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柱的體積》教案 推薦度:
- 圓柱的體積教案 推薦度:
- 《圓柱的體積》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圓柱的體積的教案
教學內(nèi)容:
P19-20頁例5、例6及補充例題,完成“做一做”及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能夠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柱的體積和容積。
2、初步學會用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轉(zhuǎn)化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及過程。
2、什么叫物體的體積?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什么?(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棱長3,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統(tǒng)一公式=底面積×高)
二、新課
1、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1)用將圓轉(zhuǎn)化成長方形來求出圓的面積的方法來推導圓柱的體積。(沿著圓柱底面的扇形和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塊,把它們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的立體圖形——課件演示)
。2)由于我們分的不夠細,所以看起來還不太像長方體;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體了。(課件演示將圓柱細分,拼成一個長方體)
。3)通過觀察,使學生明確: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2、教學補充例題
。1)出示補充例題: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指名學生分別回答下面的問題:
、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據(jù)公式直接計算?
③ 計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計算時既要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還要注意要先統(tǒng)一計量單位)
(3)出示下面幾種解答方案,讓學生判斷哪個是正確的.
、賄=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立方米。
、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體積是0.0105立方米。
先讓學生思考,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哪個是正確的解答,并比較一下哪一種解答更簡單.對不正確的第①、③種解答要說說錯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集體訂正.
3、引導思考:如果已知圓柱底面半徑r和高h,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V=πr2h)
4、教學例6
(1)出示例5,并讓學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裝下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應先知道杯子的容積)
。2)學生嘗試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積: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積: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較一下補充例題、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不同的是補充例題已給出底面積,可直接應用公式計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徑,要先求底面積,再求體積.)
三、鞏固練習
1、做第21頁練習三的第1題.
2、練習三的第2題.
這兩道題分別是已知底面半徑(或直徑)和高,求圓柱體積的習題.要求學生審題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圓柱的體積。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三第3、4題。
通過批閱作業(yè),發(fā)現(xiàn)圓柱體的表面積正確率極低,主要有幾方面原因:
1、計算錯誤;
2審題不認真,單位不統(tǒng)一;
3、靈活解決問題時,沒能正確判斷所求面積到底包含哪幾部分。
為提升正確率,所以今天補充了一節(jié)是練習課,主要是指導學生完成教材中的習題。在此,想談談練習二的第11、19題。
第11題教材只要求學生根據(jù)切面形狀進行連線,其實這題應該充分利用挖掘,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還可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補充了如下練習:
。1將一根高5分米的圓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徑垂直切成兩部分,(如11題第2幅圖),這時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40平方分米。這根圓柱形木料原來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個圓柱的側(cè)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12.56分米,求這個圓柱體的表積。
第19題解決決起來很繁瑣,雖然課堂上我給予了學生十分充足的獨立嘗試練習時間,但在未給予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全班僅4人全對,另有4人結(jié)果計算正確,但卻未換算單位,正確率僅為7.4%。所以下次再教時,此題應加大指導力度。建議: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求涂油漆的面積也就是求什么?”然后強調(diào)單位換算,并復習平方米與平方厘米之間的進率(10000),最后再讓學生分步列式解答。第2問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結(jié)合生活實際,學生應主動對計算結(jié)果取近似值。
第四課時教學反思
開放的設(shè)問結(jié)碩果
因為臨時換課,所以今天是本學期開學以來第一次在學生未預習的情況下教學新課。沒有預習,給學生的自主探索以更廣闊的空間。當學生提出可以將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把圓柱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后,我請學生們觀察并思考“轉(zhuǎn)化后的長方體與圓柱體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他們除了發(fā)現(xiàn)教材中所提到的體積不變、底面積不變、高不變外,還有不少新發(fā)現(xiàn)。如“長方體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的一半”,“長方體的寬是圓柱體底面半徑”, “圓柱體的側(cè)面積是長方體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總和”(魏勉)。當學生的發(fā)現(xiàn)由底面積涉及到側(cè)面積時,我根據(jù)本班學情適時進行了拓展性提問,“將圓柱體轉(zhuǎn)化為長方體,表面積有變化嗎?如果有,有怎樣的變化?”由此將圓柱體與長方體轉(zhuǎn)化的探究由體積的變化引向了新的層面——表面積。
我將根據(jù)學情在練習課中補充相關(guān)練習:把一個高15厘米的圓柱體分割成若干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表面積增加了90平方厘米。那么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
今天的作業(yè)正確率明顯提升,但全班有4名學生將圓柱體側(cè)面積與體積公式混淆,列式全錯,因此要加強辨析指導。自從讓學生“創(chuàng)造”圓柱體表面積的另類推導方法及公式以來,孩子們探索并“創(chuàng)造”新公式的熱情不斷高漲。雖然,今天由于種種原因沒能給學生上課,但他們?nèi)耘f將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用紙條記錄了下來送到我的手中。
創(chuàng)新(一)圓柱體側(cè)面積:圓柱體的體積=(2πrh) :(πrrh)=2:r。(發(fā)現(xiàn)者:沈洪鑫)
創(chuàng)新(二)圓柱的體積=圓柱的側(cè)面積÷2×r(發(fā)現(xiàn)者:蘭晟)
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提高已知半徑和側(cè)面積求體積或已知體積求側(cè)面積的習題。如:一根圓柱形木頭的側(cè)面積是37.68平方分米,底面半徑是3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按常規(guī)做法為:首先求圓柱體的高37.68÷(3.14×2×3)=2(分米);然后再求圓柱體的體積3.14×32×2=56.52平方分米),共需要6步。如果根據(jù)上述發(fā)現(xiàn),解答此題就只需要將37.68÷2×3即可求了正確結(jié)果,大大提高速度。
【圓柱的體積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圓柱的體積》教案01-27
圓柱的體積教案11-18
圓柱的體積教學教案10-08
圓柱的體積教案15篇03-29
《圓柱的體積》教案15篇04-01
《圓柱的體積》數(shù)學教案08-03
數(shù)學圓柱的體積的教學方案10-08
《圓錐的體積》教案03-24
圓柱體的教學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