。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知識窗。
1、閱讀前,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哪些禮貌用語,是否經(jīng)常運用。
2、再讓學生自由閱讀。
3、讓學生之間體會人與人相互尊重的快樂,并在小組合作表演中練習使用。
二、大家一起來。
1、安排在第二課時。
2、課前布置活動要求,使學生從材料到創(chuàng)意都做好充分準備。
3、制作前閱讀短文,明確做賀卡的意義。
先交流創(chuàng)意
再開始制作。
在課后送出賀卡,體驗成功的喜悅和關愛別人的快樂。
三年級教學教案 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A: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讀懂課文,明白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為什么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2、過程與方法
A:獨立閱讀,了解“好伙伴”的表現(xiàn)
B:抓住重點,體會動物的可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A:體會烏鴉與獵狗間互相關心、愛護的深情。
B:激發(fā)學生對動物的喜愛
重難點、關鍵:
抓住“好伙伴”的表現(xiàn),體會它們之間如親人般互相關心、愛護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好伙伴》,(板書:好伙伴),我們來回憶一下課文講了關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隨生回答板書:馬哈多
獵狗伙伴烏鴉
師:發(fā)生在獵人馬哈多、獵狗、烏鴉三個好伙伴之間的故事,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談初讀課文后留下的感受)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好好的讀讀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打到52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二、細讀文本,升華感動
師:讀著課文你有沒有被具體的內(nèi)容所深深的打動以至于想說點什么?
(學生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師:看來,我們真的是被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動著,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動,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想一想為什么使自己感動。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動)
師: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動就找你小組的伙伴說一說,把感動傳遞給他。
。▽W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感動)
師:好了,誰愿意把你的感動與大家說一說,讓大家分享?
。ㄈ嘟涣鞲袆樱
。1)第二段:“馬哈多把受傷的烏鴉帶回了家,給它抹藥,幫它養(yǎng)傷!
學生讀后談感動,從哪些詞體會到馬哈多對烏鴉的關愛?抓住帶回家、抹藥、養(yǎng)傷來理解。
師: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誠打動對方,就得用心去交。板書:用心交。
。2)第三段:“馬哈多和獵狗外出護林,烏鴉就守在家里。護林回來,烏鴉‘哇哇’地叫著迎接他們,日子過得很富有詩意!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富有詩意?
師:從中你體會到三伙伴在一起相處得怎么樣?
師: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會很幸福,很開心。板書:幸福、開心。
。3)第四段:“馬哈多兩天兩夜都沒見到可愛的獵狗了。他很擔心,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像得了一場大病!睂W生讀后談體會。
師:你生過大病嗎?當時你心里感覺怎樣?你能想象得到馬哈多當時的心情嗎?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牽掛。板書:互相牽掛。
師:你能把這種擔心牽掛之情讀出來嗎?
感情朗讀這一段。
。4)第五段:“‘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馬哈多抬頭望望烏鴉,那烏鴉也飛出飛進,焦急不安!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師:你能把那種焦急不安讀出來嗎?
重點指導“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這句話。多找?guī)讉同學來讀,讀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讀出那種焦急不安之情。
順便課件出示:獵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烏鴉叼著肉在前面飛,馬哈多緊緊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個究竟。
師:讀讀這兩句話,你知道究竟在兩個句子中意思嗎?
師:像這樣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叫做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貞浺幌略谖覀兤綍r的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誰能舉一個例子?(學生舉出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
。5)第八段:“烏鴉怕它餓死,就一次一次地給它送食物!睂W生讀后談感動。
師:你怎樣理解“一次一次”?
師:是呀,好伙伴就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板書:互相關愛、互相幫助。
(6)第九段:“馬哈多看著他的兩個好伙伴,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學生讀后談感動。
師: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師:是呀,擁有這樣的兩個好伙伴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三、回憶全文,質疑問難
師:剛才,同學們暢談了感動,愿意與老師合作把這種感動讀出來嗎?
師:你們來讀使你感動的地方,我來讀
讀剩下的部分。(師生配樂合作朗讀全文)
師:讀完三個好伙伴的故事,我們沉浸在感動中,再讀讀課文看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再讀全文,質疑問難,全班解決)
四、升華理解,擴展再創(chuàng)造
師:讀到這里你是不是對“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伙伴”的理解嗎?
師:那就根據(jù)你對“伙伴”的理解按照這樣的格式編一首小詩,送給自己的好伙伴。
課件出示:送給好伙伴的詩
伙伴就該……伙伴就該……伙伴就該……與好伙伴在一起會……
五、故事擴展
師:生活中什么樣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看一看誰才是瑪莎的好伙伴?
課件播放故事。
六、友誼格言欣賞
師: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課下我們收集了一些關于如何結交朋友,如何與朋友相處的格言,讀一讀,選自己喜歡的讀給同學們聽,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師:選自己喜歡的格言背下來,作為自己結交朋友時的座右銘。
七、歌曲升華
師:最后讓我們伴著《永遠是朋友》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說一說自己的心里話。
三年級教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jīng)歷探索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簡便算法的過程,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和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情感目標:在與他人的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樹立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探索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筆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在乘法這一單元里,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
。1)口算。哪類題目可口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
。2)筆算。哪類題目要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這里的兩位數(shù)我們指的是一般的情況,不包括整十數(shù)
。3)估算。估算的時候我們一般把兩位數(shù)看成是很接近它的`整十數(shù)來估算的。估算允許存在一定的誤差。
2、關于乘法,我們這一課要學什么,有誰知道嗎?
板書課題: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學習探究:
1、其實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們前面口算中出現(xiàn)的那類題,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筆算。
(1)、談話:今天我們?nèi)匀坏侥膛鋈⒂^,看看奶牛場一天能生產(chǎn)多少牛奶。(出示主題圖)
(2)、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問題:今天擠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讓學生說出算式后板書:2530=
2、學生用已有的筆算知識列出豎式計算
交流:板書: 3 0 或 2 5
觀察兩個豎式,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3、注意看老師的豎式和剛才的有什么不同,板書:
問:這個豎式和剛才的豎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沒有和什么數(shù)位對齊)
猜:為什么要這樣寫呢?(在算的時候先不要考慮它)
遮去0,現(xiàn)在的豎式變成幾乘幾?(25乘3)
一起來算一算:75。
好了嗎?(沒有,還要添上0,得數(shù)是750)
把這個豎式和剛才的豎式比一比,你更喜歡哪個豎式?為什么?
說說這種簡便豎式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指出:它其實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
4、即時訓練。
想想做做1。
獨立計算,指名板演,學生計算時,注意提醒學生積的末尾0的處理。
說說做這樣的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怎樣算簡便?
5、學這個簡便寫法有什么用呢?
大家來看這道題:3804500
這是一道三位數(shù)乘四位數(shù),你能不能用新學的辦法來計算?
