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

時間:2024-07-26 16:13:0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教材96-98頁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周長?

  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圖形的周長

  3、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能力

  4、培養(yǎng)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知道什么是周長?

  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1、知道周長的含義

  2、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軟尺、細線、直尺、茶杯、釘子板、橡皮筯等

  第一課時

  一、初步認識圖形的周長

  1、導入:同學們。從本單元起,我們又進入了新的內(nèi)容的學習

  2、看圖,說說鑲的花邊應該有多長?(應該是桌布一周的長度)

  3、引導學生認識到桌布一周的長度就是桌布的周長,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的就是認識到周長.

  4、看第二圖,說說樹樁一周的長度是多少?63厘米

  5、對學生的匯報給予表揚和鼓勵,并讓學生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z引導學生說出樹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樹樁面的周長

  6、你們知道樹樁面的周長是多少嗎?

  二、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

  1、讓學生用手指在課本上摸一摸索課本封面的周長,注意摸索時要注意些什么?

  2、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回答,并作一定的補充。讓學生感觸周圍其他物體的周長并讓學生一邊摸一邊說給其他同學聽。

  3、指導學生直接說出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如廣告,操場的周長等

  4、結(jié)合例1和例2,引導學生對周長的概念進行總結(jié)

  三、進行課堂活動和課堂練習

  1、組織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說出判斷的理由。

  2、讓各組學生代表匯報本組判斷的結(jié)果及理由。引導學生比較后得出正確的答案

  3、布置學生動手操作完成練習十七第一題第二題,給學生經(jīng)必要的指導和提示。

  4、帶領(lǐng)學生集體評議剛才的練習活動。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課,導入新課

  1、讓學生拿出課本和文具盒,摸一摸它們的周長,并要邊摸邊說。在學生動手摸的過程中,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糾正部分學生的錯誤。

  2、設(shè)疑引導: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認識了平面圖形的周長,但是怎樣才能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呢?

  3、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表揚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就學習測量周長的方法。

  二、測量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茶杯,讓學生先說出這個茶杯的周長。

  2、轉(zhuǎn)折設(shè)問:我們怎樣才能把它的周長給商量出來呢?先說一說用什么東西商量,怎樣測量?

  3、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分組合作進行測量。

  4、讓幾個組的學生在講臺上淙自己測量的過程。讓其它同學認真觀看。臺上的同學淙完畢后,問其他的同學:你們看清楚他們測量的過程了嗎?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了嗎?

  5、帶領(lǐng)學生對這些同學挑出的問題進行集體評議。

  6、讓學生再想一想怎么測量一張長方形紙的周長。提示學生可以先用軟尺或細線試一下,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7、表揚這位同學的想法。讓學生嘗試用這種方法進行測量。

  8、引導學生對測量周長的方法進行簡單的總結(jié)。

  9、你們能總結(jié)出周長的定義嗎?讓學生討論交流。

  10、在學生認識的基礎(chǔ)上,給出周長的定義:圍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三、進行課堂活動和課堂練習。

  1、組織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先確定測量方法,再準備測量的工具。

  2、布置學生完成練習十七的第3題,讓學生思考練習十七的第4題。給學生必要的指導。

  教學探討與反思: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112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周長,能用滾動、線繞等方法測量圓的周長。

  2、在測量活動中探索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guān)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用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能運用圓的周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guān)系;

  2、運用圓周長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每小組一根小繩、一個米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計算器。

  2、課件1:阿凡提與國王比賽A、B

  課件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的關(guān)系

  課件3:祖沖之有關(guān)資料

  【教學設(shè)計】

  【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 國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惱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個新招,想為難阿凡提。國王從全國精選出了一頭身強力壯的小花驢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驢賽跑,并且規(guī)定小花驢沿著圓形路線跑,小黑驢沿著正方形路線跑。(課件出示小花驢和小黑驢賽跑)

  50米

  師:同學們看,比賽開始了 緊張的比賽結(jié)束了。今天的比賽誰獲勝了?

  生:國王的小花驢獲得了勝利

  師:可是,對于這場比賽小黑驢覺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們的小毛驢跑的路程不是一樣長。

  師:那到底他們的路程是不是一樣長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判斷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師:誰能說說正方形的周長和什么有關(guān)系,有怎樣的關(guān)系?

  生: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guān)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也就是說只要測出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是嗎?那小花驢圍著圓形路線跑一圈的長度又是圓的什么呢 ?

  師:有的同學反映可真快,對!這就是圓的周長,這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圓的周長?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發(fā)現(xiàn)測量圓的周長的不同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圓拿出來,那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畫一下。

  師:好,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ㄉ吓_交流測量的方法)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覺得直接用米尺繞圓一周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生:我們把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這一周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是用線量出圓周長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圓的周長。

  師板:線繞、滾動、拉直 化曲為直

  (2)探究發(fā)現(xiàn)圓周率和圓的計算公式

  師:我們同學真是太棒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找到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跑道的周長是多少?

