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24時計時法》教案
教學目標:
1、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會進行簡單的時間計算。
2、經(jīng)歷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感受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步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參觀了天文館,學習了24時計時法。在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要用到24時計時法,你能說說在哪里見到過使用了24時計時法?(生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好嗎?
二、新授:
動手動腦你說我撥
1、游戲“你說我撥”。
談話: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好嗎?游戲的名字叫“你說我撥”。
請學生拿出學具盒中的模型鐘表,同位合作,一個同學用“24時計時法”說出一個時刻,同位在模型鐘表上表示出這個時刻。然后同位互換,如此3遍,開始。(教師巡視)
2、集體交流,請一組同學上臺演示。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了學生喜歡的動手撥一撥,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學舊知進一步得到鞏固。
三、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談話:同學們,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24時計時法,下面我們看看金喇叭廣播電臺的播音時間表(課件出示)(課本自主練習4)
金喇叭廣播電臺播音時間表
第一次5:30—7:30
第二次11:00—13:30
第三次17:30—20:30
第(1)問可以指名口答。
第(2)問讓全班學生獨立完成,對學生易錯的地方要提醒注意。如:計算三次播音時間,時、分間的進率是60。然后集體交流。
第(3)問可先提問4:50改為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是多少?再讓全班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下面是北京時間與東京時間對照表。(課本自主練習5)
教師應簡單介紹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各國出現(xiàn)時差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提前查閱資料來介紹給同學。然后,讓學生獨立觀察時間表,找出變化規(guī)律,再進行獨立解答,最后集體交流。
3.課件出示題目(課本自主練習6)
這道題有難度,因此可以先同位合作、討論,分析題意,弄清水路長與時間和船速之間的關系,然后再推算時間。解答方法可能有多種,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到簡便合理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一組練習都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學生會感覺到原來學習數(shù)學是很有用的。練習的形式多樣,有學生口答,獨立解答,還有同位合作,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練習中,扎扎實實地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出示題目:自主練習第7題。
(1)小組合作,討論
(2)全班同學集體交流
該題的難度較大,在小組合作前腳時刻引導學生分兩段計算時間。如計算濟南——北京的火車從22:45到次日6:37的全程運行時間時,因24:00既是前一天的結(jié)束,也是新一天的開始,可以24:00為界分兩段計算時間,然后合起來求行使全程的時間。
課堂練習設計: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24時計時法》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24時計時法》教案10-09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3教案10-09
《24時計時法》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09-27
24時計時法教學教案10-07
北京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24時計時法》的教案03-26
《24時計時法》教案教學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