隨學生回答并板書,結合板書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這樣就會了,不過最后還要加上3個0。
看來學了乘數(shù)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我們可以用它來解決一些更難的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3
問:題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樣比較第一組中的兩道題?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比較第二組、第三組的兩道題。
2、想想做做4
看圖說說圖意,再列式計算,說說是怎樣列式的,又該怎樣進行估算。提醒學生用約等號連接估算結果。
3、想想做做5
出示場景圖,讓學生說說收集到哪些信息,獨立計算后,再指名說說算式,如果學生獨立計算有困難,教師重點提問:20人正好租4條船能推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學生獨立閱讀題目后,先觀察平面圖,找到方向標,確定圖中的方向,再明確題目要求解決的問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何收獲?
五、作業(yè):想想做做2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教學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筆算方法,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和估算以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的口算的基礎上教學的.
例題先讓學生按照豎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結果,然后介紹簡便的筆算方法,這樣安排可以減少計算的錯誤,并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筆算簡便方法的需求.
三年級教學教案 5
【教材簡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tài)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英子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故事的內(nèi)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理解生詞意思。
3.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1.讀熟課文。
2.理解憂郁、猶豫、驟然、歧視等詞語。
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感人的課文,第29課 掌聲,請注意看老師寫課題。
二、檢查詞、句
1.出示生詞。
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想重點來檢查一下這幾個詞語。
點擊出示:猶豫、憂郁、剛調(diào)來
誰來讀? (個別讀、齊讀2遍。)
2.理解詞義。
師:我們看到猶豫、憂郁這兩個詞語,它們的拼音相同,但聲調(diào)是不同的.。那它們的意思一樣嗎?誰來說一說。
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
憂郁:一個人總不愛說話,整天悶悶不樂的,我們就說這個人很憂郁。
師:這樣看來,這兩個詞語的讀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3.認識多音字調(diào)。
調(diào)是我們這一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它還讀什么?誰來看著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出詞語。
4.讀難讀的句子。
出示句子:因為他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這個句子里生字多,誰來讀一讀?
5.認識多音字落。
指出落在句子中讀lao, 它也是本課要學的一個多音字。這個字還讀什么?誰能看著拼音給這個多音字組詞語。
6.齊讀句子。
7.了解小兒麻痹癥。
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小兒麻痹癥嗎?
小兒麻痹癥:小兒麻痹癥又叫脊髓灰質炎。這種病多發(fā)生在嬰幼兒身上,得了這種病,往往會留下終身殘疾,腿腳萎縮,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個孩子。
三、接讀課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1.接讀課文。
請5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中的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在這個故事里面都有哪些角色?(老師、英子、同學們)
老師是怎樣的?(剛調(diào)來的)
英子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學生結合課文第一段中的句子談理解)
生:英子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
師:還有嗎?
生:英子是一個不愛說話的小姑娘。引導:你是從哪里知道出來的?
生:我是從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來的。
表揚:這位同學多會讀書,她能從課文的詞句中讀出自己的理解。真好。ɡ蠋熃o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
生:她是一個孤獨的小姑娘。從哪里知道的? 早早地、又總是
師引導:剛才同學們說英子不愛說話、孤獨、寂寞,課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它概括了英子的這些表現(xiàn),哪個詞?大家找一找。☉n郁)
師:后來她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姑娘,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結合課文第四段內(nèi)容理解)
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
師引導:還可以說她變得怎么樣了?(活潑、開朗)
四、重點探究,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
(此環(huán)節(jié)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景,師生共同參與,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創(chuàng)設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文中人物的對話,進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變化,突破課文重點。)
。ㄒ唬╀秩具^渡
開始,英子是那樣自卑、憂郁,后來卻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發(fā)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掌聲)
課文的2.3自然段就寫出了英子的變化過程。今天我們變一種方式來學習這兩段課文。同學們先各自讀課文,然后我們再來表演課文內(nèi)容,你們覺得行嗎?
要想演好,首先要認真讀書。下面就請大家用心讀一讀課文的2.3自然段,在自己認為要重點表演好的詞句下面做一下標記。
師:讀好了嗎?誰愿意演英子?
。ㄗⅲ哼x一名同學當英子,同學們做英子的同學,老師當剛調(diào)來的老師)
。ǘ┰囇荩海ǖ谝淮握坡暡糠郑
課件出示第一次掌聲部分內(nèi)容。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師:今天,我們開個故事會,請同學們輪流上臺講一個故事,老師借此來了解一下大家。
同學們一個一個地講完了故事,下一個,輪到英子了。英子,該你了?(英子表演)
。ㄈ┰u議表演
同學們對剛才的表演滿意嗎?誰來評價一下大家演得怎么樣?
。◣熞龑W生抓住文中詞句進評議)
師:同學們,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英子。
英子, 我看到你站起來的時候眼圈紅紅的, 這是為什么?
師:同學們, 你們的掌聲想對英子說什么?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會講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們會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難過,我們不會笑話你。
師:英子以前總是早來晚走,不愿意讓同學們看她走路,今天她鼓起勇氣走上講臺,
英子,你是好樣的,你勇敢地走上了講臺, 戰(zhàn)勝了自己!英子, 聽了同學們的掌聲, 你為什么流淚了呢?
。ㄒ驗槲覜]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笑話我,還用掌聲鼓勵我,我非常激動。我一定要講好。)
(四)配樂表演(課件出示第三段課文)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完整地表演一遍這段課文,再現(xiàn)那感人的一幕。(表演略)
英子的故事講完了。(同學們鼓掌。英子鞠躬后走下講臺)
師:同學們,這一次掌聲你又想對英子說什么呀?
生:英子,你講的故
三年級教學教案 6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感受娃麗關愛他人的美好心靈,做一個有優(yōu)良品質的小公民。
教學重點:
學會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本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教學難點:
體會娃麗有責任心、能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提問: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是怎樣和朋友、親戚保持聯(lián)系的?(打電話、發(fā)短信、發(fā)電子郵件、用社交軟件QQ、微博、微信) 在以前人們又是用哪些方式進行聯(lián)系?(最多的是寫信) 寫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寄存信件,傳遞信息的工具) 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5課《信箱》,看看這個信箱又引出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齊讀課題:25、信箱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地、較快地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老師布置的小任務:說說本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讀完后,小組合作討論,請代表發(fā)言。
(1)段意合并法:本文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爸爸把信箱的鑰匙交給了哥什提亞保管;
第二部分:哥什提亞把郵遞員送錯的信丟在門外臺階上;
第三部分:娃麗準備出去送信;
第四部分:娃麗冒著風雪和黑暗,把信送到收信人家里;
第五部分:娃麗家收到一封感謝信,娃麗和哥什提亞輪流保管信箱的鑰匙。
(2)要素串連法: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果) 有一天,娃麗冒著風雪和黑暗把投錯的信送回主人家,收到了主人的感謝信,結果娃麗和哥哥輪流保管信箱的鑰匙。
2、有一天,爸爸帶回來一個信箱,把鑰匙交給誰保管?為什么呢? (哥什提亞,因為他年齡大些。)
3、一封郵遞員投錯的信,哥哥哥什提亞和妹妹娃麗各是怎樣對待的? 哥哥:原文(課文第二部分第六段)“放在臺階上”理由是“這不是咱們的信。咱們住在大河沿,信上寫的是小河沿。放在臺階上,郵遞員來了,會拿走的”。 妹妹娃麗:天快黑了,冒著風雪,親自去小何沿送信(歸納得出,課文第四部分內(nèi)容) 板書:哥什提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娃麗:急他人之所急 3、娃麗送信的原因是什么?指導朗讀第三部分的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這是娃麗準備送信的心理活動,讀出娃麗擔心、著急的語氣。
4、在娃麗送信的過程中是一帆風順的嗎?她遇到了什么困難嗎?在課文中勾畫出娃麗送信艱難的句子。(突出表現(xiàn)娃麗的優(yōu)良品質) 第一處:“風把街道吹得干干凈凈,街上滑溜溜的'。行人都怕摔跤,很小心地走著。天快黑了! 第二處:“風很大,雪也很大。娃麗踏著雪,很費勁地往前走,在黑暗里找門牌號數(shù)!