  生:不行,圓太大了,測量不出來!

  師:哦,太大了不容易測量。那大家看,老師畫一個小圓,你能不能幫老師測量出來它的周長?

  生: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

  師: 那咱們能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guān)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和什么有關(guān)系呢?

  生: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關(guān)系,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也就越大,

  師:有道理!那大家來猜一猜,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guān)系?

  生:周長是直徑的2倍, 生:他們一樣長, 生:我覺得這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4倍)(3.5倍)

  師:大家猜得可真起勁呀!那到底圓的周長和直徑有什么關(guān)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動手量一量,算一算,

  師:說的真好,這可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動手做來驗證一下。同學們想試試嗎?每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個圓,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測量。聽好要求:1、小組同學作好分工,選好測量員、記錄員、匯報員。2、記錄員要及時地把測量員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師:好,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結(jié)果。

  生:實物展臺交流。

  師:大家仔細觀察分析,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厘米) 圓的直徑

 。ɡ迕祝 周長與直徑的商

 。ūA魞晌恍(shù))

  生:我發(fā)現(xiàn)了這三個圓的大小雖然不一樣,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商都是三點幾。

  生: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看來大家的發(fā)現(xiàn)都一樣,那我們再來看看電腦小博士是不是也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規(guī)律?(課件直觀展示三倍多一點)

  生: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師:說得真好。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數(shù),!你們的這個發(fā)現(xiàn)和許多大數(shù)學家的發(fā)現(xiàn)不謀而合,

  師:人們通常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關(guān)于圓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說,

  生:我知道我國古代有個數(shù)學家較祖沖之好象和圓周率有關(guān)系,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關(guān)的資料,大家想看嗎?

  看屏幕,這就是祖沖之,(課件介紹祖沖之 )

  師:我們通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了也就是圓周率(板書:Cd=)你能通過圓的直徑求它的周長嗎?用字母表示出來。通過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

  生回答、師板書:Cd= C= C=d

  d=2r C=2 C2=r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3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經(jīng)驗去梳理,使知識系統(tǒng)化。學生在主動參與解決實際數(shù)學問題中,掌握運用數(shù)學知識。

  2、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能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圓。

  1、同學們畫面中的這個圖形叫什么?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圓的有關(guān)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圓的知識。你還記得這個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內(nèi)容嗎?

  2、在圓的認識里,你們知道了哪些知識?請拿出自己做的圓形紙片,在里面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徑和半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強調(diào):同一圓或等圓)你還知道圓的那些知識?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對稱圖形?在這些對稱圖形中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少,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多?

  4、看來大家對圓的認識都掌握得很不錯,圓周長和面積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憶所學的方法。

  1、你是怎樣求圓的周長?(量 公式)是指什么?你還了解圓周率的那些歷史?

  2、你是怎樣知道圓面積的?(數(shù)方格 剪拼)

  3、圓面積的推導實際用到了什么思想?(轉(zhuǎn)化思想)

  4、把圓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出示課件)

  5、求圓面積有幾種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和面積。指名說算法。

  7、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公式 單位)

  三、指導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半徑是 2厘米 的圓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2)兩個半圓一定能拼成一個圓。 ( )

 。3)半圓形紙片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

 。4)把半徑 3厘米 的圓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 )

 。5)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

  2、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車輪為什么設(shè)計成圓的?

 。2)運動場上為什么運動員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出示課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積有多大?

  林業(yè)部門需要測量一棵古樹樹干橫截面的面積,樹干橫截面是什么形狀?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徑或直徑,總不能把這棵千年古樹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幫他們想一個辦法?

  (4)一根長 4米 的繩子圍了一圈后還剩 0.86米 ,請你算算樹干橫截面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5)用籬笆靠墻圍一個直徑是 4米 的半圓形的養(yǎng)雞場,求籬笆的長和占地的面積。

  四、師生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4

  設(shè)計說明

  圓的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圓,了解半徑和直徑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鑒于本課時的教學屬于計算公式的教學,在設(shè)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逐層展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jù)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嘗試,在嘗試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動手實驗,突破關(guān)鍵。

  理解和認識圓周率是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關(guān)鍵。教學時用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和認識圓周率,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計算、交流中發(fā)現(xiàn)和認識圓周率,理解周長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圓形硬紙板、圓規(guī)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認識圓的周長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輛車,車輪的大小不一樣。

  師:明明和剛剛分別騎著自行車和踏板車,如果輪子只滾動一圈,哪個滾得遠?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車輪越大,滾一圈就越遠。

