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教案小學語文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有哪些優(yōu)質的小學語文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質教案小學語文,供大家學習。
優(yōu)質教案小學語文——《江雪》【1】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蕭蕭寒風,伴著無盡的落葉,冬天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描寫冬天的佳作,讓我們回憶學過的古詩中,哪些是和冬天有關的?誰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
(配樂)找生背。
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二、初讀古詩,感受“韻律美”
1.唐朝著名詩人柳宗元也寫了一首描寫冬天的詩(課件:題目《江雪》)(板書)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賞讀這首詩 ,和詩人柳宗元一起感受詩的意境。
2. 打開課本,自由讀詩,讀準字音。
3.大家讀得真好,指生讀。
4.在這首詩中,你感覺哪個詞不好讀?(課件:蓑笠翁)
A正音:翁 (wēng) “翁”是什么意思?(老者,年老的男子)
B:解釋:蓑笠翁。
誰來說一說“蓑笠”是什么意思?
(課件)你看,他身上穿著的是——蓑衣,頭上戴著的是——斗笠。
蓑笠翁的意思就是——(一個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蓑衣是草做的防雨的衣服,所以是草字頭,斗笠是竹子做的帽子,所以是竹字頭。
記憶生字時,要根據字的意思記住它的偏旁。
C:“孤”這個字大家都認識,但寫的時候我們容易寫錯偏旁,和“狐”混淆。
老師教給你們一個好辦法。
有成語叫“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課件)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煢煢孑立”的“孑”字,就是孤單的意思,所以“孤”是“孑”字旁。
我們理解了字義,就不會再寫錯偏旁了。
5.字音記住了,讓我們一起齊讀古詩。
(學生讀)
6.同學們,讀古詩和讀現代文不一樣,它是講究韻律的。
這節(jié)課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種朗讀方法“平仄朗讀法”古人把字分成平聲和仄聲兩大類。
(板書:平 仄)一聲二聲的字屬
于平聲,用一條短橫表示,讀時就把聲音拖長一些;三聲四聲的字屬于仄聲,用一條豎線表示,讀時就把聲音放短一些。
(板書:長 短)聽懂了嗎?
聽老師來示范一下(老師范讀)
(課件)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7.這么讀你覺得跟剛才有什么不一樣?(美了一些,有詩的味道)
小結:其實讀詩的方法有很多,閑暇時像這樣打著節(jié)奏讀讀古詩,時間久了古詩的韻味就會浸潤你,你也會讀出古詩的這種韻律美。
(板書:韻律美)
三、詩畫結合,釋詩意。
1.古詩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講究韻律美,每一首詩的詩意也很美。
你有什么好方法讀懂詩的意思?讓我們一起交流。
(1)先理解重點詞,再把它們串起來。
(古詩每個字都是珠寶,所以有一個詞叫“字字珠璣”。
把古詩中每一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古詩的詩意,這就叫“串詞連句”。)
(2)多讀幾遍,朗讀品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3)詩畫結合。
(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一首詩,它就是一幅畫。
想象畫面就能大體了解詩的意思。)
(4)查字典,借助工具書,問老師。
(借助工具書,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5)上網??
看來同學們學習古詩的方法很多,老師把這些方法整理在課件上(課件:1. 串詞連句2.誦讀3. 詩畫結合4借助工具書.5.??)
2.接下來,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運用學過的方法,解釋每一句詩的意思。
(課件:小組合作,了解每句詩的意思。)
3.小組匯報交流。
其他同學有沒有補充,或者不同的見解?
4.再來看這兩句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這里的“千山” “萬徑”是指一千座山、一萬條小路嗎?
(不是。
它是概述連綿起伏的群山和許許多多的小路。)
這是一種夸張的寫作手法,這種手法在古詩的創(chuàng)作中經常運用。
像我們以前學過的“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些都是夸張的手法。
(2)看來大家很有收獲。
請一位同學再把整一首詩的意思說一說?(課件:飛雪圖,配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感受這首詩的勾畫的優(yōu)美畫面。
(評價:在你聲情并茂的描寫下,我們真的感受到這幅江上雪景圖。)
四、錘煉字詞,悟詩情
我們借助字典,通過串詞連句,想象畫面等方法,了解了詩的意思,感受到詩中有畫,詩中還有情, 這首詩還給了你怎樣的感受?(冷清、孤獨??)