。ㄈ┥钊肜斫,拓展升華
5、娃麗給石鐵潘諾夫家?guī)サ膬H僅是一封信嗎?還帶去了什么? (第五部分那封感謝信)帶去了家人平安的消息,給予人很大的幫助。
6、爸爸最后為什么讓哥哥和娃麗輪流管理信箱的鑰匙? 鼓勵娃麗繼續(xù)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同時暗示哥哥向娃麗學習。
7、娃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樂于助人、熱心腸、心地善良、好公民
。ㄋ模┛偨Y全文,布置作業(yè)
8、你身邊有像娃麗這樣的人嗎?他們都做了哪些好事?今天以后,你將怎樣向娃麗學習呢?(根據(jù)時間,可現(xiàn)場口語交際或課后寫作訓練)
9、回家將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三年級教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能夠敘述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充分利用插圖,激發(fā)學生想像,練習說寫。
【教學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活“趣”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菀娒娑Y,這是一件什么禮物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聽、請看,(播放多媒體課件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前兩句)“每當聽到這首歌,唱起這首歌時,你想到什么?想說什么?想做什么?
(生:想到海邊玩水,想到海邊抓螃蟹……)。
師介紹: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海邊撿貝殼、撈海帶、玩耍等,我們把這些活動稱為趕海。
師:你們喜歡趕海嗎? 想不想去趕海?也難怪“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
師:再讀讀這一句話,要注意抓住這句話中哪個字去理解這句話?從這個“鬧”字中,你讀懂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吵”著“鬧”著要舅舅帶他去趕海呀?
(引導學生從“鬧”字中體會因為趕海有趣,好玩,所以我要“鬧” )
(教師板書:有趣)
二、自學思考--尋找“趣”
1、那趕海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請小朋友聽課文朗讀,(打開朗讀課件)注意從第二三自然段中,動筆劃出你認為課文中寫得有趣的地方。
2、讀讀你覺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樣讀才能讓別人感到這個地方確實有趣。(在四人小組內(nèi)讀讀自己畫的句子,互談感受。)
三、精讀品悟--體驗“趣”
1、(匯報學習成果)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讀書成果?我們按順序一處一處找,你覺得哪里有趣,就讀哪里。想讀的同學舉手!這么多同學要讀,真愛表現(xiàn)自己。好,我就先請你讀吧!(教師點撥)
師:同學們,想不想看看這樣的情景?(出示課件:海浪視頻)看,看見你們來了,都不忍離開了,正一步一回頭地看著你們呢﹗看著這么可愛、調(diào)皮的浪花你們想跟他們干什么呢?
生:赤著腳在海邊追趕浪花。和浪花抓迷藏……
師:追趕浪花。和浪花抓迷藏該是多么有趣地情景,小朋友想不想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師: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朋友最喜歡在海邊玩水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這時浪花會來個回馬槍和“我”相碰(板書:追趕浪花)是多么有趣呀!
2、剛才我們體會了追浪花的樂趣,那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寫得有趣呢?
師:你們有沒有在大人的帶領下到海邊或田野里摸魚或摸過螺?老師請倆位同學上臺來示范“摸”的動作,其他同學注意觀察“摸”的動作,再想想這句話該怎么讀?
師:你的“摸呀摸呀”讀得真不錯,老師把它寫下來。(板書:摸海星)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摸呀摸呀,讀得很慢,很小心,你為什么這樣讀呀?
生:因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師:你體會得真好!從你的讀中,老師體會到你摸得真認真。
3、你們摸得這么慢,摸得這么小心,摸得這么認真,摸到什么
東西了呢?誰來讀讀下半句話。(指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應該很高興的呀!你怎么還不夠興
呀?老師教你一個辦法,笑著讀,你試試?
生:笑著朗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進步真大!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興奮勁全讀出來了。特別是“嘿”這個字,讀得又輕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興呀!
4、除此以外,你還覺得哪里有趣,誰來讀一讀。
5、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誰來讀一讀?
理解“哎喲”
出示:“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師:你從“哎喲”中聽出了什么?
生:疼。
生:我除了聽出了疼,還聽出疼中夾雜著高興。
師:被螃蟹夾得疼嗎?(有點)以后還抓不抓了?
生:還去,因為抓螃蟹太有趣了!
師:誰再試試讀讀“哎喲”?
師:老師也想讀讀,能不能給老師這個機會?(把“哎喲”我讀得快,因為沒想到螃蟹用大螯夾住了自己的手。)
生:“哎喲”我讀得高興。
生:…… 板書:抓螃蟹
6、你還覺得哪里有趣,愿意來讀一讀嗎?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覺得寫得很有趣,我來把它讀一讀:“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師:(創(chuàng)設情景)指著一名學生故意說:“咦,你不是五年級的學生嗎?怎么跑到三年級來上課呀?(學生作解釋)哦,原來是老師弄錯啦!”
(1)師引導談體會:這段話中“咦”和“哦” 兩個語氣詞能交換嗎?我們把這兩個語氣詞交換順序后再讀讀,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生談體會:不能,小作者開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發(fā)出了疑問“咦”?后來當知道大蝦在逗我時,恍然大悟,“哦”。)
(2)指導讀好“咦”和“哦”兩個語氣詞
(3)在這里武將指的是?你們聽威武的大蝦在說:“來呀,來呀,你們能把我怎么樣?”面對這威武的大蝦,此時,你們最想干什么?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生:我想抓住它。我捏住它。……
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老師請兩組同學上臺來演示動作。好不好?每組同學一個當大蝦,一個當“我”。一組同學演示“抓”的動作,另一組同學演示“捏”的動作。伸出你的雙手,當作長須,也威武地搖擺吧?其他同學注意從他們的動作中體會用“抓”大蝦好呢?還是用“捏”大蝦好?想一想,為什么?(讓學生從中體會用力的力度不同,大蝦會有什么表現(xiàn)。)
生:別看大蝦長得威武,很神氣的樣子,我只輕輕“一捏”就被我束手就擒了,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板書:捏大蝦)
四,觀察想象——延伸“趣”
1、剛才我們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蝦、抓螃蟹、摸海星,感受了其中的樂趣,沙灘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1)生讀相關句子。
(2)練習用“他們有的……有的……有的……”說話.