  2.引入:在課前,我們通過學情檢測卡的內(nèi)容,已經(jīng)了解了車輪滾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周長。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5

  設(shè)計說明

  本節(jié)課主要探究的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是在學生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理解了周長的實際意義的基礎(chǔ)上進行學習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突出了以下兩點: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引導學生動手量一量,動筆畫一畫、算一算,通過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2.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利用對周長含義的理解,充分發(fā)揮自主性,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它們的周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恰到好處地進行引導,從而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題卡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直尺 彩筆 題卡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哪些知識嗎?誰能說一說周長指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

  2.引入新課,揭示課題。(課件出示)

  師:剛才我們看到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別沿著長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誰走得遠?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要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才能知道)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既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實踐探究

  1.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48頁上面例題。

  師: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怎樣才能求出它的周長呢?

  學生動手操作,先量一量,再計算。

  (2)組織學生集體交流結(jié)果和方法。

  師:你測量了哪幾條邊的長度?你是怎樣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的?

  (請學生充分表達,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jié)果)

  預設(shè)

  方法一:先量出4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

  5+3+5+3=16(厘米)

  方法二:先分別量出長和寬的長度,再把2個長和2個寬加起來。

  5×2+3×2=16(厘米)

  方法三:先把1個長和1個寬加起來,再乘2。

  (5+3)×2=16(厘米)

  (3)理解計算方法。

  針對只測量長方形的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同學提問:你是怎樣想的?

  在交流中明確:長方形的特征是對邊相等。

  (4)對比評價。

  師: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對比和評價不同的計算方法。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知道周長與直徑的關(guān)系,并能夠利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圓的周長公式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多媒體展示大頭兒子家的圓桌開裂,爸爸想用鐵皮將圓桌固定起來的情境,請同學幫忙計算需要多長的鐵皮。

  學生根據(jù)問題情境不難想到計算需要的鐵皮實際是計算圓一圈的長度。

  教師明確,圓一圈的長度即為圓的周長。

  引入課題——圓的周長。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發(fā)現(xiàn)

  學生活動:同桌之間利用手中的圓形教具,測量圓形教具的周長。

  學生匯報測量結(jié)果及測量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圓的周長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

  學生根據(jù)圓的特征,不難發(fā)現(xiàn)圓的周長與圓的大小有關(guān),圓的.大小與圓的半徑、直徑有關(guān)。

  教師明確直徑是半徑的2倍,可看其中一項即可。

  2.探索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關(guān)系

  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8分鐘時間,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圓形教具,測量其周長及直徑,并做好數(shù)據(jù)記錄。觀察測量結(jié)果,計算數(shù)據(jù)間的特殊關(guān)系。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小組及時給予指導。

  小組匯報分享測量結(jié)果,教師板書。

  學生分享計算結(jié)果,其中和、差、積無規(guī)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師鼓勵學生再多測量幾組數(shù)據(jù),并計算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學生匯報通過多次測量計算比值總在3.1左右。

  教師講解:實際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命名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qū)W生展示其寫法和讀法。

  給出圓周率的特點:

  (1)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的小數(shù);

  (2)我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祖沖之將其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七位;

  (3)現(xiàn)在為了方便只要取小數(shù)點后兩位即可。

  (三)應用新知

  問題:大頭兒子家圓桌直徑為1米,求需要買多長的鐵絲?3.1米夠嗎?

  教師強調(diào):根據(jù)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過進一法,要買3.2米的鐵絲。

  (四)小結(jié)作業(yè)

  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回家找一個圓形,借助直尺測量,計算出周長。

  四、板書設(shè)計

  略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qū)分、理解、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

  2、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正確區(qū)分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周長或面積的計算方法.

  設(shè)計理念: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上,旨在從三方面去區(qū)分周長與面積:

 、購母拍钌戏智;

 、趶挠嬎惴椒ㄉ戏智甯鲬撛鯓铀悖

 、蹚挠嬃繂挝簧戏智甯髟撚檬裁磫挝。

  本節(jié)課設(shè)計采用了飯店招牌這一實物圖,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思維,增強了學生的`數(shù)學情趣,使學生樂于探究問題,通過學生觀察、計算,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從根本上加以區(qū)分周長與面積的不同。

  練習題設(shè)計在鞏固知識的基礎(chǔ)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并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飯店招牌的平面圖.教師激趣:小明家的飯店要開張了,需要制作一個招牌.招牌的底色要漆成白色,四周還要裝飾一圈彩燈.要完成這些任務,小明要告訴工人些什么?

  2.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什么是周長?

