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級英語》中族裔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研究論文
摘要:族裔散居和族裔雜交是世界性的現(xiàn)象,而文化身份問題是其中的核心之一。通過對《高級英語》中《外婆的日用家當》與《潛鳥》的解讀和其中人物形象分析,詮釋了多元文化交融中的身份困惑、身份界定與文化認同的形成,從而為跨文化交流中建構積極主動的自我提供精神支持。
關鍵詞:族裔散居;族裔雜交;文化身份;文化認同
一、族裔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闡釋
二十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擴大、大規(guī)模人口跨國界的遷徙和流動,產(chǎn)生了當代意義上的族裔散居和族裔雜交現(xiàn)象。根據(jù)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族裔原指聚居在一起,保持獨特文化,承認共同特征的歐洲移民及其直系后裔。近來族裔的概念在不斷擴大,是指基于血緣或世系而相互認同的群體,已成為一個文化概念。由于族裔散居跨民族、跨文化、跨國界等特征,散居族裔與自然的聯(lián)系被割斷、與鄉(xiāng)土之間的紐帶被削弱。
在流動中,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何而來”、“到何而去”[1]等問題。然而,越是族裔散居的,越是限于屬性上的分裂、破碎,越是對于統(tǒng)一的追求就越強烈。同樣,被雜交的具有某個民族文化背景的族裔在與異質(zhì)強勢文化遭遇時也會面臨文化認同的危機。
因此,在族裔散居和族裔雜交問題的研究中,如何界定族裔文化身份認同成為其中的核心。文化身份認同,是指特定文化主體對自己文化歸屬和文化本質(zhì)特征的確認。英國著名社會學家斯圖亞特·霍爾在“文化身份與族裔散居”一文中對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的闡釋從本質(zhì)上說是挖掘文化認同的共性與文化身份的差異性和變化性。把身份看成是流動的、建構的,重視差異、雜交、遷移和散居,挑戰(zhàn)和解構本質(zhì)論的、普遍化的身份觀是界定族裔身份的趨勢[1]。
二、《高級英語》與族裔文化身份認同研究
張漢熙先生所編《高級英語》滲透了很強的文化性和社會性,其中最能體現(xiàn)族裔文化語境的兩篇代表作便是美國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當》和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勞倫斯的《潛水鳥》,兩篇小說都深刻探討了多元文化語境下少數(shù)族裔與主流文化的沖突中文化身份訴求與建構的問題。
非裔是散居在美國的少數(shù)族裔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17和18世紀從非洲大陸被擄至美國的奴隸。歷史決定了他們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因時間、空間上的距離和種族壓迫而大部分遺忘了的非洲文化、他們在新大陸創(chuàng)造出的正面文化以及在白人奴馭、隔離和歧視等種族主義語境下形成的傷痛文化。對于傷痛文化,他們常常自卑和無助;由于時間和距離,他們常常不能正確理解本土文化。在他們身上經(jīng)常體現(xiàn)出隱性的源文化、源意識與顯形的現(xiàn)文化、現(xiàn)意識之間的分裂與沖突,即身份不確定性!锻馄诺娜沼眉耶敗分械呐魅斯弦燎∏∈沁@種身份困惑的化身。一方面,她對前輩辛勤創(chuàng)造的美國黑人文化一無所知甚至鄙視:當初去城里上學時,母親曾給過她兩床世代相傳、手工縫制的百納被,但她嫌棄被子太舊;她對攪乳棒的來歷不甚清楚,只想把攪乳棒當成藝術品;更有甚者,十二年前家里的房屋著火,她滿臉專注地望著屋上最后一塊燒成灰黑色的木板塌下來,恨不得在廢墟上跳個舞。因為房子代表著家族文化中屈辱的一部分———生活在鄉(xiāng)間,過著放牧的生活,未受過良好的教育,是貧窮奴隸的后裔。另一方面,為了迎合六七十年代盛行的黑人文化運動表面化的時代潮流,她一味從姓名、服飾、發(fā)型上“尋根”,但她自然流露出的對白人生活的向往、對自己家庭與民族生活方式的怨憤只能使她愈來愈遠離黑人文化的根基。文章中黑人文化與白人主流文化沖突的高潮出現(xiàn)在爭奪被子這一關鍵情節(jié)上。這兩床被子是迪伊的外婆用一塊塊小布片拼起來,然后由迪伊的姨媽和母親兩人在門廊的縫被架上綺縫而成的。當?shù)弥弦疗髨D奪走這兩床被子僅是出自對被子的美學意義,并且妄圖以裝飾的形式割斷與祖先的血脈聯(lián)系后,母親徹底清醒了:她一把將百衲被從迪伊的懷中奪過來交付給了小女兒麥琪。在母親眼里麥琪是家族文化遺產(chǎn)最好的繼承者,她清楚地明白凝結著家庭歷史的百衲被決不能僅僅當成藝術品來展示,只有日日習用才能延續(xù)文化和血脈!霸诿绹@樣一個以人為主體的社會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在同一社會背景下相遇,不同的文化可由于各自的經(jīng)濟、政治實力的不同或差異形成強勢或弱勢的區(qū)別。強勢文化往往強化現(xiàn)存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結構,并憑借其有利地位對弱勢文化發(fā)起一輪輪沖擊[2]!比鮿菝褡逡嫦氯,除了要取得政治權利和經(jīng)濟獨立之外,還必須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防止被同化。母親果斷的選擇昭示了她在白人文化的浸染、非洲尋根文化浪潮和沉淀下來的美國黑人社會的三重文明沖撞中對于傳統(tǒng)文化身份的堅持和對于祖輩遺留的文化遺產(chǎn)的繼承。由此,作者借母親這個角色給美國黑人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勇敢面189痛文化,化悲痛為力量,同時不盲目尋根非洲文化;強調(diào)黑人非洲文化但不能忽視美國黑人文化,否則只能迷失在白人的文化沖擊中。