(3)指名說,師生共同點評。(還有什么趣事呢?讓學生延伸趕海的有趣)
2、趕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們怎么說也說不完.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nèi)齼蓛傻仉x去,這時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師范讀,從中營造大海此時平靜的情景。)
師:瞧,小朋友的背簍里沉甸甸地,人們水桶里裝得滿滿的。你們能告訴我里面有些什么嗎?
生:沉甸甸地背簍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貝殼。
生:背簍里面有大龍蝦。
生:背簍里面還有螃蟹、海星。
3、有這么多的收獲,小作者的心里可真高興了,他通過什么來表達他高興的心情?這不,你聽,(播放多媒體課件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前兩句)我們一起跟小作者一起唱。
4、這首歌在課文的哪兒也出現(xiàn)過?他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都用了《大海啊故鄉(xiāng)》的歌詞,首尾呼應,使文章更加吸引人了。這可是寫好文章的一個小秘訣哦。
【教學結束】
課后作業(yè):
大海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可時間不早了,我們得跟大海告別了,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跟大海說嗎?回去以后把你想對大海說的話寫下來。(讓學生盡情抒發(fā)對大海的留戀、熱愛之情。)
三年級教學教案 8
第一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 了解黃山奇石的神奇,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2. 知道課文寫了黃山的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幾塊奇石的樣子,了解主要內(nèi)容。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指定詞語。
4. 讀懂第1、2段課文。
5. 認識并列段式,能讀懂第2自然段是怎樣具體寫兩塊奇石的形狀,又是怎樣把并列的兩個內(nèi)容連接起來的。
。ǘ┙虒W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并列段式,讀懂用并列段式寫的第2自然段。
教學難點:讀懂第2自然段是怎樣把黃山奇石的樣子寫具體的。
。ㄈ┙虒W準備
1. 課文朗讀錄音;
2. 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師板書:黃山)同學們,你們?nèi)ミ^黃山嗎?誰能介紹一下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2.師簡介黃山:黃山是我國五大名山之一,黃山風景區(qū)位于我國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山體雄偉奇特,有巖、洞、潭、瀑等自然景觀,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并稱黃山四絕。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帶大家去欣賞一下四絕之一的奇石(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 播放全文錄音
2. 自讀課文,把課文介紹的奇石用劃下來
3. 說說課文寫了黃山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幾塊奇石的樣子
4. 這4塊奇石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
5. 你覺得文中哪個段落與眾不同?為什么?
三、預習課文
四、檢查預習效果
1. 多音字組詞:
tán ( )
彈
dàn ( )
2.辨字組詞:
徽( ) 尤( ) 陡( ) 狀( ) 臂( ) 峭( )
微( ) 龍( ) 徒( ) 壯( ) 避( ) 消( )
3.字形分析:微、脖,并交流如何巧記難字。
4.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下面詞語的意思:
神奇、陡峭、云海、聞名中外、奇形怪狀
5.質疑問難。
五、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共有幾句?分別寫了什么?
a) 黃山風景區(qū)的地理位置。
b) 黃山風景區(qū)的景色特點。
3.那里指什么地方?黃山風景區(qū)整體景色的特點是什么?哪一句總寫了黃山石的神奇?哪個詞點明了在黃山景色中,奇石是最有名的?(尤其)給尤其找個近義詞。
六、研讀第2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2自然段
2.指導學生認識并列段式:
像第2自然段這樣在一段話中并列地寫了兩個或兩個以上內(nèi)容的段叫并列段,并列段中的幾個內(nèi)容可以調(diào)換順序,它與總分段式最大的區(qū)別是沒有總起句,各句之間是表示并列的關系。
3. 學習單元學習提示,說說:并列段式可分幾步來學?討論后出示小黑板:
1).這一段講了幾個內(nèi)容?
2).每個內(nèi)容是怎樣寫的?
3).這幾個內(nèi)容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4. 根據(jù)學法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個內(nèi)容?
。2)這兩個內(nèi)容分別是怎樣寫的?
、伲ǔ鍪竞镒佑^海投影片)齊讀寫猴子觀海的話,猴子觀海奇在什么地方?
a) 在哪里觀海?
b) 觀什么海?
c) 怎樣觀海?圈出3個動詞
②(出示仙人指路投影片)齊讀寫仙人指路的'話,說說仙人指路又奇在什么地方?
a) 第5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b) 圈出寫仙人姿勢動作的3個動詞,并在投影上指認仙人、手臂等。
。3)這兩個內(nèi)容是怎樣連接起來的呢?
a) 默讀,用~~~~劃出這句話,并圈出最重要的連接詞。(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b) 指導朗讀這句話(也讀重音)
c) 你能把也很有趣換個詞說說嗎?(也很有意思)
(4)小結:口頭填空后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5)指導朗讀并背誦第2段。
六、作業(yè):《作業(yè)本》第2、3題。
板書:
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
黃山奇石 仙桃石
金雞叫天都
課后小結:
第二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 進一步感受黃山奇石的神奇,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2. 讀懂課文第3段是怎樣具體描寫兩塊山石的奇特,又是怎樣把并列的兩個內(nèi)容連接起來,認識并列段式的結構特點,掌握其閱讀方法。
3. 背誦課文第2、3段,聽寫第4段。
。ǘ┙虒W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繼續(xù)讀懂用并列段式寫的第3自然段。
教學難點:理解語言文字,讀懂第3自然段是怎樣把黃山奇石的樣子寫具體的。
(三)教學準備
1. 課文錄音;
2. 投影片。
。ㄋ模┙虒W過程
一、復習檢查
1. 多音字組詞。
2. 解釋詞語。
3. 聽寫。
4. 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5. 復習自學提示,出示小黑板。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3段。
2.這一段講了哪幾個并列的內(nèi)容?為什么說它們是并列的?
3.讀句理解怎樣把這一山石的奇寫具體。
① 第1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山石比作桃子和盤子,你看像嗎?)
② 前面寫到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都很有趣,作者不但寫了它們像什么,還寫出了它們的姿勢、動作,把這些奇石給寫活了。這段寫金雞叫天都與前面有什么不同?
三年級教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在畫一畫、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動中估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建立長度單位的表象,靈活運用多種估量的方法,提高估計的精確度。
2、通過活動,逐步形成空間觀念,養(yǎng)成估計的意識和習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復習長度單位
師:同學們,大家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長度單位,誰來說說?
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
2、比劃
師:誰能用手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長?也可以從你的.身上找出這些長度。
3、猜一猜
師:出示1米長的彩帶。
猜:有多長?你是怎樣猜出來的?
4、揭題
預計學生可能說是看出來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一庹長比出來的等,即“估計”出來的,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適時板書課題“估計”。
二、展開活動
1、畫一畫
(1)不用尺子,你能畫一條長8厘米長的線段嗎?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誰覺得自己畫的8厘米最準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反饋2個學生的作品)大家畫得準嗎?請同桌用尺子互相量一量。
匯報:你是怎么畫得這么準的呢?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剛才大家都談了不用尺子怎么畫,如果現(xiàn)在請你來畫,你能畫得更準確嗎?
還想再試試嗎?
。2)不用尺子畫一條長12厘米的線段和一條長2分米的線段。
同桌互相量一量,說一說自己的方法,眼力有進步的同學請舉手,恭喜這些同學過關。
2、估一估
。1)估計鉛筆的長,你覺得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合適?
