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聯系長方體表面積在生活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2.在擺、算、想象、猜想等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考、合理分類、化繁為簡的思維方法,并發(fā)展空間觀念.
3.會根據實際需要,合理策劃選擇包裝樣式,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生活中,常把幾個長方體物體包成一個大長方體.這樣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包裝.
學生間相互交流了解的情況.
師:前幾天,我曾讓大家去了解這方面的情況,誰來說說你帶來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煙盒或藥盒等.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討論、研究問題.(揭題).
二、展開.
1.師:下面我們研究兩個相同情況.想一想:用兩個相同的長方體物體包裝,會有幾種不同的包法?
2.試一試:要求擺得出,還要說得明白.
交流:有哪幾種?為了方便表達,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歸納:三種不同包法:A面重疊(上下疊);B面重疊(前后疊);C面重疊(左右疊).
3.師:現在研究6個相同情況.2個有三種不同擺法,6個有幾種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幾種嗎?
生:6、7、8、9、10、12種等.
師:那么,究竟有幾種呢?想試試嗎?(生:想!)
師:兩人一組,邊擺邊思考,怎樣說才能讓大家明白你的擺法?
合作學習:
(1)小組擺、交流.教師在巡視時及時向同學們推薦了同學中作記錄的學習方法.并問:為什么要記呢?
生:包裝方式多,記一記,不會重復.
(2)大組交流、匯報.
兩人一組匯報,要求一位同學邊說邊擺,另外一位同學選擇相應的直觀圖貼在黑板上.
學生匯報:總共有9種不同的包法.(見下圖)
師生歸納:按接觸面思考:A、B、C各一種;AB、AC、BC各兩種.
師:這種方法怎么樣?它是按什么思考的?
生:按接觸面來思考;這樣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師:還有其他思考方法嗎?能不能將問題簡化,比如以兩個一組作為一個整體,將兩個A面重疊(上下疊)的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這樣就轉化為3個長方體的包裝問題了,可以有幾種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擺,有3種包法.
師:大家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還可以怎樣考慮?.
生:哦,我明白了!還可以將兩個B面重疊(前后疊)的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擺,又有3種包法.
生:還可以將兩個C面重疊(前后疊)的長方體看作…….
生:(搶著說)對,對!它也有3種包法.因此6個長方體共有3×3=9種不同的包法.
師: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這種方式很好,很清楚.
師:先把2個小長方體看作一個大長方體,那么6個小長方體就可以看作3個大長方體.2個小長方體間的位置不同,就得到了3個不同長方體的包裝問題.這種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簡單問題,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很重要.
4.師:現在我們來猜猜,哪些樣式的表面積較大、較小?說理由,并算算.
生:都是C面重疊的包裝樣式的表面積較大,因為重疊部分面積最小;上圖第一列中的A面重疊、AB、AC面重疊的包裝樣式表面積較小,因為重疊部分面積較大……
師:哪個表面積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師:假設A面面積為6,B面為3,C面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這幾個表面積都比較小.
三、討論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包裝.
教師取一種物品(火柴),先請大家猜可能的包裝樣式,再說說理由,結合實際談想法.
學生打開一包火柴觀察后說,(見圖)這種樣式表面積小,也就是材料省.
師:是不是廠商對商品的.包裝都考慮節(jié)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師:分小組,互相觀察帶來的其他物品,說說自己的看法.
學生紛紛舉例說明:有的考慮經濟、實用,有的考慮美觀、大方, 有的考慮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標準.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對你有什么啟示?
生:生活中有許多事,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包裝這一小問題,學問可不小;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標準選擇方案……
探究活動
設計包裝盒
活動目的
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
活動題目
某工廠生產A、B、C、D、E五種產品.廠方要設計師設計一種通用的包裝盒子,能包裝這五種產品中任一種.設計師按要求設計了如下圖中所示的包裝盒子.
五種產品:
包裝盒子:
廠方負責人看了設計師設計的包裝盒后,不滿意,認為太浪費了,根本不需要設計成十二格的長方體,只要放得下產品就可以了.于是設計師改進了方案,設計了最少體積的盒子.同學們,你們知道盒子的體積有多大嗎?(即由幾個小立方體組成)形狀是怎樣的?
活動方法
學生利用學具分小組拼擺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模板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7練習一第9~13題
教學目標要求: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等式性質,能根據等式性質正確地解方程。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等式性質。
教學難點:
能根據等式性質正確地解方程。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1)說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為什么?