  3.引入課題:面積和周長是兩個有著根本區(qū)別的數(shù)學概念,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常常容易混淆,為了使大家正確區(qū)分、理解和掌握這兩個概念,我們今天就來對面積和周長進行比較.(板書課題)

  二、活動展開.

  1.請學生拿出一個長方形的紙片,讓學生閉上眼睛想想它的周長和面積,并用手摸一摸.利用手中的學具測量周長和面積.

  2.學生分組活動,然后匯報自己的方法.

  3.出示例1 算出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4.思考:通過剛才的計算,你發(fā)現(xiàn)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周長和面積又有哪些不同呢?

  學生分組討論.

  (1)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長和面積各用什么計量單位?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8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2、會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探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1、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1、會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一課時

  一、擺長方形,導入新課

  1、引導:同學們還記得什么是長方形嗎?找一找,我們教室里的物體哪些是長方形?

  2、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兩根9厘米的小棒和兩根6厘米的小棒,同時提問:大家想用這4根小棒如何擺動出一個長方形?哪兩根擺長邊,哪兩根擺短邊?

  3、肯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用小棒擺出長方形。

  二、探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1、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呢?你們知道怎樣計算嗎?

  2、肯定學生的想法,在黑板上列出算式。并讓學生想想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3、對這個算法表示肯定,并讓學生列出算式。

  4、將算式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繼續(xù)思考看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

  5、肯定學生的思路,表揚提出問題的學生。并告訴學生可以請小括號來幫忙。引導學生列出帶小括號的式子。

  6、讓學生觀察江比較先后列出的4個式子,指出哪個最簡便

  7、讓學生根據(jù)最簡便的算式總結(jié)出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8、請學生匯報討論出來的計算公式。板書課題。

  三、探討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1、讓學生動用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計算長和寬都是6厘米的圖形的周長。

  2、讓學生根據(jù)正方形的圖形特征,計算出邊長為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長。組織學生分組合作。

  3、在黑板上列出算式6×4=24(厘米),并讓學生對比上邊的算式(6+6)×2=24(厘米)

  4、讓學生總結(jié)出正方形周長的一般計算公式。

  四、進行課堂活動和課堂練習

  1、組織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和第2題。給學生有針對地指導。

  2、布置學生完成練習十八的第1題在學生計算完成后答案進行評議。

  第二課時

  一、回顧周長計算公式

  1、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在學生回答的時候,在黑板上板書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2、給出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算出長方形的周長。對學生算出的結(jié)果進行評議。

  3、給出一個正方形的連長。讓學生算出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找學生匯報計算過程及,對學生的計算過程進行集體評議。

  二、周長計算公式的現(xiàn)實應用。

  1、教學例2,讓學生看圖后說出內(nèi)容

  2、請學生來說出題意,讓學生討論該如何解決提出的問題。

  3、鼓勵學生匯報討論的結(jié)果,對學生的思路予以肯定。并讓學生繼續(xù)思考該如何算出這個養(yǎng)殖場需要籬笆的數(shù)量

  4、表揚學生很聰明,讓其它同學也理解這個想法。

  5、讓學生計算養(yǎng)殖場的周長。

  6、讓學生先互相檢查過程和結(jié)果,然后再判斷籬笆夠不夠?

  7、大家想一想還有其它的方法嗎,提示學生可以靠著養(yǎng)殖場外邊數(shù)一數(shù)籬笆數(shù)。

  三、進行課堂活動,完成課堂練習和思考題

  1、組織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第3題的內(nèi)容,給學生經(jīng)必要的提示和指導。

  2、布置學生完成練習十八的2、3、4、題,在學生完成韙后,講評答案。

  3、指導學生解決思考題。

  教學探討與反思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學生正確理解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能運用概念正確地計算面積和周長.

  2.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區(qū)別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計量單位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師:我們已學習過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

  1.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2.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那么,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面積和周長的比較)

  二、學習新課.

  出示圖形,這是一個長方形,長4厘米,寬3厘米.請同學提出問題,可以求什么?(周長、面積各是多少?)

  師:請同學在自己作業(yè)本上,分別求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訂正時,老師板書)

  通過計算你能發(fā)現(xiàn)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嗎?請根據(jù)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投影出示思考題:

  1.周長和面積各指的是什么?

  2.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3.周長和面積各用什么計量單位?

  在個人思考的基礎(chǔ)上,再進行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歸納:

  1.長方形周長是指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和,而它的面積是指四條邊圍成的面的大小.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求周長計算出的結(jié)果要用長度單位,求面積計算出的結(jié)果要用面積單位.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那么我們能不能簡單地概括出面積和周長究竟有哪幾點不同呢?

  (在老師的引導下,共同歸納、概括)

  板書:

  面積和周長的.區(qū)別:

  1.概念不同;

  2.計算方法不同;

  3.計量單位不同.