。2)估計一下課桌的高,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合適?誰來量一量?
。3)估計一下把鉛筆盒圍一周是多長,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合適?再量一量。
。4)估計一個同學的身高。
(5)出示:一個盒子,現(xiàn)在要用彩帶圍盒子一周,需要多長的彩帶呢?小組中討論一下,然后把你認為需要多長的彩帶剪下來?纯茨囊唤M的同學眼光最準。學生反饋,說說是怎么想的。
。6)拿出小組中課前準備好的包裝盒,先估計一下用彩帶圍一周需要多長,然后剪下來,實際圍一圍。最后匯報。
3、找一找
找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并記錄下來。
三、聯(lián)系生活
1、圍一圍
。1)請5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圈。
師:5個同學手拉手圍一圈,周長大約是多少?先估計,再測量。
(2)估計一下,如果要拉成周長是10米的圈,至少要有幾個同學?
。3)師:人們經(jīng)常用這種方法估計出大樹或是大柱子的周長,你能估計出來嗎
2、比一比
從小紅家到學校有下面幾條路可以走。你能說出哪條路近,哪條路遠嗎?(出示課件)
3、想一想
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6米,寬3米。如果一面靠墻,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四、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感受?
2、在生活中,你還想進行哪些有趣、有挑戰(zhàn)性的估計呢?比如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長度、雷峰塔的高度等,課后再去實踐研究,好嗎?
三年級教學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繼續(xù)練習獨立識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題示標
1、導入新課。
播放詩歌《我長大了一歲》,回憶一年級的情景,然后啟發(fā)談話:兩年以后,我們又長大了,你喜歡長大嗎?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小姑娘,她和我們的部分同學一樣,不想長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請看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誰來讀一讀?目標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嗎?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會認字)
(一)先學
1、目標明確了,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讀課文,比誰把課文中的字音讀得準。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4分鐘后檢測。)
2、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不會的兵教兵。
。ǘ┖蠼
1、指名讀。要求:讀的同學聲音洪亮,不丟字,不加字,聽的同學認真聽,有錯及時舉手糾正。
2、師板書易錯字,適時引導訂正、強化。
3、文中的字音我們都讀準確了,誰最先把會認的字讀準,記牢。把詞語理解明白。檢測生字、詞。
多種形式檢測詞語。
。1)指名讀。不會的'兵教兵。
。2)同學們還有沒有沒弄明白的詞語?誰能幫助解決。老師出示些詞語,看你們理解運用的怎樣?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流利讀)
。ㄒ唬┫葘W
1、“會認字”讀得這么準確。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場比賽:看誰課文讀得最流利。
2、學生自由讀。(3分鐘)
。ǘ┖蠼
1、指名讀。(讀不好的多讀幾遍)
2、指導讀不好的詞句。
四、第三次先學后教(理清脈絡或學文)
。ㄒ唬┫葘W
1、課文讀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都寫了什么?
自學指導(一):請概括段意,并寫下來。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4分鐘后交流)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小組交流。
。ǘ┖蠼
1、指名板演。
2、生評價,說原因。
五、第四次先學后教(會寫字)
。ㄒ唬┫葘W
1、課文同學們讀得很流利,那接下來我們進行最后一次比賽,比誰的會寫字寫得即正確又漂亮。、
自學指導:請同學們自己看生字,重點看你不會的,注意每個字的筆順和筆畫,三分鐘后聽寫。
2、學生仔細觀察。
。ǘ┖蠼
1、教師聽寫,兩名學生板演。
2、教師重點指導書寫。
3、小老師改正。同桌對照答案,修改。
六、當堂訓練
聽寫本課生字,詞語填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大意,了解小姑娘的長大過程,懂得長大不僅指身體變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長,要學會關心別人,承擔責任。
3、抓住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小姑娘心理的變化。
教學重點:
了解小姑娘的成長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她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及原因。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請看學習目標,誰來讀?明確學習目標了嗎?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
。ㄒ唬┫葘W
1、自學指導。
小姑娘為什么不愿意長大呢?后來她卻一次一次希望自己長大些,這是為什么呢?(5分鐘后比誰回答的好)
2、學生自由讀。
。ǘ┖蠼
1、誰來說說看?其他同學注意聽,請你進行補充或訂正。
2、根據(jù)學生匯報適時引導探究品讀。
小姑娘開始為什么不愿意長大,后來為什么又希望自己長大?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
。ㄒ唬┫葘W
1、自學指導。
。1)認真讀讀第8——12自然段,畫出小姑娘想長大的愿望,畫下來,多讀幾遍,體會當時小姑娘的心情。
。2)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小姑娘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望?說說理由。(3分鐘后比誰回答得好)
2、學生自由讀,思考。標注。
。ǘ┖蠼
1、指名回答。
2、指導朗讀。
四、第三次先學后教
。ㄒ唬┫葘W
1、自學指導,小姑娘是怎樣長大的?你怎樣理解“長大”的含義。你覺得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
2、學生自學。全班集體討論。
。ǘ┖蠼
1、引導學生交流,形成共識。
2、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當堂訓練
1、請同學們流利并帶著感情來讀課文,(5分鐘后檢測)。
2、檢測。
板書設計:
不愿長大的小姑娘
不愿長大——希望長大——已經(jīng)長大
三年級教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書本上的圖畫使學生大致了解太空,通過交流使學生更了解太空的奧秘!
技能目標:
運用水粉顏料,硬殼紙,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讓學生在運用自己的巧手,和大腦創(chuàng)造出想象中的物體。在此技術上更加了解太空,到達動手,動腦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
學生更了解太空的奧秘!創(chuàng)造出想象中的物體
教學準備:
硬殼紙,剪刀,顏料等。
教學過程:
說起太空,和科幻電影,學生會想起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說起的電影形象。通過欣賞課本中的`飛船,太空堡壘使學生初步對太空作一些了解,然后用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回答;太空是怎么樣的,為什么我門要去探索太空?然后由我小結:太空是神秘的,應該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沒解開,所以我們需要去探索。
小組討論
1、讓大家討論太空是怎么樣的,太空里有什么,讓學生說說太空里的事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覺得太空里有那些他們說的東西?
3、中國有一位很有名的宇航員,大家知道是哪一位嗎?