1、(1)仔細再讀一讀,從哪里感受到環(huán)境的冷清?
(2)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是雪天。
因為鳥都不飛了,人都不出來了,說明雪下得很大,鳥兒找不到食物,人也怕冷不出家門。
(評價:你真聰明,能從字里行間尋找體會到更深刻的含義,這真是一個好的閱讀方法)
(3) 是啊,沒有人愿意出門,連鳥兒也要藏起來,所以詩里寫道——(生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下得真是大啊!因此——(生看著屏幕中畫面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4)這句詩里哪些字詞寫人、鳥不見了,沒有了? ( 絕、滅)
(5)試一試如果不用“絕”字,還可以用哪個詞代替?(語言文字比較訓練) 如:千山鳥飛盡
(6)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哪一種寫法好?(押韻,這就是古詩的韻律美)
再來讀一讀,誰來談一談哪一個程度更深,沒有的更徹底?(絕)
看來作者用字用詞非常講究,經過了一番推敲斟酌,整個江上冷清、凄涼環(huán)境氛圍,僅用“絕”“滅”二字,就精妙的描繪出來,體現了古詩的凝練美!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我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7) (課件)你看,“絕”對“滅”,找一找詩句中還有什么對什么(千對萬,鳥對人,<鳥怎樣,鳥飛絕,對人蹤滅>孤對獨),數字對數字,事物對事物,一個詞對著一個詞,非常的工整、漂亮。
這就是古詩的對仗美。
(板書:對仗美)
(8)讓我們再來讀讀詩,感受這萬籟俱寂的清冷畫面。
2、再仔細讀詩,從哪里感受到孤獨?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孤”“獨”
同學們再仔細的讀讀詩,從字里行間找找,從哪里能感受到蓑笠翁內心的孤獨?
(2)“寒” 【分兩步:一是冬天寒冷,二是自己的遭遇】“寒”字用的太妙了,即寫了天氣的寒冷,更多的體現人物內心的冷。
(3)“千山鳥飛絕,??”這首詩前兩句重點寫景,后兩句重點寫人物,用情景的寒冷,突出人物的孤獨,這種寫作方法叫做襯托。
(4)“雪”:篇末的一個”雪”字,緊扣題目《江雪》,這叫“篇末扣題”。
(此部分視學生情況設計準備。)
(5)天這么冷,人都不出門了,鳥也不見了,到處都是茫茫大雪,蓑笠翁還出來,他能釣到魚嗎?(不)他為什么還要來釣魚呢?(??)
(6)雖然天氣寒冷,但蓑笠翁笑傲于江雪之中。
讓我們帶著蓑笠翁的傲氣,豪情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引出背景:
通常一首詩總是飽含作者的感情,折射他的生活,而柳宗元創(chuàng)作《江雪》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呢?(課件:背景),請同學們小聲快速閱讀:
(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4) 面對逆境,柳宗元沒有悲觀失落,依然逍遙自得,獨賞江雪之美,獨享垂釣之樂。
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柳宗元?
