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政治畢業(yè)論文

歷史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時間:2022-10-01 19:04:12 政治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歷史的客觀性與主觀性是小編為各位政治畢業(yè)的同學推薦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政治經(jīng)營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

歷史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摘要:本文基于法國著名哲學家保羅·利科的名著《歷史與真理》,通過閱讀相關(guān)著作,對其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理論進行了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礎(chǔ)上將該理論運用到具體研究實踐中,以得出具體經(jīng)驗和啟示。

  關(guān)鍵詞:保羅·利科;《歷史與真理》;歷史的客觀性

  引言

  保羅·利科(Paul·Ricoeur,1913——2005),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現(xiàn)象學解釋學的創(chuàng)始人,主要代表作有《意志哲學》、《解釋的沖突》和《歷史與真理》等。他的哲學特點是用雅斯貝斯的存在主義和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觀點來分析和解釋諸如心里、倫理、形而上學、語言、宗教和歷史等問題。他的思想具有綜合性傾向,試圖調(diào)和現(xiàn)象學與當代的思想潮流,如結(jié)構(gòu)主義、闡釋學和語義學等之間的解釋沖突。在當代的世界哲學中,保羅·利科的現(xiàn)象學解釋學占有一個不容置疑的地位。而《歷史與真理》是他在《意志哲學》之后的第二部主要著作,同時也是一部論文集,這是這些經(jīng)過深入探討后的論文,使得保羅·利科獲得了歷史哲學家的稱號。①《歷史與真理》一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性的,中心點是歷史和歷史學家的真理,即歷史認識中的真理。第二部分是事件性的,討論文明和文化的各種主題,即歷史活動中的真理。

  一、歷史的主觀性

  歷史具有兩個特性, 即事實本身的客觀性和歷史學家的主觀性, 但這種客觀性與主觀性是相互滲透的,即事實本身的客觀性是隱含在歷史學家的主觀性之中并以此為保證的,而歷史學家的主觀性是奠基在歷史本身的客觀性基礎(chǔ)上,并且盡量靠近于這種客觀性的。②這就要求在歷史研究中不僅要再現(xiàn)一系列過去事實, 而更要重組和重建, 以此來重構(gòu)一系列過去的事實。例如,在埃及學研究中,人民通常將美尼斯認定為統(tǒng)一了上、下埃及的國王,在其統(tǒng)治期間出現(xiàn)了各自分立的諾姆(州),而以城市或村落為中心,埃及國家也由此建立。可是正是這種大膽的帶有客觀性的主觀假設(shè)為埃及學研究增添了動力,最終通過新的考古活動特別是“那爾邁調(diào)色板”的發(fā)現(xiàn)使得人民對美尼斯的真實性產(chǎn)生了懷疑,新的史料則表明真正上、下統(tǒng)一埃及的國王是那爾邁,他才是埃及國家的創(chuàng)建者。③要想在歷史考證中充分利用研究者的主觀性來發(fā)現(xiàn)客觀性的歷史事實就“意味著歷史學家要走在歷史意義的前面,對之提出一種工作假設(shè);正是這種研究把痕跡提高到有意義的文獻的高度,把過去本身提高到歷史事實的高度。”④這就是歷史的主觀性帶給我們的啟示。

  二、歷史的客觀性

  “客觀性應該在其狹義的認識論意義上被理解:理性思維所產(chǎn)生的、整理的和理解的東西, 理性思維能以這種方式使人理解的東西是客觀的。”⑤例如,在中國古代歷史研究中,有文獻記載的年代“信史”僅始于西周時期(公元前841年),⑥而此前的歷史即共和元年以前的年表卻沒有清晰的記錄,而通過對傳世的古代文獻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客觀性材料的搜集與整理,以及其他客觀遺址和墓葬文物的發(fā)掘與鑒定,最終在2000年11月9日得出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jié)論并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即夏代約開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公元前1046年,從而使得我國奴隸社會產(chǎn)生初期,夏、商、周三代具體的時代劃分和客觀史實有了新的歷史依據(jù)。所以,過去的事實被理性思維所整理和理解從而能形成為客觀的歷史事實, 進而形成了歷史,這就是歷史的客觀性帶給我們的啟發(fā)。

  結(jié)論

  綜上所述,“歷史學家是歷史的一部分,不僅僅在過去是其現(xiàn)在的過去的一般意義上, 而且也在過去的人是同樣的人類的一部分的意義上。”因為,歷史學家是通過自身而理解過去的人, 同樣歷史就是在這種理解中存在并發(fā)展的。通過閱讀可以發(fā)現(xiàn),本書所探討的實質(zhì)上是現(xiàn)象學解釋學在歷史中的運用,它連同其余的幾部著作一起構(gòu)成了具有保羅·利科特色的哲學基本觀點和理論依據(jù)。我認為這種獨到的思想是用存在主義的和現(xiàn)象學的方法來解釋歷史,并告誡我們在歷史研究中應當正確分辨主觀性,在方法論上也應當向看待文本那樣正視歷史。以上便是筆者研讀此書過程中,針對作者的部分觀點所提出的拙見,在此論述,請求指正。(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法學院)

  注解

  ①保羅·利科. 歷史與真理[M].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353.

  ②楊浩然. 解讀保羅·利科的歷史哲學[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8(1).

 、蹌⑽涅i. 古代埃及的早期國家及其統(tǒng)一[J]. 世界歷史, 1985(1).

  ④保羅·利科. 歷史與真理[M].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5.

  ⑤保羅·利科. 歷史與真理[M].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6.

 、匏抉R遷.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

  相關(guān)閱讀:
  國際化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黨紀嚴于國法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_政治論文

  重構(gòu)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執(zhí)政能力建設(shè)與提高行政效率

【歷史的客觀性與主觀性】相關(guān)文章:

初中數(shù)學客觀性題的解題方法10-26

歷史的作文02-11

歷史的隨筆04-27

寫歷史的作文02-22

歷史專業(yè)簡歷12-27

歷史述職報告03-04

歷史的風景作文11-25

品味歷史的作文06-10

傾聽歷史作文06-09

惠州西湖的歷史11-14