設計實踐:
1、在硬殼紙上畫出你想要的形狀,然后剪出來把樣子做好,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2、用你喜歡的顏色涂在你做的東西上,或用粘貼法也可以
3、給你設計的模型起上名字,講講它的性能,和用途展示應用將所有學生的作品放在講桌上展示,說說自己的看法。
三年級教學教案 12
一、教學內(nèi)容
1. 學唱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
2. 學用1、2、3、5、6、1(高音)為節(jié)奏編創(chuàng)旋律。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有感情地演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感受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愛戴之情。
2. 通過編創(chuàng)旋律,掌握簡單的旋律發(fā)展技法,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 教學難點
1. 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 倒數(shù)第八小節(jié)的正確演唱(敬 愛的)。
3.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蘊含的師生關愛的情懷。
4. 旋律編創(chuàng)的'音高走向問題。
四、 教學進程
1. 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說說老師做的感人的事例,從而導入新課課題《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
2. 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A. 設問:歌曲給你什么感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B. 討論后,老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三段歌詞
3. 再聽歌曲,讓學生說說,歌曲用怎樣的聲音、力度、速度、旋律表達對老師的尊敬,熱愛之情。
4. 學唱歌曲:
A. 跟著伴奏學唱歌曲旋律
B.代詞入曲
C.說說歌曲兩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緩,音區(qū)比較低,可用稍慢的聲音,稍弱的力度來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較高,適合用較強的力度演唱,以表達內(nèi)心的激動。
最后一句,隨著旋律級進下行,力度可以逐步減弱,用以表達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
5. 學用1、2、3、5、6、1(高音)為節(jié)奏編創(chuàng)旋律。
老師引導學生學用劃旋律線的方法來編創(chuàng)有節(jié)奏的旋律。
6. 小結。
三年級教學教案 13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使學生初步感受蒙族音樂的特點,并形成熱愛民族音樂的美好感情。
2、 小組合作表演,提高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
3、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四分音符與二分音符的時值。
教學用具
多媒體 電子琴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大草原風景圖片
師:草原上都有什么?(學生結合圖片,自由發(fā)言,教師做提示引導) 解:藍天上有白云,地上有馬,牛,羊,高山,河流。
三、新課學習
1、初次聆聽
思考: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解:蒙古草原寬廣、美麗,蒙古人生活在美麗遼闊的環(huán)境中,歌聲是那么的悠揚動聽,讓人聽了心曠神怡。
2、再聽風格
方法:學生閉起眼睛感受,身體可左右律動,仿佛置身美麗的大草原中。
3、讀讀歌詞
跟隨老師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教師范唱
老師也忍不住想要唱一唱這首歌曲,請同學們用四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為老師打著節(jié)奏好嗎。
5、聽唱法,小聲跟唱 通過多媒體學習
6、解決重點
跟電子琴唱準“3 5 6”,并輔以科爾文音樂手勢
7、解決難點
二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方法:聽辨歌曲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音的長短。
師:找一找每一小節(jié)的歌曲哪個字唱的短,哪個唱的長?
解:長的有高、照、跑、叫、壯、肥。
8、有感情的'通唱歌曲 多遍
四、對比學習《我是草原小牧民》
1、初次聆聽
對比《草原上》,這兩首歌曲都是蒙族歌曲,兩首歌曲的情緒、速度有什么不同?
2、再次聆聽
再一次體會歌曲的情緒
3、按節(jié)奏讀歌詞
4、跟伴奏學唱
5、完整演唱
五、完美結課
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蒙古人生性自由豪爽,他們能歌善舞,有很多獨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和音樂,他們也特別熱情好客,等你們長大了可以去那里感受一下美麗的大草原。
三年級教學教案 14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tǒng)學習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及調(diào)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游戲,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漸變,山此讓學生體驗明度漸變可產(chǎn)生的縱深感及節(jié)奏美。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知識,并能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創(chuàng)作圖案畫。
2.掌握純度漸變的調(diào)色方法。
3.體驗純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產(chǎn)生的縱深感與節(jié)奏美,培養(yǎng)學生色彩表現(xiàn)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色彩純度漸變的知識及色彩調(diào)配方法。
2.掌握調(diào)色時的漸變規(guī)律,繪制豐實、有趣的純度漸變圖案。
四、教學準備:
師:范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diào)色盤、畫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練習、觀察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漸變需要加入什么顏色?怎樣加入?(學生集體回答)老師今天又帶來了幾幅漸變圖,好看嗎?
這幾幅畫中有一幅跟別的效果不同,請仔細觀察把它找出來。(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感受明度漸變與純度漸變的區(qū)別)這種色彩的變化雖然也是漸變,但與明度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為色彩的純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板書課題)
二、.介紹知識
色彩的純度又稱色彩的彩度、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梢姽庾V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摻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chǎn)生變化。當摻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jīng)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地摻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jīng)無法察覺出來了。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如果物體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艷。
三、欣賞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做為表現(xiàn)手法的作品。
四.創(chuàng)作
1老師示范:
教師用紅色加灰色、紅色加綠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學生調(diào)色小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做具體示范,也可以讓部分學生跟老師一同練習、示范。
2.學生練習:
要求:
1.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色彩純度漸變的圖案畫。
2.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yè)。
五.評價
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現(xiàn)得效果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六.延伸
尋找色彩的純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年級教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懂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體會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體會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說說自己感到最快樂的事。
。病⒔翌} 學習“槐”字,理解“槐鄉(xiāng)”。
二、初讀課文,明確:“槐鄉(xiāng)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1、提出初讀要求:讀通文章,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思考:槐鄉(xiāng)孩子的快樂是什么?
。、交流對問題的理解。
三、細讀課文,體會“快樂”。
1、那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呢?找找、劃劃相關的句子
。、交流、體會、朗讀。
。1)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2)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3)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xiāng)。
。、小結。
點出──槐鄉(xiāng)孩子的快樂其實就是──采槐米(勞動)
。、讀出“快樂”。
在三個句子中選擇自己最有感受的.練讀。
四、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勞動的艱辛”。
。、采槐米,撿槐米這種勞動,你認為是艱辛的嗎?
。病⒛x課文,從文中找找依據(jù)。
。、交流(引導要點)。
(1)槐米。ǖ诙(jié))。
。2)八月才有,天熱(第三節(jié))。
。3)采的時間長。
五、理解“艱辛的勞動是一種快樂”的原因。
。薄⒕烤故鞘裁丛蚴购⒆觽冇X得這不是苦,而是一種樂呢?
。、自讀第二小節(jié)后,交流原因。
六、積累句式。
槐鄉(xiāng)的孩子勤勞、懂事,他們的生活、快樂都離不開槐樹,槐樹就像他們的伙伴,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
。薄⒁x,內(nèi)化句式,體會特點。
。病⑼卣褂柧。
。1)安吉。(竹鄉(xiāng))
(2)黃巖。(橘鄉(xiāng))
。3)草原。
。、再次朗讀,強化句式。
三年級教學教案 16
教材簡析
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活動特點,并講述了翠鳥捕捉小魚的過程;第4自然段介紹了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達了“我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知識梳理
1、詞語積累:
翠鳥 葦稈 腹部 襯衫 透亮 又尖又長 清脆 一眨眼 泡泡 逃脫 飼養(yǎng) 漁翁 石壁 打消 念頭
2、優(yōu)美句子:
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
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
設計理念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就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二就是培養(yǎng)學生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本文的教學重點就是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教學難點就是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等詞語。
。玻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常惺茏髡邔Υ澍B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就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學習重點
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學習難點
體會翠鳥的外形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課時安排
。舱n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翠鳥、清脆、飼養(yǎng)”等詞語。
2.學習按一定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的方法,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方法
講授法 啟發(fā)法
學習方法
朗讀
教學準備
課件 卡片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快樂導入(用時:5分鐘)
1.導入新課,嘗試審題。
。ㄍ队皟x出示翠鳥圖片)
介紹:翠鳥生長在我國東部和南部的許多地方,它不僅美麗,還有高超的捉魚本領,所以人們又稱它“叼郎”。
2.板書課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1.讀課題。
2.思考:
。1)翠鳥就是什么樣子的?