(看到了一個堅強不屈的柳宗元;倔強的柳宗元;憂國憂民的柳宗元……)
(5)現在你就是柳宗元,你能把你的這份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指生配樂吟誦。
能背出來嗎?齊背。
老師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想象畫面,特別是借助詩人的簡介充分地理解了詩意。
五、課外延伸:拓展學習《題秋江獨釣圖》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另外一首古詩。
這首詩又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希望你運用上一首詩學到的辦法,自己來學懂這首詩。
(課件)題秋江獨釣圖
(學生自學,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請教一下,也可以可老師交流。
教師巡視,課件)
1. 指生說詩意。
2. 你覺得詩人寫這首詩時,心情怎樣?怎么知道?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一曲高歌一壺酒”,也就是一邊唱歌一邊喝酒,很高興)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學生深刻的理解這首詩,我在上課伊始準備了兩幅自己事先畫好的雪景圖,一個小黑板上畫著有飛鳥、打雪仗的人們、垂釣的老者的雪景,一個小黑板上畫著單獨垂釣的老者。
讓學生在讀過這首詩之后選擇正確的一幅畫。
通過認真預習與觀察,學生找到正確圖畫,之后讓學生自己根據畫面來描述一下這首詩的內容。
我在學生描述之后對其中需要加強理解的地方給予講解,使其在自己動腦的過程中深刻理解本首詩。
但班級學生學習程度不同,因此我在教學中指出需要記憶的詞,并反復重復古詩的意思,以便學困生加強理解與記憶。
優(yōu)質教案小學語文——《一分鐘》【2】
學生分析:只知一分鐘很短,卻不知有時一分鐘也會感覺很長。
從他們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爭”的道理。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在朗讀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應該是一件很輕松,也很感興趣的事。
教材分析: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
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想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教學策略:小組討論。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與朗讀 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引導自學、合作討論、探究法 教具準備: 卡片、課件、錄音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一、游戲導人 出示大大的鐘表,你知道一分鐘是多少?(秒針走一圈60秒就是一分鐘。)正式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平舉一動不動的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
然后讓同學談感受,再面向全體同學淡話 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 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
我們今天學了。
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自白讀課文,想想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學生自讀后說一說)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20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里。
我們再讀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下來,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好嗎?(學生讀課文,畫句子,分組討論。) 二、朗讀識字 1.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自主認讀、識記 2、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給生字正音,注意讀準翹舌音“鐘、遲”,后鼻音“零”,鼻音“鬧”。
注意“欠”在“哈欠”一詞中讀輕聲。
3、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說說哪些字是自己已經認識的,從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認識的。
如: (1)熟字加偏旁識字:鐘、零、鬧、哈、遲 (2)熟字換偏旁識字:快一決、海一悔。
(3)猜謎語識字:“大門里邊是市場’’(鬧)。
(4)運用漢字構字規(guī)律識字:哈、嘆、鐘、遲、悔 4、鞏固識字。
(1)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2)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比一比,看誰組得多。
(3)游戲鞏固: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分組進行組詞比賽,哪組組詞多,哪組獲勝。
三、拓展延伸 課后練習“找找說說”是組字練習,用偏旁“門、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組成:鬧、哈、吹、鐘、遲、進等字。
如果學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學生用“門”和“口”組成“問”.也應給予肯定。
四、課堂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反饋練習: 1、連一連。
hā qiàn tàn qi líng diǎn chí dào hòu huǐ 零點 哈欠 嘆氣 后悔 遲到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人新課。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想一想:聽了老師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談) 2、自由朗讀,討論: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 (1)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感悟,體會元元當時著急的心情; (2)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過朗讀表達元元當時的心情,注意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