  師:現(xiàn)在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向同學們請教,愿意幫忙嗎?

  如果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是不是也存在這3點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也具備這3點不同)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假如一個正方形它的邊長是4,會求它的周長和面積嗎?

  (學生敘述列式過程,老師寫在黑板上)

  師:這兩個算式都是“4×4”,這不是完全相同嗎?你們怎么能說它們不同呢?

  (討論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老師再歸納.

  師:周長的4×4是4個邊長,式子中的第一個4是4厘米.面積的4×4是4個4平方厘米,所以兩個算式雖然都是4×4,但表示的意義不同.

  說明面積和周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題時要特別注意區(qū)分,要認真審題.

  三、鞏固反饋.

  1.請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長,摸一摸桌面的面積.

  2.出示正方形手帕,請同學指出它的周長和面積.

  3.計算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投影出示:

  4.選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上欄桿,欄桿長多少?( )

  (2)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圍著花壇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

  (3)一個正方形花壇,邊長20米.如果在這個花壇里種草坪,這個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

  A.20×20=400(米)B. 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

  5.計算下面兩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投影出示

  比較一下,組合后圖形的周長、面積,與組合前兩個圖形周長之和、面積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面積相同,周長不同)

  能說說為什么周長不同嗎?組合圖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部分?

  師生共同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面積和周長有三點不同:1.概念不同;2.計算方法不同;3.計量單位不同.

  課后作業(yè)

  1.填表.

  圖 形

  邊 長

  周 長

  面 積

  長方形

  長18厘米,寬16厘米

  長方形

  長7米,寬4米

  正方形

  12 分米

  2.學校操場的長是110米,寬是90米.它的面積和周長各是多少?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34頁.練習二十的第l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周長和面積的含義,以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并能根據(jù)它們的含義和公式計算所學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教具準備:

  教師把教科書第134頁的兩個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周長和面積的含義

  教師:我們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周長?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分別說一說多邊形和圓的周長的含義。然后,教師用教科書上的結(jié)語進行概括: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計量周長要用什么計量單位?(要用長度單位。)

  教師:我們還學過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請說出什么是平面圖形的面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然后.教師用結(jié)語進行概括: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頃、平方千米。)

  請你用手勢比劃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中間的圖,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較。使學生直觀地看到:左圖中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長一些(它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那么兩斜邊就要長一些);右圖中的兩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但是周長是相等的。

  二、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第134頁下面的圖。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請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它們的計算公式是怎樣導出的?先復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然后,復習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是基礎(chǔ),正方形的有關(guān)公式是在長方形的基礎(chǔ)上推導出來的.因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轉(zhuǎn)化成平行四邊形。)

  圓的周長公式是怎樣導出的?(通過實驗導出的。)

  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怎樣的關(guān)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兩個數(shù)量的比值?

  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導出的?(把圓轉(zhuǎn)化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教師:從前面的復習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哪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最基礎(chǔ)的?(長方形。)

  教師還可以把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課堂練習

  1.做練習三十的第1題。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做練習三十的第2題。

  題目中沒有給出數(shù)據(jù),讓學生先判斷要求面積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然后自己想辦法量出數(shù)據(jù),再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看學生做題有什么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有沒有不同的做法。

  3.做練習三十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說明道理。必要時,教師可以畫圖演示。

  4.做練習三十的第9題。

  先讓學生認真審題,明白題中所說的事情,然后指名說一說題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學生明白后,再讓學生獨立解答

  四、小結(jié)(略)

  五、作業(yè)

  練習三十的第4、5、6、7、8、10題。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了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2、通過圍、量、算等操作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多種方法。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并計算出周長。

  教學準備:

  圓形實物、繩子、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受邊線。

  1.認識邊線。

  我們學校最近正在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學校準備在校園一角開辟一塊花圃,(出示花圃,為了讓花圃更美麗,準備給它圍上一圈白色的柵欄,你覺得應該圍在哪里呢?指名2-3人說。(圍在花圃的周圍或者是邊沿)

  請你上來指一指,好嗎?你們同意嗎?