。2)翠鳥就是怎樣捉魚的?
。3)翠鳥的家在哪里?
三年級教學教案 1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按順序及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樹立喜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難點
抓重點詞句,品讀課文。
教學準備
幻燈課件、影視課件、FLASH課件、圖片課件、聲音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談話激趣,圖片引題。
介紹新朋友----翠鳥(板書、齊讀課題)。出示翠鳥彩圖,隨機介紹。
播放錄像,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翠鳥的哪些方面你最感興趣呢?
總結:
、糯澍B是什么樣子的?
、拼澍B是怎樣捉魚的?
、谴澍B的家在哪里?
2.幻燈出示初讀任務。
3.聲音課件范讀,學生自由讀課文。
4.學習第一自然段。
、呕脽粽n件出示學習任務。
、僮髡邚哪膸追矫鎭斫榻B翠鳥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點?
、诖澍B的形狀特點是什么?請用~~~劃出,并理解小巧玲瓏這個詞。
③課文用了哪些語句描寫翠鳥羽毛顏色的,請用劃出。
、葡嗷ビ懻,師生交流。
⑶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齊讀)
5.練習,鞏固新知。
、懦鍪敬澍B的.FLASH課件,請同學發(fā)言給它添色,其他同學檢查發(fā)言。
⑵說話訓練:觀看FLASH課件,展開想像說一說翠鳥美麗的樣子像什么?
6.學習第二、三兩個自然段。
、伲畬W生自學。(投影出示閱讀提示,學生按要求探究。)
、. 師生議答。
⑴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樣描寫翠鳥活動的?
、賹W生讀出描寫翠鳥活動的語句。
②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用得準確恰當。
③放錄有翠鳥叫聲的課件,F(xiàn)LASH演示翠鳥停在葦稈上的特寫。
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仆队俺鍪荆鹤髡哂质窃鯓泳唧w描寫翠鳥捕魚的?
、僦缸x第三自然段,先讓學生明確作者寫翠鳥捕魚是按捕魚前、捕魚時、捕魚后的過程來寫的。
、诶斫1、2句(捕魚前)。
三年級教學教案 1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演唱這首歌曲,通過沙錘、三角鐵的學習和給歌曲伴奏,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2、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節(jié)奏,模唱簡單旋律,加強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的學習。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演唱感受蒙古歌曲的民族風格,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通過聽、唱、奏掌握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沙錘、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 師生問好。
同學們和老師跟隨音樂一起做律動。
二、 情境導入。
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說說圖片中有哪些美麗的風景。 (邊放幻燈片邊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1、 情景想像,進入主題。
。ㄗ寣W生自由發(fā)揮想象,老師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是什么顏色等)
2、初步掌握歌曲風格:
播放《草原上》,聽的時候思考這首歌曲是什么速度、情緒、節(jié)奏和旋律是怎樣的? 師生討論。
3、 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蒙哥歌曲的風格。
三、 新課學習。
1、 學習歌詞。
。ɡ蠋熤v解歌詞,熟悉后學生按照節(jié)奏跟伴奏朗讀歌詞)
2、學唱旋律。
分析哪些字唱的短,哪些字唱的長,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節(jié)奏。
3、 學會后,小組表演。
4、聽琴模唱旋律。
5、 認識三角鐵和沙錘,并為歌曲伴奏。
四、 課堂總結。
復習課堂內(nèi)容,總結歌曲風格特點以及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演唱。
。ㄏ抡n,播放《草原上》,同學們跟隨音樂離開教室)。
三年級教學教案 19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自主學習“域、炫、矩、囂”等9個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囂張、技不如人、炫耀”等詞語的意思。
2.運用自學、同伴討論的方法閱讀全文,重點讀懂鱷魚爭斗的三個回合的內(nèi)容。
3.初步學習運用恰當?shù)膭釉~、合理的想象練習觀察與寫段。
4.知道鱷魚爭斗的特點,激發(fā)了解動物、探究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運用自學、同伴討論的方法閱讀全文,重點讀寫鱷魚爭斗的具體內(nèi)容內(nèi)容。
教學準備:
錄像片段、多媒體課件和預習設計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1.(出示鱷魚的圖片)同學們,這是——(鱷魚),對于鱷魚,你有哪些了解?
2.是啊,鱷魚在我們眼中是一種兇殘的動物,那么鱷魚同類間爭斗時,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22課。
3.齊讀課題。
4.什么是“爭斗”呢?(鱷魚為爭奪地盤而互相打斗)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鱷魚間是怎么爭斗的呢?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打上*),先請同學們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哪些內(nèi)容?準備反饋。 自讀提示;
(1)輕聲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2)不理解的地方可做上記號。
2.交流
。1)老師先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讀書情況,這幾句話能讀正確嗎?
出示:鱷魚間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兩雄爭斗時,誰興風作浪的本領大,誰就是勝利者。 (正音“矩”,矩組成詞語時要讀輕聲) 入侵者向羅賓發(fā)起了挑戰(zhàn),同時也向其家人炫耀著自己的實力。 (“炫耀”的這兩個字的部首不同,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記一記。)
(2)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疑問嗎? 隨機板書:羅賓 入侵者 點到為止 技不如人
【質疑】
什么是“約定俗成”?
羅賓明明可以把入侵者咬死,可它為什么不這么做呢?
三、熟悉語言、讀寫表達
入侵者炫耀
1.我們先來看看入侵者是怎么炫耀自己實力的?請一個同學讀第2小節(jié),其余同學邊聽邊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讀讀句子,圈出入侵者的動詞,從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入侵者一直游到它的面前,高高地躍出水面,落下后又拼命地拍濺和噴吐湖水,還張開血盆大口不斷發(fā)出吼叫聲。
3.交流,誰能把入侵者這種“囂張”讀出來?(指名讀,指名讀)示范朗讀語氣。
4.這就是“炫耀”,這個詞的意思你理解了嗎?(非常驕傲地表現(xiàn)、賣弄自己)
5.讓我們帶著理解讀好這句話。(齊讀,評價)
羅賓應對
1.面對入侵者囂張的氣焰,羅賓又是怎么應對的呢?把書拿起,我們一起來讀第3小節(jié)前半部分。(引讀“鱷魚間有一個擋住了它的去路!保
2.出示: 羅賓以自己的強大身軀掀起了比入侵者大得多的風浪,對手一看技不如人,立即箭一般地迅速逃離。
3.原來鱷魚之間的爭斗是有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的(板書:約定俗成)所以面對入侵者,(齊讀羅賓應對的句子)
4.羅賓究竟是怎樣超越對手的呢?請大家看看圖,讀一讀上面話,能夠讀懂嗎? 分為幾個層次引導思考:(問題提示)、(詞語支架)、(心理活動)等。
5.先來看著這幅圖(第一幅——躍出水面),能不能說一說?前后同學可以先討論一下。
6.指名交流(5人) (師點撥:①你寫出了羅賓的氣勢/動詞用得很準確/你寫出了羅賓的心理活動②看看這水花/看看羅賓的動作)引導想象。
7.再看看這兩幅圖,能不能學著剛才的樣,任選一幅,寫上一、兩句話。 (第二幅——血盆大口 第三幅——警告對峙)
8.交流。(每幅圖2名同學)
9.說得真好,羅賓就是這樣和入侵者展開了一次次的爭斗,誰能連起來,再說一說。(幾個人) 要求: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適度開展想象,語句通順連貫,也可以圍繞一句話的意思說清楚。(評價和歸納)
點到為止
1.雖然羅賓和入侵者爭斗得異常激烈,可是它們決不拼個你死我活。 出示: 羅賓不理會它,還是張開大嘴,但是并沒有咬對方的喉嚨,只是把它的左腿置于自己尖利的上下牙之間。羅賓的.嘴也不咬下去,僅僅是保持這種狀態(tài),并且持續(xù)了大約5分鐘。這似乎在警告對方:“只要我的上下頜一合攏,你的腿立刻就斷為兩截?墒墙裉煳也贿@樣做。如果你下次再來,那就不客氣了。”過了好一會兒,羅賓把大嘴慢慢挪開,入侵者便灰溜溜地潛水而去了。
2.讀讀這段話,你從哪里感受到羅賓并沒有動真格呢?