3、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討論:你覺得這一分鐘重要嗎?為什么? 4、元元最后“紅著臉,低著頭”走進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嗎?(自由發(fā)言,領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一邊讀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老師小結:多睡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
多睡1分鐘,只不過是放松了一下自己,結果耽擱了半節(jié)課。
因策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6、學習時間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7.一分鐘的小故事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經接到一個青年人的求助電話,并與那個向往成功、渴望指點的青年人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等那個青年人如約而至時,班杰明的房門大敞著,眼前的景象令青年人頗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狼藉一片。
沒等青年人開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鐘,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他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班杰明就打開了房門,熱情地把青年人讓進客廳。
這時,青年人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有兩杯剛剛倒好的紅酒,在淡淡的香水氣息里還漾著微波。
可是,還沒等青年人把滿腹的有關人生和事業(yè)的疑難問題向班杰明提出來,班杰明就非常客氣地說道:“干懷。
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愣住了,既尷尬又非常遺憾地說:“可是,我……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班杰明一邊微笑著,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輕言細語地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鐘了。” “一分鐘……一分鐘……”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說,“我懂了,您讓我明白了一分鐘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可以改變許多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笑了。
青年人把杯里的紅酒一飲而盡,向班杰明道謝后,開心地走了。
一個人只要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分鐘,就一定會有美好的一生。
8、談談 “你一分鐘能做什么”,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三、指導寫字 1、指導寫字分兩步進行。
(1)寫字之前要仔細觀察要寫的九個字,把部件和筆畫看清楚,保證把每個字寫正確。
如,“包”字里邊是“巳”,不是“r;“鐘”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筆不能穿過上橫;“遲”字里面的“尺”,末筆捺變點。
(2)仔細觀察字的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比如,“悔”的第六筆“撇折”、第七筆“橫折鉤”,要仔細觀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縮得太小,要留有空間,為上下兩點著想;“嘆”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寫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鬧”字的吖刁”要寫得稍大一點,給里邊的“市’’留出足夠的空間。
2、學生自主練寫 板書設計: 7一分鐘 多睡一分鐘 遲到20分鐘 時間寶貴 紅燈亮了 車子開了 走路上學 反饋練習: 1、我會拼,我會寫。
hāqiàn hāhā nàozhōng rènào shūbāo chí dào ( )( )鏡 ( )( )( ) ( ) 2、給帶點的字標上拼音。
我會背許多古詩。
( ) 小明背著書包去上學。
( ) 大家按老師的要求做。
( )
元元非常后悔,心里想: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 )
優(yōu)質教案小學語文——《風箏》【3】
【教材分析】 《風箏》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走進秋天”為專題,抓住秋天的特點,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里的人們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里活動的快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的美好景色。
這些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可以讓學生感受秋天的韻味,體會秋天的美好。
本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本文語言樸實,筆調親切、溫馨、自然,自始自終充滿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能借助拼音識字,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
但三年級的學生情感體驗和積累還遠遠不夠,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本文貼近生活,學生對風箏并不陌生,并有放風箏的生活體驗,因此對于理解文中孩子們放風箏時的心情并不難,但要理解文中的重點語句仍然比較困難。
【教學目標】 1.會認“依、歇”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等6個生字,理解“憧憬、大驚失色、垂頭喪氣”等詞,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重點詞句,聯(lián)系自己的體驗,體會孩子們心情的變化。
3.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孩子們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心情的變化。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通過品讀重點詞句,體會孩子們心情的變化。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們放過風箏嗎?那你們放風箏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2.風箏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快樂,那你們知道風箏的秘密嗎?老師這里有段小資料(在中國,風箏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的風箏是用木頭做的,叫木鳶(yuān),后來改用紙做,叫紙鳶。
