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論文
社會的進步必然要求教育的變革。隨著互聯(lián)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知識化、信息化加快,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必將發(fā)生根本性變革,F(xiàn)代信息技術是心理健康教育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盎ヂ(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中時間空間制約明顯、服務對象數(shù)量有限、部分學生心靈開放程度偏低、師資培訓成本較高、家校溝通不暢等不足[1~2]。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育輔導經驗和學校實際情況,從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淺談當前“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一、通過互聯(lián)網,對小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ㄒ唬┡鋫湫睦頊y評系統(tǒng),科學使用,全面普查,針對輔導
傳統(tǒng)的心理普查常采用問卷調查、訪談法、觀察法等方式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而在互聯(lián)網技術的協(xié)助下,學?梢耘鋫鋵I(yè)的心理測評軟件,安排心理教師開展全校心理普查工作。這樣的方式不僅縮短了篩查時間,提高了效率,還有利于全面了解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得輔導工作更具針對性。
例如,我校配備了由北京心海導航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的心理測評系統(tǒng),每年三、四月份對三至六年級學生開展心理普查工作,具體過程如圖1。
通過專業(yè)的有針對性的心理量表,篩選出存在明顯心理困惑和心理異常的小學生,及時干預,有效引導,預防和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一、二年級學生的心理普查則需要心理教師與班主任、家長聯(lián)合開展進行。每一次心理普查之后都會完善全校學生的電子心理檔案。
。ǘ┙⑿睦韺n}網站,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供豐富教育資源
當前,小學心理網站已經建立了不少,為廣泛傳播心理健康知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更直觀鮮明,心理網站應分區(qū)塊設置相應的專題內容,如心理咨詢、趣味心理、心理詞典、校園生活、書籍影片。通過創(chuàng)建學生美文展示,傳播優(yōu)質文章,為學生樹立榜樣,陶冶學生情操,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音頻視頻資源,學生觀看心理影片,在欣賞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礎上,學校要做好定期更新心理健康知識,豐富心理教育資源,及時上傳學校心理活動的開展情況等工作。
此外,心理網站還可以設置各班級微博鏈接,增加學生的關注度;設置一些優(yōu)質的電視節(jié)目鏈接,如《大腦詭計》科學紀錄片,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討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社會心理學主題,如記憶、注意、讀心術、錯覺、預期、選擇、潛意識。
(三)開通在線咨詢服務,及時交流加強溝通,有效疏導心理困惑
學生有時候羞于當面表達與坦露心理需求,這時就可以借助網絡間接地向老師、同學求助。心理教師可以開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個在線咨詢服務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情緒宣泄出來。對于積極的需求,心理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應適當滿足;對于不合理的需求,則應正確引導,疏通心理誤區(qū)。針對部分內向、不善表達、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學生,心理教師則需提供電子郵箱,引導他們通過電子郵件來進行心理咨詢。
此外,面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還可以建立學生網絡論壇,已掌握一定信息技術的他們已能在網上游刃有余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見解和困惑。網絡的便捷性、隱蔽性等特點為這種生生互動互助和資源共享的開展打破了時空限制,也提高了學生的心靈開放度。
。ㄋ模┯行н\用網絡資源,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開展高效心理輔導課
心理輔導課已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網絡下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動畫、圖片、故事等,通過視頻剪輯技術拍攝和裁剪所需的教學情境,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資源支撐,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使學生能形象化、體驗式地學習心理知識和技巧,從而提高心理課堂的實效。此外,心理教師還可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制作心理“微課”,這種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內容精簡、相對完整的教學視頻片段更利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接受和吸收知識。
二、通過互聯(lián)網,提高教師心育理論和輔導水平,完善自身心理素質
。ㄒ唬┓e極參加網絡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水平
心理教師自身具備的扎實的心理學基礎、相應的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lián)網為輔導教師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渠道。因此,輔導教師要及時學習充電,可以經常通過網絡進行遠程培訓,學習國內外心理學領域最新的理論與技術。
(二)開展“教師心理成長”線上工作坊,促進心的交流
不少研究調查結果表明,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已經成為我們亟須解決的難題。開展“教師心理成長”線上工作坊不僅減輕了教師線下書寫的壓力,打破了空間限制,還能激發(fā)教師之間交流的熱情,利于他們不良情緒的宣泄,分享自己的心得,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教師反饋,參與這樣具有開放性、互通性和共享性的平臺沒壓力,更容易被接受,學會了調控消極因素,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擁有了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三)學習善用心理統(tǒng)計軟件,提升課題研究能力
教師經常需要通過做課題來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科研教學意識,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心理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常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評價,它是調查學生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以往依靠人工調查和統(tǒng)計測量,不但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而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專門的心理測量統(tǒng)計軟件如SPSS,能高效保質地完成心理測量與評價的數(shù)據統(tǒng)計和分析任務。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身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學習和善于運用心理統(tǒng)計軟件。