如果說《外婆的日用家當》立足于族裔散居語境下外來族裔文化身份的建構,另一篇小說《潛鳥》則側重于被外來族裔雜交的少數(shù)族裔的文化認同。1940—1970年,由于歐洲殖民者的同化和鎮(zhèn)壓,加拿大土著居民梅蒂斯人生活貧困潦倒,逐漸喪失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同時又無法融入到占統(tǒng)治地位的殖民文化中,成為一群極其特殊的文化邊緣人。小說的女主人公皮蓋特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生計全靠家里的壯丁外出打零工或在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上當養(yǎng)路工來維持;沒有這種打工機會時,他們一家便靠吃救濟糧過日子[3]”。生活如此窘迫的她患有骨結核,走起路來踉踉蹌蹌,說起話來聲音嘶啞。她試圖講殖民者要求講的英語,但卻字不成句,還盡是些俗語粗話。但她的內(nèi)心是不屈的,她以冷漠、無語的態(tài)度來對抗周圍的白人、生存的環(huán)境和自己的命運,她用自閉、排斥的語言掩蓋內(nèi)心極度的自卑并牢牢維護著內(nèi)心殘留的尊嚴。作為一個邊緣人,她的靈魂游離不定、沒有歸宿。帶著內(nèi)化成白人的渴望,她離開了困苦的家庭,試圖通過與白人締結的婚姻中獲得她期望的歸屬感,但事實證明,這樁不同文化結合的婚姻并不能抹去皮蓋特身上梅蒂斯人的烙印,相反給皮蓋特帶來更多的恥辱與歧視:“或許是她丈夫遺棄了她,或許是她離開了丈夫……她帶著兩個孩子回到這里———兩個都是嬰兒[3]”。最終,婚姻失敗后的她選擇了自殺。皮蓋特想當然地認為通過婚姻可以改變自身的命運,表現(xiàn)出文化邊緣人對于一種穩(wěn)定的文化歸宿的深層訴求:“她對她那么不屑一顧的東西卻又要去竭力地追求,可見她心里的渴望是多么的強烈[3]”?梢哉f,這種忍辱負重、積極追求的態(tài)度是好的,但是她的方式是急功近利的,這種錯誤地認為嫁給白人就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使她漸漸迷失了自己。正確的文化認同應是正視其文化本位的差異性,珍惜身上的優(yōu)秀民族品質(zhì),利用身體康復后的時機學習實用技術和力所能及的謀生本領[4]從而積極構建少數(shù)族裔特有文化。皮蓋特的悲劇也是她沒有腳踏實地、一味投機取巧、喪失文化屬性所釀成的后果。
三、結語
北美文化的多元性、邊緣性、外來性為移民文學提供了滋養(yǎng)的土壤,大量有代表性的族裔文學作品又為人物形象的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研究積累了素材,因為這些素材既揭示了各種族裔文化的延續(xù)性,也顯示了各種文化身份在社會發(fā)展中的種種變化。本文選取的《外婆的日用家當》描述了非裔美國人該如何繼承黑人文化傳統(tǒng)的問題,《潛鳥》則反映被邊緣化的少數(shù)族裔該如何正確認同自己的文化身份。本文通過《高級英語》中族裔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研究,把文學和文化兩個領域結合起來,拓展文學批評研究的內(nèi)容和范圍,對亞文化以何種理智的態(tài)度融入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以何種寬容的姿態(tài)容納不同文化、亞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如何溝通融合、和諧并存、共同發(fā)展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各個國家和民族在文化融合與交流過程中應明確文化身份認同正確的價值取向,保留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尋找契合和相通之處,消除對立和沖突,構建和諧家園。此外,霍爾的文化身份理論指出,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身份就是認同的時刻,屈從于歷史、文化和權力的不斷“嬉戲”中,因此,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族裔文化身份要放到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闡釋與建構,通過連續(xù)的“再語境化[5]”繼續(xù)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鄒威華.族裔散居語境中的“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以斯圖亞特·霍爾為研究對象[J].南京社會科學,2007(02).
[2]王守仁、吳新云.性別·種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張漢熙、王立禮.1995高級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周幼華.認同歸屬積極進取———《潛水鳥》女主人公悲劇命運的啟示[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5]江寧康.當代美國小說與族裔文化身份闡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01).
【《高級英語》中族裔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與語用因素研究論文10-13
電影貿(mào)易與文化安全研究論文11-15
國際商務談判文化比較研究論文06-16
民間資本投資文化產(chǎn)業(yè)的研究論文10-12
論文化意識下的英美文學研究10-26
茶文化論文11-04
民族音樂教育中的文化特色論文10-13
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論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