在紙鳶上裝上竹哨,風吹竹哨,便發(fā)出像古箏一樣的聲音,因此有了風箏的稱呼。
山東濰(wéi)坊(fāng)是著名的風箏之都,從1984年開始,那里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國際風箏節(jié)。
世界最大的風箏博物館也在濰坊。)小朋友先自己讀一讀。
你從這段資料中知道了風箏的哪些秘密呢? 3.這不起眼的風箏藏著這么多的秘密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風箏》,(板書:風箏)看看賈平凹先生筆下的風箏又藏著什么秘密?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風箏寫了哪幾件事。
(出示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讀好了課文,我們來看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 希望 依然 憧憬 歇息 拼命 抖動 尋找 繼續(xù) 田埂 磨坊 奔跑 倏地 精心 千呼萬喚 凌空而起 翩翩飛舞 垂頭喪氣 大驚失色 (1)自讀 (2)指名讀:我們來比賽,每組請一個小朋友,比一比誰讀得又正確又響亮。
(“拼命”前鼻音,“田埂”、磨坊、倏地(shū dī 輕聲) (3)領讀: 第一行:你們能為“希望”這個詞找些朋友嗎?(希望-期望、愿望、渴望) “憧憬”都是豎心旁,你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嗎?(懊悔、愉快、懼怕……) 第二行:“繼續(xù)”,老師這里有個小練習,你們敢挑戰(zhàn)嗎?【繼續(xù)(連續(xù)下去),陸續(xù)(有先有后,時斷時續(xù)),連續(xù)(一個接一個)】 選詞填空:陸續(xù)、繼續(xù)、連續(xù) 1.開學了,同學們( )地來到學校。
2.她成績很好,( )幾次都考了滿分。
3.只要( )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田埂”是什么呢? (出示圖片,這就是田埂,田埂就是田間小路) 第四行:這些都是用來表示(動作)的詞語,你能用一個詞說句話嗎? 第五行:“垂頭喪氣”是什么樣子?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對,“垂頭喪氣”就是耷拉著腦袋,神情沮喪。
“大驚失色”是什么意思呢?(非常吃驚,臉色都變了)這些都是用來描寫(神態(tài))的詞語。
(4)齊讀: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些詞語。
2.現在老師把生字單獨拿出來,你們還認識嗎? 出示生字:精 希 卻 依 拼 命 奔 村 抖 喪 磨 坊 (1)我們來開火車。
(2)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需要提醒我們大家的? (3)教師范寫:喪、卻、磨 (4)請小朋友們自己在本子上寫一遍,注意寫字姿勢。
3.還記得剛才的問題嗎?大家找一找,課文圍繞風箏寫了哪幾件事?(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板書) 做風箏是哪一段?(2)放風箏呢?(3-4)找風箏就是(5—8) 4.分段讀:你們喜歡哪一部分?(請同學讀,第1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讀) 三、細讀“做風箏”,感受快樂 過渡:現在就讓我走進這群孩子的生活,去感受做風箏的過程吧。
請同學們認真讀第2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孩子們心情的句子和詞語。
(出示第2自然段) 1.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1)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又是從哪個詞語中體會到的?(“精心”孩子們做得很認真,心中充滿了希望) (2)理解“憧憬”。
同學們,這里有一個詞“憧憬”(板書),它是什么意思呢?(向往) (3)想象說話:是的,它們都是豎心旁,心里有著向往,有著希望。
那么他們做風箏時,心中有什么向往,有什么希望呢?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
(3)朗讀:這是他們的憧憬,可能也是你們的憧憬。
讓我們帶著向往的心情一起讀。
2. 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
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1)從這個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情怎么樣?(快活)(板書) (2)理解“依然”。
你能為“依然”找個近義詞嗎?(仍然、依舊、還是) (3)我們精心地做著,結果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為什么說“我們依然快活”? 預設:1.因為這是我們親手做的。
2.因為我們做風箏時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指名讀:請你帶著憧憬讀一讀。
3.因為這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指名讀:請你把快樂帶給大家。
(4)風箏上寄托著我們的憧憬和希望,雖然做出來的風箏什么也不像,但是我們的心中仍然很(快活)。
快樂就快樂吧,但風箏就是風箏,為什么把它叫做“幸福鳥”呢?想一想,它寄托著誰的幸福?(“我們”、孩子們的幸福) (5)那為什么又要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呢?你們是怎么想的?(學生不會回答時可以這樣引導:同學們,你們放過孔明燈嗎?那你們有在孔明燈上寫上自己的愿望嗎?) 預設:1.希望風箏能把自己的愿望帶向遠方。
2.希望自己能像風箏一樣在天空飛翔。
3.希望把自己的幸福放飛。
(6)朗讀:是啊,雖然做好的風箏什么也不像,但那里面有著孩子們的快樂、憧憬和希望,寄托著孩子們的幸福。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小結:怪不得作者說童年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
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憧憬和快樂美美地讀讀第2自然段。
四、作業(yè)布置 1.《課堂作業(yè)本》 2.摘抄喜歡的句子
【優(yōu)質教案小學語文】相關文章:
小學人教版語文優(yōu)質教案10-01
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教案10-01
小學語文優(yōu)質教案設計10-01
蘇教版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教案10-01
人教版小學語文優(yōu)質課教案10-01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優(yōu)質教案10-01
《鳥的天堂》語文優(yōu)質教學教案10-08
《大自然的語言》語文優(yōu)質教案10-07
小學數學優(yōu)質教學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