18+17=35 x=1 12-Y=4 S+12=49
21-b<24 x=14+78 16+a=27+b
a +b=6 b-8=100 X+10 4X=60
2.讓學生說一說等式的性質一和等式的性質二
(1)解方程。帶“★”寫出檢驗過程。
X+25=37 X-23=52 0.7X=3.5★
X÷0.5=12 48-X=25★ 4.8÷x=20★
集體訂正,幫有錯的同學分析錯誤原因,使其明白算理。
3.在○運算符號,在□填數字。
(1)X-20=30 (2)5x=2.4
解: X=30○□ 解:x=2.4○□
X=□ x=□
(3)3.6+X=5.7 (4)4.8÷x=12
解: X=5.7○□ 解:x=4.8○□
X=□ x=□
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使學生明白:根據等式的性質。
小結:通過把解方程的過程補充完整,啟發(fā)學生簡化解方程的書寫,提高解方程的熟練程度。
二、指導練習
1.p7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
2.P7第11題:pp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數的.值
學生看懂題意,列方程,解方程
3.P7第13題
學生口答練習
4.出示小黑板
判斷題
(1)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3)解方程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 ( )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解決數學問題時,方程的用處大嗎?
四、作業(yè)
1.P7第10題
2.P7第12
板書設計:
等式的性質與解方程練習題
12x=31.2 9.6y=48
解:x=31.2÷12 解:y=48÷9.6
X=2.6 y=5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2.引導學生學會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概括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復習導入】
1.學生口述2的倍數的特征,5的倍數的特征。
2.練習: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于2、5的倍數已經掌握了,那么3的倍數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個位就行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
板書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
【新課講授】
1.猜一猜: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個3的倍數。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觀察: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個位就能判斷呢?(不能)
提問:如果老師把這些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進行調換,它還是3的倍數嗎?(讓學生動手驗證)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師:我們發(fā)現調換位置后還是3的倍數,那3的倍數有什么奧妙呢?
(以四人為一小組、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匯報:如果把3的倍數的'各位上的數相加,它們的和是3的倍數。
3.驗證:下面各數,哪些數是3的倍數呢?
210 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結:從上面可知,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板書)
4.比一比(一組筆算,另一組用規(guī)律計算)。
判斷下面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
3402 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
(1)下列數中3的倍數有 。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僖髮W生說出是怎樣判斷的。
、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慮誰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數,個位數字一定是0)
、诮又倏紤]什么?(最小三位數是100)
、圩詈罂紤]又是3的倍數。(120)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的第4、6、7、8、9、10、11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3的倍數的特征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教學3的倍數的特征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通過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驗一驗、比一比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但教師在想一想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進行適當點撥、引導,這樣效果更明顯。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模板4
【教學內容】
2、5的倍數的特征(教材第9頁例1,教材第11頁練習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數的特征的過程。
2.知道2、5的倍數的特征,會判斷一個自然數是不是2和5的倍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猜想、分析、歸納的能力,愿意與同學交流自己發(fā)現的結果,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通過探索發(fā)現2、5的倍數的特征,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和5的倍數。
【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玩?zhèn)猜數游戲,好嗎?你們任意說出一個自然數,不管是幾位數,我都能很快的判斷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數。不信可以試試看。
學生報數,老師答,同時請大家驗證。
師:同學們的眼神里閃現出驚訝的目光。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不計算就能馬上判斷出來嗎?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們就知道老師猜數的奧秘了。
板書課題:2和5的倍數的特征。
【新課講授】
1.探索5的倍數特征
(1)引入百數表。
(2)出示課件:百數表,在這些數中找出5的倍數,寫出來。
(3)你們找的數和老師找的相同嗎?(課件出示百數表)
(4)觀察5的倍數,你有什么發(fā)現?把你的發(fā)現說給同桌聽聽。
(5)歸納:誰來概括一下5的倍數到底有什么特征?板書: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6)驗證:除了這些數以外,其它5的倍數也有這樣的特征嗎?請舉例驗證。請你寫一個多位數,并且是5的倍數。
(7)過渡:學習了5的倍數的特征有什么好處?師隨機在黑板上寫一個數,讓學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數。
(8)練一練:下面哪些數是5的倍數?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過渡:那172是幾的倍數呢?請同學驗證。2的倍數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們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數特征
(1)猜一猜:根據研究5的倍數特征的經驗,你猜一猜2的倍數可能會有什么特征呢?
(2)課件出示:百數表找出2的倍數。(小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數)
(3)匯報后,觀察2的倍數的特征,看看你剛才的猜測是不是正確。
(4)歸納:2的倍數有怎樣的特征?
板書: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5)驗證:除了這些數以外,其它2的倍數也有這樣的特征嗎?請舉例驗證。
(6)填一填: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3.奇數、偶數的再認識
自然數按是不是2的倍數來分可分為奇數和偶數兩大類,2的倍數都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就是奇數。
4.那么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呢?
(1)在5的倍數中找出2的.倍數;
(2)在2的倍數中找到5的倍數。
比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都是看什么?
結論: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9頁“做一做” 。
2. 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三第1~2題。
【課堂小結】
1.現在,你們知道老師猜數的奧秘了嗎?現在老師說數,請同學們判斷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數。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 2、5的倍數的特征
個位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活潑的、主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教學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給學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創(chuàng)設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做他們想做的,在做的過程中觀察知識,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質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真正領略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文03-27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作文03-21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確定位置》教案08-19
數學單元復習教案12-1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2-27
五年級數學第三單元教案11-18
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11-13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