  同學們的意思就是沿著花圃的邊緣來圍柵欄。邊說邊演示課件。(花圃的實物隱去,顯示花圃的平面圖形,同時顯示紅色輪廓線)

  我們就把邊緣上的這條線叫做它的邊線。這圈紅線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邊線。

  板書:邊線。

  2.感受物體表面的邊線。

  拿出一片樹葉,你能指一指這片樹葉一周的邊線嗎?指名一個人指。這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老師邊說邊摸),我從這里開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一周的邊線,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摸一摸數(shù)學本封面一周的邊線嗎?除了這些之外,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自己的邊線,請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邊線,說給你的同座位聽一聽。

  集體交流。誰先來指一指,說一說。指名2-3人邊指邊說。

  3.感受平面圖形的邊線。

  剛才我們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體表面一周的'邊線,那這里有一些平面圖形,(圓,三角形,不規(guī)則圖形,四邊形)你能描出它的邊線嗎?請你描一描。學生自己描,描好后請學生拿上臺展示,(2人)請同學來評價。

  在這幾個圖形中你最喜歡描哪個?說說為什么。(從學生的發(fā)言中引出邊線是有曲有直的,有長有短的。)

  板書:曲,直,長,短

  揭示: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一周的邊線。這一周邊線的長就叫做周長。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關(guān)于周長的知識。

  板書:周長。

  二.計算圖形的周長。

  1.在剛才我們所描出的幾個圖形當中,你能說一說三角形的周長指的是哪里嗎?五邊形呢?請你從中選擇你喜歡的兩個圖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長。學生自己獨立測量計算,在練習紙上列式。誰來匯報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請同學拿練習紙上臺來說。

  提問: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長的?(三角形的周長就是把它三條邊加起來的和)

  那剩下的兩個圖形你們怎么沒有選擇呢?那我們有什么辦法知道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呢?請你們開動腦筋,討論一下,然后說說你的想法。同座位討論一下,再集體交流。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繩子圍著曲線圍成的圖形繞一圈,再把它拉直測量。還可以用其它的軟的材料代替繩子。

  2.在圓形物體上做上記號,然后沿著直尺滾一圈,然后再看滾到哪里,讀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圓的周長。)

  請你上臺來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圓形的周長的。

  板書:(圍,滾)

  小結(jié):由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它們一周的邊線化曲為直測量出它的周長。

  3.P62/4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算周長,這里還有幾個圖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長。 (學生說算式,師板書學生的算式)適當評價方法。

  4.P62/5剛才的幾個圖形已經(jīng)直接告訴你邊長,讓你求周長的,同學們想得都很好,現(xiàn)在這里有兩個圖形你能直接告訴我它的周長嗎?

  三.全課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知識?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2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誰在學校運動會上參加過400米賽跑?400米賽跑的路線是什么樣的?

  預設(shè)

  生:繞著操場跑一圈。

  師:一圈就是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操場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什么是周長。(板書課題:什么是周長)

  ⊙主動探究,測量周長

  1.描一描,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

  (1)課件出示教材45頁上面的兩幅圖:樹葉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

  師:請大家拿出彩筆,在書上描出這兩幅圖的邊線,應該用直尺的地方,要用上直尺。

  學生操作,完成后與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2)說一說。

  師:誰能說說自己是怎樣描的?你知道什么叫邊線了嗎?

  請學生邊說邊演示,明確:“邊線”就是繞樹葉和數(shù)學書封面畫一周所畫出的.路線。

  (3)摸一摸。

  請學生找到身邊的任何一個物體,指一指或摸一摸它們的邊線。如課桌面的邊線,文具盒的邊線,黑板面的邊線等。

  2.認識周長。

  (1)看一看,說一說。

  課件出示教材45頁中間的兩幅圖。

  提問:小螞蟻和鉛筆分別在做什么?說了些什么?你從中懂得了什么?請學生觀察后匯報。

  (小螞蟻繞著樹葉爬了一周,它爬過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鉛筆沿著數(shù)學書封面的邊線描了一周,數(shù)學書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2)指一指,說一說。

 、僬垖W生集體交流,先與同伴互相在圖上指一指,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再輪流到前面在課件上出示的兩幅圖中指一指,說一說。

 、趶娬{(diào)“一周”的意義。

  師:怎樣才算一周?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jié)束?

  學生回答后師小結(jié):從一個點出發(fā),沿著圖形邊線運動,最后又正好回到這個點,這才是一周。

  設(shè)計意圖:通過看一看、描一描、說一說、指一指等活動,調(diào)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多方位的體會周長的實際含義,從而加深學生對周長這一概念的理解,正確建立起周長的概念。

  3.探究測量圖形周長的方法。

  (1)看一看,議一議。

 、僬n件出示樹葉和數(shù)學書實物,請學生觀察并思考:怎樣才能知道它們的周長?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②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說說自己的方法,以及選擇這種方法的理由。初步確定哪些方法可以用。

  (2)實際操作,量一量。

  師:現(xiàn)在請大家找好合作伙伴,選擇適當?shù)墓ぞ,動手量一量吧?/p>

  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測量的方法和結(jié)果。

  師:請大家說說你們分別是用什么方法測量的。為什么選擇這種方法?怎樣得出的測量結(jié)果?

