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會使用工具的動物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會使用工具的動物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認識會使用工具的動物。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掛圖:《會使用工具的動物》;
2、“自然放大鏡”《會使用工具的的》幼兒用書;
3、請幼兒收集回事呀工具的動物的相關(guān)資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經(jīng)驗:
——人類會使用工具,動物會不會使用工具?
——你知道哪些會使用工具的動物?它是怎樣使用工具的?鼓勵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與同伴分享交流。
二、出示掛圖:《會使用工具的動物》,請幼兒觀察思考
——它在干什么?它用什么工具來幫助自己?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恐嚇、敲打等)
——動物使用的工具和我們?nèi)祟愂褂玫墓ぞ哂惺裁床煌?(動物使用的都是原始的、簡單的、自然的工具,如石頭、樹枝等)
——動物們使用的工具還可以做什么?
三、播放視頻;動物世界會使用工具的動物
讓幼兒通過真實的畫面、生動的圖像更深入的了解動物王國中會使用工具的動物,再次加深孩子們對動物使用工具的印象。
四、游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動物的頭飾和各類工具的頭飾分別戴在幼兒的頭上,然后讓孩子們手拉手圍成圓圈圈,邊走邊唱《找朋友》的歌曲,當歌曲唱完時便和對應的好朋友擁抱。
——通過游戲鞏固孩子對哪些動物會使用哪些工具的認識。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其本達到預設目標,使幼兒想象得以實現(xiàn)。在活動中孩子們從始至終都很有興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個孩子都興致勃勃,想了一個有一辦法當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時,更有了制作的興趣。在活動中老師是活動的引導者,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幼兒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種方法,其中有三種方法是我沒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將紙猴子的“腿”向兩邊撇,紙蛇直接插在向兩邊上翹的長條紙上,在一個紙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發(fā)展。
2、活動中的不足:最后小結(jié)時,缺少對幼兒獨特的制作方法給予展示與肯定。
主要內(nèi)容:
1、教師巧妙的支持促進幼兒發(fā)展。表面上看,老師這個活動中指導的語言并不是很多,但老師為幼兒提供的這個活動本身就很有操作性和探究性,幼兒在嘗試讓小動物站起來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了原有經(jīng)驗。老師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沒有過多的指導和干涉幼兒,而是在幼兒遇到困難的時候,用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是什么。比如引導一名幼兒發(fā)現(xiàn)支架粘的不平衡,然后幼兒自己來調(diào)整。在整個過程中,幼兒的操作特別充分,老師沒有在技能方面幫助幼兒,而是在方法上提示幼兒,教師的支持作用體現(xiàn)很到位。
2、活動源于幼兒的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這個活動的來源,不是教師人為的我要上什么課,就創(chuàng)設或編一個情境,黃老師進行的這個活動就在解決和幼兒一起豐富建筑區(qū)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班級活動的需要,是區(qū)域游戲的需要。
3、注重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老師對幼兒經(jīng)驗方面的準備是隱性的,好像并沒有過多的讓幼兒說出怎樣才能把小動物立起來,但在環(huán)境中展示的立體相框、之前用各種盒子支撐的紙動物,已經(jīng)為幼兒積累了經(jīng)驗。這一次幼兒將日常習得的經(jīng)驗都運用了出來,所以才探究出這么多方法來。
4、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的學習品質(zhì)。幼兒在制作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學習品質(zhì)特別突出,嚴錦寬的堅持性、豆豆制作方法的獨特性、幼兒在自己進行一個方法后的互相學習……幼兒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種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連教師都沒有想到。這都是在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適宜的學習任務、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的基礎上才能得以實現(xiàn)。
【中班科學教案:會使用工具的動物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11-19
中班科學教案:水仙花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中班動物的超級本領(lǐng)科學教案03-20
中班科學教案:動物找家11-17
《動物睡覺的秘密》中班科學教案10-05
教案及教學反思《動物列車》11-03
動物比賽教案及教學反思01-17
《使用工具》教案反思范文10-07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