3.交流
(1)指導“喉”的字形。
。2)誰能來讀好羅賓警告入侵者的語氣?(指名讀,指名讀,齊讀)
4.引讀:過了好一會兒,羅賓(把大嘴慢慢挪開),剛才還很囂張的入侵者,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潛水而去了)。
四、小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1.同學們,現(xiàn)在“約定俗成”的意思理解了嗎?這就是鱷魚同類間爭斗時與眾不同的地方。
2.對于動物學家得出的結論,你們覺得可信嗎? 出示: 動物學家經(jīng)過長期觀察和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鱷魚雖然很兇殘,但在和同類爭斗時從來不拼個你死我活,而只是點到為止。
3.有了長期的“觀察”、“研究”,科學家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這就是這篇科普說明文向我們介紹的知識。
4.鱷魚間同類的爭斗,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可是鱷魚對不同類的動物卻是毫不留情。老師給大家還準備了一個拓展作業(yè),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一寫。
三年級教學教案 2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積累語言。
2、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在朗讀中感受五花山的美麗,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3、簡單了解分號的用法,認識句群,會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練習說話。
4、根據(jù)圖片安排小練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寫一寫五花山冬天的景色。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悟五花山的美麗。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五花山風光片及四季景色圖片。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走近五花山
1、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那咱們來玩成語填空游戲,看誰答得又快又準!
。c擊課件)( )山( )水
第一關:填數(shù)字 第二關:填顏色詞
第三關:填形容詞 第四關:填動詞
2、喜歡游山玩水嗎?(不愧是我的學生!我也喜歡。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黑龍江省伊春市去觀賞那里的“五花山”(板題,生齊讀課題)吧!
3、鼓勵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預設。
(1)五花山在哪兒?(點擊地圖簡介)
。2)五花山是什么樣子的?
。3)為什么叫五花山?
二、初讀課文 走進五花山
1、帶著問題、帶著期待走進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如果你找到了答案,請做上標記。
2、匯報交流:五花山是什么樣子的?課文從幾個方面來寫的?
3、為什么叫“五花山”?引讀課文最后一段。
。1)“五顏六色”這個詞讓你想到哪些顏色?(“一片金黃、一片火紅、一片翠綠”還有嗎?請說說。)
你們的回答讓我明白了“五顏六色”的意思是——有什么詞語可以替代它嗎?(“五彩繽紛”)
(2)“五彩繽紛”形容哪個季節(jié)的五花山最合適呢?(秋天的五花山)
4、這五彩繽紛的色彩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五花山的秋天吧!
三、聚焦重點段 賞讀五花山
1、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2、抓“秋天的五花山不再是一種顏色了”那會有哪些顏色呢?畫一畫。
3、指讀句子,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分號隔開的幾個句子是——認識句群。
4、師:你喜歡什么顏色?請讀一讀相關句子!
反復抓“秋天的五花山不再是一種顏色了”,它有——(根據(jù)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出示相關句子及與句子有關的圖片,相機指導朗讀學生喜歡的句子。)
(1)金黃色 師:金黃色讓你(覺得耀眼,陽光明亮),(點圖片)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評價:老師從你的眼里看到了耀眼,從你的聲音聽出了明亮)
。2)杏黃色(指讀)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點圖片)多么誘人的畫面!誰想讀出這份喜愛與欣賞的語氣?評:你的朗讀讓我問到了果子的香甜!
。3)火紅色 師:還有什么顏色讓你喜歡?(指讀)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ū扔魇址ㄍ怀鰳淞痔璺浅;顫、輕快。)師:原來顏色里藏著快樂心情!誰還想讀?(指名讀,評價:聽出來了,顏色里還藏著節(jié)奏美!引生齊讀:相信我班活潑可愛的男生們能讀出這種感覺。
。4)紫紅紫紅:你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顏色?作者為什么要用“紫紅紫紅”?了解疊聲詞的好處(顏色濃烈)。
見過“紫絨幕布”嗎?(課件出示幕布),比較一下,你覺得作者的比喻貼切嗎?師:你能讀出這種濃烈的'感覺嗎?(指名讀,相信女生們能讀出這份濃烈)
。5)翠綠:你從翠綠中感受到了什么?(松柏不畏嚴寒)齊讀出堅定的語氣。
5、秋天的五花山美不美?作家寫的美,攝影家拍的美,相信我們能讀得更美。(全體起立齊讀第四段)
四、聚焦春夏“綠” 欣賞五花山
1、五花山的秋天的確美,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是怎樣的呢?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春天和夏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綠)
2、這兩種綠又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先來看春天(出示課件)
。1)春天的五花山:淡淡的綠,嫩嫩的黃,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讀出你的體會——生命的力量、希望,給大自然帶來——勃勃生機。
。2)夏天的五花山是一片怎樣的綠呢?(濃濃的綠)“像被綠油彩涂過”是什么樣的感受?(重點指導學生感受:濃烈、耀眼)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的心情也被染綠了。多美啊!這讓我想起了蘇軾的名句——“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妙筆生花 描寫五花山
1、師:這節(jié)課的一開始老師說五花山是特殊的山,特殊在哪兒呢?(閱讀鏈接)
2、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五花山的春、夏、秋的美麗景色,那么,五花山的冬天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播放五花山的冬景圖片)
3、學生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寫一寫冬天的五花山。
4、學生仿寫展示。
5、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完成仿寫。
(2)積累文優(yōu)美的句子。
板書設計:
春天:淡淡的綠 嫩嫩的黃
夏天:濃濃的綠 美
五花山 秋天:五顏六色
冬天
【三年級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教學教案11-10
三年級上冊教學教案01-17
數(shù)學三年級教學教案11-08
三年級數(shù)學教學教案11-24
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01-24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教案01-14
三年級教學教案(15篇)11-10
三年級上冊教學教案(15篇)01-17
三年級上冊教學教案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