  預設(shè)

  生1:測量樹葉的周長時,因為樹葉的形狀不規(guī)則,不能直接用直尺量,要先用柔軟的繩子沿著樹葉的邊線圍一圈,再用米尺測量繩子的長度。

  生2:測量數(shù)學書封面的周長時,因為數(shù)學書的封面是長方形的,所以可以用直尺測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把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

  師:在測量過程中,怎樣才能保證測量的數(shù)據(jù)比較準確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小結(jié):在測量過程中,要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多測量幾次,這樣才能盡可能地減少誤差,保證結(jié)果的正確性。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3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長》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內(nèi)容,本節(jié)課在學生觀察、觸摸的活動中突破難點,感悟、感知周長的意義。在認識周長的基礎(chǔ)上解決有關(guān)周長的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正確理解周長的意義。

  2、在理解周長意義的基礎(chǔ)上,會用恰當?shù)姆椒y量、計算物體或平面圖形的周長。

  3、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體驗、交流活動中使學生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

  學生分析:

  1、學生的年齡為8歲左右,對操作性較強的數(shù)學課興趣很濃。

  2、學生喜歡參與知識的生成過程,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識。

  教學方法:

  1、讓學生在摸一摸學具及觀察畫面中討論、歸納周長的意義,主動獲取新知。

  2、在感知周長意義的基礎(chǔ)上,通過畫面提示獨立完成周長的相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1、PPT課件、自制圖片。

  2、學生準備樹葉、梯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繩子、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樹葉飄落,收獲果實的季節(jié)。老師從網(wǎng)上搜集到了各種各樣的樹葉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úシ耪n件)這些樹葉漂亮嗎?想不想描一下它們的形狀?

  二、探索什么是周長。

  1、感悟周長。(描一描、說一說)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筆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開始吧!

  2、好!誰愿意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是怎么描的?(可以讓學生在黑板上畫一畫)

  請用筆指著,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始的,又到哪里結(jié)束。

  描得對嗎?嗯,表達的非常清楚。

  3、再指名學生說從哪里開始,到那里結(jié)束的?

  4、小結(jié):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請看(課件演示),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這片樹葉的周長。(板書課題:周長)

  5、再來看,(課件出示圖形),你能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嗎?

  請同學們拿出紙,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用筆描出來。描完后同位的相互交流一下。(注意:檢查時要注意學生描的是不是一周,課件顯示錯誤和正確的描法,加深學生對一周的正確認識)

  剛才同學們沿著圖形的邊線描了一周,那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學生答)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真聰明。

  三、聯(lián)系實際,感知周長。(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

  1、找一找,摸一摸。

  你能從我們身邊找個例子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嗎?下面請你們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邊線。(指導:地面的`周長、課桌面的周長、課本封面的周長、黑板面的周長、鞋底的周長。)

  2、誰來說一說你們找的結(jié)果?你可以邊說邊指一指。

  3、量一量。

  (1)、大家找到了很多,是嗎?看來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周長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我們?nèi)プ鲅澴訒r,裁縫都要量一下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腰圍。

  (2)、現(xiàn)在請大家估計一下老師的腰圍大約是多少厘米。

  估計的準不準呢?誰來量一量?(注意測量方法的指導:腰圍怎么測量)告訴大家測量結(jié)果。

  (3)、根據(jù)這個結(jié)果,請你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誰來說一說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厘米。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小結(jié):通過前面的學習,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

  1、請同學們翻到課本第45頁,做第3題。

  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知道它們是否一樣長呢?(課件演示課)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同位合作。(課本45頁第2題,課件顯示)

  3、描一描。獨立完成。(課本45頁第1題)

  五、課堂小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六、思維拓展。

  課件顯示: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圓的周長。通過繞一繞、滾一滾等活動找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guān)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合作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2、能運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3、初步體會轉(zhuǎn)換思想,學到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學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自己動手找出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guān)系;探究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準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難點】:教師:課件(U盤)、表格、卷尺。

  學生:線或卷尺、計算器。

  【教學過程】:

  (1)教學準備:

  1、根據(jù)“8里面有幾個2,8就是2的幾倍。8里面有4個2,

  8就是2的4倍,要求8是2的幾倍,用8÷2!碧羁铡

  6是3的( )倍。 20是5的( )倍。

  22是7的( )倍。

  2、把倍數(shù)關(guān)系句改寫成等式。

  ①6是3的2倍 ( )

 、20是5的4倍。 ( )

 、22是7的22/7 倍。( )

  ④C是d的a倍。( )

  3、 數(shù)學是一門關(guān)系學

  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guān)系

  C=4a

  正方形的周長 是 邊長的4倍

  (2)新授過程。

  自學課本第62頁,思考

  1、什么是圓的周長?