三、通過互聯(lián)網,促進家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心理環(huán)境
。ㄒ唬┛茖W安裝手機APP,打造移動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使用的手機軟件已經盛行起來,如聊天、交際、打車、學習、健康、管理等軟件涉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作為家長,選擇并安裝一款親子教育的APP更是與時俱進。
例如,我校向家長推薦安裝了一款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I5”愛我手機軟件。這款親子教育APP不僅給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很多專業(yè)的自查心理測評量表和豐富的音頻、視頻親子教育資源,還免費提供電話咨詢和面對面咨詢,具體內容如表1。
大部分家長反饋,這個手機軟件安裝簡單,使用方便,發(fā)送請求后,有專業(yè)的人員回應,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心理輔導教師,能及時解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難題,表示非常感謝那些無私幫助的心理教師。也有家長反映,浙江大學韓天江教授回應的“每日一問”總能讓人獲得啟發(fā),受益匪淺。不過,目前類似這樣的手機親子APP不少,但是市場上魚龍混雜,選擇真正科學有用的APP是關鍵。
。ǘ╅_展“家長育兒”線上沙龍,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
為了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學校,班主任定期舉行家長會,邀請家長親自來到學校參加學習,相互交流。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家長使用網絡的程度提高,逐步興起了網上家長學校、網上家長論壇。此外,開展針對家長親子教育的線上沙龍活動也變得可行。這種線上“家長育兒”交流減少了家長與教師會面的時空限制,利于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目的選擇相應的主題沙龍,增加了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互助。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能夠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教育技巧,逐步改善家庭教養(yǎng)方式,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
我校借助微信平臺,發(fā)布信息,組織家長開展線上主題沙龍活動,學習和討論家庭教育技巧,具體流程如圖2。
在開展“親子教育”線上沙龍過程中,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如活動啟動時間長、組織教師投入精力多、部分家長報名未及時參與、有時家長參與人數(shù)過多等,但是經過多次的運作,活動在家長的好評中不斷改進,兼具趣味性、知識性、故事性的線上沙龍活動在不斷完善中越辦越好,家長反響熱烈,參與熱情提高。
四、通過互聯(lián)網,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
互聯(lián)網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tǒng)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首先,學?赏ㄟ^網絡與社區(qū)、醫(yī)院或個人心理咨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務部門協(xié)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也可以與醫(yī)院心理門診部協(xié)商,共享醫(yī)院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和治療設備,如運用現(xiàn)代技術研發(fā)的心理沙盤設備、音樂放松躺椅、心理宣泄人、身心反饋訓練儀。其次,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共同創(chuàng)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通力合作建立優(yōu)秀的心理網站,并加強監(jiān)管,凈化網絡心理環(huán)境。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社會上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到校開展心理講座和進行心理咨詢,協(xié)助心理教師的工作[3~4]。
總的來說,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和發(fā)展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賦予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生命與活力,同時,挑戰(zhàn)并存,要注意互聯(lián)網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如狄更斯《雙城記》中所說的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 也是最壞的時代!币虼,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和傳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相互結合,充分發(fā)揮其各自的優(yōu)勢,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葉軍,江建華. 心理健康教育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整合的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22):21-23.
[2]張莉. 中小學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特點分析及對策[J].中小學電教,2007(6):20-22.
[3]賴運成,葉一舵. 網絡時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途徑和注意事項[J].教學與管理,2013(6):50-52.
[4]鄭華榮. 網絡時代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問題研究[J].時代教育,2015(18):238.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論文】相關文章: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旅游管理教學論文10-09
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小學教學德育教育論文精選10-11
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教育工作的新發(fā)展論文10-12
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論文10-09
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論文10-09
互聯(lián)網對鄉(xiāng)村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作用論文10-11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論文10-10
生存教育視角下小學游泳教育研究論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