  答:圍成圓的曲線的長是圓的周長。

  2、直觀認識圓的周長。演示動畫。

  3、你認為 圓的周長與正方形的周長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4、課本里介紹了幾種度量圓的周長的方法?

  圍繩法 滾動法

  5、動畫演示滾動法

  6、哪個圓大?哪個圓的周長大?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圓周長

  的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系?

  7、猜想、判斷。周長與直徑比哪個長?周長是直徑幾倍?

  8、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其實,很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長與直徑的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 表示。

  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

  π=3.141592653……

  在實際應用中常常只取它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近似值,π≈3.14。

  9、投影展示π的前900位,體會π的小數(shù)數(shù)位的龐大。

  10、圓周率前6位諧音記憶

  π=3.14159…… 山 巔一寺一壺酒 巔 diān

  11、得出結(jié)論:圓的周長是它的直徑的π倍。寫成等式是:c=πd

  c=2πr。

  12、對比 : c=4 a c=πd

  (三)知識應用。求下面圓的周長

  (四)課堂作業(yè)!墩n本》P65 練習十四 1題、2題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15

  一、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周長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和動手操作的基礎(chǔ)上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計算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為主的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拓展研究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的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建立周長的概念,能指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并會測量計算常見平面圖形的周長是教學重點;正確、深刻地理解周長的含義是教學難點。注意設(shè)計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質(zhì)疑問難、小組討論等學習形式來強化對周長的理解,讓難點在不經(jīng)意中獲得突破。

  三、教學意圖和教學思路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玩數(shù)學的活動性和趣味性,感知先行,凸現(xiàn)探究過程。具體做到兩個拓寬:拓寬周長概念的外延,拓寬周長的測量計算方法。教學過程中盡力把繡球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爭、去辯,在悟中得法。教學思路:從生活情境中引出周長概念+通過指和描理解周長概念十通過測量計算三角形和一般四邊形的周長鞏固周長概念并鋪墊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探究測量計算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周長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師生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

  1.體驗中引出周長。沿著操場的邊線繞操場跑步一圈(板書一圈、邊線)、讓學生比劃路線,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邊線、貼平面圖,讓學生用粉筆畫跑步的路線,強調(diào)起點、終點、操場一圈邊線的總長度、操場的周長。(板書周長)

  [評析: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賦予《周長這一知識點以現(xiàn)實意義。這樣學生的學習得到了感性材料的支撐,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也很容易進入角色。此外,本節(jié)課把《周長》描述為一圈邊線的總長度,簡明易懂,充分體現(xiàn)了周長這一數(shù)學問題的現(xiàn)實性!

  2.操作中理解周長。

  (1)指導學生找出身邊物體的周長、指出課本封面的周長。(電腦顯示給予確認)

  (2)讓學生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多媒體隨后顯示)

  〔評析:采用學生身邊的、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材料作為研究素材,增強學習的親切感。通過指、描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操作中理解周長,而多媒體的效果使周長是什么更加清晰明朗!

  3.測量計算中深化對周長的認識。

  (1)(多媒體顯示老鼠和兔子分別繞三角形、四邊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問:誰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們各自的周長呢?(板書:測量計算)

  [評析:多媒體的動態(tài)顯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上的數(shù)學問題很快變成學生自覺探索的問題。]

  (2)在作業(yè)紙上測量計算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再組織小組匯報。(強調(diào):所有邊長的總和)

  [評析:通過練習獲得測量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為探索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奠定基礎(chǔ)。]

  (3)測量更多邊形的周長,總結(jié)強調(diào)周長即一周邊線的總長度。

  4.引導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1)出示方格紙上的正方形、長方形,要求測量計算并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

  (2)鞏固練習。正方形的邊長為2分米,計算一個正方形的周長和由這兩個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強調(diào):計算的應是有關(guān)圖形一周的總長度。

  [評析:通過這一變式練習,使周長即一周的總長度得以鞏固,進一步強化了對周長含義的理解。]

  (3)測量并計算周長。(出示下面的圖形)

  5.合作解決問題。測量計算出硬幣和樹葉的周長。

  [評析:對周長的理解不局限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等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避免了學生生搬硬套,產(chǎn)生思維定勢。把周長拓展到不規(guī)則平面圖形中,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更加深刻,并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小學數(shù)學《周長》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圓的周長》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10-07

小學數(shù)學《周長是多少》教案10-10

小學數(shù)學幾何周長教學教案04-01

《周長》數(shù)學教案03-22

圓的周長的數(shù)學教案10-07

小學數(shù)學《周長》優(yōu)秀教案與教學反思范文10-08

面積和周長數(shù)學教案06-08

《圓的周長》數(shù)學課教案03-25

數(shù)學圓的周長教案(精選10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